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应对方式问卷、心理健康自评量表为工具,随机选取森林警院320名大学生为被试对象,探讨警院学生应对方式特点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结果表明:(1)警院学生积极应对方式均分高于消极应对方式均分;遇到应激时,警院学生趋向于选择积极应对方式,而不是消极应对方式。(2)积极应对方式,警院男生得分高于女生,差异不显著;消极应对方式,警院男生得分低于女生,差异不显著。积极应对方式,警院学生正常组高于阳性症状组,差异不显著;消极应对方式,警院学生正常组低于阳性症状组,差异非常显著。(3)警院男生心理健康总分、心理健康各因子与消极应对方式、积极应对方式均有相关。消极应对方式、积极应对方式对警院男生心理健康及各因子有显著预测作用。(4)警院女生躯体化因子、抑郁因子、偏执因子与积极应对方式有显著相关。积极应对方式对警院女生躯体化因子、抑郁因子、偏执因子有显著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2.
高职大学生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更好地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本研究采取问卷调查法对大学生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高职大学生选用应对方式的频度由高到低依次为解决问题、求助、逃避、幻想、合理化和自责。在合理化因子上年级差异非常显著(P〈0.01);解决问题因子上性别差异显著(P〈0.05)。幻想因子上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差异显著(P〈0.05)。(2)人际关系敏感和偏执两个因子年级差异显著(P〈0.05),焦虑和精神病性两个因子年级差异非常显著(P〈0.01),敌对因子年级差异极显著(P〈0.001);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以及精神病性三个因子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差异显著(P〈0.05),抑郁、焦虑以及敌对三个因子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差异非常显著(P〈0.01)。(3)自责对心理健康的9个因子、合理化对除恐怖以外的其他8个因子有正向的预测作用,求助对人际敏感、抑郁、恐怖、以及偏执有负向的预测作用。我们应引导高职大学生采取有效的应对方式,关注其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3.
社交焦虑、应对方式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社交焦虑问卷(IAS)和应对方式问卷(CSQ)对368名大学生进行测评,探讨大学生社交焦虑与应对方式的特点和相互关系,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应对方式是影响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因素之一,引导大学生采用“合理化”、“解决问题”等积极的应对方式,在遇到问题时注意避免自责,将有利于降低社交焦虑,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益。  相似文献   

4.
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和抑郁-焦虑-压力量表简体中文版对中职学前专业女生进行调查,以探讨中职学前专业女生应对方式、心理弹性和负性情绪三者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不同生源地(城镇/农村)学生在消极应对、抑郁、焦虑、压力、负性情绪上的得分有显著差异;(2)不同年级(中职一、二、三年级)的学生在消极应对得分上有显著差异;(3)中职学前专业女生消极应对与抑郁分量表、焦虑分量表、压力分量表、负性情绪总分均显著正相关,心理弹性与消极应对、抑郁分量表、焦虑分量表、压力分量表、负性情绪总分均呈显著负相关;(4)心理弹性在消极应对与负性情绪之间起显著的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 50.88%。  相似文献   

5.
深入考察大学生应对方式的发展特点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以期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实证依据和理论指导;采用横断研究与纵向研究相结合的方式, 对660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研究。结果发现:各年级大学生位居前3名的应对方式均为“筹划行动”、“接受”与“主动克制”;4年中, 大学生的应对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F=2.498, P=0.000), 但并未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变积极;“情绪宣泄”和“求助宗教”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各项指标均具显著的消极影响, “停滞放弃”则对人际敏感性、抑郁和总体心理健康状况具有显著消极影响(P值均小于0.05)。大学生的不良应对方式值得关注, 应根据不同年级特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6.
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对181医学毕业生和127名参照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以探索医学院校临床类毕业生焦虑、抑郁状况及相关心理易感因素关系。结果发现,医学院校临床类毕业生的焦虑、抑郁检出率分别为21.5%和17.1%,焦虑、抑郁情绪与人格特质、应对方式、领悟社会支持具有显著相关性。应对医学毕业生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措施,以防止或降低焦虑、抑郁情绪的发生,从而提高毕业生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7.
以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三个年级的学生为样本,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成人艾森克个性问卷(EPQ)、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进行调查,分析了高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人格、应对方式的关系。结果表明,高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应对方式相关显著,回归分析显示,人格中的神经质(N),应对方式中的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对心理健康总体状况的预测力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女校大学生个性特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状况,并将其与女性群体和男女合校女生进行差异比较,为女校大学生教育问题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五因素人格量表(NEO—PI)、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为测量工具,选取女校和男女合校女生共507人进行测试。结论:1.女校学生的个性特征、应对方式及心理健康与女性群体相比均存在显著差异。2.女校学生在个性特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方面都存在着显著专业差异。3.女校学生个性特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4.女校学生个性特征和心理健康状况优于男女合校女生,在应对方式上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采用问卷法,对1819名大学一年级学生进行调查,探讨大学新生的情感变量、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学新生的正性情感、积极应对与心理健康水平都偏高,负性情感与消极应对水平都偏低;高中升本、专升本、中职升本这三类不同层级的大学新生在正性情感、应对方式、心理健康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性别大学新生在积极应对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大学新生的情感变量、应对方式能显著预测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自尊量表(SES)以及父母教养方式问卷(EMBU)对在校200余名大学生的焦虑、自尊及父母教养方式的现状进行调查,并对三者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结果表明:(1)大学生的焦虑水平在性别、是否独生上差异显著;(2)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自尊与焦虑两两分别呈现显著相关;(3)自尊和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的焦虑水平有直接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1.
高校大学生社交焦虑与应对方式的研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学生社交焦虑与应对方式的特点和相互关系,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社交焦虑问卷(IAS)和应对方式问卷(CSQ)对368名大学生进行测评.然后利用SPSS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性别大学生的社交焦虑无显著性差异,但在解决问题应对方式中表现出显著的性别差异.(2)理科生与文科生在社交焦虑和幻想应对方式中差异显著,文科生和艺术生在幻想应对方式中的差异显著.(3)社交焦虑与解决问题和合理化两种应对方式呈显著负相关,与自责应对方式呈显著正相关.(4)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自责、合理化应对方式两变量对社交焦虑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结论:大学生的社交焦虑和应对方式存在一定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2.
运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对西安地区部分高职院校258名大学生进行测试,探查其在汶川地震期间的心理焦虑状况及其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汶川地震期间,高职大学生心理状况相对稳定;(2)高职大学生的焦虑有显著的个体差异;(3)高职大学生的应对方式对其焦虑心理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大学生心理控制源、应对方式与抑郁的关系,并考察应对方式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罗特编制的内在-外在心理控制源量表(I-E)、自评抑郁量表(SDS)、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对396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1)内控与抑郁存在着显著负相关,外控与抑郁相关不显著。(2)积极应对方式与抑郁存在显著负相关,消极应对方式与抑郁呈显著正相关。(3)大学生积极应对方式与内控存在着显著正相关,与外控没有相关;消极应对方式与外控存在显著正相关,与内控没有相关。(4)应对方式和心理控制源可以联合预测抑郁。结论:应对方式在心理控制源和抑郁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4.
&#  &#  &#  &#  &#  &#  &#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4(2):91-95
本研究选取了14名存在情绪困扰的自闭症儿童家长作为研究对象,从中随机选取7名家长作为实验组进行团体咨询,另外7名家长则组成对照组不进行团体咨询。干预前后使用情绪弹性问卷、焦虑量表、抑郁量表和简单应对方式问卷对全体实验对象进行测量,以探讨团体咨询对自闭症儿童家长情绪管理能力的干预效果。结果表明:(1)实验组在干预后积极情绪能力、情绪恢复能力、情绪弹性、焦虑、抑郁和积极应对得分较前测存在显著差异;(2)实验组后测与对照组后测在积极情绪能力、情绪恢复能力、情绪弹性、焦虑、抑郁、积极应对方式得分上有显著差异。团体咨询是提高自闭症儿童家长情绪管理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依恋类型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使用亲密关系体验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15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探讨了大学生依恋类型与其心理健康之闻的关系。研究表明大学生依恋类型与其心理健康之间有密切关系。其中专注型男女在躯体化、抑郁、焦虑、偏执、精神病性和其他因素上存在显著差异,冷漠型男女只在抑郁上存在显著差异;只有恐惧型恋爱与没有恋爱在人际关系、敌对、精神病性和其他因素上存在显著差异;安全型与不安全型只有在躯体化水平上差异不显著,在其他各水平上均达到显著。  相似文献   

16.
研究旨在调查浙江大学留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现状,并探究社交焦虑、孤独、应对方式对来华留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通过对254名留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留学生心理健康整体水平不容乐观,社交焦虑得分显著高于中国大学生常模。(2)学业成绩对社交焦虑、消极应对、心理压力有显著影响,学业成绩越低的留学生社交焦虑水平越高,更多采取消极应对方式,感知到的心理压力越大。(3)孤独、社交焦虑对心理压力有正向预测作用,对社会功能有负向预测作用,其中消极应对在社交焦虑、孤独与心理压力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7.
探讨了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应对方式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编的总体幸福感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和Folkman的"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对300名大学生进行测评.结果女生的消极应对明显高于男生,女生对于生活的满意感也显著高于男生;生活满意度还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同时,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的城乡差异;积极应对与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均存在显著正相关,而消极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则存在显著负相关;消极应对和积极应对对主观幸福感的解释量分别为18.8%和7.3%.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是影响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变量.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进入大学后,人际交往在生活中占的比重显著加大,人际交往的问题也开始显现出来。有研究表明应对方式的不同会影响个体的情绪状态,进而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本文采用社交焦虑问卷(IAS)和应对方式问卷(CSQ)对368名大学生进行测评,并用SPSS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从性别、专业等角度更细致地分析大学生应对方式不同的形成原因,进一步探讨其与大学生的社交焦虑水平的关系,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人格特点和应对方式是制约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中介因素.采用心理问卷对781名女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良,应对方式和人格与心理健康相关显著,成熟型应对方式和外向性人格对心理健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不成熟型、混合型应对方式和情绪不稳定性人格对心理健康有消极影响.在对结果原因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就如何提升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完美主义与应对方式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考察大学生完关主义与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大学生完美主义量表与应对方式问卷对320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1)大学生完美主义不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大学生完美主义性别差异显著,男生在担心出错和父母要求两个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得分,女生条理性得分显著高于男生得分。(2)大学生担心出错和条理性与解决问题、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均存在显著相关。(3)完美主义高分者在自责、求助、幻想、退避四个分量表的得分与完美主义低分者存在显著差异。(4)担心出错和条理性两个维度能够显著预测大学生成熟型应对,担心出错和个人标准维度能够显著预测大学生不成熟型应对和混合型应对。结论:大学生完美主义与应对方式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