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供销合作社具备建立农村商品生产服务体系的优势和条件供销社建立农村商品生产服务体系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从农村完善双层经营体制的内在规律出发的。在农村经济格局中,供销社具有其他经济组织难以取代的独特作用。它具备成为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依托,成为农户联结市场的桥梁和纽带。这是因为: 1.供销社建立农村商品生产服务体系是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我国农村经济的根本出路和发展方向是要摆脱传统的自给自足的产品经济,向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经济发展。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产品的商品量将大幅度增加,迫切需要有一个比较完善的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服务体系。供销社是农村商品流通的主要渠道,是国家与农民进行经济联系的纽带,对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反作用,它的工作和发展程度直接影响农业的发达程度。特别是供销在过去发展农村商品生产过程中,已经为农民提供了产前、产中、产后的系列化服务,并具有较强的服务功能。理应建立起农村商品生产的服务体系,成为发展农村商品经济的依托。以促进农村经济向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转变。  相似文献   

2.
供销企业体制转换后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王复明,符勇供销企业是农村商业经营活动的主渠道。为了支持深化农村流通体制改革,促进搞活农村商品流通,我们在近期内对我区供销企业体制转换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一些调查研究。一、供销体制改革后存在的主要问题。1、企业主管部门...  相似文献   

3.
供销社经济效益下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宏观调控的冲击,也有微观失误创成的结果,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要寻求提高供销社经济效益的途径,也要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多方面进行探讨。一、正确认识供销社的地位和作用,为提高经济效益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供销社经过十年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作为一种特有的经济组织形式,它代表着社员、集体和国家整体利益。一方面,活跃农村商品流通,极大限度地保护农村利益,为发展农村商品生产服务,另一方面,担负着部分重要农  相似文献   

4.
目前,供销系统有一种提法很盛行,即:农兴我旺、民富我强。无疑,它概括了办社宗旨,体现了供销社和农民的关系。但笔者认为,农兴我旺,民富我强,两者之间有内在的联系,却不存在着必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它是一种主观愿望,把愿望变成现实,这中间有一个重要环节,那就是供销社真正发挥农村商品经济渠道作用,这个作用发挥得好,自然会又旺又强,反之会出现农兴我不旺、民富我不强的被动局面。最近,我们到哈尔滨市郊区供销社黄河供销部进行了一番调查,该部供应区有8个自然屯,700家农户,3000多人口,几年来以种稻、蔬菜为主,养殖业也很发达。1989年人均纯收入600元,地区合计总收入180元。剔除生产、生活储备,形成购买力达130万元,而该部1990年仅实现销售额27.5万元,仅占  相似文献   

5.
一 “没有主渠道,市场不稳;没有多渠道,市场不活”,这是对我国流通领域40年经 验教训的科学总结。流通领域在体制改革中要不要主渠道,由哪一种经济成份充 当主渠道,国家如何对商品流通进行计划管理和宏观调控,这些问题必须从思想上和理论上加以澄清,否则国合商业主渠道作用将难以发挥。 从理论上说,经济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而决非根本制度的更替。经济体制的改革就是要改变传统的单一的计划经济,引进市场机制,实行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商品流通是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份,它的改革也必须遵循总体经济体制改革的各…  相似文献   

6.
做为经济组织的供销社,它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在为农民、为社会提供生产、生活服务的同时,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为社会主义建设积累资金,为企业增强实力。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经济效益是供销社的生命。国务院提出把1991年做为“质量、品种、效益年”,这既是全国整个经济工作的总方针,也是我们供销社当前所面临的重要任务。在目前外部经济环境仍很严峻的背景下,如何落实国务院的精神,遏制经济继续滑坡的势头,迅速提高供销社的经济效益,发挥供销社在发展农村商品生产中的重要作用,是摆在供销社理论工作者和实际  相似文献   

7.
如何发挥供销社主渠道作用,是经济领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渠道是借用词,用于经济概念,是指商品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转移的途径或路线。主渠道,既有量的限度,又有质的要求。也就是在经营范围中的主要商品或品种占流通量的相当比重。具体表现是否完成了国家委托购销计划,对农民生产生活主要购销需要是否承担起来,通过购销和系列化服务活动是否促进了农村商品经济发展;同时,在经营服务活动中是否认真贯彻了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令和坚持了社会主义方向,是否起到了调节供求和稳定市场物价作用,在遵守社会主义商业道德、文明经商中对其它商业是否起到了示范或促进、疏导、诱导、制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社会》1986,(2)
全国政协副主席、北京大学社会学所教授费孝通和全国政协副秘书长罗涵先生于1986年2月20日至3月10日率全国政协考察组一行八人,在浙江省温州市考察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状况。3月8日,费孝通教授在浙江省人大会堂向一千余名听众作了题为“小商品,大市场”的考察报告。他说在三中全会“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政策下,温州人民走出了一条以商致富的不同于苏南的新路子。他以令人信服的事实详尽地分析了温州经济发展的特点、历史传统和现实条件。费孝通认为,农村商品生产的发展和商品流通渠道的不畅已成为当前我国经济继续前进的主要矛盾,在这种情况下,温州依靠十万购销员与十大专业市场所组成的民间商品流通网络具有重要意义,它表明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与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流通环节上联系起来。国营和供销社的流通体制改革应尽快行动起来,从温州农村开拓的大市场中找到自己改革的方向,真正发挥促进生产、指导消费的服务职能。  相似文献   

9.
关于农村供销社改革的几个问题杨新华十几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农村供销合作社的性质、地位和作用都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认清这些变化,对深化农村供销社改革是十分必要的。一、农村供销合作社的性质一个经济组织的性质是由它的产权形式和功能决...  相似文献   

10.
在整顿经济秩序,治理经济环境中,要不要持续加快乡镇企业的发展,这是广大农民十分关心的问题。黑龙江省乡镇企业近些年同全国一样,有了较快地发展。到1987年底总产值已达85.5亿元,并初步形成了农林牧副渔,工商建运服等在农村几乎无所不包的行业和产业。从业人员已有147万多人,占农村劳动力的30%以上。迅速发展的乡镇企业,对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转移农村多余劳动力,推动农民脱贫致富和以工补农,加快农村经济乃至全省整个经济的振兴,都开始显示出不可缺少和不可代替的作用。但是,我省乡镇企业毕竟是基础差,起  相似文献   

11.
贸工农一体化,是搞活经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一条重要措施,作为联结城乡经济的桥梁和纽带的供销社,如何推行贸工农一体化,我们牡丹江市本着因地制宜,因事制宜的原则,按照贸工农一体化的框架,组建起“(?)翅”饮料集团,对全市小浆果实行一体化经营。这样,不仅把城乡经济联结起来,把各行各业的利益协调起来,而且对促进全市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将会起到很大推动作用。一、依据与条件推行贸工农一体化,是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振兴供销社,增加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随着农村改革以来,我省农村经济正处在由商品生产的初级阶段向全面的大规模的商品生产的转换时期。在这个转换过程中,由于市场发育不全,流通环节阻滞,主渠道不  相似文献   

12.
李小丽 《求是学刊》2006,33(6):62-6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不断发展,以农民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为主要形式的新型合作经济组织逐步取代供销社、信用社等传统的农村合作组织制度,新型农村合作组织已成为带动农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我国新农村社会发展的综合反映。文章以黑龙江省为例综合阐述了我国现阶段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概况及黑龙江省农村经济组织发展现状,分析了黑龙江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适应黑龙江省农村经济发展的合作组织制度的模式选择。  相似文献   

13.
中共中央十三届八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指出:“积极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深化改革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促进农村生产发展的一项战略措施。”在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中,供销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就这一问题谈几点看法。一、重新认识供销社的服务功能随着农村的深化改革,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极大调动,农业商品生产得到发展。但分户经  相似文献   

14.
为什么多年来商品流通体制总离不开一个统字?农村商品生产不发达,东西少是个原因,更重要的是“左”的思想影响。许多人习惯于把今天的农民看成自发地产生资本主义的小生产者,错误地认为农民从事商品生产,必出资本主义,怕农民富,特别是怕农民通过发展商品生产致富。为了限制农民从事商品生产,就从流通  相似文献   

15.
温州农村市场体系的建立,为发展我国的商品经济,为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发展商品经济,要高度重视市场建设,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要有一个完整的、协调配套的市场体系,特别是生产要素必须市场化;搞活商品流通离不开中间商,其作用是单个企业的供销员代替不了的;商品经济就是市场经济,要破除认为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经济范畴的旧观念。  相似文献   

16.
本文是作者正在写的《<资本论>体系与社会主义经济》第三章的一部分。作者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主义经济有它的共性。这个共性就是发达的商品经济。由于这个原因,《资本论》的理论体系,只要脱去资本主义的形式,对于社会主义也是适用的。过去把G—W—G这个流通公式理解为资本流通,其实社会主义在客观上也有G—W—G这个流通公式。马克思认为简单商品流通和资本流通的区别,在于有无价值量的变化,在于一个没有剩余价值,一个有剩余价值。作者把这种情况作为一般商品流通来理解,理解为简单商品流通和扩大商品流通。作为扩大商品流通,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是共同的。所以在谈到总公式的矛盾时,不是等价交换与非等价交换的矛盾,实质上是简单商品流通和扩大商品流通的矛盾。从简单商品流通到扩大商品流通应该看作是商品经济的发展。至于劳动力的买和卖,过去都说成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原因。关于这点,马克思说得好:“资本则不然。有了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决不是就具备了资本存在的历史条件。只有当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所有者在市场找到出卖自己劳动力的自由工人的时候,资本才产生。”所以货币转化为资本,不在于劳动力的买和卖,而在于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所有制。  相似文献   

17.
按经济区域组织商品流通,是我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合理组织商品流通的重要基础。是商品流通中固有的经济规律。在组织商品流通中。承认不承认这个规律,按照不按照这个规律办事,对于加速商品流通过程,节省流通费用,更快地实现商品价值,不断地满足社会和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在我国社会主义商品流通过程中,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价值规律,无疑都起着重要作用。但在商品流通中,除去这些规律起作用外;还有没有它自身所固有…  相似文献   

18.
日本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在保持日本经济增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日本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成功经验,在于符合本国国情,以完善的法制建设作为强大后盾.在我国农村建立养老保险制度是一项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它的建立对于调动农民的劳动积极性,缩小城乡差别,巩固和发展农村经济等方面都有着深远意义和现实作用.而日本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在这方面为我国建立适合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小产权房"建设是农村经济社会转型期出现的自发性经济行为,而政府介入清理和整治"小产权房"则反映了背后的深层利益矛盾或土地制度问题的复杂性。本文从经济演化的视角分析了此问题,认为在尊重农民经济选择意愿尤其是农民对土地拥有完整产权的前提下,依法承认并规范"小产权房"在一定领域内流动和交易,能够显著增加农村经济要素流动性并提高农民实际福利,而政府介入尤其是相关政策制定,需要采取谨慎和科学的方式,着力减少和解决这种交易行为带来的负面外部性,着力减少对自发性经济秩序的干预,这是农村经济社会转型形成良性制度结构的演进过程。  相似文献   

20.
仓储式商业在我国出现及其影响牟永春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旧的商业流通体系已基本解体,新的商业体系尚待建立。商业流通领域在新;日交替的转型时期,暴露出商品流通不畅,供销渠道紊乱,生产企业和商业批发企业的产品积压严重,浪费也大。批发商业出现全行业亏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