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神仙思想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远古时期的灵魂不死观念是神仙思想产生的源泉。春秋战国时期,诸子典籍中存在的大量关于神仙世界描写,极大丰富了神仙学说的内容。战国以来方士的崛起及帝王的求仙活动,则标志着神仙思想的正式形成。  相似文献   

2.
魏晋南北朝是一个复杂的历史时期,其文学样式对社会现实的反映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来得更彻底更全面。"魏晋风度"的形成和发展开创了中国文学史的诸多新局面,其中求仙主题就是一个影响颇大的文学创作主题。就当时政治、社会局势来看,求仙成为文人挣脱精神枷锁,寻求心灵慰藉的重要途径。从疑仙到求仙,文人经过了心灵的洗礼,创作灵感更是与宗教紧密联系,求仙主题的出现为后代隐逸主题和山水田园诗的出现和发展作了铺垫。  相似文献   

3.
神仙观念的由来、变迁和在秦汉的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长寿的渴望是神仙观念得以产生的根本原因。神仙观念在战国秦汉之际发生过一系列变化。首先,神仙观念在产生之初的彼世色彩淡化,神仙观念与长寿愿望合流;其次,神仙观念在世俗化过程中开始走向普及。汉武帝对此影响最大,他重祭祀,好神仙,并把求仙的领域扩大化,这一切无疑助长了民间神仙信仰传播。  相似文献   

4.
赵民 《齐鲁学刊》2006,(6):17-20
秦汉之际,神仙观念发生过一系列变化。首先,神仙观念在产生之初的彼世色彩淡化,与长寿愿望合流;其次,神仙观念在世俗化过程中开始走向普及。汉武帝对此影响最大,他重祭祀,好神仙,并把求仙的领域扩大化,这一切助长了民间的神仙信仰。  相似文献   

5.
如果将洋务运动时期的世界观念作为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其内在特征是比较明显的,这主要有两个标志。1.横向思维的凸现和扩散。这是和洋务时期的世界观念发生发展相伴随的一个内在牲。洋务时期横向思维的凸现和扩散主要表现于:(1)思考问题的参考系发生了变化。一般来  相似文献   

6.
五四时期是中国学术观念根本转型的时期,马克思主义被引入中国的学术界.李大钊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先驱,他在继承中国近代进步的学术传统的同时,不仅在中国引入唯物史观,为中国学术提供了新的学术观念,而且还运用唯物史观率先进行学术研究.他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所形成的学术观,不仅是对五四时期学术观念的总结和提升,而且对中国现代学术观念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李大钊推动了五四时期中国学术观念的更新,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的开创者.  相似文献   

7.
洋务时期国人世界观念的淡薄及其影响萧永宏(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社会学系讲师南京210097)洋务时期的世界观念虽有一定的发展,并对中国的早期近代化运动产生了一些积极的影响。〔1〕但总的来看,洋务运动时期中国人的世界观念还是极为淡薄的,这种淡薄不仅制约了晚...  相似文献   

8.
中国社会的历史长河中,隐逸现象是波及任何一个时期的重要而又独特的文化现象。魏晋时出现的神仙道教也深刻影响着古代文士们隐逸山林的思想和情趣。求仙访道是为了长生成仙,山林隐逸是为了避世求全,二者终极目的虽然不尽相同,但却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历史上许多道士即为隐士,而许多隐士同时就是道士。求仙使隐居生活更加充实、丰富,使隐居行为更富神秘色彩、更加超逸,也使隐居者的人生更趋诗化。而隐居山林也是修道成仙的重要途径,也成就着士大夫们的求道修仙之梦,让他们在清幽的隐居生活中享受到了仙界的自由与超越。  相似文献   

9.
唯物史观的价值论旨趣就是实践地批判、改造现实世界中阻碍人桎梏人的一切经济政治文化关系,进而在实践进程中实现人的自由、解放和幸福.现实的人就是处在日常生活过程中的人.人们只有通过日常生活才能生存、才能从事其他一切活动.日常生活世界不仅是人们进行一切物质文化活动的基础性领域,也是一切哲学的真正发源地.然而,迄今为止的一个时期以来,在唯物史观的研究中,日渐形成了一种游离于日常生活世界之外的方法论倾向,仿佛日常生活世界是一个与唯物史观无关的纯粹的形而下世界.在此语境下,唯物史观的研究在偏离自身价值论立场的路向上渐行渐远,沦为一种毫无现实问题意识、丧失时代实践意义的纯概念游戏.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条件下,唯物史观的研究转向日常生活世界自有其必然性根据.首先,唯物史观的实践指归与人文关怀,决定了唯物史观的研究不能离开日常生活世界.其次,当下的唯物史观研究欲走出观念论窘境与形而上学窠臼,必须面对并探究当代中国日常生活世界的结构性转型及其内在矛盾.再次,当代中国日常生活变迁中凸现出来的一系列问题,迫切需要唯物史观的观察、审视、研究、批判等科学性关照.这些构成了唯物史观日常生活转向的辩证法依据与价值论逻辑.  相似文献   

10.
论洋务时期中国人的国际政治观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洋务时期随着清政府在西方列强炮舰政策的迫使下,走进与世界各国对话和交流的行列,也使中国人的国际政治观念有了新的进展,其主要表现为纵论国际局势和关注国际公法.期间出现了“春秋战国”论,即援引春秋战国的历史成例,借此对照和说明新世局;多角度地议论国际问题,即从世界通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角度和以“均势”原则分析评论国际问题,以及从某国领导人的变动评析国际时事等.这些标志着中国人开始揖别华夷为核心的“天朝”观念,在新的世界格局中重新为中国定位,努力谋求中国振兴的思想过程.  相似文献   

11.
汉代神仙信仰的发展与医学的兴衰相反相成。汉初,神仙信仰陷入低谷,医学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就;武帝时期求仙热潮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却没有史料提及医学在这一时期有所发展;武帝以后,求仙热潮消退,神仙信仰通过理论化、宗教化向道教的方向发展,医学再次取得空前的成就。汉代医学与神仙信仰相反相成发展的深层动因是人们对生命永恒的不懈追求,正是人们对不死成仙的渴望推动了医学的兴盛,也使医学的某些领域走向歧途。  相似文献   

12.
游冥故事是中国古代叙事文学中一个重要类型。游冥故事是冥界观念影响下的产物,绝大多数游冥事体涉及到冥府机构设置。比照人间官府,构建冥界官僚系统,是每个时期游冥故事冥府机构设置的共同特点。在民间冥界信仰中,冥府官僚机构中最基本的是冥王、冥官、冥卒三个层级。不同时期游冥故事中幽冥世界的建构反映了中国古代冥界观念的变迁。  相似文献   

13.
现代性困境在观念上的根由在于,现代世界的实践观念与古代相比,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古代世界被视为最低级之人类活动的制作,在进入现代世界过程中因近于上帝之创世活动从而能够通达上帝而成为一种神圣性的活动,其后果便是制作替代了生活世界,遮蔽了生活世界,从而使得现代实践观念与亚里士多德作为习俗性的伦理生活的实践观念大相径庭。故对于现代性困境的合宜处置之道便在于,在某种意义上通过康德而回归亚里士多德意义上的古代实践观念,而这一点正是马克思《资本论》时期的思想所揭示出来又被人们所忽视了的。  相似文献   

14.
广大农民对现代性的全面认知和真切认同是推进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前提,而这一过程实际上就是农民观念世界的现代化。对于被挟裹进现代化进程的中国农民来说,这一过程则是一个被动的、无奈的过程,充满了彷徨、碰撞和冲突。在新中国的建立、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时期成长起来的不同年龄层的农民,由于历史背景、传统思想和个体因素的影响,在生育观、教育观、经营观、价值观、生活方式等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异,农民观念世界的差异也影响着我国农村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5.
刘忠红 《中州学刊》2002,(4):111-113
中国民间美术的审美意蕴直接秉承的原始艺术的混合性特征。与人们的生活原则相重合。它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观念中得以逐渐发展和完善 ,成为一种独立的物质文化形态。它促进了人的本质力量的新的显现和人的存在的新的充实 ,既创造了一个人化的世界 ,又完善了一个“化人”的世界。这就是民间美术中审美意蕴的文化本质。  相似文献   

16.
动机引发是胡塞尔发生现象学的核心概念,意识发生的基本法则是动机引发法则.尽管发生现象学的观念在1916年以后才正式提出,但以动机引发为线索可以将其起源追溯到《逻辑研究》(1900/01)时期.在发生现象学观念的指引下,胡塞尔最终走上了通往超越论现象学的非笛卡尔式的道路.在非笛卡尔式的超越论现象学中,精神生活的发生被理解为理性人格的发生,而哲学无非就是在其不断自身阐明的运动之中的理性.这种发生-理性-哲学的内在关联为深度理解胡塞尔现象学提供了一条可能的进路.  相似文献   

17.
一、改革需要控制有人认为改革就是放开、搞活,不需要控制,似乎加强控制就必然会限制改革.其实,改革与控制并不是对立的.任何时期,社会系统的正常运行都离不开必要的控制,改革的年代更是如此.从社会控制论的角度来考察,改革的实质就是由国家为中心的集中统一控制模式转换为社会自身分散协调的控制模式.这一转换不会一蹴而就,而要经历一个很长的时期.在改革时期,社会系统的运行状态要比平常发展时期复杂得多,具体表现在:第一、社会变动急剧.通行了几十年的固定模式和僵化观念受到了致命的冲击;改革的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重点阐述了庄子愤世嫉俗,玩世不恭,企图超越现实,在主观世界里寻求精神解脱的人生观。指出庄子的人生观对中国文化的深远影响,并着重就后世知识分子表现出的对封建统治者和儒家礼教的抗争以及求仙虚幻、消极避世等思想与庄子的人生观一脉相承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9.
宗孙的自居与早熟的自负使李贺产生了急欲功名的躁动心态与对客观世界的占有欲望;短暂而又单调的生活经历又使他对仕途坎坷缺少认识与应变能力;体弱多病使他时时感受到死的威胁.忧病、畏死的心理煎熬促使其性格分裂与心理变态.于是他由死亡联想到鬼蜮,鬼成为其诗常表现的对象.但鬼也难免一死,于是超脱生死的惟一道路只有求仙了.  相似文献   

20.
均势观与洋务时期的对外理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田涛 《社会科学研究》2002,2(4):109-113
洋务运动时期 ,由西方输入的均势观念是国人认识近代国际政治秩序的重要理论依据 ,也是他们评判世界格局一个重要的观察视角 ,并对清政府的外交政策趋向产生了潜在的影响。对均势的认知 ,促进了中国传统华夷秩序观向近代世界观念的转变 ,在这一时期国人的对外理念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