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托马斯·哈代是十九世纪最后十年中英国的伟大小说家和诗人。他的作品使上个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达到了完成的地步。哈代的作品反映了资本主义侵入英国农村后所引起的社会经济、政治、道德、风俗等方面的变化和破产农民的悲惨命运,揭示了在“维多利亚盛世”帷幕掩盖下英国社会的深刻危机。他的小说是那个时代的缩影,因此人们称哈代是“维多利亚时代的最后一位作家”。由于他的小说对现实主义艺术传统有所突破和超越,因此他又被称为“现代派的先驱”。哈代于1840年6月2日生于英国西南部的多塞特郡。父亲是石匠,喜爱传统…  相似文献   

2.
作为跨世纪的文学巨子,托马斯.哈代常常被后人称为伟大的小说家,但他更是位杰出的诗人,他引领了英国跨世纪诗歌的航向。本文通过剖析哈代三个不同时期创作的悲观情结的诗歌,论述其诗歌中的现代主义特征,阐明了哈代对英国现代主义诗歌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3.
在绝望和希望中徘徊——试析哈代诗歌的悲观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着重分析了哈代诗歌中的悲观主义。文章认为哈代诗歌的总基调是悲观忧郁的,但由于哈代哲学思想的矛盾性, 使得他诗歌之中的悲观主义思想极不彻底。绝望和希望两种截然相反的思想协调地统一在哈代身上, 诗人徘徊在两者之中, 一方面留恋过去, 对现实深感绝望, 认为希望与自己和当代社会绝缘; 另一方面又信奉社会进化向善学说, 对将来充满希望, 相信将来人们生活会得到改善。因此, 他也有少数诗作洋溢着乐观向上的情绪  相似文献   

4.
托马斯·哈代不仅是英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而且是英国20世纪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的诗歌在英国诗坛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哈代以诗歌的形式,描绘了在资本主义关系侵蚀下英国最后的宗法制社会的结束和农民阶级的毁灭。所以哈代的大部分诗歌,也就因其这种选材和主题而产生了一种被批评家称之为"悲观主义"的感伤情调,悲观意识就像一条忧郁的黑线贯穿于他的爱情、自然、战争、死亡四大诗歌主题之中。  相似文献   

5.
托马斯·哈代不仅是英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而且是英国20世纪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的诗歌在英国诗坛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哈代以诗歌的形式,描绘了在资本主义关系侵蚀下英国最后的宗法制社会的结束和农民阶级的毁灭。所以哈代的大部分诗歌,也就因其这种选材和主题而产生了一种被批评家称之为"悲观主义"的感伤情调,悲观意识就像一条忧郁的黑线贯穿于他的爱情、自然、战争、死亡四大诗歌主题之中。  相似文献   

6.
托玛斯·哈代是英国的杰出诗人。哈代的诗歌题材广泛 ,诗风质朴清新 ,具有中国传统美学的意境美 ,即艺术空间的无限性、审美情趣的无穷性和生命律动的永恒性。  相似文献   

7.
哈代是英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诗人。本文试图通过对苔丝悲剧命运的分析来探讨哈代的悲剧意识以及宿命论思想。  相似文献   

8.
20世纪初,在诗歌艺术地理论和创作上,对徐志摩产生较大影响的西方作家有几人,其中托马斯·哈代是最重要的一位.主要分析徐志摩与哈代的关系,并剖析徐志摩模仿和译介哈代作品的缘由.对二者在性格,人生哲学及类似的求真精神等方面来论证哈代对徐志摩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哈代发表于1895年的长篇小说《无名的裘德》是其最后一部长篇经典之作。通过对此力作的仔细分析和研究,人们可以透过作品看到某种希望、某种精神力量。这种希望和精神力量体现在作家哈代及其小说主人公裘德对事业孜孜不倦地追求的精神上。这种希望和力量也鼓舞读者去寻求一种在逆境中自我拯救、自我解脱的方法;去创造人类未来最美好的生活和幸福。这也是裘德和哈代的精神永生之所在。裘德和哈代都是生活的强者,都是永不言败的勇士,都是对生活充满希望的乐观主义者。  相似文献   

10.
哈代诗歌中有大量以死亡为主题的死亡诗,展示了哈代独特的人生感悟和审美体验。哈代强烈的、独特的死亡意识,在他的死亡诗中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哈代死亡意识的产生受生活背景、先人创作和宗教信仰的影响,他通过妻子的悼亡诗和描写想象中的死亡来诠释他的死亡观,哈代认为死亡是对生活苦难和不幸的摆脱,是对生活的一种胜利,死亡是对生命的回归。  相似文献   

11.
托马斯·哈代的诗歌常常表现人与大自然紧密的融合,通过自然景色反映人物的精神面貌,哈代对大自然的态度是极其复杂的,托马斯·哈代既是一个人文主义者,又是一个具备生态意识的诗人,以自然生态为主题的诗歌中和谐与仁爱成为拯救社会的良方,折射出哈代的生态意识。文章主要通过分析哈代生态意识的形成原因,解析其代表诗作《黑暗中的鸫鸟》与...  相似文献   

12.
哈代的大部分小说都包含着悲观主义宿命论。对他而言,人类总是被一种超自然力所压制着,他把这种力量归结为先定的命运。文章分析了哈代的成长经历及其所生活的维多利亚时代背景,探讨了达尔文进化论和斯宾塞哲学在哈代宿命论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哈代生活的时代,社会正经历重大的变革。各种文学思潮、流派风起云涌,纷纷展现出奇炫的魅力。由于受叔本华等西方哲学家悲观主义的影响,加之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的侵蚀,科学发展所导致的科学信仰的动摇以及与妻子爱玛生活的不睦等原因,哈代的作品洋溢着浓重的悲剧色彩和伤感情调。本文从哈代悲观主义着眼,从社会变革、宗教、科学、哲学及个人经历等方面依次分析了哈代悲观主义产生的原因,并从众多抒情诗中拣选四首来例证其在诗歌中的表现。  相似文献   

14.
试谈哈代早期的小说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八七○年,狄更斯这个被卢那察尔斯基称为“英国文学中的神明”的人逝世后,英国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最后三十年,是由优秀的小说家和诗人托玛斯·哈代(1840—1928)代表的。哈代的艺术视野集中在小说中叫做“威塞克斯”的地区,  相似文献   

15.
哈代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的文学巨匠,其小说以其浓郁的悲剧色彩和对现实、伦理、道德、宗教等的抨击而成为批判现实主义的力作。本文从哈代的生活经历对其作品的影响着手,结合当时英国社会背景对其作品的影响,分析了哈代作品的基调和哈代小说的三大特色。  相似文献   

16.
托马斯.哈代的名著《德伯家的苔丝》是一部能够充分体现哈代宿命论思想的小说作品。本文从哈代生活的社会背景和教育背景以及达尔文的进化论,叔本华的悲观主义等着手,论述了哈代宿命论思想体系的形成原因和特点,并结合宿命论常用的手法:巧合和预示,对宿命论思想在作品《苔丝》中的体现进行分析。本文作者认为,哈代的宿命论并不是一种纯粹的宿命论,而是借宿命论来批判资本主义道德观。  相似文献   

17.
英国现代诗人、小说家托马斯·哈代,是一位跨时代的文学巨子。他一生中给人类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产品。那纯洁美丽的苔丝、善良富有追求的裘德的不幸遭遇曾震撼了多少人的心灵,作家对社会和人生的深沉探索又曾唤起多少人的共鸣。然而,从他的作品开始问世的时候起,批评家对他的创作的看法就  相似文献   

18.
一、前言托马斯·哈代(1840—1928)出生于英国的一位建筑工之家,是英国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早年当过建筑工。其作品主要反映两大主题:①人与社会力量的抗争;②对生活与爱的嘲讽和失望。哈代自己认为他的小说可分为三类,即:①性格与环境小说,如《绿树之下》(1872年),《远离尘嚣》(1874年),《德伯家的苔丝》(1891年),等等;②浪漫与离奇小说,如《一双蓝眼睛》(1873年),《号子上校》(1880年),《城楼上的两个人》(1882年)《心上人》  相似文献   

19.
英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哈代在其长达60余年的文学创作生涯中,写出近百首不同题材的诗歌。其中,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的抒情诗在主题、抒情风格、语言运用等方面都有着独特的艺术特征。本文通过作者由不懂哈代到读懂哈代直至回味哈代这一过程主线的描写,分析阐述了哈代抒情诗及其独特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20.
研究指出,托马斯·哈代一直以小说家的身份受到各界的关注,但从20世纪70年代起,哈代的诗歌受到越来越多的读者和批评家的注意。他的诗歌既没有维多利亚时代的风尚,也没有现代主义的极端激进,而是将两者巧妙地结合起来,这些思想深刻、内容充实的诗篇为处于浪漫主义末流的沉闷的维多利亚诗坛吹进了一股清新的风。本文试图从诗人的诗歌主题和内容着手,分别从哈代的爱情观、人生观、自然观三个方面来追寻文字背后其独特的人生哲学,追寻作者心目中那遗失的美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