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二大”在中国革命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民主革命的纲领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国情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历史启示我们 :在中国革命与建设过程中 ,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必须正确处理党的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辩证关系 ;必须脚踏实地地实践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  相似文献   

2.
一九八二年一月山东省中共党史学会在济南召开了“关于山东地方党组织创建时期若干问题讨论会”,省内外四十多名党史工作者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大家在许多问题上取得了一致的看法,但仍存在着一些不清楚的问题和分歧的看法。我们在会后对有关史料又作了进一步的发掘和研究,在这里进一步谈谈我们的看法: 1.“一大”前济南确有党的早期组织。其根据是:第一,有文献记载。“一大”闭幕不久,由“一大”的参加者向共产国际作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  相似文献   

3.
民主集中制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组织原则.1906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四次(统一)代表大全,根据列宁的提议,将民主集中制原则首次写入党章,明确规定:“党的一切组织是按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起来的.”列宁还在《加入共产国际的条件》中要求各国“加入共产国际的党,应该是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建立起来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政党,“一大”时,就特别注重民主集中制问题,并在党纲第三条规定: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第一个决议”,在“二大”提出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三大”确定的建立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方针,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领导权问题的提出,是党对中国革命思想政治理论探索的重要成果,体现了它在中国革命发展中的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5.
192 2年 ,中国共产党制定了民主革命纲领 ,完成了建党任务 ,成为完整形态的无产阶级政党 ,并领导工人阶级掀起中国第一次工运高潮 ,使其成长为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中国共产党正式加入共产国际 ,中国革命真正成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党内合作”的方针 ,孙中山确立了联共政策 ,第一次国共合作开始形成。因此 ,192 2年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相似文献   

6.
马林是共产国际派到中国来的第一位正式代表,他对第一次国共合作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三年之中,他三次来华。第一次来华,在他的帮助下,“中共”一大召开。“一大”后马林就开始关注孙中山及国民党。马林考察各方面情况,向共产国际提出了国共合作的建议。第二次来华,马林提议召开西湖会议。西湖会议确定了国共两党有“党外合作”转向“党内合作”的方针,为国共两党的合作打下基础。为解决合作的具体事宜,党又召开了“三大”。马林以“三大”代表的身份第三次来华。“三大”最终确立了国共合作的具体方针及政策。  相似文献   

7.
在1921年6月至1923年10月,马林是共产国际派驻中国的正式使者,对中国革命有两大贡献:一是帮助创建了中国共产党,促成了“一大”的召开;二是提出国共两党间的合作政策,促成了两党的党内合作。  相似文献   

8.
关于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和共产国际的关系问题,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作出了科学的结论。《决议》指出:“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是在俄国十月革命和我国五四运动的影响下,在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帮助下诞生的。”从而,在肯定中国共产党创立的内部社会历史条件的同时,也明确指出了当时有利的外部条件——共产国际的帮助。历史进程是由多方面因素合力推进的结果,只有仔细研究各种因素,才能更好地揭示它的本来面目,从而得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近年来,有些同志对建党时期共产国际的作用做了不少探索,尽管对某些问题的论述方面还不很完善与确切,但总的来说,对进一步研究党的历史是有益的。只有更好地贯彻党的“百家争鸣”方针,才能把党史研究工作推向前进。笔者本着这一精神,对我党初创时期统一战线思想的萌芽与共产国际的关系问题作一初步探讨,以期得到同志们的批评指正。党的统一战线思想始于何时?有的著作认为是在1922年4月底5月初的广州会议和6月党发表《中共中央第一次对于时局的主张》,有的著作认为是1922年党的“二大”和同年8月党在西湖召开的中央全会。然而,笔者认为,统一战线思想开始出现于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是由于受到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和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共产国际在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共产国际(1919年3月——1943年6月)是作为世界无产阶级政党的联合组织而出现的,是世界各国共产党的领导机构。1922年7月党的“二大”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加入第三国际案》,成为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并接受其领导。从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之前到共产国际解散这二十多年中,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都是非常密切的。这时期,我们党的正确政治路线的制定同它有着直接的关系,而党内错误路线的发生也不是同它没有关系。然而,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及其早期民族政策,与共产国际有着密切的关联。基于苏联的建国经验,列宁为共产国际制定了指导各国共产党建立联邦制国家的任务,共产国际的指导使得建党初期的中共民族政策有着深刻的苏俄印记。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和建党以及革命初期,李大钊、陈独秀等早期领导人先后提出了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考;在共产国际对中共民族政策的指导过程中,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在相关政策的规划和制定、执行过程中也有多次中国化的努力与尝试。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是一个持续的累积和累进过程,经由上述所有这些思考和探索,毛泽东深切认识到“革命是不能输出也不能输入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民族理论方面的思考与探索,为延安时代完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和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提供了基础和铺垫。本文基于共产国际和党的历史文献对这一过程进行了梳理。  相似文献   

11.
中国国民党第一、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积极成果,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江西的共产党员和国民党员,为两次大会的召开,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一、关于江西出席国民党“一大、二大”的代表人数江西出席国民党“一大”代表人数有三人、六人、九人之说。笔者认为,九人之说是可靠的。出席国民党“一大”的代表,当时议决每省  相似文献   

12.
周勇 《山西老年》2011,(6):22-22
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之时,共产国际派代表指导并出席了会议,他们将中共"一大"文件带回了苏联,保存在共产国际的档案库里。为了弄清党成立的历史,1956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访问莫斯科,要求苏共中央把原共产国际有关中共的档案交还中共。苏共经过仔细研究,答应交还一部分。于是,杨尚昆从莫斯科带回了几箱档案。有关专家在查阅这批档案时,并没有看到中共"一大"文件的中文原件(版本),而是在档案的第九卷中发现了三件有关中共"一大"文件的俄译稿:《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与"一大"文件放在一起的还有三件地方组织报告的俄译稿:《北京共产主义组织的报告》《广州共产党的报告》和《四川省重庆共产主义组织的报告》。  相似文献   

13.
现行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写着:“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党的最高纲领。这个最高纲领,是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确定了的。党的“一大”以后的历届党章中都坚持了这一点。无论是民主革命时期,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特别是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挫折时,我们党的最终奋斗目标都没有动摇过。毛泽东同志说得好:“我们共产党人从来不隐瞒自己的政治主张,我们的将来纲领或最高纲领,是要将中国推进到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去的,这是确定的和毫无疑义的。我们党的名称和我们的马克思…  相似文献   

14.
共产国际为加强共产党的组织建设,在第五次代表大会上提出了各国党布尔什维克化的方针,同时,强调了实现布尔什维克化的基本方法必须根据每一个国家的具体情况,把列宁主义的一般原则运用于各个国家的具体环境.这一基本方法,体现了列宁在指导共产国际中一贯坚持的“共产国际及其执委会在一切工作中,同时必须考虑到各国党斗争和活动的种种条件”的思想,符合各国党独立自主地解决本国实际问题的心愿,因而,布尔什维克化的方针得到各国党的认同.但是,各国党在布尔什维克化的实施中,却出现了不顾本国实际的倾向.本文就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15.
今年是伟大的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百余年来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斗争中规模空前、并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这个胜利是在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基础上取得的。国共合作抗战8年,始终无固定的统一战线组织形式,无协商一致的共同纲领,双方仅仅是建立在抗日基础上的合作。但是,国共两党为了实现自己的抗战主张,都发表了各自的抗战纲领,即洛川会议上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以下简称《十大纲领》)和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抗战建国纲领》(以下简称《建国纲领》),二者相比,既有相同或相似之处,又有根本的差别。  相似文献   

16.
列宁逝世以后,斯大林日益成为影响共产国际决策的领导人。列宁逝世后的共产国际和斯大林,继承了列宁在世时共产国际关于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的基本理论和政策,继续给中国第一次大革命以多方面的指导和帮助,推动了第一次大革命的爆发和革命形势的发展。但是,这时的共产国际在具体问题上直接干与过多,影响了中国共产党从自己国情出发,独立自主地进行革命活动,以致在第一次大革命的瞬息巨变的阶级斗争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执行共产国际的一些不切实际的决定,给革命事业带来了危害。  相似文献   

17.
党的历史上第一个比较完整的反封建土地纲领的提出,是当时历史条件下党内外主客观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同时也是共产国际帮助与指导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1919年3月共产国际在莫斯科宣告成立。在此后的24年里,它成为世界革命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领导和指挥中心。关于共产国际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关系问题,过去二十年的研究成果表明,共产国际自身所具备的理论品质,使其成为捍卫传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阵地,深刻影响到各国党尤其是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纲领、组织制度、路线方针等理论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发展,在与共产国际理论指导的关系处理上,历经了由全盘接受、阶段性斗争、到独立自主解决问题的转变过程。由于秉承共同的理论来源,其合作的理论基础是稳固的。围绕两者的理论基础进行客观分析,形成初步的、较为合理的界定与认识,可为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深邃的理论内涵和巨大的实践指导意义。本文围绕对“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要“在领会精神实质上下功夫”这个中心 ,从“三个代表”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高度概括和理论总结、“三个代表”提出了面向新世纪党的建设的纲领、“三个代表”深刻揭示了保持和发扬党的先进性的本质内涵和客观依据进行了论述 ;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 ,围绕“在指导组织工作上见实效”,提出了加强高校党的组织工作的五点思路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动态发展上历史地辩证地探究了从十月革命胜利到列宁逝世七年间,列宁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思想轨迹。重点探讨和解决了两个问题:一、列宁虽然在1918年春的“和平喘息时机”已经准备把工作重点转向经济建设、并提出了经济建设的纲领,但就其指导思想和方法来说,与“战时共产主义”时期一样,都是试图在俄国用“直接过渡”的方法走向社会主义。二、第一次从动态发展上考察分析了新经济政策,提出了新经济政策发展的“三阶段论”;同时,作者认为,新经济政策作为列宁探索在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建成社会主义的道路和方法,不仅仅指一系列经济政策和措施,而且还包括政治、文化建设等。而这种关于社会主义的全面思考是列宁在其生命最后时刻完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