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诗月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照古代传说,远古时代天上曾经有十个太阳同时并出,造成天下大旱,“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淮南子·本经训》)于是尧命令羿射十日。结果得射落九日而成为著名英雄,可是他的妻子却偷了他的不死之药奔向月宫。“射日”与“奔月”虽然只是民间的神话故事,却反映了集体表象中一个很有意思的对比,似乎暗示着神秘皎洁的月亮更令人向往,让人亲近。明代张大复《梅花草堂笔记》里有“月能移世界”一则,描绘奇妙的月色说:“天上月色能移世界,果然!故夫山石泉 ,梵刹园亭,屋庐竹树,种种常见之物,月照之则深,蒙之则净。金…  相似文献   

2.
张中一 《云梦学刊》2007,28(5):43-48
屈原故乡应该在屈原诞生的郢都。古人却把秭归称为屈原的故乡,今人又将湖南汉寿考证为屈原故乡,新闻界人士周笃文教授从新闻炒作角度出发发布屈原故乡在临湘,使得国人对屈原故乡的认定愈来愈模糊,需要认真求证。  相似文献   

3.
<正> 读近年出版的一些唐诗注本,发现有些地名的注释值得商榷。其中有的地名,直接关系到诗人的行踪和诗歌的写作地点,有的与古代的都邑、民族关系有关。考证这些地名的地理位置,不仅有助于唐诗的学习和研究,而且可以补历史记载之不足。因此,这里仅就唐诗中几个地名的地理位置谈一点个人意见,不妥之处,请专家教正。  相似文献   

4.
唐诗与科学     
诗歌与科学都是用不同的方法.手段探求生活真理,却又是彼此相适的一中外历史都已证明。古希腊史前的长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不仅可以看到当时希腊的历史风貌,同时还可以经出气象图,测出能驱散罗马船只的大风暴;在古罗马诗人卢克莱修的作品中,能看到他用诗歌资项原子学说,这对后世科学家的影响是深远的。屈原在(天向)中,一口气提出170多个问题,其中有40多个是自然科学的问题,对宇宙的起源、日月星辰何以不坠落、太阳每天走过的路途和人类起源等等问题,进行积极的探索,表现出诗人张博的知识、磅园的感情、博大的胸怀和丰…  相似文献   

5.
唐诗札记二则张仲良船下广陵去,月明征虏亭。山花如绣颊,江火似流萤。─—李白《夜下征虏亭》这首诗短短二十字,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夜景图画,语言朴实简洁,通俗易懂,代表着李白诗歌的另一种风格,所以许多唐诗选集和李白诗选收录了这首诗。不过这些选本对第三句的解释...  相似文献   

6.
《唐诗》     
<正>~~  相似文献   

7.
道士与唐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道士诗人作为唐代诗人的一个阶层,为唐诗的鼎盛作出了特殊的努力.本文对道士诗人进行了分类,并对各类代表诗人及诗作的特色进行分析.非诗人道士作为世俗诗人的交往对象,是引发诗人诗兴的直接媒介,本文以司马承祯、张果和毛仙翁等三位引发诗潮的道士为例,以见他们对唐诗繁荣的间接性贡献.  相似文献   

8.
唐诗在日本     
在日本文化中 ,唐诗不仅是可用来吟咏欣赏的异国文学作品 ,更是诗歌创作的楷模 ,尤其是从奈良到明治时期 ,汉诗取法盛唐 ,兼采六朝诗文和宋诗的菁华 ,取得了极大的成就 ,集中体现了唐诗及中国诗文化对日本文学、文化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9.
唐诗在德国     
<正> 唐朝,被誉为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在不到三百年的时间中,创作的各类诗歌,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艺术风格和技巧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伟大诗人李白、杜甫、自居易的辉煌诗篇,更为我国文学宝库增添了绚烂的色彩。研究一下唐代诗歌在国外的传播和影响,无疑将有助于我们认识唐诗的价值及其在世界文学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唐诗中留下了许多脍灸人口的关于送别的佳作名篇。根据内容和写法的不同,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一、通过写景(咏物)、叙事表达挽留、惜别之情的。这类诗篇的代表作首推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也是这类诗中的名篇:“渭城朝雨氵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首诗被时人谱唱,也称《阳关三叠》,在中唐就已成为流行的送别曲。跟李白送孟浩然诗写法相近的还有如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最后四句):“轮台东门…  相似文献   

11.
唐诗的意境     
唐人有关意境的研究与创造有划时代的意义。在意境的研究上 ,盛唐王昌龄深有见地 ,他在《诗格》中指出 :“诗有三境 :一曰物境。欲为山水诗 ,则张泉石云峰之境 ,极丽绝秀者 ,神之于心 ,身处于境 ,视境于心 ,莹然掌中 ,然后用思 ,了然境象 ,故得形似。二曰情境。娱乐愁怨 ,皆张于意而处于身 ,然后驰思 ,深得其情。三曰意境。亦张于意而思于心 ,则得其真矣。”这里虽把意境分开来谈 ,并不十分具体 ,但却谈出了诗境中的不同层次 ,显示出意境的独特性。中唐刘禹锡对意境特征的认识更进了一步 :“诗者 ,文章之蕴耶 ?义得而言丧 ,故微而难能 ;境生…  相似文献   

12.
《唐诗》     
<正>~~  相似文献   

13.
14.
唐诗中蕴含着丰富的具有重要科学价值的历史地理学内容,其中涉及历史地名学、历史自然地理学如地貌、气候、水文、土壤、动植物等,历史人文地理学如经济、人口、民族、交通、城市、文化等诸多学科领域。对这些宝贵的文学遗产进行一番细致的耙梳整理和深入挖掘,对于科学认识唐代的地理环境及建构起校完善的唐代历史地理学科体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唐诗中天竺僧形象的塑造,反映出唐代诗人对异族形象的记录、想象、执著、理想化等痕迹,存留了中印文化交流的文学事实。对天竺僧形象塑造所体现的,正是唐代诗人对印度文化所表现出的开放而自信的文化心态。这种他者形象的塑造,本质上源自于本土文化与异族文化遭遇中文化应变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柯卓英 《社会科学论坛》2010,(5):129-132,138
本文从传播学角度对唐代诗歌在当时的传播进行剖析,认为唐代诗歌传播有一个完整的过程。唐代诗歌传播过程中传播者、传播内容、媒介、传播对象四个要素,以及诗歌的传达、接受和反馈三个重要环节的动态系统在传播活动中不可或缺,在这三个环节的流动中,诗人的声名才得以广播,诗歌的价值才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7.
文章在考察了大量唐诗作品的基础上 ,论述了存在浙西唐诗之路的文学史实 ,并进而分析浙西诗路形成兴盛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赵洪奎 《学术论坛》2005,(4):172-174
晚唐诗人曹唐,志向高远,热爱祖国;借游仙之作,抒人间真情;瑰奇美丽,自成一体,值得珍视和研究。  相似文献   

19.
唐诗调声术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盛江 《学术研究》2006,(12):126-130
唐诗调声术是唐代文术论的一个重要方面。唐人对语音的分析非常细致,唐诗调声术有着丰富的音韵学背景,但这种音韵学的认识实际运用于诗歌调声实践,却是以简洁的形式驾驭繁复的语音。唐人对诗歌调声术有很多方面的探讨,除近体诗律外,还继续齐梁声律的探讨,有些探讨则超出了齐梁声律的范围。唐人在调声上有自己的标准,这就是重视雅调,既闲新声复晓古体,强调词与调合。  相似文献   

20.
唐诗主情,但也不乏丰富的哲理内涵。唐代的诗人们或以空灵明净的自然意境体现生命之理,或寓义理于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之中启发读者,或在宏大的历史意象中追问个体存在的本质,创作了一大批理在趣中,情理结合,包含丰富哲理话语的诗歌作品。唐人在哲理叙述方面的探索与创新证明了诗歌中“理”所存在的合理性。从整个诗歌发展流变史来看,它既是对魏晋时期哲理诗的革新与开拓,也对主理的宋诗产生了重要的嫡缘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