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汉字修辞是利用汉字的形体来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修辞现象。文章以汉字修辞的语言事实,从美学的角度考察了汉字修辞格的审美功能,讨论了在交际活动中运用汉字修辞所创造的形象美、意境美、情趣美和变异美。  相似文献   

2.
网络语言作为互联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呈现本土化的倾向,中文网络语言相对其他地区的网络语言具有相当独特内容和风格。文章着重从汉字的形体特征出发,考察中文网络语言中所存在的大量的汉字形貌修辞现象,并在此基础上揭示汉字形貌修辞的独特语言学意义。  相似文献   

3.
汉字的形体是丰富多彩的,从甲骨文算起汉字形体已经发生了许多变化。汉字形体一直是汉字研究中的重要内容,却又是一个还不被人们重视的领域,至今文字学论著都没有界定什么是汉字字体,也就使汉字字体的种类不甚明了。本文从界定字体入手,将汉字形体依其性质和功能区分为字体和书体两个范畴。汉字字体是在某一历史时期在官方文书中使用过的有一定规范标准的汉字结构体式,并以此标准归纳汉字字体的种类。  相似文献   

4.
以汉字为视角探讨汉字在修辞中的作用,可以发现汉字的作用几乎是全方位的。除了汉字的形音义因素之外,汉字的结构也在起作用,汉字中蕴含了极其丰富的修辞思想和修辞方法,从汉字中,可以窥见汉字产生之前的修辞形貌。以汉字为基点观察修辞,得到的结论是:修辞是寻找语言内外的平衡点并将之表达出来的活动。  相似文献   

5.
汉语与汉字的关系一直是汉语言文字学界关注的热点话题,对于汉语与汉字的关系学界存在着较大的争议,有人认为汉语的特点决定汉字的性质,汉语的发展影响着汉字形体的变化;但也有学者认为文字的类型不受语言特点的制约;这些都影响汉字和汉语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对二者关系的正确认识。我们从汉语和汉字的实际出发,以事实来说明汉语的特点及汉语的发展变化对汉字形体变化的影响,以促进汉语和汉字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汉字简化问题一直都是文字学界关心的问题.从表达的角度看汉字简化,就可以看出汉字简化的背后隐藏着深刻的经世致用的修辞思想.因为汉字因表达需要而产生,又因表达需要而简化,而表达是修辞的母体,因此,简化字就是修辞学中适度原则在汉字简化中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7.
汉字是典型的表意文字,它从产生开始就与文化结下不解之缘。从汉字的造字方法、性质、形体结构等诸多方面都可以挖掘出它的深邃的文化内涵和文化理据。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汉字可谓世界文字大观园里独特的一景。与拼音文字相比,汉字的量可以用无限来形容;拼音文字几乎不存在文字教学问题,而汉字花费几年的时间也未必能全部掌握;拼音文字本身表音,由其构成的词素以上的各级语言片段观其形而知其音、解其意,汉字本身不表音,由其构成的各级单位也都不表音,不仅每个字从形体(复杂程度大家都清楚)到语音到意义都要逐一学习记忆,还要把形、  相似文献   

9.
汉字字体设计与形貌修辞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广告创作中相辅相成。文章通过实例证明和比较分析,总结了两者的特点,认为在突出诉求重点、增加作品人文内涵、提高作品装饰效果、使作品内容和形式保持风格的一致性等方面,汉字字体设计与形貌修辞都能够发挥各自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汉字的形体结构总是和本义直接相关;也就是说汉字的形体结构是用来表本义的。字形与本义的这种直接关系在古代汉字特别是上古汉字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在现代常用汉字中,有很多字体已经看不出这种关系了。要知道这种现代汉字与本义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它原来的的字体来分析,汉字的形体与本义之间有四种关系。这四种关系也就是汉字的四种表义方式。这就是象形式、指男式、会意式和形声式。本文仅就形声为例谈谈汉字形体与字(词)义的关系。用形声式表义的字叫形声字。形声手由一个表义们旁和一个谐音偏旁构成。表义偏务简称“义旁”,是用…  相似文献   

11.
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形体构造与它所记录的词在意义上具有一定对应关系,古人由此总结出六书理论.凡是符合六书造字原则创制的文字为理性造字.以理性造字产生的汉字形体具有构字理据.汉字变异破坏构字理据,但其变异轨迹、动因和内部机制可以解释.凡形体变异能解释,可称变异理据.有的讹变形体经过改造,获得新的构形解释,可称理据重构.  相似文献   

12.
汉字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一种文字,其发展演变与集传统文化之大成的儒家文化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儒家文化中的大一统思想、普遍联系思想、对立统一思想、中庸思想和三分思想等等,都不同程度地浸润到了汉字的形体构造之中。汉字成了丰富的传统文化思想的载体。汉字与传统文化思想之间的特殊关系,正是汉字学习与汉字教学极可利用的一大特点。  相似文献   

13.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因此,文字就是一种形式,而且只是一种形式。所谓文字体系就是由各种不同模式构成的结构系统,而不是具有内容的各种要素的总和。世界各国文字莫不如此。然而唯独汉字却迥异于所有文字,它是义著于形的。汉字的意义就包涵在形体之中,汉字的形体都可以从意义上得到解释。古圣人有他们对汉字形体的解释。韩非子说:“自环者谓之厶(私),背厶谓之公”(《五蠹》)。孩童、陋夫也有他们对汉字形体的解释。汉代童谣唱道:“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历来的三教九流多懂  相似文献   

14.
文字记录语言,也能影响语言。在汉语中,有一些词语的用字,并非采用它们所表示的意义,而是采用它们的形体特征。其中,有基于汉字形体分析理论的假会意结构,有以汉字整体轮廓为基础的各种比拟表形。由这些方式产生的词语,具有明显的俚俗色彩。  相似文献   

15.
汉字具有悠久的历史,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汉字与中国历史文化产生了难以分割的关系,承载着丰富的民族文化信息。在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语境下,汉字形体结构复杂、同音字多、汉字数量比较多等特点使得汉字教学成为汉语国际教育的瓶颈;同时汉字在信息处理方面存在诸多不便。当下汉字的科学化研究能对推动国家与民族的振兴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产生重要影响,应得到更多的关注与支持。  相似文献   

16.
汉字性质与汉字类型研究的辨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年来,国内学者一直混淆了"汉字性质"与"汉字类型";两个概念,导致二者名异实同,都指汉字类型,这就造成汉字性质研究的滞后以及汉字所属类型的不确定性.汉字性质和特点,是现代汉字研究的理论基础.要确定汉字性质,就必须把汉字放到世界文字中进行对比研究,可见汉字的特性在于:汉字是理据性和审美性完美结合的形体结构;一个汉字就是一个独立音节;汉字是方块字.  相似文献   

17.
汉字形体演变存在记号化的一面,也存在非记号化的一面,汉字形体演变记号化与非记号化的辩证发展关系对汉字的整理、改革、现代汉字教学等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8.
由记事图画逐渐演变为抽象的符号,并与语言音节相对应,这就是汉字的起源。在中华文明史上,最早称得上文字的符号是甲骨文。甲骨文与记事图画的本质区别就在于它已成为了记录语言的符号。甲骨文后来演变成金文、大篆,金文和大篆的形体结构松散而不稳定,且地区差异大,尚未定形。汉字第一次成为规范定型的符号是秦代的小篆。汉字形体结构的最终定型是兴起于汉代的隶书。隶书以后,汉字形体结构再无多大变化,延续至今。  相似文献   

19.
音译不仅是一种译音代义的方法,而且可以是语言修辞中常用、有效的手段。由于汉字同音字占优势,音译过程中汉字选择具有灵活性。音译词有赏心悦目、诙谐幽默、时尚洋气等修辞功能。纯音译词和谐音译词各具不同的修辞功能和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20.
作为记录语言的符号系统,拼音文字单纯表音,汉字却能同时表音示义,因而具有形音义相结合的特点。现代汉字较古代汉字而言在形体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字义与字形、字音之间依然存在着比较紧密的联系,对这种联系的科学认识将有助于人们高速高效地学习和使用汉字,所以汉字形音义相结合的特点在汉语识字教学领域中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