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00 年我们在技术创新 上要有较大的步伐,技术创新如果不推进,中国经济很难走出低谷。我研究了美国的政策,美国这个国家为什么克林顿执政七年,一直是高速增长,低通胀、低失业率呢?这个功劳也不是克林顿一个人的功劳,可以说里根这个总统对美国经济的启动有非常大的历史作用,因为里根在当总统期间做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把原来总统顾问班子里的凯恩斯主义和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统统赶跑了,起用了另外一班经济学家,叫供给学派,这种供给学派的核心理论认为,一个国家的经济要起来,必须加速技术创新,没有技术创新,仅仅靠需求…  相似文献   

2.
从经济自由谈起经济学家们经常讨论的一个问题总是经济学是否有用。外行人看,这个问题似乎多余。如果经济学果真无用,为什么国家的经济政策要请经济学家咨询?为什么美国联邦储备银行要请经济学家当主席?但是在经济学家之内,提出这个问题是有意义的。因为现代经济学所得到的最主要的结论是平等竞争的自由市场能导致各种资源的最佳利用。换句话说,无为而治是能保证经济效率最高的政策。既然无为而治是经济的最佳策略,经济学家就成为多余的人,如果让他们瞎出主意,反而会把事情弄糟。所以说,经济学似乎是没有用的。当然,经济学并没有证明一切政府干预都不必要。相反,因为  相似文献   

3.
秘籍     
《领导文萃》2010,(20):95-95
一位经济学博士终于毕业了。临离别,他的导师找到他。说:“我来告诉你成为优秀经济学家的秘籍。说起来一点不复杂,你要牢牢地抓住显而易见的东西.并且有意识地对它们进行复杂而深奥的阐述。”  相似文献   

4.
我们习惯了社会学家谈论贫富分化,实际上,经济学家来剖析这个话题时别有一种锐利。收入分配,是每个人都清楚的“模糊问题”,但是某些经济学家对此讳莫如深。有人公开反对调整社会分配关系,说这是“小农平均主义,红眼病,民粹主义”;有人以“效率第一”反对“社会公正”,说这样会“造成历史倒退”;有人宣布“经济学无道德”,主张“价值中立”,但是回避对中国的收入分配作实证研究。中国许多经济学家对寻租进行估计,数量是惊人的。我关于“权力资本化”的实证性研究,估计20年来利用权力转移的资产有30万亿人民币,相当于6年的国…  相似文献   

5.
经济     
《领导文萃》2011,(4):136-137
中国经济学家承认该国所取得的成就,但认为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北京理工大学的经济学家胡星斗说,西方人把中国描绘得过于美好,实际上中国的发展尚不均衡。他强调,有些人夸大中国的实力,让人觉得中国构成威胁是因为他们不了解中国。  相似文献   

6.
方卫东  傅勇 《决策》2005,(10):48-49
恋爱中的人爱问:月亮代表谁的心?我们知道这个问题傻傻的,因为答案见仁见智。同样,你要问主流经济学家代表了谁的利益,这也不是一个科学的提问。  相似文献   

7.
章敬平 《决策》2005,(3):55-55
究竟如何把握和描述我们身处其中的这个时代?25年前从台湾泅水至大陆的高级智囊林毅夫说,当下的中国,正处于200年来最好的时代。持相反观点的少数人认为,这是一个腐败肆虐的最坏的时代。被人称作“社会良心”的经济学家吴敬琏援引狄更斯在《双城记》中的那句话说:这是一个好的时代,又是一个坏的时代。  相似文献   

8.
《经理人》2012,(12):82-85
“假如企业家要去听经济学家的话,这些企业家一半已经死掉了。”——这是马云分析经济学家与企业家关系得出的结论。在马云看来,经济学家首先是数学家,对数学模式有兴趣;其次,他们更关注昨天,对昨天的数据感兴趣,而企业家是只对未来“不确定”感兴趣的人。因此,让一群对昨天有兴趣的人去判断未来,是一件悲哀的事。马云认为,企业家一定要听消费者、听市场,因为市场才能决定未来。那么,到底有多少企业家按照自己的独立判断和行动,成为市场的赢家?  相似文献   

9.
中小企业是不是一定要做大做强?传统制造业就一定不如高科技行业?7月20日,在2012产业金融创新与发展高峰论坛上,著名经济学家樊纲给出了否定答案,成为众多中小企业家们的知音。“我特别不赞成转产这个说法。”樊纲坚决反对转变生产方式就是转成高科技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著名经济学家刘国光说:“十四届三中全会制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框架。这个框架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梁柱和支点,就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这一切变化,对中国企业家的地  相似文献   

11.
不少经济学家预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至少还能够维持20年,更有乐观的经济学家说,比20年的高速发展还要久远。但是不管怎么预测,他们预言的基础都是建立在广阔而发展潜力巨大的农村市场上。  相似文献   

12.
记者在电话里向周叔莲教授.约访时.周老执意要记者把采访缘由、话题告诉他,说这样他好做准备,然后,在真正面对面采访时.周老也是一丝不苟、从容不迫地配合记者的采访。从这些细节,记者感受到这位著名经济学家为人处世的严谨、认真。同时,从他周密、细致的回答中,  相似文献   

13.
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说,由于官员直接掌握着国家机器,改革要靠官员执行,不少官员还在旧体制中享有某些特殊的“既得利益”,因此,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官员。他说,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4.
我们说,完美的制度只是一种理想或乌托邦。现代民主政体和市场机制需要进一步改善,但它仍具生命力,人类尚未找到替代它的体制。就此,博源基金会理事长、招商局集团和招商银行前董事长秦晓发表文章说,在历史上,经济学家和政治家都曾尝试过寻求对现代市场体制的替代方案,其中最典型的,  相似文献   

15.
从20世纪90年代初泡沫经济崩溃以后,日本经济经过十多年的努力,至今还没有走出低谷,仍处于低迷当中。据此,有人说,日本病了,病得不轻;也有的说日本从经济巨人变成了“东亚经济病夫”。与其它发达国家相比较,这种现象也是比较特殊。按照传统的经济周期理论,日本早就应该走出低谷了。为此,有许多搞预测的经济学家都“栽”在这个问题上。最近,日本首相小泉认为,日本经济持续低迷的深层原因在于两个方面,一是结构问题,一是企业的竞争和活力问题。我们认为,从结构问题看,除了产业结构等问题外,还有一个资本结构当中的股权结构问…  相似文献   

16.
霸王别姬     
孙方友 《领导文萃》2009,(7):145-146
颍河乡的书记郑张来省城开会,想借机请一请在省城工作的颍河老乡,联络联络感情,要他们多为家乡人办些事情。他把这个想法与在省政府当财务科长的吕强一说,吕强说你这父母官请客,哪个不来?郑张说你看放哪儿合适?吕强说就在“天然居”吧,那里有一道好菜,叫“霸王别姬”,很招人。  相似文献   

17.
熟悉中国股市的人对“陈淮”这个名字不应该陌生,关于国有股减持的讨论让陈淮成为焦点人物。日前,在上海举行的“中国改革高层论坛”上,我们再次看见了陈淮的身影,并有机会近距离“捕捉”到他这个经济学人经济内外的人生。(一)中生代圈内的老牌经济学家 有人说,陈淮在我国经济学家中属于中生代,他的名望主要来自他长期对我国工业化理论、产业结构理论、区域经济理论、人口就业理论、消费理论的研究中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其实,属于中生代的陈淮在圈内已是一位“老工业专家”,也是经济学界内有名的老牌学者。《工业化——中国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8.
美国经济有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美国经济学家也早就意识到了,他们喋喋不休地说了至少十年.这个问题就是,美国储蓄率非常低,美国人拥有非常高的生活水平,但同时,美国经济保持着相当高的投资.  相似文献   

19.
说得夸张一点,1945年的马寅初,可谓春风得意马蹄疾。这个叱咤风云的经济学家,摆脱了当权者的重压,结束了一个持不同政见者的非常生活,以教授之名重返重庆大学的讲台。马寅初本是一介书生,自32岁那年出任北京大学教务长,  相似文献   

20.
<正> 北京大学光华经济管理学院院长、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近日就我国加入WTO以后,如何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一、中国加入WTO后企业面临机遇和挑战。 现在有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中国加入WTO以后中长期利大于弊,而短期是弊大于利。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应该说中长期毫无疑问是利大于弊,短期同样是利大于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