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毒品问题的社会学透视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毒品问题是当前世界范围内的一个严重社会问题,社会学对社会问题的解决有着独到见解和视角即透视法,且各种理论方法各抒己见、见仁见智。这些独特的视角形成对毒品问题的五种透视法,分别是:社会病理透视法;社会失控透视法;价值冲突透视法;越轨透视法;标签透视法。这些理论成果对我们解决毒品问题有着现实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大庆精神理性透视》一书,是把"大庆精神"作为认知的对象进行"理性"的关照和认识,其所要达到的目的应该是运用理性的视角与方法探求蕴含于"大庆精神"中的理性因素,以便将人们对"大庆精神"的认识提升到理性的高度,最终实现今人、后人对大庆精神更加自觉、科学、理性的认知,并在此基础上更好地继承与发扬。  相似文献   

3.
在中西艺术的比较研究中,视觉形式/空间意识的差异常被视为艺术特征差异的基础,由此展开的分析能够方便地沟通形式特征与文化内涵,却有可能隐含一种以透视为范型的视觉中心主义。巫鸿等学者立足于图像理论的当代发展,对透视范式展开了一系列挑战与修正,不仅拓展了视觉分析的时间向度,也有助于应对跨文化语境下的诸多美学难题。重构中西艺术比较的视觉逻辑,需要打造新的核心隐喻,这不是为静态的比较寻找新的概念工具,而是介入跨文化言说的现场,促成同与异、内与外、古与今更为生动的辩证。  相似文献   

4.
岩画中的取象构图包含着对物象的空间角度、物象与物象之间空间深度的处理,与透视理论有着紧密联系。中国岩画在近大远小、色彩变化、消失等透视规律中,表现模糊,基本不具备透视的次级系统。但中国岩画对物象的采用使它已经具备了视点、视向、视域等透视要素,具有透视的初级系统。从透视的初级系统中,可以发现中国岩画的视点更加自由、灵活,其视阈更加宽广、写意,但视向较为单一、呆板。中国岩画中的透视现象表明了中国远古先民们不以视象作画,而以物象作画,以及延迟模仿的绘画习惯,表现了他们原初规则写意的审美意识。  相似文献   

5.
古代司马迁文学思想研究资料颇为丰富。通过系统全面梳理西汉至清代1800余年间的有关资料,对其逐一作细致客观的解读、评析与学术透视,笔者发现古人对司马迁文学思想的体系性认识尚少,基本局限于对"发愤著书"说、"春秋笔法"理论、"实录"精神、"立言扬名"思想、"爱奇"审美趣味等几个"点"的讨论。其讨论又是褒贬评论多而具体分析少,非理性感悟多而理论研究少,重复意见多而发展深化少,解决具体问题多而理论提升少。这些研究虽然整体上为司马迁文学思想体系研究奠定了一定基础,但是真正意义上的系统研究尚未能正式开启,从而为后人留下了广阔的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6.
卞凤玲 《中州学刊》2003,3(3):34-36
由于马克思在揭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及分配关系的实质时 ,采用了一明一暗、一主一从的双重视角 ,从而使后人对他的分配理论产生诸多争论。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两点上 :劳动价值论是不是要素分配论的理论前提 ?非劳动要素参与分配是否是剥削 ?要说明这两个争议性的问题 ,我们必须透视马克思分配理论的双重视角  相似文献   

7.
通过东西方的视觉观察方式和生存方式的不同,来反映东西方绘画在透视上的差异,以及通过这种透视差异而反映在绘画所表现的精神特征上的不同,有利于我们对中国的传统绘画和中华文化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当代资本主义在相对稳定的发展中出现了一系列无论与自由竞争阶段的马克思主义时代、还是与自由竞争过渡到垄断阶段的列宁主义时代相比较来说的重大新变化,这些无疑对马克思主义提出了严峻挑战。如何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马克思主义如何在应对挑战中得到坚持与发展?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指导下,从时代与实践发展的高度对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予以客观的审视;从历史和现实有机结合中对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给予阶段性定位;从"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的内在统一中预示当代资本主义发展趋势与社会主义的发展前景等多角度的动态透视。  相似文献   

9.
宗炳的《画山水序》是产生在特殊历史文化背景下的一篇重要山水画理论著作。这篇画论的重要意义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首次将“道”的概念引入了绘画艺术领域。第二,首次提出了山水画的透视处理方法。第三,明确地提出了艺术的目的在于“畅神”的理论观点。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台湾地区儿童电影创作,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现实题材电影文本,但目前海峡两岸学界对此并未做系统的梳理。通过从电影发展史视角对这一时期的现实题材儿童电影进行界定与梳理可知:乡土与都市成为了叙事的核心意向,呈现出乡村书写、都市书写以及乡土与都市书写相融合的三种形态。从社会文化视野透视,这种儿童叙事表达与台湾地区经济、社会的历史变迁紧密相关;同时,其艺术创作又有着显见的成人省思特质,传达着创作者浓郁的人文关怀。从审美文化视野透视,这与台湾地区新电影以来的艺术审美风格紧密相关,是我国现实主义创作美学的继承与延续。  相似文献   

11.
从纪昀和王国维对"意境"的使用来看,意境源于诗人的眼前实景.诗人用语言符号将眼前的"难状之景"再现出来,读者由此想象出具有景深效果的视觉景观.意境对应的语言表达方式是描写,景是其摹仿对象,"阔远"和"如画"是其美学特征.诗人运用的透视描写是文学意境生成的形式基础,相反,议论和叙述等语言表达方式达不到这种效果.意境可分为"视错觉"式、"门窗借景"式和"平面重叠"式三种类型.意境和"不隔"诗要显"等诗歌理论的核心均为"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中原战乱催生了中国山水诗,南方"如画"的山水景观是意境生成的现实基础.中国现代学者对艺术品形式的轻视和对"形似"的恐惧导致了意境的泛化,虽然这能使读者远离偶像崇拜,但同时也使后者忽视了对文学作品的直观体验.现代读者没有必要在意义的问题上纠缠不休,体验到在语言中栖居的乐趣就是审美活动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12.
“文学透视”方法与“美国精神”辨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一个最广泛、最深刻的人类事务哲理,在国际问题研究的基本思想方法和研究方法当中必须有广义的文学透视。这类透视既包括经典方式的史事叙述和以人类真实为基底的文学想象,也包括旨在认识和展示基本特性甚或深层机理的轶事讲述。据此,可以展示复杂的美国精神图景,并且以雅典精神——它主要因为伟大史家修昔底德的广义的文学透视和思想提炼才为今人所知——去帮助理解之。直接与美国的对外态度和对外政策密切相关,美国精神当中有在不同的提倡者那里各有不同依据的扩张主义、帝国主义和霸权追求,同时还有以漠视历史、信仰技术式解决和倾向于排斥文化多样性等为特征的美国战略文化。这些民族精神内涵得以被揭示出来,主要归功于经年累月众多历史学家和政治作家的历史考察、文学透视及理论/哲理思考。与此相反,当代流行的很大部分国际关系研究和历史研究共有一大弊病,亦即缺乏广义的文学透视。  相似文献   

13.
在哲学的"语言论转向"后,形形色色的"本质主义"遮蔽了对艺术理解的多样性的事实昭然若揭.文艺复兴以后的"透视法"就是逐渐被构成主义构成的一个"本质主义".比起帕诺夫斯基和冈布里奇,艺术理论家布里秋鲜为人知,但是他的"A-U关系理论",使超越"透视法"这一"本质主义"成为可能."本质主义"崩溃后的21世纪"比较美学"要致力于总结人类开放的想象经验,充分认识那些不能仅仅在语言意义上理解的艺术表现方式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14.
本文着重强调了教育产业的特征;透视了“教育产业化”对教育本质的扭曲;指出了“教育产业化”的危害。  相似文献   

15.
陈方淑 《理论界》2009,(12):85-86
环境权发端于上世纪60年代,有关环境权的论述可谓众说纷纭。环境权学术研究的过于理想化倾向使其存在的正当性基础遭遇质疑,因而有必要另辟蹊径,从环境权的内涵、状态、要素以及性质等多重维度对环境权进行透视。  相似文献   

16.
侯洪 《天府新论》2001,(4):63-68
法国学派是比较文学学科史及其理论体系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对象,本文首先对学派命名的"合法性"予以鉴定,厘清一些模糊性概念;其次从学术史层面,归纳和总结出学派的理论特色和体系建构的运作谱系;最后从理论与历史层面对学派作整体性的宏观与微观辨析相结合的深度透视.  相似文献   

17.
明末清初的小说塑造了一批引人注目的妒妇形象。但对于妒妇产生的原因,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这批作品折射出当时的一些社会现实与文人心态,表面上不无夸张地表现了一种家庭矛盾,实际上却是封建时代的社会矛盾在两性关系上的反映。对妒妇成因进行文化透视,使人们能够重新认识"妒妇",认识古代妇女的生存环境。  相似文献   

18.
英、汉语言中存在的性别歧视现象是性别歧视的社会观念在语言中的必然反映,它是一种文化的历史沉积.为了说明性别观念是如何成为人们的语言观念的,我们将从历史的角度透视这一文化现象.本文通过英、汉两种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向人们展示这一现象所透视的文化遗迹.  相似文献   

19.
英、汉语言中存在的性别歧视现象是性别歧视的社会观念在语言中的必然反映,它是一种文化的历史沉积。为了说明性别观念是如何成为人们的语言观念的,我们将从历史的角度透视这一文化现象。本文通过英、汉两种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向人们展示这一现象所透视的文化遗迹。  相似文献   

20.
邱福明 《学术论坛》2012,35(5):208-210
语文教育文化学已经成为语文教育研究的一种显要理论视阈,但对于语文教育文化学的"何谓"与"何为",在语文界仍存在模糊认识。文章透视语文教育文化学的理论问题,展望语文教育文化学的前沿问题,进而加深对语文教育文化学的正确认识和理解。语文教育文化学所提倡的整体性视角,所从事的实践关照以及所蕴涵的对学生个体生命及其发展的关怀,引起越来越多语文界人士的关注。伴随着语文课程改革逐步进入"深水区",语文教育文化学在语文教育实践中必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