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是英雄创造历史,还是奴隶们创造历史,这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一个根本分歧。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是武器还是人,是人民群众还是个别的所谓“天才”人物,这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在对待战争问题上的一个根本分歧。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坚持并发展了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在战争问题上,毛主席批驳了唯武器论,教导我们说:“武器是战争的重要的因素,但不  相似文献   

2.
论20世纪中国社会变革的历史动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的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革。研究20世纪中国社会变革的历史动因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研究20世纪中国社会变革的历史动因,在国内外有多种取向和模式。但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动力论依然是我们解读20世纪中国社会变革动因的根本理论。这一理论说明了推动社会发展与变革的根本动力是经济的变革,政治变革活动、思想理论因素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一) 当前,在什么是历史发展动力的讨论中,有些文章大讲特讲“根本动力”,而且一经确认后,就把这种矛盾力量作为历史发展永远不变的根本动力;还有人认为,历史发展的最后根源、最终决定力量和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一回事,把最后根源说成是根本动力。我认为这两种认识都是需要研究的。首先,历史发展动力同根本动力是有严格区别的。所谓“动力”,是指整个社会矛盾统一体中推动历史前进的各种矛盾的总和,亦即社会基本矛盾。“根本动力”只是社会矛盾统  相似文献   

4.
文章运用恩格斯的“合力论”思想及系统理论,分析了社会稳定作为社会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根本动力、合力动力的子系统因素,对整个社会发展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从而对社会稳定与社会历史发展动力系统的辩证关系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5.
关于社会发展动力问题,有许多说法,如"自然动力论"、"神学动力论"、"人性动力论"、"合力论"等等,但往往轻视文化对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事实上,文化一直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认为,文化不是作为政治、经济的附属而存在,其实它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之一.从全面的角度看.文化同时具有阻碍社会进步的反动力一面,因而文化具有二相性.  相似文献   

6.
封建社会中,只有农民的阶级斗争、农民的起义和农民的战争,才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但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前,由于“让步政策论”的影响,关于农民起义的伟大历史作用,一直未能在历史教学中得到正确的阐明。按照“让步政策论”的框框,人们只能从统治阶级的政策里,去发现农民起义的作用,离开统治阶级的政策,便无从寻找农民起义的作用了。“让步政策论”,一面根本否定农民起义的历史作用,一面无限夸大统治阶级政策的  相似文献   

7.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角度,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从斯大林的完全适合动力论到毛泽东的矛盾动力论,再到邓小平的改革动力论,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动力问题认识上的深化与推进。文章强调,改革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基本途径,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改革动力论”表明,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8.
历史观,是指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根本观点与总体看法,是哲学世界观的重要内容。按黑格尔的说法,就是“哲学的历史”或“历史哲学”。辞海中这样界定了历史观:历史观,亦称“社会历史观”,是关于人类社会的起源,本质和发展规律等基本问题的根本见解,与“自然观”相区别,又相联系,是世界观的两个组成部分。[1]邓小平的历史观,是在继承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基础上,将重点由社会存在论转向社会发展问题,是具有时代特色与中国特色的社会发展理论。研究邓小平历史观,能深入了解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哲学基础,是通向邓小平理论大厦的重要途径。学术界运用各种研究方法,对邓小平历史观的主要内容、研究意义进行了一定的探讨与研究。本文拟对这一理论研究成果作一综述。一研究的方法和意义1.方法一是分类法。邓小平历史观的内容非常丰富,展现在各个方面。将邓小平历史观分类研究,能清晰地把握邓小平历史观的脉络,是较常见的研究方法。有的学者就将邓小平的历史观分为历史过程观、历史发展观、历史价值观和历史评价观四个方面来分析研究。[2]有的则把邓小平的历史观细化为十一个方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生产力论、社会主义模式论、社会主义本质论、经济发展战略论、改革动力论、人民主体论、两个...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在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过程中 ,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 ,着眼于发展生产力这一根本目的 ,创造性地提出了开放动力论的新思想 ,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动力论。  相似文献   

10.
亚里士多德的真理符合论是一切真理论的基础,其后各派真理论思想一直没有离开过这个轴线。围绕这个轴线历史上出现了种种不同解释,推动了真理论的发展,引发人们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理解真理、把握真理。但它们都是围绕认识与对象是不是符合、怎样符合等问题而展开。马克思主义哲学真理论是真理符合论的当代形式,是历史上各种真理符合论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放弃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主要原因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民主主义社会论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的理论 ,新民主主义社会应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必要的历史阶段。但新民主主义社会只经过了三年的实践就被毛泽东放弃了。本文认为毛泽东过早放弃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主要原因既不是新民主主义社会论本身的缺陷所致 ,也不是苏联的影响 ,而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在理论上没有弄清楚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问题是科学社会主义面临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的探索,经历了三个前后相继的认识阶段,即毛泽东的"基本矛盾动力论"、邓小平的"改革动力论"和江泽民的"创新动力论",反映了党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问题上认识的深化和发展。基本矛盾—改革—创新的动力轨迹表明我党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的探索历经艰辛,日趋成熟。  相似文献   

13.
在本校第八届科学讨论会上,历史系着重讨论了当前史学界正在争论的学术问题——历史发展的动力问题。什么是历史的发展动力?史学界已经提出许多不同的看法:阶级斗争是真正的动力;阶级斗争是唯一的实际动力;生产斗争是根本动力;生产力是根本动力;历史的总的合力是动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动力,等等。在讨论会上,历史系师生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解放思想,畅所欲言,不受“本本”的束缚,展开热烈的争论。全系连续召开了三次大会,有十几个教师、学生在大会上发言。他们不但针对上述各派的观点提出意见,对争论的焦点和关键性的分歧展开争论,而且提出了不少新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在全党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形势下,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理论理解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分析在社会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其动力的不同表现形式,如毛泽东的矛盾动力论、邓小平的改革动力论、江泽民的创新动力论和科学发展观的和谐动力论,有利于提高全体党员的思想觉悟,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15.
如何评述辛亥革命时期历史的主体和动力,是辛亥革命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解放以来出版的有关著作,大都是以资产阶级为主体编撰的,并且流行着一种“动力集中”论,认为“资产阶级革命派……不但提出了资本主义的革命理想,而且为实行革命,在一定程度内进行了对工人、农民力量的发动。因此历史发展的动力在这时期是集中到了资产阶级革命派手里。”或者说:“二十世纪开头至辛亥革命……单纯的农民战争已经过去。工人阶级还没有作为一个独立的力量登上政治舞台。资产阶级不但提出了发展资本  相似文献   

16.
<正> 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否符合人类历史发展规律?这是教学中学生经常提出的问题,也是资产阶级自由化鼓吹者大作文章的问题.长期以来,他们在这个问题上制造了大量迷雾,什么选择“失误论”、“超历史阶段论”、“违背历史规律论”等等.深入研究和回答这个问题,是解决学生深层次思想认识问题的需要,是批判资产阶级自由化的需要,也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上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一) 关于真理发展的动力问题,一般认为: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认识真理,又通过实践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实践是推动真理发展的根本动力。同时,又认为:真理是一个过程,真理同谬误的斗争是推动真理发展的动力之一。简而言之,实践是真理发展的根本动力,真理同谬误的斗争是推动真理发展的动力之一。但是,他们没有进一步说明,“根本动力”和“动力之一”的关系。这个“动力之一”是从属于“根本动力”的呢?还是在“根本动力”之外的另一种“动力之一”呢?由于没有交代清楚,便造成了一些思想混乱。有的同志从实践是真理发展的根本动力出发,对真理同谬误相斗争而发展的原理提出了质疑。从表面上看  相似文献   

18.
“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新世纪在最高纲领的基础上 ,结合中国的现实情况制定的一个现实纲领 ,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创造性运用 ,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三个代表”思想具有坚实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 :它以历史发展的合规律性为根本前提 ,充分尊重历史规律的客观性 ,主动顺应历史发展的需要 ,实现历史规律 ;它以历史发展的合目的性为基本依据 ,根本上体现了“符合生产力发展的需要”、“符合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趋向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历史合目的性。  相似文献   

19.
如何评述辛亥革命时期历史的主体和动力,是辛亥革命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解放以来出版的有关著作,大都是以资产阶级为主体编撰的,并且流行着一种“动力集中”论,认为“资产阶级革命派……不但提出了资本主义的革命理想,而且为实行革命,在一定程度内进行了对工人、农民力量的发动。因此历史发展的动力在这时期是集中到了资产阶级革命派手里。”或者说:“二十世纪开头至辛亥革命……单纯的农民战争已经过  相似文献   

20.
历史动力问题,历来就是哲学历史观的基本问题之一.以往历史动力论要么"只是从客体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强调历史动力的客观因素;要么"从主体方面去理解",抽象地强调历史动力的主观因素.[1]本文把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理论引入历史动力的研究,试图揭示人的价值活动是历史动力的源泉,说明价值与发展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