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 毫秒
1.
次道德是在当代社会才引起人们关注的一种新的道德现象。与社会中的主流道德相比,次道德具有复杂性、边缘性、潜在性等特点。对次道德的引导常常面临着不便直接倡导、要求难以明确、对象难以确定、过程较为危险等困难。因此,我们有必要坚持社会主义道德方向、实施间接引导、追求公平正义等基本原则,从营造良好社会舆论、完善制度建设、善用司法判决、帮扶特殊群体等方面,对社会中的次道德进行逐步引导。  相似文献   

2.
论教师绩效工资的道德引导功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定义法、归纳法分析阐述了教师绩效工资实施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认为其除了具备一般绩效工资的功能之外,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其绩效工资还具备道德引导功能。剖析教师绩效工资的道德引导功能,并在实践中能充分发挥该功能,能使绩效工资的实施取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网络的出现给人们的社会生活带来巨大转变 ,它在带给人们无限憧憬的同时 ,也对传统的道德生活形成冲击 ,使得人们在道德主体意识、道德行为、道德规范领域面临着种种的挑战和危机。本文试就这些道德问题 ,做了几点思考 ,提出了强化相关法律建设、提高技术监控能力、强化主流文化意识导向、强化青少年一代的引导等措施 ,以求对解决问题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时代的网络化与道德理想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时代的到来 ,在改变整个社会的同时 ,对青少年的影响更是空前的 ,如何根据新时代的发展特点 ,寻求道德理想教育的新思路与新途径 ,是我们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网络在改变着当代大学生学习、思维和生活的模式,影响着他们的政治态度、道德风貌和价值取向。如何借助互联网,因势利导,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我们面临的一大课题,本文试图通过剖析网络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探讨利用网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道德冷漠及其社会表达呈弥散之势,成为当今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常态,这反映出个体道德冷漠积聚而成的社会道德风气的败坏和人类道德状况的恶化,严重威胁整个人类社会的安全与发展。道德冷漠具有完备的形成机制:社会分工促使人际关心悬置;现代官僚制导致人的异化;个体道德信仰的虚无引起道德行为的消解;网络化带来道德责任的失落。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高校校园暴力事件的频发反映出部分大学生出现了道德滑坡和道德失范现象,其较为显著地表现在社会公德失范和学校道德失范两方面,主要原因包括西方不良思潮的传入、教育方式的偏差和公共权力的失范。应当从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占领意识形态主阵地、转变思想道德教育观念三方面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相似文献   

8.
浅析创新教育与网络化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创新教育的涵义、创新教育的网络化教学环境以及面向创新教育的网络化教学特点 ,从而得出 :创新教育和网络化教学实际上都是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思想 ;实践中网络化教学能够使创新教育思想得到体现 ,在网络化教学的实践中要以创新教育的思想来作指导。  相似文献   

9.
社会道德的严重滑坡已经严重冲击到大学校园,大学生道德信仰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从大学生道德信仰教育的现实际遇出发,对传统伦理道德教育进行梳理和反思,从道德信仰教育理念转变的视角,探讨大学生道德信仰教育必须从规范到信仰、从虚无到超越,找回道德信仰教育的逻辑起点与逻辑进路,才能提高大学生道德信仰教育针对性、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
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在教育活动中的广泛运用与发展,将彻底改变人类现行的教育活动范式和管理体制,进而促使人类的教育观念发生革命性的变革.人类在进入网络化教育时代,必须转变传统的工业社会时代确立的教育观念,形成终身学习、自我设计与发展、开放互动、平等参与、以及创新能力为本的适应网络化教育要求的新观念.而这些新观念的形成,归根结底,有赖于教育自身技术层面和活动方式的变革.  相似文献   

11.
国外道德教育的走向及其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重视和加强道德教育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共同特征。世界道德教育的主要走向为:把培养爱国心和民族自豪感作为教育的首要目标,注重主体性道德素质培养;倡导道德教育向生活世界的回归;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所有这些,为深化我国学校德育改革,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2.
探寻与应对:网络文化背景下的高校德育工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网络技术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渗透,使网络具有了文化意义.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新型文化形态对时代的精神状况发生着日益深刻的影响.网络文化全方位地走进大学生的生活世界,塑造着大学生新的精神生活.要做好新时期的高校德育工作,必需关注网络文化的影响,积极探寻网络文化背景下德育工作的新特点,处理好继承与创新、德育工作与素质教育、尊重学生主体意识与文化环境建设等关系.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因"载体"概念的引入而打开了局面。对载体的研究,有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资源的整合、功能的发挥、社会化的推进以及实效性的增强。随着网络德育的发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载体中引入了新媒体这一全新的载体平台,运用网络德育载体的传播特点,扩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力;挖掘网络德育载体的心育功能,开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视野。  相似文献   

14.
网络文化境遇下我国中小学校道德教育的变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网络文化时代的到来为我们营造了一种民主、开放、多元的文化氛围,在拓宽道德教育内容、改善道德教育方式与途径、促进青少年自我发展的同时,又在深刻地影响着我国中小学校的道德教育,造成青少年道德选择困难、学校管理难度加大、教师信息素养亟待提升等问题。因此,迫切需要我们准确审视网络文化境遇下我国中小学校道德教育的弊端,深度挖掘网络文化对传统道德教育带来不良影响的根源,加强我国中小学校的道德教育内容、途径、管理等系统变革,构建适时性、针对性、有效性的中小学道德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5.
道德行为习惯是大学生行为习惯的核心组成部分,是一个社会文明的标志。本文通过分析当代大学生不良道德行为习惯及其形成原因,提出高校应结合以人为本原则、实践原则、系统原则及主体性原则,积极引导当代大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6.
论21世纪道德教育发展的主导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准确分析和把握21世纪道德教育的主导趋势,可以使我们尽快摆脱陈腐落后道德思想观念的束缚,主动适应新世纪社会和人发展的要求,并在道德实践中做出符合新世纪要求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选择。这是新世纪伊始迫切需要研究而又具有重要现实和长远意义的课题。在市场化、知识化和全球化三大浪潮中,21世纪道德教育发展的主导趋势是:实现优秀传统道德现代化的趋势;东西方优秀道德融合的趋势;人类社会道德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同时要强调正确认识和处理传统道德与现代道德、东方道德与西方道德、多元化与一体化及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同时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目标。在这一理论的引领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定位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要实现进一步的扩展。当然,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发展还要受到经济发展水平、制度创新水平以及文化水平的制约。  相似文献   

18.
论网络背景下的教育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探讨网络发展的文明底蕴的基础上 ,揭示网络时代高等教育领域教育观念、教育模式、教育时空、教师权威等方面发生的一系列变革。  相似文献   

19.
试论孔子的德育思想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孔子道德教育思想包涵着丰富的辩证因素,是一种把道德教育与社会变革、政治统治、经济发展、法治约束以及其它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的大教育观,有着教育目标明确、内容系统丰富、现实针对性强、教育形式灵活等特点.孔子道德教育思想对当代青少年道德教育有多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随着网络信息对学生影响的日益扩大,学校德育必须充分利用和开发网络的育人资源。德育工作者可以利用网上已有信息,丰富德育内容,扩大了解和教育学生的途径。学校德育要有效地开发网络的育人资源,必须遵循网络育人的特性和规律,并为德育有效进网创造相应的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