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肖邦一生写有24首《前奏曲》,其中Op28之17是在这24首前奏曲中唯一的一首运用回旋曲式进行写作的作品。从和声、曲式、旋律特点等方面对该作品作音乐分析,可以进一步认识肖邦的创作思想及其作曲技法。  相似文献   

2.
肖邦的钢琴前奏曲是肖邦钢琴作品中的一个重要体裁。研究其创作特点和创作风格的基本特征,对于我们进一步认识肖邦及其它钢琴作品有着现实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肖邦钢琴作品的旋律、复调、和声思维、踏板技巧及音乐形式等多方面独特表现手法的剖析,论述了肖邦钢琴作品独特的风格特征,让人们看到了一个充满诗人气质的、具有独特风格的肖邦及其作品.  相似文献   

4.
“钢琴诗人”肖邦一生的创作都与波兰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中“玛祖卡舞曲’’是肖邦创作中最富有民族性格的作品。这种体裁源自民间的舞曲,充满着浓厚的波兰民族乡土气息。笔者以“民族性”为角度,从旋律、节奏、和声、调式、曲式结构等方面对肖邦的玛祖卡进行分析与研究,以此呈现肖邦玛祖卡作品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5.
弗里德里克·肖邦是波兰伟大的作曲家、钢琴家,也是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杰出的代表人物。本文从肖邦《第一钢琴叙事曲》入手,分析作品中不同音色的特点及演奏处理,并通过对此作品的音乐及旋律、和声、音色变化等的研究,总结概括肖邦钢琴作品的音色特点及演奏技巧。  相似文献   

6.
肖邦钢琴谐谑曲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邦创作的四首谐谑曲是钢琴音乐中的杰作。肖邦保持了传统谐谑曲体裁的基本特性,又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这一体裁,使这四部作品成为具有独特的艺术个性,并能表现出深刻思想内涵的大型单乐章作品。  相似文献   

7.
肖邦大多数作品,特别是小型作品采用三部曲式结构,而他的大型作品,如叙事曲、谐谑曲、幻想曲、幻想波洛涅兹舞曲等则采用较复杂的曲式结构。  相似文献   

8.
肖邦钢琴音乐的魅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邦是波兰伟大的作曲家、钢琴家。他的作品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和魅力。从创作的方法上和对生活的感悟上都具有鲜明的特点。同时他也是一位爱国作曲家,在他的作品中,还带有强烈的民族情感,是唯一一位创作来源于生活的作曲家、钢琴家。这也是肖邦钢琴音乐的魅力根源。  相似文献   

9.
肖邦的钢琴作品体裁丰富,形式多样,为钢琴艺术创造出了音响和结构的崭新天地。其音乐的艺术特色表现为:如歌的旋律;富有灵性的装饰音;大胆新颖的和声;具有波兰民间舞蹈特色的自由速度,以及前所未有的钢琴上的色彩和音响上的想象。全面而深入地认识和理解肖邦音乐上的艺术特色及演奏特征,是帮助人们对肖邦钢琴作品进行再创造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肖邦的练习曲不同于其他的练习曲,肖邦练习曲有着艰深的演奏技巧和丰富的思想内容,以作品第25号第11首作为中心,解析其作品内涵及弹奏技术,提出了一些练习方法、注意事项以及要求,并对乐谱作了一些分析。通过对作品的这些分析与研究,了解其音乐特点、创作风格,探索作品中独特的音乐魅力。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肖邦谐谑曲作品在音乐理解、技术研究和演奏处理及相关方面的探讨和分析,并以降b小调谐谑曲为例,以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作者内心所具有的爱国主义情感的层面为切入点,论述演奏该曲目时应该掌握的一些特点,并且简要探究了谐谑曲的美学意义及其悲情内涵。其谐谑曲内容深刻而丰富,音乐旋律扣人心弦。谐谑曲这一体裁在肖邦的手中发展到了最高峰,并且是肖邦音乐创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谈到世界音乐发展的历史,波兰无疑可以称为是集大成的国家,而波兰爱国音乐家肖邦,可以称为是这一集大成乐坛中的一株大树,其所垂挂的繁花硕果,无人可比.从肖邦生活的时代背景出发,紧密地结合其作品,分析其所创作的几种具体音乐体式以及在他所创作的音乐中民族性的多方面体现,可以使读者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认识他的拳拳爱国之心.  相似文献   

13.
在肖邦所创作的具有古典音乐特征的钢琴奏鸣曲《c小调第一钢琴奏鸣曲》(作品第4号)中,他已经有突破传统奏鸣曲式结构公式的趋向。这首织体清晰、技巧流利的奏鸣曲,为肖邦后来奏鸣曲体裁创作上的突破,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钢琴奏鸣曲的创作上,肖邦是一位大胆的改革者。  相似文献   

14.
肖邦的《第一叙事曲》是肖邦四首事曲中较为动听、难度最大的一首,要想诠释好这首作品不仅仅要训练好精湛的技术,更要对肖邦音乐和风格作很深的体会和了解。对于此曲的思想内容只能从对作品艺术形象的实际感受出发,结合肖邦的创作特点、时代背景以及相关的研究资料等,并根据音乐艺术的表现特性进行综合研究才能获得比较正确的理解。此外,还要将乐曲中很多高难度的技术分化练习,同时也可掌握将高难的技术简单化的方法。最后,要想把肖邦最诗意的风格表现得淋漓尽致,必须要学会如何弹奏“rubato”(弹性节奏)。本文对如果理解和弹奏肖邦的弹性节奏及练习方法等方面都作出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5.
<波洛涅兹幻想曲>在肖邦的波洛涅兹舞曲中占有特殊的地位.肖邦出于内容表现的需要,超越了传统曲式框架的束缚,对作品进行了大胆新颖的创新.曲式结构的灵活多变、运用变奏的手法发展主题、调性及和声语言上的独出心裁,都显示出肖邦独具个性化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肖邦《g小调夜曲》为研究对象,以其中的悲情性因素为主要论点,详细分析了作品中大量存在的悲情性因素,解释了肖邦如何以夜曲这一小型体裁表现出极富艺术深度的悲剧。最后阐述了演奏这部作品的具体方法,以及如何恰当地表现出作品内在的悲情性因素。  相似文献   

17.
论凯特·肖邦的种族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凯特·肖邦是十九世纪美国文坛最重要的女作家之一。肖邦所处的历史时代和她的家庭背景都决定了种族关系问题必然成为其创作的一个重要主题。肖邦在自己的作品中抨击奴隶制度,谴责种族压迫,反对种族偏见,希望建立一种平等、友好的种族关系。  相似文献   

18.
《练习曲作品10号之三》是肖邦为数不多的抒情练习由中的一首,是一曲旋律优美动人、出自内心深处的哀歌。本文从音乐特点、曲式结构及钢琴演奏等方面对该作品进行分析.旨在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演奏这部作品。  相似文献   

19.
钢琴演奏是一个综合的整体艺术,在钢琴教学中,需运用辩证统一的教学模式——即将读谱、演奏技法以及乐感的培养三者相互协调、促进。并通过钢琴教学中的演奏及乐感的培养来促进学生的循环认知、模式信息认知与演奏技巧创新认知等能力的培养。肖邦夜曲op.9-no.1音乐语言丰富多彩,通过肖邦的这部夜曲作品教学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研究和了解肖邦的创作追求,帮助学生增加抒情性乐曲的乐感与演奏技巧。  相似文献   

20.
引言 肖邦是19世纪波兰最杰出的钢琴家和作曲家,他一生中写下了大量不同体裁的钢琴作品,如协奏曲、奏鸣曲、叙事曲、谐谑曲、夜曲、前奏曲、练习曲等等,它们体现了19世纪钢琴音乐发展的风格和成就.其中,肖邦创作的四首独立的钢琴谐谑曲对谐谑曲体裁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