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突厥语各民族建立的所有伊斯兰王朝中,喀喇汗王朝(又称为伊利克—汗王朝,或阿夫拉西亚勃王朝)的历史是空缺最多、最为混乱并且极不易搞清楚的。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不只是史料的缺乏。这里也有这种情况——我所指的是钱币上的文字——我们一直没有正确地利用这些情报。其原因在于,喀喇汗王朝作为突厥大统治者王朝(突厥阿史那)中最早的一支接受了伊斯兰教。他们把自己的、以阿尔泰游牧帝国许多世纪的传统为基础的世界观、制度和法律带进了伊斯兰世界。因为这些东西对伊斯兰文化,首先是对伊斯兰—伊朗文化来说,是太陌生了,以致伊斯兰作家们不能正确地理解它们。  相似文献   

2.
《喀喇汗王朝史稿》再版《中国历史.喀喇汗王朝史.西辽史》一书,分八个部分整体呈现喀喇汗王朝全貌,是在国内外第一部研究喀喇汗王朝的专著《喀喇汗王朝史稿》的基础上的补充和完善。作者在史料上汇通中西,方法上基于传统历史学方法又不拘一格对于诸多争论做出判断和论证,使得喀喇汗王朝这一历史陈迹更加充实和鲜活。  相似文献   

3.
九世纪以后,曾一度称雄蒙古高原的回鹘部分西迁至西域,与那里的原住居民融合并先后建立了高昌回鹘王国与喀喇汗王朝。960年,伊斯兰教被喀喇汗王朝奉为国教,此后的西域随着喀喇汗王朝的扩张逐渐突厥化与伊斯兰化。伴随这一过程,回鹘、契丹、蒙古与原西域居民融合而成了畏兀儿、哈萨克、回回等多个新的民族,西域居民的身份认同呈现出更加明显的多元共生、动态交融之景。历史证明,今日新疆的任何一个族裔性群体都是长期历史发展中或远或近、自他乡而来并与当地原住居民交融共生、共同发展的历史之物。  相似文献   

4.
葛逻禄是由三个部落组成的联盟,唐代时分属唐朝4个都督府管辖。从766年起葛逻禄成为伊斯兰世界的紧邻,并在中亚形成一种势力。840年蒙古高原的回纥汗国灭亡,回纥散往四方,其一支逃往葛逻禄避难。喀喇汗王朝是葛逻禄统治者接受了回纥汗国阿史那汗族(或“阿夫拉西亚勃家族”的一支)归这一家族所有的可汗职位。在伊斯兰历史著作中有三条关于萨曼王朝的伊斯玛因于893年对西部喀喇汗国战争的报道,它们可以相互补充。此外,这三个报道中还有关于喀喇汗王朝与葛逻禄为同一部族的重要情报。  相似文献   

5.
《福乐智慧》版本比较研究张铁山《福乐智慧》(以下简称《福》)是公元11世纪尤素甫·哈斯·哈吉甫用回鹘语写成的一部长诗。这部古典文学名著概括地反映了喀喇汗王朝时期的社会现实,涉及当时的政治、哲学、经济、宗教、语言、文学、教育、军事、外交以及天文、地理、...  相似文献   

6.
文章在普里查克"喀喇汗王朝世系和年表"原表的基础上,根据俄罗斯和中亚学者已刊布的新资料,补充编制了一个简要的喀喇汗王朝世系和年表,以反映学术界对喀喇汗王朝的当前研究水平。  相似文献   

7.
1、喀什话喀什是历史上的西域名城。哈喇汗王朝时期(公元十世纪下半叶至十三世纪初)它是伊斯兰突厥民族向往的宗教和文化中心。新疆西南部和中亚突厥人使用的书面语言——哈喇汗王朝回鹘语以喀什话为代表。马赫穆德·喀什噶里在《突厥语辞典》中指出“喀什话是王朝的语言”。哈喇汗王朝时期的几部古典名著玉素甫·哈斯哈吉甫的《福乐智慧》、阿合买提·玉格纳特的《真理的入门》都是用喀什话写成的。著名的突厥语辞书《突厥语辞典》主  相似文献   

8.
由于在喀喇汗王朝境内作家写成的著作流传下来的很少,历史著作尤少,而且记载简略,因而阐述这一王朝的历史主要是依据其邻近国家或地区作家的著述。这样,在探讨喀喇汗王朝历史时就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以下情况:一、他们的著作是以本国家或本地区的王朝为主体而编纂,只有在外交上或军事上(偶尔也在经济文化上)涉及喀喇汗王朝时才附带提及,自然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所以直到目前甚至连编制一张确实可靠的喀喇汗王朝世系表都是困难的,更不用说详细地阐述其政治史了。二、喀喇汗王朝的史料,不仅散  相似文献   

9.
试论摩尼教在回鹘中的传播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鹘(初为回纥)是我国维吾尔族古代的一种族称。维吾尔族最早信仰萨满教,其后信仰摩尼教,后来又曾信仰佛教、袄(xiān)教(即琐罗亚斯德教,亦称拜火教)和景教(基督教聂斯脱里派),只是在公元十世纪中叶以后,喀喇汗朝(亦称黑汗王朝)境内的维吾尔族始改宗伊斯兰教,至十七世纪初叶,新疆的维吾尔族才全部信奉了伊斯兰教。以上这些宗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对于促进维吾尔族社会和文化的发展都曾产生过重大影响。本文  相似文献   

10.
原我校历史系中亚研究室主任魏良弢(现南京大学历史系副教授)所著《喀喇汗王朝史稿》,最近已由新疆人民出版社作为中亚文化研究丛书之一出版,全书十九万五千字。这是我国第一部全面系统地论述喀喇汗王朝历史的断代史学术专著。它填补了国内中亚史和西北民族史研究领域的一项空白。喀喇汗王朝是我国维吾尔族的祖先——回鹘人继漠北回鹘汗国之后,在我国历史上建  相似文献   

11.
《围城》包孕着丰厚的审丑意蕴,钱钟书先生把他对中西方化、对人性以及对社会的畸形、片面、病态及丑陋的的揭示,真诚地奉献给读者。这些对文化、对人性及对社会生活的审丑的新的纲领,极大地扩大了文学表现的感觉空间和思考空间,让读者睹见作家对中国现实生活、精神文化生活和人性善恶的严厉的审视乃至洞穿,从而反复引发人们的审美体验,这其实正是《围城》被认为是美的文学作品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自建党以来 ,中国共产党的新闻事业性质观念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 ,认为新闻事业是政党宣传工具和阶级斗争工具。第二阶段 ,认为新闻事业是政党宣传工具、阶级斗争工具、社会舆论工具。第三阶段 ,认为新闻事业是无产阶级专政工具。第四阶段 ,认为新闻事业是政党宣传工具、社会舆论工具、大众传播工具  相似文献   

13.
《梁书》、《陈书)历经千年,传抄过程中难免造成文字差错,后人直接引用,必然与事实不符。文章对这两部史书里面自相矛盾、不能自圆其说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进行了考证,对错误之处作了剖析,并参照有关史料予以纠正,有助于正确把握梁陈史实。  相似文献   

14.
黄帝陵祭祀是近现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载体。晚清以来,革命党人对传统黄帝陵祭祀加以改造利用,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初步形成作出贡献。民国时期,借由对黄帝陵祭祀的制度化,黄帝为整个中华民族始祖的身份逐渐广为人知。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祭黄帝陵的仪式进行了借用与创造,赋予了"黄帝符号"以"劳动人民性"等新内涵。改革开放后,黄帝陵祭祀越来越得到重视,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和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方面等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后还要找到历史和现实的结合点,总结黄帝陵祭祀的有关历史经验,以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15.
散曲的套数成熟在前 ,对元杂剧的形式有重要作用。后为元杂剧的唱曲起了定型作用 ,并为之提供了基本的乐调和曲牌 ,奠定了本色美的艺术特征。元杂剧的形成 ,从体式到风格 ,皆与散曲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新制度经济学对国家作用分析的理论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制度经济学对国家作用的分析是逐渐纳入其框架的 ,总体上通过组织的演进来说明。其代表人物经历了科斯、张五常、威廉姆斯、巴泽尔和诺斯等 ;其逻辑经由交易费用演进为契约合同 ,再由交易维度转向产权的“公共领域” ,最后扩展到国家的作用 ;其中心思想是 :在不同的领域和层面 ,存在着利用“公共领域”财产的各种各样的组织 ,而国家也是一大组织 ,它的存在和作用是为了利用整个社会层面的公共财产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是一种物本主义形态的唯物论,还是一种超越物本主义形态、从实践理解世界的本质相关问题的实践的唯物主义的唯物论?这是一个我们必须搞清楚的有关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本质规定性和精神实质的重大问题。在考察物本主义的唯物论及其思维方式的局限性的基础上,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是现代的、实践的唯物主义,并重点研讨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关于从实践理解世界的物质性和自然世界的先在性的原理,以期为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进一步阐明人类世界的实践性原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企业理论的发展对产业组织理论演进的影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组织理论分析的基础是企业理论,企业异质性假定对企业同质性假定的替代和企业异质性假定的不断深化是产业组织理论获得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20世纪70年代以来,产业组织理论沿着两个基本方向发展:一是坚持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在哈佛和芝加哥学派对企业异质性假定的基础上引入博弈论等新的分析工具,着重研究企业行为及其相互依存关系,形成了以泰勒尔为代表的新产业组织理论。二是修正新古典经济学的假设前提和分析方法,在对企业的异质性作出全新假定的基础上,构造新的产业组织理论的分析框架。企业能力理论把企业的异质性归结为企业知识和能力积累的差异,并把产业组织理解为企业专业化分工和企业专业化知识与能力成长的协调机制。企业理论的创新对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论译者的风格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翻译的过程中,作家的风格是可译的, 为了得到最佳的译文效果,译者必须具有强烈的风格意识.文章分析了在翻译实践中,特别是在文学作品的翻译实践中,译者的翻译观点、目的以及采用的翻译手段对其译文效果所产生的影响,并且指出虽然受到原文的限制,译者也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选择符合自己口味的文本,并以原文风格为基础,追求与之相适应的译文.  相似文献   

20.
略论行政人格评价机制创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者认为行政人格的不如人意,确实正在严重地蚀解着政府在群众中的信誉。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对公务员人格评价机制实现创新。创新的要件是形成多向性的、公众可参与性的全面的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