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利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数据以及重庆开县民丰互助会的业务发展数据等,实证研究金融深化、扶贫效应与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的关联性。研究发现,重庆开县民丰互助会的金融深化指标与开县经济增长存在较为密切的关系,其中以贷款效率和贷款规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最为显著,扶贫效应亦较为明显。更进一步研究认为,在一定范围内深化和推广以农村资金互助组织为代表的农村合作金融模式,有利于健全和完善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体系,以及金融精准扶贫工作的实践推进。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女主人公摩尔在残酷的社会现实中人性的流浪与回归,来更好地理解笛福思想的先进性;指出笛福是当时第一个以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贫困妇女为题材,揭露当时社会的落后与黑暗,为争取妇女生存的权力呐喊的作家,他的作品体现了对社会的深刻反思、对人性的爱和悲悯。  相似文献   

3.
笛福是较早被译介到中国的英国作家之一,我国对其作品的翻译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新中国成立前主要是对《鲁滨逊飘流记》的翻译研究,对笛福的认识比较守旧肤浅;1949年至1989年间,笛福的小说代表作都有了中译本。这一时期,阶级分析方法占据主导地位,笛福被认为是"资产阶级的代言人"。90年代以后,我国形成了对笛福小说复译的热潮,各种版本层出不穷。同时,评论界也对笛福作品开始了后现代话语下的解读,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批评颠覆了传统的观点,使人耳目一新,而艺术层面的分析使经典作品散发出更持久的魅力。  相似文献   

4.
雷华荣 《社区》2009,(34):31-31
福建省光泽县在开展社区建设和服务的过程中,创新社区服务的载体,发动社区党员和一些热心社区建设的居民逐步建立起党员互助会、老年互助会、邻里互助会等一系列为民、便民、利民的服务平台,开展社区互关互爱、互帮互助服务活动。  相似文献   

5.
金融科技不仅仅是互联网金融的升级,以区块链技术为代表的数字科技将对产业产生颠覆性影响。因此,讨论区块链技术对保险业的创新驱动,应立足于当前业务的具体实践和业务局限。文章聚焦于保险领域中的一种创新模式:类保险网络互助。该模式因其体现出的普惠性而受到日益广泛的关注。大数据和区块链技术已在类保险网络互助中得到初步运用,并受到一致推崇,但当前区块链技术和类保险互助场景结合依然处于萌芽阶段。文章透过对互助保险的理论机制探讨,考察我国类保险网络互助典型案例,论述区块链技术在其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该领域市场现状和运营模式,探析进一步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启示,从而提出基于区块链的互助保险一体化系统构想。  相似文献   

6.
英国小说家笛福的作品,一向以冒险经历和斗争精神闻名于世,但其彰显出的殖民主义烙印,同样广受学界关注。以批判性的视角,从历史成因、表现形式和社会影响三个维度,对笛福文学作品中的殖民主义烙印进行全新的体系构建和理论探究,以期促进对笛福作品实现全面、客观、深入的探究。  相似文献   

7.
笛福在小说《鲁滨逊漂流记》中对克鲁索殖民活动的赞美使读者把进行殖民扩张、殖民掠夺和殖民统治的殖民主义者视为帝国建造的英雄和榜样.文学文本的共谋性行为使得大英帝国深陷自恋自傲泥潭,直至今天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国家仍然难以摆脱其帝国心态.文章将重点探讨笛福在该小说中对克鲁索的实际殖民活动和其对殖民主义下奴隶制度的叙述缺席,揭...  相似文献   

8.
2011年保监会正式发布《变额年金保险管理暂行办法》和《关于开展变额年金保险试点的通知》,这两项文件正式标志着变额年金保险进入我国.作为具有抵御通胀、促进养老产业发展功能的变额年金保险产品,变额年金保险的引入会给保险公司带来一些主要风险,包括系统风险、消费者行为风险、经营风险等.保险公司如何应对这些风险以及如何推广此险种成为整个金融行业需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罗克珊娜》的叙事悖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批评家们普遍认为笛福的最后一部小说《罗克珊娜》既缺乏《莫尔.佛兰德斯》的曲折情节和广阔背景,也无法解释或解决女主人公的忏悔、自责与通过掩盖身份而骗取财富之间的矛盾。笔者认为,笛福在遵循个人意志与宗教思想对立并最终向宗教力量屈服这么一个小说主题模式的同时,调和了宗教与个人自由之间的矛盾,并且揭露了18世纪的女性在男性等级社会中没有权利、没有经济能力、被排斥在社会生活之外以及在宗教上被愚弄和压迫而产生心理压抑的现实。  相似文献   

10.
笛福笔下的中国形象和他对中国文化的看法是负面的,他在塑造中国形象的过程中隐晦地表达了自己的愿望。他希望中国能够对英国殖民者打开国门,促进英国海外贸易的发展,并且希望英国统治者扩充军队以保护海外商人的商业利益。笛福笔下的中国形象不是真正的中国,笛福只是把中国看作一个欲望化的他者,意图将中国作为一种异己力量,以促进对自身文化传统和社会现实的调整。  相似文献   

11.
父权文化传统的反叛者还是继承者?——论笛福的妇女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国小说之父笛福也是主张男女平等的有识之士。但笛福的妇女观究竟在多大程度上继承了父权意识 ,他塑造的妇女形象是否可归属于反传统范畴 ,对此批评家们莫衷一是。本文试图运用女性主义批评和社会历史批评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对笛福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的解读 ,阐明笛福作为英国小说史上第一个赋予女性在作品中中心地位之人 ,真诚地关心妇女、同情妇女。但身为启蒙时期的男性 ,他无法完全摆脱父权社会的传统意识 ,其解放妇女、教育妇女的目的是让她们更称职地服务于男性  相似文献   

12.
英国现实主义小说家笛福的《鲁滨孙漂流记》《摩尔·弗兰德斯》两部作品,以无处不在的金钱为媒介,塑造出鲁滨孙·克鲁梭、摩尔·弗兰德斯两个鲜活生动的"经济个人主义"形象。这一切影响着老舍《骆驼祥子》中"‘经济个人主义’祥子"形象的塑造,但他笔下的祥子与笛福笔下的鲁滨孙、摩尔有所区别,老舍对他们既接受,又改造,这是一种独创性的"影响"。所以,笛福笔下的鲁滨孙、摩尔与老舍笔下的祥子之间存在着一段无法绕过的文学"因缘"。这是值得重视的比较文学研究课题,对英国文学和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具有重要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姚斯的期待视野理论为观照,选取了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的小说《鲁滨逊漂流记》两个时期的经典汉译本,通过分析不同时期译本各自的特点和差异,从词汇、句型和翻译的美学方面分析比较译者的决策,探究译者的期待视野与其译本呈现。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全球老龄化现象的日趋严重,各个国家都在加强本国养老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我国也不例外。本文从企业年金的角度进行研究,通过对企业年金制度的概念、特点以及理论基础的研究,分析出它与商业年金保险与社会养老保险的差别。  相似文献   

15.
职工互助保险工作是各级工会贯彻党的有关指示而进行的送温暖工程之一 ,是实践“三个代表”的具体体现。它区别于商业保险 ,后者以盈利为目的 ,商业保险公司自己将是最终受益者和“受利者”。而通过各级工会组织开展的职工互助保险工作 ,则是以互助互济为主要目的让利于广大企事业单位职工、保障广大企业事业单位职工利益的一种福利性保险。它通过职工互助的形式为职工突遇重大疾病或意外伤害在经济上给予帮助和补偿 ,是工会与职工联系的桥梁和纽带。例如其中的安康险种 ,就是一种储蓄性质的保险 ,与银行同档存款相比 ,利息需征利息税 ,另分…  相似文献   

16.
美国农业巨灾保险管理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巨灾已经成为威胁全球的灾害事件。美国通过“特别灾害救助计划”、“巨灾风险保障机制”和其他办法积极开展农业巨灾保险,并且采取了财政、税收、再保险和紧急贷款,特别是农业巨灾证券化等手段来分散和转移农业巨灾风险。实践证明巧妙利用农业巨灾保险这种社会互助形式,基本建立农业经济“安全网”,可以起到稳定农业经济、提高国民整体福利水平的作用。这些为我国开展农业巨灾保险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他者"的建构从来都不是自在的、客观化的,而是自我价值和自我欲望的投射.分析笛福的小说<鲁滨逊漂流记>及其续记中"他者"的建构:地理他者、种族他者和文化他者的建构,以揭示小说中的殖民主义思想和殖民扩张的欲望.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中国当代网络小说《致命偷腥》与笛福的小说《罗克珊娜》之间的比较,以两者之间在写作背景和写作内容的诸多方面,如:真实性、标题的吸引性、色情、连贯性等方面存在着的极大相似性为基础,以中国现代人的立场来对《罗克珊娜》进行评价,认为在18世纪的英国《罗克珊娜》只不过是类似中国现代的网络写作一样的商品而已。  相似文献   

19.
丹尼尔·笛福是18世纪英国最著名的文学家,他的小说多反映那个时代金钱至上的特点,描写了不同阶层的人对金钱的极度追求和物质享受。小说中塑造的资产阶级冒险家形象也曾一度风靡世界。然而,人们在津津乐道于主人公的勇于开拓进取时,往往忽略了物欲膨胀所导致的人性、情感、灵魂的被扭曲、被摧残。本文从物质财富的贪求、情感本能的空缺、道德宗教信仰的萎缩三个方面,揭示笛福小说中被金钱压抑下的人性的扭曲和变形。  相似文献   

20.
在启蒙运动思想地影响下,在18世纪英国工商业发展的推动下,兴起了英国现实主义小说,它在形式上继承和发展了先前的文学传统,而英国小说家笛福、理查逊和菲尔丁的努力,则使其以新颖的风格,显示出独特的魅力和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