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通过直接税与间接税的配比,针对我国现行税制结构的不合理进行了分析,间接税方面:商品和劳务流转领域两税并存,导致了产业之间的税负不均衡;间接税过多,加重了消费者的税收负担;间接税偏高,容易引发大量的消费外移,不利于扩大内需。直接税方面:个人所得税小修小补,框架上没有根本突破,制度上没有实质的变革;个人房产持有环节缺失,加剧了财产贫富差距。并对进一步优化税制结构的思路、难点提出了对策建议:一是通过改革流转税,降低间接税;二是推进直接税建设,充分发挥税收调节分配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现行财税体制下以间接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通常会激发我国地方政府积极干预本地经济、追求投资规模和扩张生产规模,而导致产能利用率下降.基于2001—2015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利用动态面板模型实证检验了财政分权背景下我国税制结构对工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税制结构的改善对我国各地区的产能利用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税制结构对产能利用率的促进作用具有区域异质性,产能过剩越严重的地区,税制结构的作用也越显著.化解产能过剩应积极促进税制结构改革,建立一套科学的基于各地经济发展程度和资源禀赋差异的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分配公式,切实解决地方财政缺口问题,防止一刀切式的改革削弱治理政策效果.  相似文献   

3.
"中国季度宏观经济模型(CQMM)"课题组于2015年3月1日在北京举行中国季度宏观经济模型第十八次预测发布。报告显示,2015年中国经济虽然仍面临着下行压力,但预计全年GDP将增长7.14%;通货膨胀率继续低位下行,CPI将上涨1.74%。课题组模拟了调整直接税与间接税比例的宏观经济效应。模拟结果显示,调整税制结构,尤其是在降低间接税比重的同时降低国民经济总税负,将有力地促进投资,扩大消费,提高经济增长率。根据预测及政策模拟结果,建议通过"降低间接税比重,提高直接税比重"这一加减组合法来降低国民经济总税负,激发社会经济活力,促进市场主体自主创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再造增长潜力。  相似文献   

4.
以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了新税法实施前后产权之间和地区之间企业税负差异的变化。结果表明:新税法有效缩小了产权之间和地区之间企业的实际税负差异,达到了其公平税负的预期效果。地区环境对新税法缩小产权税负差异具有影响,市场化程度越高的地区,新税法实施后产权之间的税负差异越小。从而为新企业所得税法的进一步完善和税制改革提供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河南省经济与税收增长屡创新高,是否存在着宏观税负过高的问题?经济增长与税收增长是否协调?通过对1998年以来的经济及税收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河南经济与税收增长之间存在着相关性,税收与经济增长中仍存在宏观税负偏低、税制与经济税源不合理等不协调因素.通过调整经济结构、合理利用税收政策来促进河南经济与税收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政府不合理的税费政策主要表现在税负过重、税负不公、税外收费过多等三个方面。政府不合理的税费政策对企业的战略制定、价格形成、产品质量等无不产生着极为不利的影响。为此,一是要适应经济增长水平,确定合理的企业总体负担水平;二是要适应加入世贸组织的要求,尽快规范税收优惠政策,统一税制,公平税负;三是要下定决心,令行禁止,有计划地实施“费改税”工程。  相似文献   

7.
税收收入与财政支出结构对区域均衡增长,发挥着一定的作用。该文实证检验了2000—2014年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税收收入与财政支出结构对区域经济均衡增长的作用,发现税制结构和财政支出结构安排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区域经济均衡增长,建议进一步优化税制结构,并合理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以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增长。  相似文献   

8.
针对中国汽车企业存在的税负过重和中国税制结构不合理问题,在分析汽车企业发展现状基础上,根据汽车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结合涉及的各税种基本规定及优惠政策,运用经营活动筹划法,提出了对汽车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纳税筹划。  相似文献   

9.
财政分权通过地方政府的税收竞争与支出竞争影响企业税负,其影响是中性的。利用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财政分权对企业税负的影响,并考察了这种影响在不同性质企业间的差异。上市公司的税负整体上与财政分权程度呈U型关系,中央企业的所有权属性与企业税负没有显著关系,但地方国企与非国有企业的所有权属性与企业税负显著正相关。东、中、西部地区地方政府的竞争偏好差异,决定了财政分权程度与企业税负的U型关系。长期而言,应建立新型央地财政关系,赋予地方更多税权,合理引导地方政府间的税收竞争;短期而言,改进税制才是降低企业税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政府应该充分发挥税收在二次分配中的调节作用,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致力于分析我国间接税的设计机理,探讨间接税对收入分配的影响,认为当前我国税制的收入分配调节功能远没有充分发挥,以流转税为主体之一的税制设计甚至恶化了初次分配状况。提出政策建议,为税制的进一步改革提供一点启示。  相似文献   

11.
财政分权是中国分税制改革后的一项基本财政制度安排,决定着财政资源配置的效率。基于2002—2018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测算地方财政医疗卫生支出的效率,并分析财政分权体制对地方财政医疗卫生支出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地方财政医疗卫生支出效率不高,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财政收入分权和财政支出分权都对地方财政医疗卫生支出效率有显著负向效应,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此项结论仍成立;分地区考察发现,在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财政分权对抑制地方财政医疗卫生支出的效率更明显,而在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则不显著;无论是在财政收入方程还是在财政支出方程中,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受教育水平提升都能有效促进地方财政医疗卫生支出效率,对外开放程度和政府规模越高,则越有损于地方财政医疗卫生支出效率;在财政收入方程中,人口密度增加能有效促进医疗卫生支出效率,在财政支出方程中,城镇化率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对医疗卫生支出效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影响我国税收收入经济因素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税收收入是我国财政收入的基础,现有研究成果表明,有很多经济性因素都影响着税收收入。通过对包括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支出、商品零售价格指数等五个指标影响税收收入的回归模型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影响我国税收收入的主要因素是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支出和商品零售价格指数;而各因素数量的变化引起税收总量变化的程度由各自的系数来反映。  相似文献   

13.
针对2004年中国启动新一轮税制改革后的涉外税收政策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我国现行涉外税收政策中存在的内资企业负担过重;税收优惠措施多、幅度大,给财政收入造成很大损失;缺乏系统性、规范性;产业导向模糊;地区性引导不平衡等诸多问题,提出了统一各类企业税收制度,将所得税的地区优惠转变为行业优惠,提高涉外税收的立法级次等调整涉外税收政策的一系列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4.
财政体制改革分权实际上是中央地方财政支出分权、财政收入和地区转移支付分权的博弈调整,核心是财政支出责任分配与财政收入分成.博弈理论模型表明,中国财政支出分权、预算内外收入分权与转移支付分权确实对中央、地方与全国预算内外财政收入、地区间财政收入转移均衡、中央地方财政收入结构产生复杂影响,其影响取决于市场化分权、行政分权、中央-地方财政分权、中央-地方国有经济财政支出边际产出、国有部门与私有部门投资边际溢出、边际成本、征税成本等因素.中央与各地方应该采取差别化分权模式.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福建省1994年以来的地方级税收收入、财政收入及国内生产总值(GDP)数据,考虑我国财政体制中共享税种的中央分成因素,研究了福建省税收负担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通过求解Theil指数,对福建省区域税收负担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福建省的税收负担呈上升趋势;中、小口径的税收负担尚处于经济增长可承受范围内,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较小;税收负担与经济增长的区域结构存在明显的不均衡性,要协调这种不均衡性,还有赖于地区经济结构的调整。  相似文献   

16.
房地产税收改革:基于财产课税理论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开征物业税为主要内容的房地产税收改革是对我国目前财产税收空缺的弥补。支持财产课税的理论主要包括地方财产税受益论、财政分权和收入论、税制完善论、资源合理配置以及社会财富再分配理论等,根据这些理论的思想,从长远来看,我国房地产税收改革应当对界定地方财政收支、完善现代税制、合理配置有限的房地资源以及缩小贫富差距做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7.
以2001—2009年的俄罗斯税收分年度、分税种、分部门的相关数据分析表明,俄罗斯税收在总体上保证了国家的财政预算收入,促进了俄罗斯经济的发展。但是现行的税收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长期投资与创新,特别是在企业所得税方面折旧政策未能充分发挥其促进投资的作用。目前看,为促进俄罗斯技术现代化、推动经济发展而从总体上降低税负是不现实的,只能通过税收结构的调整来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最终实现创新与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8.
聚焦当前生态文明建设与财政体制改革等热点问题,构建含有生态环境与财政分权变量的四部门内生增长模型,全面考察财政分权、税收负担以及研发创新等因素的环境影响机制;构建面板模型与门槛模型,针对区域异质性特征展开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1)财政分权与税收负担均导致环境污染加剧,考虑交互效应则两者互相产生负向调节作用,即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削弱各自产生的污染效应,环境质量具有滞后加剧效应。(2)西部地区表现出税收改善环境趋势以及创新后发优势;中部地区表现出人力资本和人均GDP环境提升效应;东部沿海地区表现出FDI占比环境提升效应。(3)财政分权与税收负担均产生非线性环境影响,人均GDP与FDI占比具有双重门槛效应。基于以上结论,在财税政策协调互补前提下,针对不同区域的地理、经济异质性特征制定差异化环境提升策略,最终达成环境保护与财政经济的和谐双赢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