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杜甫诗歌的一个重要内容便是他的忧患意识。杜甫在其诗歌中所反映出来的忧患意识,是我国古代诗人难以比肩的。本文探讨了杜甫诗歌忧患意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分析了杜甫诗歌忧患意识的自身特点与一般品性。  相似文献   

2.
张忠纲 《文史哲》2002,(2):89-93
萧涤非先生是著名的杜甫研究专家。他的《杜甫研究》是试图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研究杜甫及其诗歌的一部力作,代表了建国初期杜甫研究的最高成就,对新杜学的建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它的一些主要论点如“人民诗人”、“主导思想”等问题,今天看来还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3.
2 0世纪中国大陆的杜甫研究深受新旧文化、东西文化交互撞击及多次政治思潮的影响 ,以 1 949年、1 976年为界呈现出三个时期 ,依次表现出剥去封建时代加给他的“圣化”的外衣、只把他作为普通诗人来研究 ,将他视为时代的代言人 ;被送以“人民诗人”的桂冠与将“扬李抑杜”推到惊世骇俗地步的大转折 ;正本清源后全方位的中兴、总结及努力建构杜诗学史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刘艺 《西域研究》2001,(1):70-77
本文旨在历史、文化和比较视野中重新审视杜甫及其西域诗.他的西域诗从反战、爱民思想出发,对战争充满悲伤、担忧,这与岑参等人充满激情和乐观精神的反映盛唐气象的边塞诗形成了强烈反差.这是有深刻的历史、文化和思想背景的.  相似文献   

5.
6.
黄去非 《云梦学刊》2002,23(3):77-78
杜甫的《双枫浦》一诗 ,素来号称难读 ,研究家们也各有不同的看法。究竟应当如何理解这首诗 ?这首诗在杜甫湖湘诗中占有什么样的地位 ?真正理解了这首诗 ,对于我们正确理解晚年的杜甫 ,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四川社科界》2005,(10):53-53,52
由四川省杜甫研究会、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共同主办的杜甫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于二00五年十月二十六日至二十八日在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举行。大会于十月二十六日上午在成都杜甫草堂藏经楼举行了隆重的开幕仪式,参加大会开幕式的有四川省杜甫研究学会名誉会长钟树梁,成都市文化局副局长尹建华,四川省社科联党组副书记张家鎏,重庆市文化局副局长、西南大学教授、四川省杜甫学会理事刘明华,成都市原文化局局长史家健,杜甫研究学会会长、四川大学教授张志烈,成都牡甫草堂博物馆馆长、  相似文献   

8.
黄去非 《云梦学刊》2009,30(2):102-107
杜甫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我国唐代以前诗歌的集大成者。他的诗元论从思想内容、艺术风格,还是语言表达上都汲取其前代和同代诗人的精华,并对其前代和同代诗人作了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推崇。  相似文献   

9.
孔令环 《中州学刊》2008,(3):206-209
钱钟书是一位著名的学者,在古代诗人中,他对杜甫评价最高.杜诗对钱钟书的人格、气质和诗歌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钱钟书的杜甫研究主要包括杜甫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杜诗与宋诗的关系、杜诗的境界、杜诗的创新精神、杜诗的影响等方面.杜诗对钱钟书诗歌创作的影响表现在对杜诗的化用、对杜诗句式的模仿、对杜诗意象的借鉴、对杜甫忧国忧民精神的继承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
杜甫和柳永,虽生活在不同的时代,各自所擅长的领域也有所区别,但有许多方面可相提并论:一、杜诗和柳词一样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二、杜诗和柳词的女性题材都反映了男女平等的思想;三、柳词对杜诗造句法和铺叙的艺术手法有所借鉴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唐诗人杜甫有一些表达复仇思想的诗篇。在这些诗篇中,杜甫以鹘作为击恶排难的意象,寄托复仇精神,表达了对危害国家人民的恶性势力的挞伐。杜甫的复仇精神并非单纯的发泄豪侠意气,而是与他的儒家情怀、家族门风、豪侠气概以及爱国爱民思想密切联系的。  相似文献   

12.
江西诗派后学张“一祖三宗”之说 ,虽然远绍杜甫 ,但黄庭坚才是江西诗派的实际开创者 ,他正是通过学杜形成自己独特的诗歌风貌的。他对杜甫的学习是全面的 ,也是创造性的 ,本文从思想内容、对前人遗产的态度、句法、音律、遣词用语的特色等方面对黄庭坚与杜甫作了全面的比较。对“唐音”“宋调”的同异承继关系 ,亦有所论及。  相似文献   

13.
14.
杜甫诗歌集盛唐诗歌之大成,亦开盛唐诗歌之大变。历代文人论及杜甫的卓绝诗艺时,往往习惯于关注其诗歌创作的缘起、师承、流变与拓新,而对他植根干广阔社会生活土壤的别类才情罕有留意。事实上,杜甫固然是盛唐诗坛中博学求变的惨淡经营者,但他一身又兼具诗赋之外的多种才艺和爱好,而这种别类才情的融会贯通,反过来又促成了杜甫诗歌艺术的别开生面和异彩纷呈。诸如杜甫的咏马诗歌极貌穷神,冠绝全唐,缘自诗人的精通骑射、善鉴良马;杜甫的山水田园诗歌以画入诗,诗画交融,缘自诗人的擅长书法、妙识丹青;杜甫咏物诗所涉鸟兽草木种类繁多,意象迭现,获益干诗人的采药、狩猎经验和园艺知识;杜甫的闲适诗从容淡定,意趣天成,缘自诗人的闲布棋局、偶参禅道;至于杜甫的抒怀诗歌抑扬顿挫,声律多变,则缘自诗人的雅爱乐舞、时抚琴笛。杜甫多才多艺的文学潜质,遂使其苦难生涯中的所见、所闻与所历情不虚情,景非滞景,情景交融,触笔生辉,从而使得他的诗歌千汇万状,寄托遥深,极大地拓展了唐诗的表现内容并丰富了唐诗的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15.
《赠司空王公思礼》一诗算不上杜诗中的杰作,但是通过比较朝鲜人李敬舆模仿此诗而作的次韵诗,仍然可从中清晰地看到杜诗的与众不同.首先,杜甫在诗歌中采用细致的写实手法去述说史实,并将各个事件紧密衔接,所以读他的诗,头脑里总能浮现出一幕幕画卷.其次,杜甫对感情的抒发,不是火山式的喷发,而是曲折婉转般的回旋,所以读他的诗,总让人感到情意深沉且回味绵长.再次,杜甫爱用典且善用典,他不仅通过改用与反用古人故事的方法来活用典故,还将典故与句子完美契合,做到用典而不留痕迹,所以读他的诗,总能兴趣盎然而不被字词所绊.朝鲜人李敬舆虽也极力模仿《赠司空王公思礼》一诗,由于仅仅停留在样式布局的表层上,没能领悟杜诗之精髓,故其模仿的结果是形似而神异.  相似文献   

16.
杜甫在诗歌上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其诗学观密切相关。他的诗学观主要包括亲近风雅,倡导比兴;崇尚技巧,讲究格律;撷取众长,转益多师;追求风骨,注重传神等几方面。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怀乡诗的兴盛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特有现象。本文从怀乡主题的角度入手,对杜甫人生四个阶段的怀乡诗进行了初步的梳理,并进一步探讨了杜甫人生四个阶段怀乡诗的不同内涵及思想价值。  相似文献   

18.
孙微 《东岳论丛》2003,24(1):123-125
清代山东杜诗注本概要@孙微$山东大学文学院!山东济南250100~~  相似文献   

19.
杜甫早年即修习禅宗法门,晚年亦不落旁门小乘。杜甫的生命意识与人性关怀,深契大乘义学度己度人、悲智双修的精神主张。中国大乘佛法所确立的积极人生的落脚点,转身回向的实践精神,与根植在杜甫头脑中的民胞物与的儒家思想不谋而合。综观杜甫一生,始终以一个精神探索者的身份,汲取佛禅智慧,一为己求心灵慰藉;一为群寻救世良方。  相似文献   

20.
唐宋以后,经过元明两代的曲折发展,中国古典诗歌至清代又形成了一个新的繁荣局面。前后七子"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诗歌理论在明代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清初诗坛仍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盛唐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是他们竞相学习的榜样。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高尚的人格魅力,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苦吟精神、炼字、用典等等,对清代诗人来说都是一笔挖掘不完的宝藏和丰富的文化遗产。遗民诗人陈子龙、龚鼎孳、吴伟业、吴嘉纪、钱谦益、屈大均,清初国朝诗人宋琬,中后期的沈德潜等人都从不同的侧面学习杜甫其人和其诗,清朝初期杜甫诗学文献整理也出现了一个高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