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鄂温克是北方一个传统的狩猎民族。鄂温克人在长期的狩猎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狩猎经验和知识,而且创造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狩猎方式和技巧。这些狩猎方式经过累世传承并不断完善,不仅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狩猎传统,而且使鄂温克民族的狩猎生产技术发展得相当完备,从而极大地丰富了北方民族的狩猎文化。本文谈及的传统狩猎方式是指枪支传入之前的主要猎捕方法和技术,而有些传统狩猎方式在枪支传入后仍然使用,还不断显示出它的实用价值。集体围猎,这是人类最古老的狩猎方式之一。当时社会生产力十分低下,征服自然的能力严重不足,要想仅靠…  相似文献   

2.
本课题采用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青藏高原城市汉、回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进行了调查,找出存在的问题及特征,为提高青藏高原中学生的心理素质提供心理卫生和心理咨询工作的依据,以全面促进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古文献记载、考古发掘和民族学资料,论述了鄂伦春族和鄂温克族的树葬,认为此种葬俗源远流长,是北方游猎民族的古老传统,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室韦人、契丹人等。作者并以此推论室韦人即今鄂伦春族和鄂温克族的先民。  相似文献   

4.
回指照应现象在国内外语言学界一直是个自带热点的话题,回指既体现了人类自然语言最普遍、最复杂的现象,每一项关于回指的研究都与语言学科的发展环环紧扣,人们对回指的认识也越来越具体且有深度。本文从回指照应中提取出指称代词,并对其在汉俄语篇中的回指功能进行对比研究。首先,希望可以为中俄两语的学习者们提供参考;其次,希望通过对具有不同民族历史文化的语言的深度对比,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可以更全面、更深刻地了解不同民族的语言。  相似文献   

5.
沙勇 《回族研究》2012,(4):27-31
洮岷地区自古是内地进入藏区的门户,其战略位置的重要性决定了历代王朝都非常重视对这一区域的经营,明朝也不例外,自建立初期就着力加强对该地区的控制和管理。明初大批汉、回移民迁入,他们与当地土著藏族相互协作,相互依存,共同开发洮岷地区。到明中后期,居于这一区域的汉、藏、回三个主要民族在社会生活和文化交流等方面相互影响,共同发展,形成了互惠共生的良性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6.
杨维春 《民族论坛》2007,5(12):40-41
熟语是一门语言中最能够体现该语言文化涵义的语言形式,在法语和汉语中有关动物的熟语则传递了各自语言最具民族特色的文化涵义。本文通过对其文化涵义相似性和差异性的比较研究,启发我们在法汉互译过程中选择最佳的翻译方法,以更好地体现出不同语言的文化涵义。  相似文献   

7.
一、问题开发智力,发展各民族劳动者的智能,已成为各级政府决策的指导方针之一。百色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部丛山中的一个小型城市,居住着壮、汉、瑶、苗、侗、仫佬、回等民族,全市人口二十七万五千三百人。其中人口较多的壮族十九万七千九百人;其次为汉族,六万八千八百人;第三为瑶族,七千八百人。了解该市壮、汉、瑶民族智力的现状及差异,对于政府制定和实施有关民族政策,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各民族劳动者素质,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西北地区在我国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多元文化并存、交融的地区.课题组通过对西北地区在校回、汉族大学生在性道德、性观念、性教育等问题上的观点与行动的问卷调查和研究,试图探讨不同民族的性伦理观对当代大学生性道德观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德钦阿墩子地处川滇藏三省交汇处,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当地存在着季节性的药材生意,其中虫草等占主导。在信息化日益繁盛的当下,贸易活动(小生意)范围也更加广泛,贸易对象也更加趋于多元,基于此,本文以贸易中的主要交易对象——汉、回、藏民族之间的关系为切入点,指出在该地贸易中,汉、回、藏之间存在一种动态的交换关系,隐约呈现出一种回在汉藏之间的模式,这种模式既是一种地方性的呈现,也是一种具有典型性的存在。  相似文献   

10.
<正> 一、研究目的近年来,我们对湘西永顺县城关镇几所小学的土、苗、汉三族学生进行了测验研究,初步得出了两点结论:第一,在相同教学条件下,土家族学生的数学能力明显地优于苗族和汉族学生;第二,永顺县苗族、汉族学生的数能成绩与长沙市普通班汉族学生的数能成绩基本接近,而土家族学生的数能成绩却明显地高于长沙市普通班的汉族学生。为了进一步验证这些结论,探究其原因,我们在以前研究的基础上,采用追踪研究的方法,最近对这三个民族的小学二年级学生又进行了比较研究,从年龄、性别、地区差异以及  相似文献   

11.
几乎所有俄国传统的历史著作都把蒙古在俄国历史上的作用以下面两种方式的一种来描绘:不是低估和否定蒙古的影响,就是把蒙古对俄罗斯历史的贡献全部视为消极因素。其论述的基础是:原始游牧的蒙古人只停留在草原上而没有进入俄罗斯的森林地带,而且处于原始阶段的蒙古人的政治、社会和道德水准也大大低于定居的文明的俄罗斯人。因而,俄罗斯  相似文献   

12.
语言接触影响是一个历时的、自然的动态过程,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本文以青海汉话和青海蒙古语的关系为例,认为所谓"源语"和"受语"关系是可变的,语言接触影响的概念涵盖了方言与方言之间、方言与语言之间、语言与语言之间的相互辐射、相互交织的一种复杂互动过程。  相似文献   

13.
青海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杂居的地方,各民族语言间的互相接触为各自的语言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记,青海汉语与青海蒙古语的互相影响也不例外。本文试图通过青海汉话的“着”与青海蒙古语——屯的对比,探讨一下蒙汉两种语言互相影响的情形。  相似文献   

14.
15.
随着城镇化的进程,人们的思想观念和处理问题的方式也随着社会各方面的发展正在发生改变。B镇是一个苗族、汉族和布依族杂居地区,汉族和苗族村干部在掌握资源和处理问题的主动权方面都在利用各自的方法和网络来稳固自己的地位,在这过程中他们利用各样事件和机会来不断加强自己在村民中的"威信"。研究民族杂居地区村干部权力运行状况,对治理村庄和了解农村状况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分别是蒙古族和壮族首领的成吉思汗和侬智高,他们在八、九百年前所发起的战争要么威震世界,要么震慑朝廷,均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本文从他们发动战争或反宋起义的性质,他族和我族分别给予成吉思汗和侬智高的不同评价,蒙古族和壮族的生存环境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指出蒙古人和壮族先民的性格特征影响了两位伟人的战争决策,成吉思汗和侬智高的壮举与个人魅力又是如何影响和铸就了当今两个民族的性格特征.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维、汉民族的成语所反映出的民族特色的论述,使人们能更深入地了解语言的文化内涵,以便更好地进行交流.  相似文献   

18.
汉藏族学生英语交流意愿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作为一项跨文化的语言交流比较研究,采用随机问卷调查法,对汉、藏族学生的英语学习过程中交流意愿的异同,产生的原因,以及对汉、藏族两民族学生的英语学习过程和效果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两民族学生英语交流意愿的总体趋势呈现不均衡性和各自的民族特点,提出了针对不同民族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语言交流能力.  相似文献   

19.
蒙古科尔沁部的迁徒、分化塔娜科尔沁部作为成吉思汗二弟哈萨尔及其后裔所属,自蒙古帝国时期即在额尔古纳河,呼伦湖一带游牧生息,元末明初逐渐兴起,到明末清初称雄蒙古东部为止,其势西扩南展,迁徙频仍,西抵天山南北、青海高源、河套地区,南达东西辽河两岸,东跨嫩...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从事传统狩猎业和驯鹿业为生的鄂温克族猎民群体走向现代化的进程考察,反思了该群体在国家大力扶助下经济、文化发展的方式选择,提出了在民族发展的方式选择上取代不如改造的观点。即对那些因地制宜产生的传统经济生活、表现形式落后的生产方式及其所由形成的文化特征进行现代化改造时,不应在观念上和形式上进行替代性的转换,而应在对传统事物内在合理性、科学性和实用性深入了解的基础上进行现代化的改造,这样才能够使外界的财力、物力支持产生促进民族本身自立发展的成效,从而通过社会发展与民族发展相协调、相促进来实现殊途同归的共同富裕目标,体现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本文虽立足于对一个“微型群体”的考察,但其论述的意义具有普遍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