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流通体制是粮食生产和消费诸矛盾的焦点,研究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对促进粮食生产,引导合理的消费,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改革粮食流通体制的三种方案设想,并进行比较分析。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首先是有利于发展粮食生产的原则。目前,粮食经济的运行,主要是依靠行政指令来维持;这表明现行的粮食经济政策不利生产和流通,改革的最终目标是要形成有利于粮食生产的动力机制,为粮食产区和粮农带来经济利益。 其二是和粮食生产水平相适应的原则。流通体制是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因此,实行何种体制将取决于粮食生产力水平。我国人口多,粮食生产水平低,人均占有量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现在不可能实行完全商品化的流通体制。然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粮食生  相似文献   

2.
我国历次粮食流通体制改革都是围绕“保障粮食供给、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及保护粮农利益”这一基本目标进行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在市场化改革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是 ,粮食流通体制运行效率低的问题仍未从根本上得以解决。因此 ,近期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政策取向应该是 ,全面放开粮食市场 ,促进粮食流通。粮食补贴方式的改革必须有利于提高资金的运行效率 ,并以此为契机 ,推进国有粮食企业的改革。  相似文献   

3.
颜加勇  王凯 《江汉论坛》2005,(10):29-31
国家储备粮要以合理的成本达到理想的宏观调控效果,就必须考虑各品种之间的差异性和替代性来确定合理的储备规模和储备品种结构。本文利用我国稻谷、小麦和玉米的生产和年度波动的历史数据,通过设计四种不同的储备调节方案对国家储备粮的三大储备品种的储备规模进行了模拟测算,并对模拟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从分品种的角度确定了国家储备粮规模和合理的储备品种结构,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粮食收储企业全面走向市场已成必然,作为承担粮食收购资金供应和管理职能部门的农业发展银行如何应对粮食市场化改革给农发行业务经营、资金管理、职能转变带来的冲击和影响,是摆在各级农发行面前亟需研究和探讨的课题。本文仅就粮食市场化改革后农发行面临的一些难点及应对措施,谈点个人意见。 一、粮食市场化改革给农发行带来的冲击及影响 (一)企业由政策保护下的特殊法人走向市场经济中主体地位平等的法人,银企思想难转变。随着国家粮食储备体系的建立,粮食市场经营机制的完善,目前这种粮食流通格局已经给各级财政造成了巨大压力,粮食收购由国有粮食收储企业一家包的格局已经或正在被打破,多元化的粮食购销体制正在形成。所以,放开  相似文献   

5.
中国粮食流通市场化改革进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粮食流通体制已经经历了数轮改革。1979-1993年是 粮食流通市场化进程的逐步推进期,1993年所实施的粮食价格与经营的全面放开是迄今为止 力度最大的粮食流通市场化改革;而1994-1999年则是粮食流通市场化改革的调整期,1998 年开始以“四分开一完善”和“三项政策一项改革”为主要内容的粮食改革实际上是在国民经济 市场化程度已有很大提高的背景下,政府对粮食流通系统实行的严格管制。在21世纪初的开 放经济条件下,需要建立规范化的粮食市场体系、多元化的粮食流通体系、专业化的农业保险 体系、高效率的粮食供求调控体系,从而形成粮食生产、流通、消费的良性循环机制,以促进粮 食与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构建粮食流通新体制─—对广东省粮食问题的思考董富胜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粮食流通体制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问题,已越来越明显地表露出来。其主要表现,一是对粮食是基础的基础,认识尚有反复;二是掌握粮源缺乏有效手段,国家定购面...  相似文献   

7.
世界各国由于受自然环境、人口状况、社会制度及经贸方式等诸多方面因素的作用,决定了其粮食政策不尽相同.粮食政策的合理与否,将直接影响一个国家的粮食生产、人民生活,以至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发展.本文对一些较为典型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粮食政策进行分析、比较,以求对我国粮政策的制定和正在进行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粮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农业经济和商业经济密切相关,主要是由粮食商品生产和粮食商品流通构成的。粮食商品生产,是粮食商品流通的基础;粮食商品流通,是粮食经济运行的实现和发展的动态过程。因此,研究我国粮食经济的发展问题,要侧重在粮食生产和粮食流通这两个领域。主要是解决生产和流通方面,在政策上、体制上存在的问题,其实质是国家与粮农、粮食产区和销区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9.
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总体目标和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方向与要求,国务院发布了《粮食部门深化改革实行两条线运行的通知})(即国发1995第15号文件),并且在全国组织实施。“两条线运行”既是对粮食部门采取的一次重大改革,也是对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实践进行经验总结的一项重要成果,它对规范粮食流通秩序、推动粮食企业改革、促进粮食生产、稳定粮食市场都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粮食部门“两条线运行”牵涉到很多方面的问题。为了确保“两条线运行”政策目标的顺利实现,既需要在理论层面上对“两条线运行’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在粮食供给方面,发展中国家主要从粮食生产、粮食流通、粮食贸易等方面采取相应的促进政策提高粮食的自行生产能力以及调剂余缺的能力。在粮食获取方面,主要通过提高人们的劳动生产率和收入水平来提高其获取粮食能力,并加强安全网的建设应对临时冲击。发展中国家提升粮食供给和获取能力的政策与减贫的政策存在内在的必然联系,缓解和消除贫困是确保发展中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加强对农业的支持是改善发展中国家粮食安全的最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河南作为我国粮食生产第一大省,资源利用效率直接关系粮食生产是否能够健康发展。根据河南省未来十年粮食生产战略工程、河南农业资源的特点、实地调研数据,以及目前利用耕地、水、环境投入物等投入资源的使用情况,结合生态经济理论,河南应改进上述资源利用方法的针对性措施,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粮食生产核心区的建设。  相似文献   

12.
粮食获取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核心要素,中国贫困地区农村居民的粮食获取能力还较低,发展变化趋势也较为不利。贫困地区农村居民的粮食生产能力低、购买力水平低,以及交通通信、家庭规模、社会关系等因素导致其粮食获取能力低。导致粮食生产能力低的因素包括贫困地区耕地资源稀少、土地贫瘠,科技投入低,财政信贷支农不足,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弱,等。贫困地区农村居民的生产经营投入少,居民文化程度和劳动技能低导致其收入少、粮食购买力低。  相似文献   

13.
耕地资源有限与完善我国粮食生产支持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载体,本文在分析我国耕地资源有限的现实特征的基础上,阐述了耕地资源有限对粮食供给的影响,提出了完善我国粮食生产支持政策的建议:支持粮食主产区生产的同时,兼顾非主产区的经营;既重视主粮生产,又鼓励杂粮种植;在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双重鼓励农民种粮等。  相似文献   

14.
以促进农业稳定发展为目的,研究了农村改革发展需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首先提出了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保障,重点指出强化土地承包经营权是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关键。最后就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从完善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动经营权合理流转、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三方面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杂粮生产大国,但杂粮的产业化发展水平还较低。针对当前影响杂粮产业化发展的规模化种植难度大、市场交易成本高和产业链条不完整等障碍,应着力构建以种植适当集中、依托产业组织和实施品牌战略为主要内容的杂粮产业化体系,以促进杂粮产业发展更好的服务于国家粮食安全新战略的需要、带动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和发挥杂粮的保健作用。  相似文献   

16.
民族政策的价值取向决定着民族关系的状态,发展和谐的民族关系一直是党的民族政策的核心理念。作为一个多民族的边疆省份,云南在运用党的民族政策构建和谐民族关系中取得了良好成效,其做法对边疆多民族地区和谐民族关系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但在当前深刻变化的国际、国内背景下,还有必要进一步强化"多元一体"的民族政策价值取向,构建权利义务对等的民族政策输出机制,构建必要的民族意识调控机制,建立边疆多民族地区公共危机应急处理机制,建立以法律手段为主的民族政策实施方式,以实现党的民族政策持续促进边疆多民族地区民族关系的和谐。  相似文献   

17.
现阶段我国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具有独特的环境.我国正处于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现代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新旧体制并存成为宏观调控的体制环境;我国的综合国力、社会生产力、人民生活水平历史性的飞跃成为宏观调控的发展环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不断融入国际经济的大循环,国际大国地位日益加强成为宏观调控的开放环境.  相似文献   

18.
基本国策是我国在治理实践中形成的一种特殊政策形态,其实质是党和国家对某项普通政策的特殊定位。基本国策有其特定含义,既不宜简称为“国策”,也不是“国家的基本政策”的简称。基本国策的判定可以分为实然和应然两种标准,前者主要回答我国已经形成多少项基本国策;后者则主要探讨这些既定基本国策是否合理以及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将一项普通政策上升为基本国策。根据实然标准,可以判定我国已经形成六项基本国策,但对于应然标准的研究则需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19.
随着国家对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现行的国防科研单位采购业务管理模式与其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已不相适应,对采购业务实行财务网络化管理是发展的必然趋势。文章针对国防科研单位的特点,通过分析不足,结合网络化信息管理的特点,提出了进行财务网络化信息管理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流动性过剩下的央行货币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流动性过剩在我国经济中出现了快速发展的局面,其影响开始扩散到实体经济领域,引起了货币当局的高度重视.治理流动性过剩成为央行当前最为重要的工作,密集货币政策的不断出台显示了央行收紧流动性的决心,同时也预示了央行实施紧缩货币政策的走向.不断的综合运用准备金、利率以及汇率等货币工具来治理流动性的过剩,将成为央行货币政策的重要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