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许三观卖血记》以博大的温情描绘了磨难中的人生,以激烈的故事形式表达了人在面对厄运时求生的欲望。小说讲述了许三观靠着卖血度过了人生的一个个难关,战胜了命运强加给他的惊涛恶浪,而当他老了,知道自己的血再也没有人要时,精神却崩溃了。法国《读书》杂志在评论《许三观卖血记》时说道:这是一部精妙绝伦的小说,是朴实简洁和内涵意蕴深远的完美结合。作者个人认为小说的最后一节尤其精彩,许三观想吃猪肝,身边又没钱,他决定为自己卖一次血,但是到了医院,血头说他的血只能卖给油漆匠漆家具,可对于他来说卖血已成为他度过生活难关的唯一办法,无法卖血让他感到自己的人生走到了尽头,他坐着,哭了。  相似文献   

2.
我有不少做艺术家的朋友,其中有一个朋友我认识了很多年,近年他的画越卖越好,名声越来越响亮,上了大拍卖会。而当年我刚认识他的时候,他混得很不怎样,他的画不怎么被人欣赏。艺术家聚到一起的时候,常常就是喝酒吹牛,说谁谁谁的画一下子卖了100万之类。而他又上有老下有小,他从不讳言自己的画不好卖。  相似文献   

3.
毕淑敏 《老年世界》2008,(19):26-26
我不喜欢一个苦孩求学的故事。家境十分困难,父亲逝去,弟妹嗷嗷待哺,可他人学毕业后,还要坚持读研究生,母亲只有去卖血……我以为那是一个自私的学子。求学的路很漫长,一生一世的事业,何必太在意几年的蹉跎?况且这时的分分秒秒都苦涩无比,需用母亲的鲜血去灌溉!一个连母亲都无法挚爱的人,还能指望他会爱谁?把自己的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的人,怎能成为为人类献身的大师?  相似文献   

4.
用大脑生活     
两个青年一同开山,一个把石块砸成石子运到路边,卖给建房的人;一个直接把石块运到码头,卖给杭州的花鸟商人。因为这儿的石头总是奇形怪状,他认为卖重量不如卖造型。三年后,卖怪石的青年成为村上第一个盖起瓦房的人。后来,不许开山,只许种树,于是这儿成了果园。每到秋天,漫山遍野的鸭梨招来八方商客。他们把堆积如山的梨子成筐成筐地运往北京和上海,然后再发往韩国和日本。因为这儿的梨,汁浓肉脆,香甜无比。就在村上的人为鸭梨带来的小康日子欢呼雀跃时,曾卖过怪石的人卖掉果树,开始种柳。因为他发现,来这儿的客商不愁挑不到…  相似文献   

5.
张峰 《老年人》2010,(1):38-38
旧时一个人开了一家布店,一连数年,他都用一个短了尺寸的木尺来卖布。有一天,他良心发现.想把尺换掉,做个诚实的商人。但他转念一想,对门的布店是自己的竞争对手.不如先去看看他的木尺再作打算。  相似文献   

6.
关注弱势群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京青年报》曾刊载一条题为“卖血村见闻”的新闻,读起了委实令人心酸不已。 位于甘肃、青海交界处的天祝县东坪乡和青海省乐都县、民和县的芦花乡、马营乡、马厂乡、北山乡农民中,除了少数家庭里在外有工作的人不卖血和因身体原因被血站拒之门外的农民外,绝大多数家庭都有常年卖血的人员。卖血所得收入是这些农民最主要的经济来源。在这个地方,夫妻二人卖血,一家五口、四口卖血是很普通的事。芦花乡湾子村40多户  相似文献   

7.
他是一个农民的儿子,为了让他上大学,父母卖掉了家里所有能卖的东西,借遍了所有能借的亲戚朋友。为了尽快还清债务,他大学毕业后,没有多加挑选就到了一家那时不被大多数人看好的饮料公司。  相似文献   

8.
1998年8月,方红平在大水中把生的机会留给了涂家灯。方红平去世49天,他的儿子被查出患了白血病。被救男人涂家灯卖房卖血救治恩人骨肉。  相似文献   

9.
一天晚上,沈阳私营协会会长刘希贵刚回家,就让两名歹徒用匕首威逼着.叫他交出钱来。刘希贵不慌不忙,让他们坐下,要与他们说说自己的事。两人犹豫了一下,拿着匕首在他身旁坐下。于是刘希贵给他们讲起了自己的发家史:当年的穷苦、靠卖血筹款、劳动致富过程中遇到的种神困难、发家后的勤战医日—…·两人听了.说:“我们知道仰这是仰汗钱,可我俩是实在活不下去了。”对定员拿出自己日上的210元钱,q让妻子五厘定1000元,又给了他俩,打说:“还钱你们自若,回去干点正事。”两个人一下子全笑了.说:“大势,懒做意思,没想到你是留卖…  相似文献   

10.
董铮 《职业》2013,(13):79-79
在职场上,人们对待工作的态度是有差别的。这些差别反映在每件小事情上可能影响并不大,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鸿沟就会逐渐显现。多年后,同样起点的人,际遇可能会大相径庭。有一则职场经典故事,甲乙两人同时进入一家蔬菜销售企业工作。一段时间后,甲青云直上,乙却原地踏步。乙很是不解而愤懑,于是找到老板质询究竟。老板没有接他的话茬,而是要他现在到集市上看看有什么卖。乙很快回来汇报说,集市上有一个老头在卖土豆。  相似文献   

11.
闹收藏     
一个朋友走火入魔,把好好开着的一个商店和一个餐厅给卖了,跑到和田去挖玉,美其名日是投资文化产业。他这做法,和煤老板转行投资电影产业差不多,失败的可能性远大于成功。事实证明,没过两年,他就打电话找我这个穷人来借钱了,当然有也不能借他,因为一万个馋人的钱包也填不满玉龙喀什河。哎!都是所谓“收藏热”闹的。  相似文献   

12.
他想,其实正是他,逼迫了自己的父亲,继续为自己卖血。而父亲,竟默默地配合着他,天衣无缝地表演。  相似文献   

13.
郑建国是个财迷。他从十岁就开始做买卖,直到现在还在做,第一笔买卖是把贺年片卖给同学,那是姑妈从美国寄给他的,于是他转手卖了它,净得5块钱。于是这小子做买卖上了瘾,到了大学更是一发不可收,比如卖磁带、卖丝袜、卖情人节的玫瑰,总之能卖的他全卖,他追求我的时候玫瑰全是不花钱的。因为卖不出去的他就全送给我了,而我傻乎乎地认为他是痴情,能每天给女友送玫瑰的人不多吧?郑建国就是一个,只不过支数不同,有时一支,有时十几支,那要看他剩下多少了!就这样我掉入了他的玫瑰陷阱,当我发现了他的秘密我已经无路可逃了,因为已经爱得天昏地暗,何况这小子能用赚来的钱请我吃麻辣小龙虾,给我买名牌时装和化  相似文献   

14.
程刚 《老年世界》2014,(20):11-11
曹锟是民国时期饱受争议的人物,名声不太好,全国人都知道他为了当上总统,不惜花大把的银子贿赂选举者,其实,他的攀比风更是尽人皆知。曹锟早年家境贫寒,父亲没日没夜地在船厂干活,一个人养10个孩子。家境的贫寒,并没有让他从小立志,父亲让他学造船,他不肯,叫他做农活,他也不干,最后,只得四处借钱让他去卖布。这个营生一来可以四处转转,二来可以赚钱糊口,曹锟从此便把布匹搭在肩上四处叫卖。  相似文献   

15.
这是一个北漂农民工父亲,他以卖姜为生,却在吆喝声此起彼伏的菜市场里,埋头写字,20万字的手稿摞起来有一尺多高。他说,自己没能给孩子买过糖,也没送过礼物,他要把一家三代的故事写下来,留给孩子们,让人记住这个农民工家庭的故事。每天早上,40岁的姚启中都要蹬自行车近8公里,到达北京西城的菜市场,从捡来的毯子底下翻出姜,摆好,然后拿出一个磨得掉皮的笔记本。这个在北京卖了15年菜的男人开始了一天中最重要的工作——写文章。赶早市的人看着这个不吆喝的小摊贩,笑他:"你是不是在底下捣弄‘反革命’呢!""你个卖菜的,卖一秤记一秤,是不是回去和媳妇交账?"  相似文献   

16.
水蜜桃成熟的季节,我爱上了他17岁那年,我随父母从农村老家来到省城,借住在“”亲戚家的一间小屋里。那是一间十几平方米的!H房子。我父亲做水果生意。弟弟那时还在读书,母亲又无工作,我这个长女自然要女承父业,跟着出去卖水果。我常在集贸市场卖水果,他也常在那里卖水果,就这么认识了。记得那是水蜜桃成熟的季节,18岁的我常常被他的甜言蜜语惹得脸红心热。他叫崔二娃,和我同龄,个子不高,但长得白净俊秀,能说会道。没过多久,他就使我相信,他爱我,是我能托付终身的人。我完全陷入了爱情的甜蜜之中。在双方父母的首肯下,我…  相似文献   

17.
范动 《金色年华》2011,(6):37-37
他是一个自卑的孩子,十五岁,长得又瘦又小,而且他的家庭让同学们看不起,他父亲是卖水果的,母亲在学校边上做修鞋匠。别的孩子全是这个城市中有钱的孩子,父母是有权有势的,他是一个例外,他的父亲没受过教育,花了很多钱让他上了这个重点中学。从来的那天起他就受歧视,他穿的衣服是最不好的  相似文献   

18.
所以这人脉是非常重要的。很多人跟我说,陈老师,我才刚刚走上社会,我还没有什么朋友,我到底要怎样建立人脉?你们有没有听说过一个推销员叫做乔吉拉德?乔吉拉德是做什么的?卖汽车的。他是什么样的汽车销售员?他卖雪佛来,但他的销售记录达到世界第一名。有没有人看过跟一个汽车推销员买车还要等两个半月的?车子都是一  相似文献   

19.
商人和所有出生在贫民窟的孩子一样,爱好争斗、喝酒、吹牛和逃学。惟一不同的是,他天生有一种赚钱的眼光。他把一辆街上捡来的玩具车修整好,让同学们玩,然后向每人收取半美分,竟然在一个星期之内赚回一辆新的玩具车。他初中毕业后,成为了一个商贩。他卖过小五金、电池、柠檬水一样,他都做得得心应手。  相似文献   

20.
佚名 《现代交际》2008,(11):28-28
一个中国老人去美国看望儿子时,美国人所谓"不赚钱的经营之道"给他留下极深的印象。如,一包20个鸡腿卖3元多,一包10个鸡腿也卖3元多,就像是不识数。再如,20个鸡翅膀,这个店卖2元多,那个店只卖8角,美国人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