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瘟疫文学是瘟疫流行后留给西方的直接“遗产”,在后疫情时代,瘟疫在西方文学作品中被不断的重构和重新想象。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西方瘟疫文本中,叙事内容、叙事结构和叙事风格上有着诸多共享的症候,这些症候的存在既来源于对传统瘟疫文学的模仿与继承,也是瘟疫文学内在生成机制的表征,为西方“黑暗的文学经典”的重构和瘟疫叙事的文化塑形提供了生成力。西方瘟疫文学的叙事症候提升了人们对疫病的认知,起到了心理治愈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其成为人们进行反思的催化剂,使人们认识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3.
《朦胧的欲望》是超现实主义电影大师路易斯·布努埃尔的代表作之一,在影片中,导演使用顺时叙述即时经验、不确定的叙事方法,从马蒂厄的视角讲述了一个欲望交汇的爱情故事。马蒂厄的讲述作为影片的主体,却时常被一些惊奇的场景所打断,他本身的叙述也是充满了矛盾、欺骗与迷惑,导演甚至起用两个女演员去塑造肯奇塔,这更增加了影片的朦胧之感。然而正是导演独特的叙事方式和这种主观的“欲望支配下的人”的视角,恰恰能最为真实地展现人的欲望所特有的那种分裂、朦胧与惶惑。  相似文献   

4.
西方记者延安叙事方式主要是叙事聚焦和叙事结构。叙事聚焦从不同视角描述延安人物和事件,包括内聚焦、零聚焦、外聚焦三种形式:内聚焦表现为追溯往事与自我体验的“二我差”,零聚焦跨越时空和切换视角地解读大型历史事件,外聚焦含蓄冷峻描绘深意场面和蹊跷事件。叙事结构强化延安书写的因果联系和比较意蕴,采用框架叙事和嵌入叙事两种方式,前者展示延安风貌和精神气质,后者拓展外延和深化主题。叙事聚焦和叙事结构交互作用,对历史赋形释义,彰显红色理想的政治隐喻和情感功能,凸显延安叙事意义。  相似文献   

5.
西方叙事文学一开始就形成线状和网状两种结构模式。文艺复兴至 18世纪线状结构成为主要形式 ,19世纪以后结构向综合方向发展。 2 0世纪现代主义打破传统 ,超越时空、自由联想与多角度内心独白等决定了结构的前卫性。至于结构现实主义 ,则在文学结构的创造上达到了极致  相似文献   

6.
叙事化和体验性叙事是认知叙事学的核心概念。叙事化是通过自然讲述、体验或目击叙事的方式去理解故事中看似违背叙事规约或“矛盾与断裂”的文本现象,体现了读者阅读和消费文本时的认知能力。体验性叙事涉及第一人称体验性叙事和第三人称体验性叙事两种叙事模式,强调读者在识解文本时的情感体验和认知语境。通过对《尤利西斯》的叙事化和体验性叙事文本分析,揭示了叙事化、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体验性叙事的叙事话语、表达功能以及认知语境与情感体验和认知语义之间的关系,有助于从认知叙事视角审视乔伊斯的意识流文本的语言和叙事艺术。  相似文献   

7.
死亡一直是人类社会不可避免的话题,文学作品中对死亡的描写亦是作者花费大笔墨的地方.余华作品中死亡叙事描写和西方文学的死亡叙述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西方马克思主义在发展过程中,其对待马克思的思想态度经历了从科学到叙事的转变。在这一转变中,哲学发挥了中介的作用,而后是文化的转向,最后走向文本、话语和叙事。由此,西方马克思主义写作的目的不再把知识统一起来,而是趋向局部的、地方性的、实验性的知识,致力于创造更多的范式、方案和策略。  相似文献   

9.
试论西方戏剧的潜在叙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戏剧的潜在叙事机制是《戏剧叙事学》课题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从小说直接改编戏剧的实践以及在戏剧叙事中如何区分叙述声音和叙事眼光这两个角度出发,描述了西方戏剧的潜在叙事模式发展历程,试图发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  相似文献   

10.
《加勒比海盗》系列电影的情节骨架是模式化的童话叙事结构。运用格雷马斯动素模型和语义方阵模型对《加勒比海盗4》的叙事结构进行了分析,揭示了迪斯尼大片通过电影文本来构建叙事表层结构的艺术特征,探究了作品深层意义下经典童话在文化工业时代的内涵和寓意。虽然包裹着奇幻的外衣,但深层意蕴展现的仍是西方主流价值观,即人类善恶观的个体指征。《加勒比海盗》通过多媒介符号的视觉呈现激发受众的想象力,将艺术形象推向极致。  相似文献   

11.
舞台剧是一种综合性的叙事艺术,西方现代派戏剧的舞美呈现出多维的、立体的、动态的、开放的叙事态势;布景、灯光、服装、道具、音响等作为舞美的重要叙事要素和视角积极参与戏剧情节、人物的叙事。由于西方现代派戏剧具有比较强的观念性,因此舞美在叙事中突破了传统戏剧的写实性原则,力图通过象征性、寓意性、写意性的戏剧要素对观众表达一种观念,传递出剧作家和导演的叙事意图和对现实的主观感受。  相似文献   

12.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西叙事思想是中西文化在叙事领域的反映,要了解中西叙事思想,需先了解中西文化。中西文化的起源不同,个体观与集体观也不一致。从特点看,中国文化是伦理型、综合型、感悟型的,西方文化则是科学型、分析型、理智型的。把握中西文化的差异,有利于增进对中西叙事思想的理解。中国小说喜欢善恶叙事、较少形而上的思考,西方小说重视挖掘社会、人性方面的问题,形而上的色彩较浓;西方悲剧侧重严肃、崇高,中国悲剧讲究伦理、悲伤;西方悲剧重视体裁的纯正,中国悲剧的文体意识较弱;等等。这些中西叙事观念的差异,都需要从文化入手,才能有比较透彻的把握。  相似文献   

13.
女性体育研究是推动性别平等重要而必要的手段.以体育为载体,女性走出"身体即命运"的本质主义牢笼,逃离了传统文化规训的藩篱,走向了竞技前台,开创了女性的新时代.然而,中西方场景中的女性由于所处社会、历史、文化的差异,经历了迥异的成长路径.通过文献研究,运用归纳与演绎、对比与分析的方法与手段,基于身体、性别、权力与体制视角,围绕女性参与竞技体育情况、女性面临的性别关系以及女性与国家权力关系几个维度,讲述不同文化与体制影响下差异化的女性体育叙事.竞技体育场域的女性经历是女性追求平等、寻求自我的奋斗过程,不同的成长境遇铸就了女性区别性的成长轨迹,呈现出不同风格的女性叙事.  相似文献   

14.
《易经》叙事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经》在叙事语法上存在人力与天命的二元对立关系;在叙事逻辑上存在因果逻辑与数理逻辑,注重因果联系与动词的作用。叙事结构上体现为一种圆形结构,以作者叙事情境为主,但出现了第一人称叙述情境的萌芽。在叙事接受上具有神秘化特点。这些特点对中国后世叙事文学影响巨大。  相似文献   

15.
从《东方学》看西方的文化霸权主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爱德华·W·萨义德著的《东方学》一书中,东方学一词有三个方面的含义:一种学术研究学科;一种思维方式;一种权力话语方式。本文主要针对东方学的第三个含义,试图揭示隐含在传统东方学研究中的权力话语及其运行机制,并以此为主要的理论支撑和切入点,看当今西方的文化霸权主义及后殖民语境下中国文化面临的困境。  相似文献   

16.
以《心灵史》为标志 ,张承志的小说创作从文化寻根进入到血缘寻根阶段 ,《心灵史》的杰出之处在于它对 2 0世纪中国小说宗教母题叙事的发展 ,一方面 ,它继承了“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从文化比较中体现宗教价值取向的理念 ,使伊斯兰宗教文化第一次在中国现代文学中获得诗性的阐释与定位 ,另一方面 ,作者在叙述中的激情投入不仅体现了现代文学宗教母题叙事模式的扩张 ,而且体现了当代知识者对宗教价值取向自由言说的追求  相似文献   

17.
同一血缘》是非裔美国作家宝琳·霍普金斯的小说,讲述了在不知晓身世的三兄妹之间的情感纠葛,非洲之旅促使其找回黑人身份回归非洲、恢复王权的故事。亚瑟·W·弗兰克提出“医学殖民”的概念,用此来建构医学殖民叙事,用本土医学颠覆西方医学的绝对权威,为宣扬本土医学和建立黑人金字塔文明提供途径。在殖民医学的视角下,西方医学被医学解构,作者建构本土医学话语的愿望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8.
海明威因精通现代叙事学而荣获诺贝尔文学奖。《老人与海》的叙事视角对小说主题意义的建构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并左右着读者的叙事伦理判断。海明威采用第三人称有限视角这一貌似客观的视角,但通过对文本的选择和对叙述进程的操纵,海明威在邀请读者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做出伦理判断的同时,也或明或暗地展现了自己的伦理态度。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现代科学心理学不是中国本土文化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而是从西方国家介绍和引进的。19世纪末和 2 0世纪初 ,中国的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奔赴西方国家寻找能够济世安邦的真理 ,其中就包括西方的科学心理学。从此 ,中国才有了科学心理学的起步和壮大。正因为如此 ,中国心理学一直十分重视翻译和介绍西方心理学的各种研究成果和思想流派 ,一直十分重视吸取和借鉴西方心理学的理论观点、研究方法和应用技术。2 0世纪 80年代后期 ,我国心理学大师高觉敷先生曾经主编过《西方心理学的新发展》一书 ,介绍了西方心理学在 2 0世纪 80年代之前的…  相似文献   

20.
珍妮弗·伊根的《塔楼》采用元叙事的叙事策略,通过叙事者的现身,彰显了小说的后现代性。小说中的元叙事具有解释、类比和离散的叙事功能,这些功能推动了小说的悬念设置、情节发展和主题渲染,使小说在叙事特点上大异奇趣,这也是小说成功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