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7年第3期《新文学史料》发表的安危整理和翻译的《鲁迅同斯诺谈话整理稿》,引起了学术界的高度重视。这是安危根据从海伦·福斯特·斯诺那里得来的手稿原件整理的,发表时还同时发表了《埃德加·斯诺采访鲁迅的问题单》和安危的《鲁迅和斯诺谈话的前前后后》;人们的注意点自然是鲁迅谈话的内容,但安危的文章考订了提出“问题单”的人不是斯诺本人,而是海伦·斯诺;鲁迅和斯诺谈话的时间为1936年5月,当时海伦正在北京  相似文献   

2.
本文就斯诺及其研究中的问题作了评述:1、介绍中美两国学者研究斯诺的历史和成果;2、评述斯诺研究中国、反映中国的文化活动和业绩以及为中美两国人民的友谊、文化交流所做的贡献;3、中国的斯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3.
为纪念《西行漫记》发表70周年暨海伦·斯诺诞辰100周年,由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共党史与延安学研究中心和陕西省斯诺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西行漫记》与延安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7年9月6日在延安大学举行。会议主要围绕《西行漫记》、海伦·斯诺和延安学三个方面进行了研讨,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贫穷与富有     
富人和穷人一起来到牧师面前诉说自己的苦恼。富人首先说:“尊敬的牧师,我是一个有钱人,我的钱多得几辈子都用不完。也正因为富有,所以我给我的儿子请了最好的老师到家里来教育他,我惟一的希望就是我的儿子能够接管我的事业,将这份庞大的产业继承下去。20多年后的今天,我也快退休了,可是,我却越来越担心我的儿子无法管理好我的产业,因为他害怕面对这个世界,  相似文献   

5.
斯诺在1960年、1965年和1970年先后三次与毛泽东交谈,主题涵盖了新中国政权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国际关系和意识形态等,并通过报道形成广泛的影响力。斯诺对毛泽东的成功采访建立在对中国传统文化和革命历史充分了解的基础之上。斯诺对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经历了从质疑真伪到重建信任的过程,并进一步形塑了他厚重的人民观、革命的历史观和独立的价值观;斯诺在观察新中国和采访毛泽东之后作出“粮食困难不是革命的终结”“现代文明的基础正在奠定”“中美关系将在合作与竞争中共存”以及“中国这个伟大民族在时间空间上达到顶点”等历史预判,表现出对历史、现实和未来的深刻洞察力。  相似文献   

6.
2007年9月6日,我们在埃德加&;#183;斯诺《西行漫记》(红星照耀中国)和海伦&;#183;斯诺《续西行漫记》(红色中国内幕)的诞生地革命圣地延安,在座落在延河之滨的杨家岭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延安大学举行纪念《西行漫记》发表70周年和海伦&;#183;斯诺诞辰10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具有返本溯源、回归精神家园的心灵兴奋和喜悦。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倡导建立中国特色的延安学,探讨延安学的研究对象和历史根据时,  相似文献   

7.
美国著名记者、中国人民的诚挚朋友埃德加·斯诺在新中国建立后曾于 196 0年、196 4年和 1970年三次访问中国。他对恢复和发展中美关系 ,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并给我们留下有益的启示。斯诺进步的政治思想、实事求是的态度、敏锐的观察力和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 ,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和学习。  相似文献   

8.
最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一份研究报告提出,调整政策应如何更好地对发展中国家恢复中期经济发展作出贡献。为了回答这个问题,这份研究报告考察了自1970年以来,宏观经济政策和主要结构改革对8个发展中国家(盂加拉、智利、加纳、印度、摩洛哥、塞内加尔和泰国)投资、储蓄和增长业绩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文认为斯诺、海伦热爱和研究中国文化历史,是为了深入理解与正确反映中国;《两行漫记》、《续西行漫记》和其他报道是介绍、反映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杰作;随着中美关系的改善及文化交流的发展,人们对斯诺、海伦的研究、认识会更加深入。  相似文献   

10.
埃德加·斯诺于1936年冒险进入陕北红色根据地采访,生动而朴实地报道了中国共产党、中国红军和中国工农英雄的革命业绩。他的《红星照耀中国》出版以后,很快被译成许多种文字,在全球流传。毛泽东同志认为这本书是外国人报道中国革命最成功的两部著作之一。美国新闻界评论这本书“是经典性报告文学的样板。斯诺对中国共产党的发现和描述,与哥伦布对美洲大陆的发现一样,是震憾世界的成就。”由于斯诺的著作揭露了国民党政府的腐败和反共的本质,首次报导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为挽救中国作出的英勇斗争,影响巨大。激起国民党政府的惊慌和仇视,决定查禁斯诺的著作,以阻挠其流传。根据国民党政府的档案记载,被查禁的著作有以下  相似文献   

11.
论莱布尼茨对基督教神学“上帝”概念的改造江畅在确立和阐述个体独立自主和宇宙普遍和谐这两条基本形而上学原理的过程中,莱布尼茨遇到了种种难题。例如,作为构成宇宙元素的单子是不能自然地产生和消灭的,,那么怎么会有这些单子?单子乃至个体实体之所以有差异是因为...  相似文献   

12.
对斯诺"两种文化"理论的批判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斯诺的"两种文化"的理论一直被视为"斯诺命题"在学术界所讨论,从这一点来看斯诺的两种文化理论确实值得研究与探讨。尤其在科学迅猛发展的当今社会,更具有现实意义。斯诺在分析产生两种文化的原因的问题上十分具有洞察力,但是存在问题的地方并不是现象本身,而是问题的前提,即"两种文化"作为命题的前提预设的模糊性。病因的根结就在于斯诺恪守了传统认识论二分法的立场,把人类的文化归结为"二"。要认识和掌握全面的科学文化,就必须跳出狭隘的科学观、文化观。应该从科学文化的总体性出发来审视科学与人文,这样就不难发现在人类文化的大系统下,两者是不能分而治之的。  相似文献   

13.
1936年是中国国内局势大转变的关键性的一年。美国记者斯诺带了当时无法理解的关于革命与战争的无数问题,6月间由北平出发,经过西安,冒着生命危险,进入陕甘宁苏区。经过四个月的采访,他写成了轰动世界的杰作《红星照耀中国》(中译本取名《西行漫记》)。在书中,他对早期形态的延安精神作了生动鲜活的记录和描述,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评价了斯诺的“两种文化”观,考察了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分裂和沟通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莱布尼茨是德国近代著名的科学家和哲学家,他几乎在机械论确立的同时就指出了其主要问题,并构建了自己的有机论自然观,即单子论。莱布尼茨认为单子是组成世界的终极的有机实体,无数彼此独立的单子,遵循前定和谐法则相互协调,构成和谐有机的世界。单子论由于其基本观点与现代生态学相关理论非常契合,因而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30年代,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来到中国,开展了13年的新闻采访活动,对中国革命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进行了一系列的报道,其著作至今被中外记者誉为新闻报道的经典之作。斯诺的新闻成就一方面取决他始终践行了新闻专业主义,另一方面得益于他不畏艰难的新闻职业精神和致力于提升综合实力的思想理念。那么,斯诺的新闻思想对新世纪的新闻接班人有什么现实启示和指导价值?本文将通过定性分析的方法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美国《新闻周刊》编辑部邀请部分知名思想家谈谈他们对八十年代一些关键性问题的看法。现摘录五个问题如下。我们能保持希望吗?-核物理学家和武器设计者西奥多·泰勒:我对于八十年代的问题,开列了一个单子,在单子上名列首位的是人类的暴力行为。  相似文献   

18.
波丽安娜     
,打茜!”从波丽小姐家中传出一声厉叫这是女主人在叫她的仆人。波丽小姐是老哈林顿产业的继承人,贝尔丁维尔镇富裕的人家之一.“南茜,把楼梯顶阁楼_!二的那间小屋收拾一下。我外甥女波丽安娜要来和我们一道住了我的愚蠢透顶的姐姐,昏头嫁了人,给这一世上鑫蒜氛徽蕊育赢漏康瓢务。两周前,彼丽安娜的父亲约瀚牧师霎黔黯{黯氰覃裂髻毓重丹。岁仍单身舟人。一当年她也有过一场有始务是给斯诺太太送牛蹄冻斯诺太太是波丽姨了卜一矢人无终的恋爱,据说那个男人还住在这个镇上。第二天下午,南茜按照波丽小姐的盼咐,)翼摧热鞘稼舅 波丽安娜 多、一原…  相似文献   

19.
一个富翁对牧师说自己无法体会幸福。牧师让他站在窗前,问他看到了什么,富翁说:“来来往往的人群,多么美妙啊!”牧师又把一面镜子放在他面前,问他看到了什么,富翁说:“我看到了我自己,我很沉闷。”  相似文献   

20.
二战后,伴随美国综合国力的显著提升,埃德加·斯诺对美国在国际社会充当负责任的大国充满信心。他所信奉的美国信念使他期待美国成为战后世界的解放力量,维护和捍卫世界和平。冷战时期,美国在亚洲的霸权主义行径让斯诺对曾经信奉的美国信念产生质疑。他建议美国应与中国求同存异、和平共处、探索互利共赢之道,避免升级越战,否则只会作茧自缚。然而,此时斯诺在美国被边缘化,他的建议无法得到美国政府的重视,斯诺的美国信念伴随美国越来越深地介入亚洲事务而逐渐破灭。现有研究强调斯诺对中国的贡献,忽视了冷战时期斯诺反观美国之时所产生的美国信念危机。斯诺的美国信念危机及其为化解该危机所做努力,体现了他对中美共同未来所做的思考与探索,表达出斯诺维护中美共同利益的初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