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目前经济的特点:通货紧缩与经济增长并存   按照经济学一般规律,经济增长往往伴随通货膨胀,失业率降低;经济衰退则伴随通货紧缩,失业率上升,这就是所谓“菲力普斯曲线”。菲力普斯曲线第一次失灵是在 70年代 ,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经济学家的解释是:通货膨胀预期,垄断价格和垄断工资,外部石油涨价。第二次失灵是 90年代美国“新经济”、高增长和低通胀并存。原因是全球化与新经济对美国经济的促进。 1994年以后的中国,则进入“通货紧缩与经济增长并存”的时期。   我国经济近期难以摆脱通货紧缩的局面。 1994年以来…  相似文献   

2.
在人们的观念中 ,通货紧缩和通货膨胀都是与社会主义无缘的货币现象。然而 ,现实是残酷的。自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就不断受到通货膨胀的骚扰 ,为治理通货膨胀我们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目前 ,通货紧缩又成为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大障碍。本文试图通过对通货紧缩现象的概念、成因及对策加以分析 ,以唤起人们对这一现象的认识 ,群策群力 ,共同为治理我国的通货紧缩、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3.
菲利普斯曲线在中国经济的适用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菲利普斯曲线是分析通货膨胀问题的一个强有力工具,经过经济学家的不断研究,该曲线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把最初的工资增长率与失业率之间的变动关系,逐渐演变为物价变动率与失业率之间的反比关系以及经济变动率与物价变动率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数字显示,在物价变动率与失业率之间以及经济变动率与物价变动率之间的关系上,基本上遵循了菲利普斯曲线演变的规律。故此,在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时,应注重对通货膨胀、通货紧缩与经济增长、失业率等之间的变动关系,以使我国经济得到不断的增长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余力  崔建军 《人文杂志》2003,(1):116-121
力普斯曲线是宏观经济学中最著名的曲线之一。它将两大宏观经济变量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结合在一张图上 ,简约地描述了二者之间的关系。从国民经济运行角度看 ,菲力普斯曲线可分为四种类型 :陡峭的、平坦的、远离原点的、靠近原点的。陡峭的菲力普斯曲线表明经济生活中的主要矛盾是通货膨胀 ;平坦的菲力普斯曲线表明经济生活中的主要矛盾是失业 ;远离原点的菲力普斯曲线表明经济生活中通胀与失业并存 ;靠近原点的菲力普斯曲线表明国民经济运行状态良好 ,失业率和通胀率都较低。任何国家的中央银行金融宏观调控的目标 ,都在于将菲力普斯曲线逼近原点。中国计划经济时期的菲力普斯曲线是远离原点的 ;1 978— 1 997年 ,中国经济生活中的主要矛盾是相对短缺和通货膨胀 ,菲力普斯曲线相对陡峭 ;1 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后 ,中国经济开始面临通货紧缩的压力。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扩大有效需求以治理通货紧缩 ,仍然是当前金融宏观调控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5.
我国通货膨胀名义成因和实际成因的检验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货币供给扩张是导致通货膨胀的名义因素,总需求和总供给扩张是导致通货膨胀的实 际因素。通过统计检验,我们发现,货币供给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不存在显著的协整关系,但 消费需求增长率对通货膨胀率具有显著的Granger影响,这说明我国价格水平变化具有名义需求和 实际需求的双重驱动迹象。因此抑制通货膨胀时,控制名义因素效果比较明显,而治理通货紧缩 时,实际因素扩张的作用则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6.
1998年以来 ,我国出现了市场价格低位运行的现象。价格低位运行 ,既不同于缩减流通中的纸币数量以提高货币购买力的通货紧缩 ,也不同于经济增长高、出口高、企业盈利率高、失业率低、通胀率低、财政赤字低的“三高”、“三低”的新经济。价格低位运行符合通货膨胀的一般特征 ,属于负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7.
一、菲利普斯曲线是否基本稳定研究通货膨胀问题,特别是研究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问题,不能不提到菲利普斯曲线。1958年,英国经济学家菲利普斯发表了著名论文《1861—1957年联合王国的失业与货币工资率的变化率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历史资料的回归分析,证明英国名义工资率的变化率与失业率是负相关的,失业率越低,名义工资率在一年中上升的幅度就越高,同时两者之间的关系是非线性的。在以货币工资率的年变化率为纵轴,失业率为横轴的座标中,可以画出一条从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这就是菲利普斯曲线的原型。菲利普斯曲线一问…  相似文献   

8.
通货紧缩是与通货膨胀相对应的经济现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运行中的主要问题是防止和减缓通货膨胀,但是自1997年9月开始下滑的价格指数表明,通货紧缩正在悄悄地向我们走来。通货紧缩作为一把“双刃剑”,虽然也对经济发展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更多的是对一国乃至一个省的经济产生严重的消极影响。一、关于通货紧缩现象的基本判断所谓通货紧缩,是指流通中的货币量大大少于商品流通的需要,特别是货币流通速度下降引起商品和劳务价格普遍的、持续的下降。其直接后果是:消费和投资需求减少,国民经济因此而增长乏力;企业之间的…  相似文献   

9.
中国失业现状及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型失业”所特有的历史积淀性和释放性,使现阶段中国失业问题表现出非常态的国别性,并且显得积重难返。失业作为几十年计划经济代价的继承支付,与其说是经济问题,不如说是政治代价的经济支付。面对平缓的短期菲利浦斯曲线,在一定时期内去适应一个平和的有惯性的通货膨胀,以牵制失业率的上升;或以通货膨胀一定程度的向上爬行,“换来”失业率的相应下降,对转型时期的中国来说是值得的。  相似文献   

10.
陈静珍 《理论界》2001,(1):19-19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一直在单一通货膨胀的情况下运行 ,即使在经济发展处于低潮的时候 ,物价上涨的水平也比较高。从 1 997年下半年以来 ,我国社会总供求关系发生了历史性转折 ,需求不足日趋突出 ,物价水平和消费水平持续下降 ,经济增长速度逐步回落。分析当前我国的经济形势 ,经济学界许多人士认为 ,我国已进入了通货紧缩阶段。目前 ,集中力量治理通货紧缩 ,是很重要的问题。一、我国经济是否进入了通货紧缩状态通货紧缩是指“价格总水平的持续下降”。判断是不是通货紧缩 ,现有三种不同观点 :一是认为通货紧缩是以价格是否全面持续下降…  相似文献   

11.
论我国价格总水平的周期性波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文认为,价格总水平的持续下降表明我国的经济运行已经发生了严重的通货紧缩。通货紧缩的出现不是一种偶然的经济现象,而是因为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型,我国价格总水平的波动性增强,过去那种单一的通货膨胀时代有可能转变为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在不同时点交替出现的市场性周期波动的新阶段。我国应当对传统的单纯“反通货膨胀政策”进行动态化的调整,将反通货膨胀政策和反通货紧缩政策在不同时点上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2.
通货紧缩现象与宏观经济中货币的供应与需求紧密相关 ,当前我国经济中的通货紧缩 ,主要原因是货币供应量增长不足 ,而货币供应量增长不足的原因包括 :1)我国的金融体制存在弊端 ,导致货币传导机制出问题 ,致使货币供应无法扩大 ;2 )由于经济中总供应大于总需求 ,以及需求结构调整不及时 ,导致了货币需求的下降 ,制约了货币供应的扩大。政府应针对上述原因 ,加快金融体制的改革 ,同时调整产业结构 ,推行积极财政政策 ,刺激货币需求 ,有效扩大货币供给 ,治理通货紧缩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选取2004年1月-2008年8月的月度数据,对新一轮通货膨胀的现状、成因及其宏观调控的信贷政策治理效应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收紧银根的紧缩政策其治理效应已经充分显现,通货膨胀已经得到基本控制.芙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致使世界经济可能进入衰退轨道,适应新的国内外宏观形势的变化.央行正在从抑制通货膨胀的单一目标向预防经济通胀转入通货紧缩、保增长防衰退的双重目标调整.  相似文献   

14.
一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与启动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1998年下半年,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外贸出口难度加大,外需不振,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减弱;长期实行粗放型的发展模式,低效率投入导致低水平重复建设,造成了产业结构与经济结构严重失衡,以内需不振、经济增长速度减缓为表现形式的国民经济深层次矛盾开始凸现,面对这一严峻的经济形势,中央果断地决定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我国积极财政政策有其特定的内涵:第一,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是我国在经历长时期通货膨胀压力后首次尝试运用扩张性财政政策治理通货紧缩,并…  相似文献   

15.
负债企业与银行的博弈 ,使负债企业的负债率急剧上升 ,成为高负债企业。高负债企业具有使银行的坏账、呆账增多的风险。政府为控制风险、降低银行不良资产比率 ,要求银行达到相应的资本充足率 ,银行在短期内无法使其自有资本增加 ,只有采取惜贷的办法来提高资本充足率 ,银行的惜贷行为导致了通货紧缩。在通货紧缩趋势下 ,由于物价下降 ,实际利率上升 ,企业的成本急剧上升 ,预期利润下降 ,以前具有良好还贷能力的好企业 ,投资项目的愿望减弱 ,具有惜借的倾向 ;由于申请贷款的企业中为好企业的概率逐渐减小 ,银行则更加惜贷。银企关系进一步恶化 ,加剧了通货紧缩。  相似文献   

16.
基于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作用特点的认识,中国在扩大内需的初期让财政政策“打头阵”,让货币政策充当“第二梯队”,这样一种政策组合是正确的。在治理通货紧缩的过程中,货币供应量不完全是“外生变量”,在很大程度上是“内生变量”。治理通货紧缩的难点和艰巨性在于,此次通货紧缩具有明显的“体制转轨型紧缩”的特征。治理此次通货紧缩的关键是提高国民信心。  相似文献   

17.
新国家主义的崛起与东亚模式郭洪纪人类进入二十世纪以来,象征旧制度旧秩序的封建君主制度在欧洲已经支离破碎,但文化传统中的国家主义却得到了普遍加强。在西方资本主义经历最为严重的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时,通货膨胀和高失业率不仅导致了社会主义运动的高涨,也诱发了...  相似文献   

18.
自1978年向市场经济转轨以来,我国首要的经济问题即是促进经济增长及稳定通货。这二者之间的关系最初表现为经济高速增长伴以较高的通货膨胀,接着又表现为经济增长的趋缓伴以通货紧缩。首先,回顾一下从1978年至1998年商品零售价格上涨率的变化情况。(见表1)从表中可以看出,在1997年以前,我国一直存在单一的通货膨胀趋势,多数年份里维持着一种温和的、10%以下的通货膨胀率。而在经济扩张速度较快的年份,如1985年、1988年、1993年则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尤其是在1985年,由于城市改革全面…  相似文献   

19.
通货膨胀,是一个世界性问题。特别是六七十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通货膨胀日趋严重。在中国,改革开放特别是1985年以来,随着经济改革的逐步深入,原来隐蔽的通货膨胀表面化、公开化,计划体制长期积累的问题和矛盾在较短的时间内释放出来,爆发了1988年的剧烈通货膨胀,影响了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也影响了社会各阶层的生活和心理。经过三年的治理整顿,通货膨胀得到控制。但近三年来通货膨胀又日渐明显。1992年社会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为5.4%,1993年上升为13.4%,1994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社会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分别为24.1…  相似文献   

20.
论失业——再就业的双重调控系统战略尹振才失业问题,已与通货膨胀、资源匮乏、环境恶化一起被列为当今世界各国发展经济的四大难题。严重失业不仅导致通货膨胀、资源浪费,还会加剧环境恶化和社会经济的恶性循环。所以,失业——再就业工程自然成为各国政府治理国家的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