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传统文论在理论文体及体貌风格、思维方式及批评方法、历史流变及思想力度等方面,均有着不同于西方文论的鲜明的诗性特征西方文论建造的是结构谨严、层次明晰的理论大厦,中国文论营构的则是高天厚土水长流的诗性空间.中国传统文论诗性空间由以下三个纬度构成其一,由"体"(体裁之体与风格之体)所展现出来的高远的艺术境界;其二,"法"--植根于特定文化的思维方式及理论方法,揭示文化根基之深厚;其三,由前两者所铸成的传统文论诗性特征的恒久的生命力.高天厚土水长流,中国文论的诗性传统是全球化时代中西文论平等对话的本土性资源及文化本位.  相似文献   

2.
论老子直觉思维与诗性言说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老子的直觉思维、诗性言说与中国古代文论的诗性特征之间的关系,运用文字和文献研究以及思想和文论相结合的方法,考察了老子的直觉思维及其诗性话语表现,揭示了直觉思维特征和诗性言说方式在老子智慧中的紧密关系.结论为:直觉思维是老子诗性言说的内在诉求,而诗性言说则是其直觉思维的外在表现形式.老子的诗性言说方式,成为中国古代文论诗性特征的一个重要源头.  相似文献   

3.
李建中在《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 0 0 1年第 2期撰文《辨体明性 :关于古代文论诗性特质的现代思考》指出 ,中国古代文论以论说之体而具诗赋之性 ,其批评文体的文学化、语言风格的美文化和理论形态的艺术化 ,共同铸成文论之“体”的诗性特质。中国古代早期文化的诗性智慧 (原始思维 )本源地铸成中国古代文论的诗性特征 ,而儒释道文化的诗性精神则从根本上规定了古代文论诗性特征之历史走向。 2 0世纪中国的文学批评丢弃了自己的诗性传统 ,基本上靠“拿来”或“他律”来维持自己的生存 ,其结果是既丢失了自己的“体” ,也丢失了自己的“性”。…  相似文献   

4.
依据知识社会学的立场,我们可以将文学理论知识区分为形式化与语境化两种类型.西方文论由于追求形式规则的普遍有效性而采取了逻辑性陈述,中国古代文论由于追求语境中个别经验的有效性而坚持诗性言说,两者互不兼容.形式化规则构成了现代性的学术话语,成为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所追求的坐标系统.中国古代文论在知识类型和言说方式上都难以转换为形式化规则,其现代转换存在理论与实践的诸多障碍,具有自身不可解决的困难.因此,所谓"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只能是一个伪命题,是中国学术现代性进程中难以实现的良好愿望.  相似文献   

5.
本事批评作为一种动态持存的批评范式之一,是绵延时间下的历史哲学批评,其本质是向未来开放的"回忆",以此达到历史、现实视界的融合.中国素有"无典不成诗"的本事批评观念,从而形成了中国独特魅力的本事批评史论和重实际、不穷究、伦理政治化、诗性化以及历史意识缺失的特征论和形态论.本事批评在中国文论批评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积极意义,为世界文论建设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6.
从我国古代文论的"乐之本在诗"之说,到西方现代诗学的"一切艺术的本质是诗"的命题,对"诗性"的把握到指向关于艺术精神的认识,这种认识对于重建当代中国诗学,仍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论中国古代文论诗性与功利性的契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形态的诗性化与内涵的功利主义相结合是中国古代文论鲜明的民族特色。本文以人类原始思维和中国传统哲学建构为切入点,从自然审美与伦理判断的先天亲和性、人类早期艺术的功利主义本质、轴心时代诗性传统在中国文化中的保留、中国传统文化用事与审美的统一等层次来寻找古代文论诗性与功利性相契合之民族特色的心理和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8.
从《文心雕龙》的“赞曰”看刘勰对《诗经》传统的通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心雕龙>每篇末尾的"赞曰",均为押韵的四言八句,形式上独立于全篇,具有诗歌的文体特点.这种形式与同时代占据主导地位的五言诗不同,它们直接师承<诗经>,也借鉴了<诗经>"比兴"的艺术手法,寓抽象于形象之中,生动地总结全文.对<诗经>的推崇背后蕴藏着刘勰自觉的文化追求,也是魏晋南北朝整个时代的过渡性特征在个体身上的反映.而<文心雕龙>赞语独特的诗性言说方式源于诗性的思维方式,这也是中国古代文论的诗性特质之所在.  相似文献   

9.
质野情浓的文化元素促进了中国文论生命精神的张扬,"野"作为一个文学批评范畴,它是文人实用思维与诗性追求的融合、凝聚.礼乐文化的人性化育功用束缚了文人自由精神的抒发,"野"不仅标榜着一种生命精神的高度,也是文人自由天放的人文品格的集中反映.由单纯的宇宙自然向人文本体转换,"野"最终形成了一种超越世俗、体悟宇宙的文学批评境界.  相似文献   

10.
中国当代文学理论陷入了危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忽略了中西古今文论在其演进过程中的整合趋势而过于强调其分化性所致。本文认为,在中外文论史上实际上始终存在着一个趋同性元范畴———诗性,诗性一直以其高贵的智慧整合着、贯穿着人们的文学思维形态。作为人类文学精神的共同原型,诗性原则属于本体论和存在论的问题,超文化的普遍原则是其基本的价值共识。回到诗性即是回到常识,回到人类文学精神的原初形态。  相似文献   

11.
文学观念的革新与文学理论的发展,说到底是思维模式的变革和言说方式的发展。中国古代文论何以言说的关键性问题怎么解决,中国文论界已经提出诸多富有远见卓识的见解。其中"文备众体"之说在概念、规律与方法上形成独具理论特色、入思方式和言说方式的话语体系。在重塑中国古代文论批评文体的本土传统,构建独具特色和风格的中国古代文论批评文体的话语体系,需要揭橥"文备众体"的深层内涵,厘清其入思规律,创造性总结其言说方式。中国古代文论言说之"体"这一元关键词具有一体三式的概念,即体势(叙事与抒情)、体貌(哲理与诗性)、体味(继承与创新);一体三味的规律,即"尊体""破体""原体"这三个方面的内容;一体三说的言说方式,即解决"为何说""说什么""怎么说"三个方面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2.
根据对中西诗学(文论)跨文化比较研究的内在价值理路及其知识学进路三大环节的理解,以及时下"话语-模子研究"范式的方法论残缺及其"泛文化"危机倾向,提出将"异质性话语理解"、"诗性阐释"与"现代性审视"三者结合起来的方法论新范式,粗略勾画并说明了这种"异质话语的诗性阐释及其现代性审视"方法论具体运作的三个内在环节.  相似文献   

13.
在"失语"遮蔽了中国文论话语,中华文化严重"西化"的危机时刻,重建中国文论话语已成为中国当代文化、当代文论的重要任务.本文就如何体认中国文化与文论的异质性,如何重建中国文论话语、重塑中国文论的学术主体性、实现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化,以及如何建设具有中国文化精神同时又吸收作为全人类文化成就的新型话语系统进行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易之两爻是先秦文论的思想场域和言说框架.在两爻之间,先秦诗哲安放着各自的"道"与"文":《周易》"况之太极"的象喻、直觉和整体言说,老庄"人法自然"的诗性之思和诗性之方,孔孟"天何言哉"的人伦体悟和人文寄托.  相似文献   

15.
李健吾的文学批评虽有西学背景,却放弃了西方文论的学理言说,从直观出发,整体把握,致力于开掘批评者与作者之间的灵魂共振;用隐喻与象征的形式表达生命体验,以艺术通达真理,呈现出鲜明的诗性特质。其文论的诗性品质正是中国诗学传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国文论话语及中西文论对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些人认为中国文论仅仅涵盖"气"、"风骨"、"神韵"、"比兴"、"妙悟"和"意境"这样一些范畴.然而,如果从一种文化的视阈来看,我们分析中国传统文论和清理中国文论话语,并不是以上所提到的这些范畴,而是要研究它们在文学中所呈示出的意义表达方式和文化规则,例如古代文论中的"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等等.中国学者相信示意的唯一方式就是"立象",它是长期以来在中国文论中已经被强化和突出的话语方式.因此有必要在以前一些研究的基础上,深化中西文论对话研究,使之更加具体和系统,并遵循四个基本的话语规则.  相似文献   

17.
古代文论和书画论中常使用"生意""生气""生机""生趣""生动""如生""活"及"死""板""结""滞""僵"等术语来评价诗文与书画作品,体现了中国古代以是否具有生命力作为文艺评价标准的观念.这一批评标准是"法自然"哲学观在文学、书画观上的反映.从根源上说,中国古代文论和书画论中的"神"和"自然"范畴与"生意"范畴的内涵是相通的.  相似文献   

18.
刘若愚,1948年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西语系,1952年获得英国布里斯多大学获硕士学位,此后则长期在美国从事学术研究和教学工作.这种从中国到西方的人生经历,为他成为学贯中西的汉学家提供了有利条件.他一生致力于中西比较文学研究,著有<中国诗学>、<中国文学理论>等8部著作和50多篇学术论文.在文学理论方面,刘若愚以西方文论体系为参照,对中国古代文论给予结构性整合,形成了一套中西合璧式的比较诗学体系.刘若愚为中国文论走出单纯的汉语语境,与西方文论对接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他所采取的"以西释中"方法,也存在着诸多弊病,在一定程度上抹杀了中国文论的特性.因此,本文探讨刘若愚"以西释中"方法的得失,对于中国文论"走出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近些年来,域外汉学界对于中国古代文论的研究越来越重视,尤其是欧美汉学界运用多种方法研究,成果卓著.这为中国文论在域外的传播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因此,从总结这些成就与经验入手,探讨中国文论"走出去"的基本路径就显得非常必要.在我看来,中国文论"走出去"的基本路径有以下几种情形.  相似文献   

20.
嫦娥奔月本事迁移不仅是诗性的叙事迁移,而且是文化表征的迁移.嫦娥作为本事形成事态的施事者,其元声音为互我、元形象则为战神;"奔"为行动素,它昭示了本事的事态情由."月"为受事者,是中华文化最为诗性的搭载受事意象;奔月本事在认同迁移过程中形成了"这一个"文化效应场规约着民族范式.文化视界下嫦娥奔月本事迁移研究是疏导修复与原典诗缘对话的文化堤岸,从而也为古代文论现代化交接提供智性支持和理论铺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