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福建是中国回回民族的萌生地之一,存留下许多重要的历史遗迹。元明两朝福建的穆斯林人口持续增加,以伊斯兰教为依托,回回民族的民族自觉也明显强化,通过清真寺修建等活动,反映出福建回族族群意识的提升,也显现出宗教观的某些变化,特别表现在"回而兼儒"的主动融会上,可以说开了明清之际回回学人"以儒解回"的先河。米荣所撰写的福州《重建清真寺记》是福建回族石刻的珍品,其内容在这些方面的价值尤显突出,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本文以碑文内容的疏解为主线,延展到对米荣及其家族,以及碑文所涉及的众多明代福建回回人物及作者宗教观的研探上,试图以福建回族史为侧面,对整个明代回族史的认识有所加深。  相似文献   

2.
《回回药方》(以下简称《回回方》)与阿拉伯医学有很深的渊源关系。它收录了诸种阿拉伯古医书的方剂。其中,就有阿维森纳《医典》上的。这些方剂传入中国之后,剂量上是否有了变化?怎样变化的?这是些我们迟早要触及并应予以解决的问题,不可不察。由于人们对《回回方》的情况基本上是不熟悉的,因此,这些问题在过去无人问津。随着近年来我国学者对《回回方》研究的逐步深化,我们拟对此问题做一点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马明达 《回族研究》2006,(1):98-102
回族的民间传说中对朱元璋多有好评,又认为明初许多功臣是回回人,其实这与史实不符。对目前所能见到的史料作深入分析,不难发现朱元璋对色目人怀有成见,他的民族政策有歧视回回的倾向。本文通过所搜寻到的资料,对此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有元一代回回人的政治地位虽然有升有降,但总的来看,还是比汉人和南人为高。这种历史现象的产生,有深刻的历史根源和社会文化背景,因而也需要人们给以正确、全面的认识。为进一步说明问题,我们不妨先对元代回回人的入仕途径作一番分析。  相似文献   

5.
马娟 《回族研究》2004,3(3):5-13
本文以奥都剌合蛮、阿合马、倒剌沙为例,分别论述了蒙古国时期、元初及元中期回回官员与汉人士大夫之间的关系。此外,在充分挖掘元杂剧的基础上,就伊斯兰教("回回法")与"汉法"在民间社会的冲突亦作了勾勒,较为全面地考察了元代伊斯兰教作为外来文化在遭遇主流文化———"汉法"时所面临的种种问题以及由此所产生的重要结果。  相似文献   

6.
扬州在中国伊斯兰教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是明代江浙一带比较重要的回回人口活动区。前辈学者对该地的伊斯兰发展及其回回人口的来源己作了不少重要研究。如,对扬州回回人口来源的研究方面,田坂兴道曾提到,明成祖迁都北京使善于经商的回回吸引到京杭大运河一带的城市,这其中就包括扬州。但他没有注意到明代前期的军事调动对扬州回回来源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蒙兀儿史记》、《新元史》氏族表合并和增补的回回世家 自钱大昕作《元史·氏族表》以来,近世屠寄修《蒙兀儿史记》,柯劭态修《新元史》均作《氏族表》,对回回世家有合并和增补。  相似文献   

8.
抗战时期 ,党中央在陕甘宁边区成立了中央西北工作委员会 (简称西工委 )。西工委成立后 ,为了加强对民族问题的研究工作 ,西工委专门设立了民族问题研究室 ,对少数民族尤其是蒙古和回回两个民族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情况进行调查研究 ,作出合乎实际的结论 ,为党中央制定民族政策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1 941年在延安以“民族问题研究会”的名义出版了《回回民族问题》一书。本文对西工委的工作情况进行了简要的介绍 ,主要论述了在西工委领导下“民族问题研究会”所编的《回回民族问题》一书  相似文献   

9.
回回人失势的四年英宗初期的“谋逆”事件合散的冤案相铁木尔的退隐一般回回人的遭遇南坡之变与倒刺沙2.回回人势力的复兴倒刺沙的当政回回人优势地位的恢复岭北行省多倒刺沙党人赡思──不事权贵的学者3.回回人势力的式微倒刺沙的失败与被杀乌伯都刺被杀与伯颜察儿谪贬文宗对回回人的打击彻里帖木儿为文宗效力4.最后的两位回回宰相反对科举的彻里帖木儿顺帝——有回回血统的皇帝老的沙和权臣宠宦的斗争及其失败伯颜察儿死后的平反蒙古、色目人犯盗兔刺问题  相似文献   

10.
《啰哩回回——元代的吉普赛人》是杨志玖先生晚年的一篇名作,发表后学界多有赞誉。本文在杨先生之作的基础上,沿着杨先生论文的思路,作进一步的探寻,试图对中国的吉普赛人问题能稍有深化,也通过此文来表达笔者对杨先生去世10周年的纪念之情。  相似文献   

11.
元代回回人的宗教制度与伊斯兰教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王东平 《回族研究》2002,7(4):44-50
本文研究了元代回回社会中的宗教制度和伊斯兰教法。作者认为,元代回回社会中存在着官方认可的管理者和更小的民间宗教事务管理者两套系统。伊斯兰教法约束了回回人的行为规范,并且对元代多元法律文化的形成产生了影响。在多元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回回法”同“汉法”及“蒙古法”有一个冲突和融合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我是回族,我研究回族历史,也关心回族的现状。人们叫我们回回,我们也以回回自称。回回有很多优点。比如说,善于经营、富于开拓进取精神;回回喜爱清洁、崇尚武术,这些都一直为人们称道。我想说的是我们回回人团结友善的精神。回族有7百多万人口,散居全国各地,处处都有回回,只是人数多少不同。早在元代就有  相似文献   

13.
陈亮 《回族研究》2012,(2):26-31
有明一代,涌现出一大批著名的回回军事家、政治家、外交家等等,他们对明朝的巩固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西域回回"陈友以出使起家,后因军功封为世爵,成为明朝回回人当中的标志性人物。对陈友个人及其家族成员的事迹考述,对研究明代回回人的历史活动以及历史作用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回回药方》(以下简称为《回回方》)中有十几位古医人的姓氏,如能考证出它们是谁的,那么,就能知道有哪些古代医学家的医术思想在《回回方》中有所反映,这对弄清《回回方》医术思想的源流是有助益的.在考证之前,有必要对《回回方》的语言特征做一番简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回回一词的起源和演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梦溪笔谈》与《谱双》中的回回 回回为回纥,回鹘的音转 对反对音转说的评论 蒙古初期汉族文人对回纥、回鹘、回回诸词应用的含混 元代称伊斯兰信徒为回回 《元史》中杂出回纥、回鹘、回回诸词的原因 回回一词另一广泛涵义 撒儿塔兀勒、撒儿塔黑台,大食与回回 哈剌鲁和阿儿浑人——不称回回的回回人 钦察和康里人的信教问题 绿睛回回——信奉基督教的阿速人 结语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河南新出明代回回买凤墓志,对明代河南买氏回回的姓氏、迁徙、婚姻、丧葬以及汉化等问题进行了研究。认为:回回海、买本为一姓。河南买氏回回是由丝绸之路入华,元代已在山西太原定居,明初为避战乱,始南迁到河南。他们一直聚族而居,最初婚姻均为同族,丧葬亦服从伊斯兰教的规定,后来受汉族影响渐深,以至婚姻不限同族,丧葬改从汉制。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明代回回在河南的生活情况。回回崇尚节俭,不立碑志,因此河南新出明代回回买凤墓志,既是关于回回的珍贵文物,又是研究回回的最原始、最真实的资料,值得有关方面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7.
杨志娟 《西北民族研究》2012,(1):148-157,207
蒙元时期,回回人屡次策划或参与蒙古宫廷的斗争和政变,给蒙元政治带来重大影响,这与一些蒙古统治者支持推行回回法有直接的关系.随着回回法的兴废,回回商人也因此或沉或浮.  相似文献   

18.
回回民族简称回族。早在 1941年延安解放社出版的《回回民族问题》一书中就指出 :“中国的回回 ,原来是元时波斯等地的回回人迁移到中国来的。”这个结论无疑基本上是正确的。据李松茂教授《回族研究史四十年》介绍 ,《回回民族问题》一书 ,是根据中共中央书记处讨论 ,由毛主席批示“中央书记处原则通过”的《回回民族问题提纲》编写 ,并经中央宣传部审查同意出版发行的。回回一词曾泛指中亚、西亚信仰伊斯兰教的各民族 ,并不是说凡中亚、西亚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都是回族。研究回族的历史 ,往往和丝绸之路联系起来。远在唐宋时期 ,即有不少…  相似文献   

19.
回回人东迁中国,由于客观情势的需要改变了固有的风俗习惯。他们积极学习汉文化,使元代出现了大批回回儒者、文学家、艺术家,这是回回人文化心理转变的结果。但是其基本信仰准则并未发生变化,因此形成了具有独特心理状态的回回民族。回回人文化心理的转变过程也是回回民族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20.
读了回族青年学者李建彪同志的学术文集《执著岁月———回族与伊斯兰文化》 ,使我好像再一次走进了回回民族古老而年青的历史 ,看到了回回民族的形成、发展以及对祖国母亲所做出的杰出贡献 ,感到了回回民族以鲜血和生命捍卫起来的民族性格 ,体会到了博大精深的伊斯兰文化对回回民族潜移默化的巨大影响……作者怀着对回回民族的赤子之心 ,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对回族史和伊斯兰文化进行了多方位、多侧面、多角度的审视和研究 ,读后使人耳目一新 ,起到了促进各民族相互了解 ,加强民族团结的现实作用。回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 ,勤劳聪慧 ,刚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