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实不相瞒,我最十白被人称做"美食家"。人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谁有资格自称专家?男女老幼都嘴馋、都爱美食,美食家一街尽是这都是无用甚至易误导别人的标签。能够成"家"也不是我的终极目标,怕的是太自以为精英且负担太重。如果"成家"和"出家"可以自由选择,我更倾向后者。  相似文献   

2.
曹玲娟 《决策探索》2014,(21):80-83
他们将自己形容为四朵"奇葩"。 有自嘲,有自信。他们还说:"千万不要小看奇葩,能够改变这个世界的,都是奇葩。" 他们给自己起的名字是Farmer4,简称"农青F4"。  相似文献   

3.
刘琳 《决策探索》2014,(20):81-81
顾彬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的序言里说:"40年来,我将自己所有的爱都倾注到了中国文学之中。"他曾经一度引起争论的"中国当代文学都是垃圾"的言论,几乎使其成为中国理论界的众矢之的,对此顾彬申辩说"垃圾论"只是"误传"。  相似文献   

4.
吴明华 《决策》2014,(9):31-33
"不能为减负而减负" 《决策》:从我们调查的情况看,社区已经到了非减负不可的地步了。现在大家都对社区不满意:上级不满意,认为布置的工作社区做不好;居民对社区服务更不满意;居委会也不满意,觉得自己是"万金油"什么都要做。为什么会这样?  相似文献   

5.
"保护自己"的目的,在于更好地发展自己、完善自己,这是一个人干好工作、成就一番事业的前提和基础。领导干部保护好自己,是对自己负责任,对自己的亲人负责任,也是对党的事业负责任。由此,善于"保护自己"应是领导干部应有的智慧和水平。  相似文献   

6.
决策者说     
《决策》2014,(9):8-8
"东莞的改革与深圳的改革是有区别的。深圳是被关注成长的"孩子",而东莞依靠自己寻找出路,是最典型的"散养"。东莞的经济、改革、企业都是散养,正是由于这种散养的特点,使东莞成为一个蛮有意思的城市。2008年以来,东莞经济跟坐过山车似的,但2013年以来,有一种"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感觉,东莞是问题出得比其他地方早,恢复得也比人家快。"  相似文献   

7.
张海花 《领导文萃》2011,(11):101-106
与西方相比,中国一直都在对西方和西方人的了解上做着不懈的努力。我们也根据西方当代的经济、时局与历史背景,提出以下六条"西方思维洞见"。西方思维洞见一: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成为资本家杰夫记得自己小时候一直在搬家,全家人都在跟随追寻创业梦想的父亲四处迁徙。他的父亲最初在银行工作,但是很快就厌倦了那里的条条框框、办公室政治和争吵。  相似文献   

8.
机关干部是党委领导的参谋助手,扮演着重要角色,岗位特殊,责任重大,关乎党的政策主张的真正贯彻落实,关乎人民群众的幸福。如何做一名优秀的机关干部,我认为关键是要保持"五心",即初心、虚心、忠心、真心、清心。保持初心——当个"新手"。《禅者的初心》是影响乔布斯一生的禅修书,书中写到:"禅修的秘密所在,就是永远当个新手"。具体到机关工作,又何尝不是如此?保持初心,就是每做一件事情时,都让自己保持第一次做的那种新鲜感,让自己更懂得去享受工作的乐趣,每天以全新的思路和心态工作。  相似文献   

9.
烟、酒、车、电脑,尽管明明都是危害健康的"杀手",但是依然让不少男性欲罢不能。专家认为,为自己的健康着想,整天被酒精、尼古丁、辐射笼罩下的男士们应该选择一些非常简单的保健方法,也许一杯适合自己的茶,就可以帮助减少这些负面因素对健康的侵害。  相似文献   

10.
《决策》2011,(4):35-35
一位音乐系的学生走进练习室。钢琴上,摆放着一份全新的乐谱。"超高难度。"他翻动着,喃喃自语,感觉自己对弹奏钢琴的信心似乎跌到了谷底。  相似文献   

11.
木棉 《决策》2014,(5):65-65
懂得清晰简洁、有逻辑地表达自己的思想非常重要。 讲两个观点,一个叫"电梯原则",一个叫"金字塔原理",说的都是这个意思。 先说"电梯原则",它来自前几年一本非常流行的书《麦肯锡观点》。 假如你是某个咨询公司的经理,为了一个重要的项目你们日夜奋斗了3个月,准备了厚达300页的报告,当然还有几箩筐的原始资料。客户对提案也非常重视,安排了公司所有的高管出席,并请到了CEO及董事会的主要成员。  相似文献   

12.
吴明华 《决策》2014,(4):28-31
两年前,当28岁的刘大卫辞去北京的工作,回到家乡安徽界首当"职业农民"时,遭到家人的强烈反对。但刘大卫有自己的梦想,他不是像祖祖辈辈那样种几亩薄田,而是发展现代有机农业。在上一辈人看来,跳出"农门"又回归农业,让人难以理解;而将自己的土地流转给别人种,很多农民难以接受。然而两年后,这一切都发生了转变。今年初,刘大卫的家庭农场规模已达2000亩。  相似文献   

13.
马丙宇 《决策探索》2014,(15):23-24
城市如人,有着自己的生命与灵气。一个强壮健康、充满朝气的城市,栖养其间的子民必定是滋润而幸福的。 "以前,每天来来去去几乎要从坑坑洼洼的路上走。由于排水不畅,一到下雨天,道路就变得泥泞不堪,出个门真是难。街道两边乱停乱放,垃圾乱倒,臭气熏天。"说起背街小巷的变化,家住长垣县观前街的退休教师范宏军颇有感触,他站在路边对记者说:"你看现在这条路多干净、多平整,小孩滑轮滑,大人骑车出门,都很方便。"  相似文献   

14.
人物风云     
《决策》2014,(6):41-41
宋卫平:完美主义者的不完美谢幕 在经历多次危机后,绿城董事长宋卫平作出了放弃大股东位置的选择。"有梦想的人总是很悲伤。"这是人们对宋卫平黯然谢幕的"哀悼"。 与商人"重利"背道而驰,宋卫平本质上更像文人,"连50%的商人都不算"。他总是充满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情怀,而忘了自己处于一个动荡险恶的房地产界。他对建筑品质的极致追求、对细节完美的苛求,到了令人难以想象的地步。在他眼中,好的土地更像是一块璞玉,需要精雕细琢,他唯恐别人拿去雕坏了,于是不惜代价。  相似文献   

15.
廉洁的官员都是相似的,贪腐的官员各有各的腐败花招。个性贪官,一个最近出现的词汇,指那些用个性化的手段、打着各种雷人旗号贪腐的官员。尽管被冠以"个性贪官"的名头,其实所谓的个性不过是表面现象,背后的实质都一样:为了满足自己的贪欲,花招百出,更具隐蔽性。  相似文献   

16.
常见有人在表述自己所在公司的下属公司时各抒己见,有的写成"分、子公司",有的写成"子、(分)公司",有的写成"(分)、子公司",有的写成"分(子)公司",有的写成"分公司""子公司"。"分、子公司"或"子(分)公司""(分)、子公司""分(子)公司""分公司""子公司"的表述都是不可取的,因为它们之间结合比较紧密,  相似文献   

17.
如何写好信息简报?如何提高信息质量?我们每个从事信息文秘工作的人员都有不同的认识和见解。笔者结合自己从事宣传工作实际和自身写作实践,就如何写好信息简报谈几点体会,与大家共同探讨和交流。一、以"四抓"做好信息材料的搜集大家知道,信息作为一种资源,是上下交流情况、总结工作、发现和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8.
他官至湛江市政协主席,从正厅级干部的位置上离休后却没有待在老干所休养,而是跑到偏僻的雷州半岛承包了4700亩荒地开荒种果树。他的果场亏损了整整10年,直到最近两年才略有起色,他却把果场的全部收入都用来资助大学生。为了凑足100万元,他甚至卖掉了在湛江市区的一套三居室。他还承诺,今后自己果场的所有所得全部都捐出去,身后不给子女留一分钱,并"请湛江的干部群众监督"。  相似文献   

19.
1997年,开封县政府开展行风评议,开封县城管局"四项全差"排名倒数第一。2002年9月,开封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老领导们敲着腰鼓、舞着旱船为城管局送来"人民好公仆县城美容师"的锦旗。2004年4月,开封县城管局被授予全县唯一的"弘扬焦裕禄精神先进集体"。2007年,河南省"学习型组织先进单位"名单公布,开封县城管局榜上有名。2010年年初,开封县城管局和开封县县城管理联合执法大队分别获得"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支持执法队伍规范化建设优秀单位"、"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执法队伍规范化建设优秀单位"、"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执法队伍规范化建设达标先进单位"3项殊荣,大队长刘文山作为唯一的县级执法队代表在表彰会上作了典型发言。在现实中,无论是在民意考验还是在大舆论环境下,城管的声誉和形象等方面都不容乐观,社会各界褒贬不一,颇有争议。而开封县城管局又是如何逆势奋起,树立了自己良好的口碑,得到了人们的普遍认可呢?本刊记者专程两赴开封县对该局的"和谐城管"模式进行了实地调研。"理想融入风雨中,深知双肩责任重,城管儿女多壮志,满怀豪情写人生。要让那城市脏乱环境变,努力去拼搏,旧貌换新颜,道路洁净人称赞,城管就是风景线。骄阳似火霜打面,同心同德迎挑战,困难面前有我们,险峰再高敢登攀。激情的岁月我们作贡献,形象是财富,诚信求发展。风口浪尖冲在前,我们的名字是城管。""这是一座美丽的城市,这里是城管人奋起的地方。这是一片热土,这里是城管人拼搏的地方。先进文化指引方向,文明执法创造辉煌。我们的足迹踏遍大街小巷,我们用责任托起明天的太阳。"从开封县城管人自己作词自己谱曲自信豪迈的歌声里,我们可以感受到"开封县城管精神城管人"的境界,感受着开封县城市管理与城管执法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20.
目前,腐败现象易发高发,反腐败斗争的形势不容乐观。位于反腐败第一线的纪检监察干部,在充分发挥作用的同时,也处在风口浪尖的位置上,面临着腐蚀与反腐蚀等多方面的严峻考验,工作风险不断增大。怎么样才能够化解风险、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使自己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党的忠诚卫士"呢?依笔者愚见,打铁先要自身硬,纪检干部当自强!只要自己从里到外都成为"铜墙铁壁",就能够底气足、站稳脚、有作为、有地位、有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