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刘冠霖 《社区》2011,(34):20-21
日前,江苏省扬州市发布《市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情况报告》,指出,目前全市社区居家养老仍存在服务相对滞后、供给与需求不匹配等问题。如何缓解这一问题?不少人提出了社区居家养老引入市场服务外包的建议。其实,全国不少城市都在居家养老"服务外包"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2003年,南京鼓楼区创建居家养老服务网,由政府购买服务,委托给心贴心老年服务中心等民营企业运作,免费为孤寡、独居和困难老人提供养老服务,  相似文献   

2.
刘冠霖 《社区》2011,(23):20-21
日前,江苏省扬州市发布《市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情况报告》,指出,目前全市社区居家养老仍存在服务相对滞后、供给与需求不匹配等问题。如何缓解这一问题?不少人提出了社区居家养老引入市场服务外包的建议。其实,全国不少城市都在居家养老"服务外包"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2003年,南京鼓楼区创建居家养老服务网,由政府购买服务,委托给心贴心老年服务中心等民营企业运作,免费为孤寡、独居和困难老人提供养老服务,  相似文献   

3.
张婴婷  冯舒明 《社区》2012,(18):24-24
今年初,上海浦东新区妇联家庭志愿者协会发起了“关爱独居老人陪聊服务”,通过社区内“小老人”关爱“老老人”,定时上门陪老人聊聊天,和老人一起回忆美好的往事,给独居老人以精神上的慰藉。  相似文献   

4.
“六化一结合”:包揽为老服务家住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岳王路社区的王彩香老人独居多年,但生活过得还是很滋润,老人逢人就说:“社区对我真是好!”天气好的时候,社区工作者上门把她带到日托所,和老姐妹们闲聊,中午就在社区食堂用餐。遇到下雨天,社区工作者也会打个电话来问候一下  相似文献   

5.
刘先枝 《社区》2012,(3):20-20
年近八旬的赵奶奶在二毛社区干部的帮助下,利用社区为老年人设立的互联网信息平台与远在外地的女儿进行视频聊天,赵奶奶激动地说:“社区干部真是我的贴心人啊!”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社区为老服务已成为新形势下一个重要的民生工程。目前,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共有老年人31970人,其中退休老人19300人,空巢老人6347人。赛罕区政府通过自筹与市级资金相匹配的形式切实将为老服务资金落到实处,逐步完善为老服务活动的组织建设、政策依据、经费来源、督办程序等。  相似文献   

6.
吕济民 《社区》2004,(2):16-17
天水街道位于浙江杭州市武林广场,现有7个社区,其中60岁以上老人有7640人,占总人数的近20%,是个高度老龄化社区。天水街道先后获得了“全国最佳街道”、“中国街道之星”、“中国民政工作全优街道”的荣誉称号,尤其在为老服务方面取得了有益的经验和积极的成果。做好为老服务工作,街道和社区能发挥什么作用?我们不妨看看天水街道的做法—  相似文献   

7.
已有的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实际运行中未达到预期效果,存在目标人群模糊, 核心功能不清等问题。通过滁州市居民养老服务需求的调查,构建需求=意愿×能力的模式,研究老人养老服务意愿,支付养 老服务的能力,提出以照护为核心,在居家养老基础上对空巢、独居老人加强社区综合平台的作用,突出高龄、失能、半失能老 人机构养老的支撑作用,引进社会力量,以满足老年人群多样化多层次需求  相似文献   

8.
吴敏 《社区》2014,(27):30-31
在老龄化社会,老人养老难,空巢老人养老更难。辽宁省大连市一些社区多路径创新社会管理,通过体贴细致的服务,破解养老难题,为空巢老人撑起“保护伞”。一根黄丝带 大连市沙河口区兴工街道泉涌社区,有一支“黄丝带”志愿者服务队,一共28人,他们不仅给空巢老人发放用来呼救的黄丝带,而且每日勤走勤看,发现谁家窗上系有黄丝带,就会前去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9.
许明敏 《社区》2014,(9):31-31
常言道,一年之计在于春,做好春季养生保健,是健康一整年的美好开端。近日,苏州工业园区澳韵社区居委会邀请社区的养生达人顾丽霞老人来到“新韵讲坛”,为社区退休老人、老漂族带来“福音”,即春季饮食调养、精神养生及运动保健等多方位养生知识。  相似文献   

10.
袁精精 《社区》2014,(15):24-24
“为老服务离不开助老队,助老队员的身心健康影响着每一个被帮助的老人。”北京市西城区大栅栏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副主任张蕾说道,今年社区服务中心将在为老服务方面引进新模式,为每个社区培育出核心助老队员,使地区助老服务走向均衡化发展。  相似文献   

11.
崔明军 《社区》2013,(21):19-19
献爱心弘扬道德风尚 “我们社区里有8个志愿者,主要是照顾一些孤寡老人或者小孩。比如,很多老人可能没办法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来吃饭或者娱乐,我们就安排志愿者每天将饭菜送到老人家里。”湖北襄阳市樊城区屏襄门街道办事处红光社区党委书记孟建玲在谈及社区为老服务志愿活动时介绍说,社区还为老人们提供了呼叫服务,老人有什么需求按下按钮,就可以直接与志愿者或接听员进行对话,需求能够迅速及时得到满足。  相似文献   

12.
《社区》2004,(21)
上海一位社区干部来信问:在我市老龄委最近召开的会议上,提出了居家养老和社区照顾是解决老年人社会福利和服务的主要方式,随后,社区的很多老年人就经常来我们居委会咨询有关社区照顾的问题,我们对此了解也不多,能否详细介绍一下这方面的知识。答:所谓社区照顾是社区工作者利用社区资源,运用正式的和非正式的支持网络,联络社区内政府和非政府机构,通过合作和协调,以正式合法的社会服务机构,为有需要的人提供援助性服务。在目前我国城市老人的家庭照顾的负担沉重和机构照顾老人的成本过高、观念未完全接受、床位不足的情况下,积极发展老人社…  相似文献   

13.
各地动态     
全国老龄委更名为中国老龄协会。中国老龄协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迎新春尊老敬老茶话会。在京40多名老劳模、离退体老同志及专家学者和送14名儿孙参军的全国拥军模范张月好老人、无私收养30多位特困老人的好儿女杨淑清等出席。 国务委员李贵鲜参加了会议。他说:去年国务院将中国老龄问题全国委员会更名为中国老龄协会,为国务院副部级事业单位,由民政部代  相似文献   

14.
任运富 《社区》2009,(13):52-52
近日,重庆市万州区被纳入了为空巢老人安装“爱心通”呼叫器的试点,来自牌楼、太白等5个街道的300名空巢老人,先期领到了“爱心通”电子设备。“爱心通”信息中心的工作人员介绍,服务中心根据老人的日常生活需求,整合了社区、周边的家政服务、水电维修、餐饮购物、卫生保健等几大类型的服务。空巢老人需要服务时,只需在“爱心通”上按下“5”键,  相似文献   

15.
吴红琴  周明华 《社区》2010,(22):29-30
人都会老,老了以后谁来养是每个人早晚都要面对的问题。 一份关于常州市养老服务需求的调查报告显示——63%以上的老年人“空巢”,80%的老人首选居家养老。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兰陵街道工人新村第二社区(简称工二社区)是一个老小区,7500多名居民中有1400多名老人。为解决老人的后顾之忧,社区居家养老日托服务站聘请专业服务员,  相似文献   

16.
施顺才 《社区》2009,(22):28-29
南京市白下区洪武路街道王府南园社区为使银发一族在家门口就能得到全方位、多层次的为老服务,从2002年开始,创造性地举办了“月末银发超市”,至今已经连续举办了7年,深受老人们的欢迎。  相似文献   

17.
彭书会 《社区》2012,(10):39-39
人常说:“家有老,是一宝”,作为一名社区民政专职工作者,面对占社区人口1/3的老人们,我感觉自己好像走进了社会资源的宝藏库。社区是个大家庭,我戏称我们社区的老人为“社区宝”。在与老人打交道的过程中,我常常被社区老人们发挥余热的事迹和精神感动,其中有几件小事,总是让我难以忘怀。  相似文献   

18.
唐学丰 《社区》2016,(18):27-27
近年来,江苏省南通市积极探索文化养老,不断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一些祉区纷纷推出“读书社”“老龄协会”“文学沙龙”……为助力“文化养老”迈上了新台阶。社区是居家养老的前沿阵地,守好这块阵地,保障老有所养是社区义不容辞的责任。南通市崇川区千禧园社区有1000多名老人,先后组建了多个社团组织,养老服务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现有的文化生活并不能满足老人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江苏省南京市西桥社区心贴心托老所,采取“走出去”——在辖区里的一层空置楼房开辟托老所和“请进来”——在服务人员家中开办托老所的方式,开展“援助独居老人”活动,为社区养老开辟了一个新天地,深受老年人的欢迎。西桥社区心贴心社区托老所是鼓楼区政府和心贴心社区服务中心联合设立的第一个试点托老所。该托老所是由鼓楼区政府出面,给宁海路街道和西桥社区一定的补贴,利用社区现有的空余房子改建而成的。托老所的租金由鼓楼区政府和心贴心社区服务中心共同支付,基础设施和装修由社区服务中心完成,政府给一定的补贴。在西桥社区建立托老…  相似文献   

20.
最近,杭州市上城区召开深化社区建设工作会议,对下一步社区建设工作提出了四个新的要求。一是社区党建要有新的加强。配齐配强社区党委班子特别是书记人选,大胆选拔若干名从社会公开招聘的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群众公认的社区工作者担任街道一级领导职务。二是社区服务要有新的拓展。从解决社区居民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着手,重点建好“三张网”,即建好面向弱势群体的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服务网,建好面向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服务网,建好面向全体社区居民、单位的便民利民服务网。三是工作机制要有新的突破。完善三“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