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中日甲午战争中清政府上层有没有分裂为帝后两党?翁同和与李鸿章是不是主战、主和两派?夏冬同志在《北方论丛》1984年第1期发表《试论中日甲午战争中的李鸿章与翁同和》(以下简称《试论》)一文认为:甲午战争中"李鸿章不能算纯粹的主和派,翁同和也不是始终的主战派".他们之间"不存在谁主和谁主战的问题",从而也否认了帝后两党的存在与战和之争的事实.我认为这是不符合历史实际的.  相似文献   

2.
在甲午中日战争的论述中,有一传统说法,即“帝党主战,后党主和”。事实是,在这场战争中,虽然总的说来帝党表现比后党好,但帝党并非始终主战,后党也非始终主和。让我们先来看看后党中心人物慈禧太后对“战”与“和”的态度。大量事实表明,慈禧太后开始是主战的。据《翁文恭公日记》甲午六月十四日(1894年7月16日)记载:“上意一力主战,并传懿旨亦主战。”又据该日记甲午六月十五日载:“皇太后谕不准有示弱语。”  相似文献   

3.
翁同和不是维新派作为光绪的老师,历任清政府户部侍郎,都察院御史,刑、工、户等部尚书,军机大臣等要职的翁同和,由于光绪下诏变法,西太后为了孤立和打击光绪,变法后四天就迫令光绪将翁同和“开缺回籍”。当戊戌变法失败后,又将翁同和加重“革职永不叙用”,交“地方官严加管束”。由于戊戌变法的失败,翁同和与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陷入类似的悲剧,这就使人们误认他和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  相似文献   

4.
清末民初,张謇曾以他的"大生"实业系统名噪江南,成为东南首屈一指的实业家,然而张謇不仅是一个实业家,而且也是当时政坛上举足轻重的政治家.他起初追随翁同和,以"翁门六子"的身份参予帝后党争,成为帝党骨干,后来又在立宪运动中击鼓鸣号,成为立宪派的首领之一.武昌起义后,他又转向共和.成为近代政治舞台上一个复杂多变的重要人物.本文试就张謇政治思想的形成,发展和变化,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5.
研究中国近代史,说到晚清政局和重大社会变革,没有不提到翁同和的,因为这些均同他有关。百年前,他曾一手支持光绪帝发动维新变法,并草拟宣布实行维新变法的国是诏和开办京师大学堂的谕旨。他因支持变法,引荐康、梁维新派而蒙受革职编管的重惩。几年前,作者曾写过翁...  相似文献   

6.
史斌 《兰州学刊》2010,(7):221-224
甲午战争对于东亚政局产生了重大影响,中日两国的战略格局和外交态势在战前战后发生了较大改变。作为两国争端与交涉的组成部分,中日电信之争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战争对于中日战略地位的影响,也见证了甲午前后中国对日态度由对抗转为妥协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7.
<正> 1888年9月5日,李鸿章以代粤商陈承德递禀为名,奏请将唐胥铁路由天津展筑至通州(今北京市通县)。展筑理由是:“利于用兵”和“既可抽还资金,并可报销海军经费,公私利益不止一端。”9月27日,经奕譞奏请、西太后批准,并谕令户部每年拨银二百万两交李鸿章使用。而谕令一经宣示,舆论大(言华),并展开了一场争论,即所谓津通铁路之争。反对修此路者居多,上自台阁大臣,下至御史言官,纷纷上奏,要求停止工程;翁同和也力主缓修;赞成者,在王公大臣中主要是醇亲王奕譞。顽固派守旧,反对修路自不足怪,翁同和为什么力主缓修?而奕譞为什么反而赞成呢?这场争论的真相到底如何?对此问题,史学界一直存有争议。本文就这个问题谈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8.
<正> 庚子事变中的和战之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颇值得研究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过去还很少有人涉足,最近几年才提出来讨论。但是,庚子事变中和战之争的情况相当复杂,涉及到好多方面的问题,不能只就其某一个方面进行孤立地考察。这里,试谈一点个人的粗浅看法。一、后党主战派的阶级基础在庚子事变中,清政府内部仍有主战和主和两派,但这两派已不是甲午战争时期以帝后两党对立的两派,而主要是由后党分化而成的派别,而且主战派一度扮演了主要角色。那  相似文献   

9.
苏小东  陈美慧 《学术界》2005,(1):264-276
20 0 4年 9月 1 7日至 1 9日 ,“甲午战争 1 1 0周年学术讨论会”在山东威海召开。本文就提交会议的论文 ,择要从甲午战前日本蓄谋侵华与中国的应对措施、中国方面战时的和战决策及实施、甲午陆海战及中国失败的教训、甲午战败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等四个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正> 翁同和是晚清宫廷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人物,曾为“两朝师傅,十载枢臣”,(恽毓鼎:《澄斋日记》<稿本>第四函)对当时政局起过很大作用。戊戌变法的期,翁氏既是军机大臣,又兼总署差事,故与新政关系极为密切。但是,翁是支持变法还是持反对态度?翁氏与康有为关系究竟如何?将翁氏赶出朝廷的是光绪还是慈禧?上述问题晚近以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而它们对戊戌变法研究又至关重要。要正确评价翁同和,要  相似文献   

11.
本文作者对1957年7月21日《光明日报》史学专栏第61期所刊载的张子扬先生所收藏的翁同和戊戌政变后写给友人的一封密函进行考订后认为,此密函是伪造之作。  相似文献   

12.
铁路是近代物质文明发展的重要产物。李鸿章在甲午战前对修建铁路的认识不断深化是基于对日本帝国主义侵华野心日益显露的认识。李鸿章把“海有铁舰、陆有铁路”视为求富求强的主要途径。甲午战前,在李鸿章的一再倡议下,清政府修建了名青铁路,津沽铁路、关东铁路、台湾铁路。甲午战后,铁路的作用日显重要,李鸿章兴修铁路的愿望更为迫切,并提出通过修路发展经济,建议提高关税、筹借外债、征集商段解决修路经费问题。在李鸿章的密切关注下,甲午战后,铁路修建成为清政府的一项“实政”。由此,并针对史学界存在的“甲午战争的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彻底破产”的观点,作者从各个方面进行考察论证,提出洋务运动并未因甲午之战失败而彻底破产,相反,因受甲午战争的刺激,获得更为广泛的发展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昔共工与颛顼争为帝”,①学术界历有存疑者,究其争论,皆因文献记载各殊而抒己见.正如《淮南子·本经训》说:“昔共工与高辛氏(帝喾)争为帝”一样,《史记》司马贞补《三皇本纪》又换成了祝融,说:“当其末年也,诸侯有共工氏,任智刑以强,霸而不王,以水乘木,乃与祝融战,不胜而怒,乃头  相似文献   

14.
名詞解释     
“逐步升級計划”也就是所谓有控制地逐步扩大战爭计划。它的意思是说,美帝要像攀梯子那样,在越南逐步地、不断地扩大战爭的规模和范围。这个计划是在1964年6月美国高级军政人员举行的檀香山会议上制订的。  相似文献   

15.
自从西方资本主义东渐而至中国后,中外之间围绕着外国公使是否觐见,以何种礼仪觐见清帝这一核心问题,进行着长期的论争与交涉,外国公使觐见清帝的地点,也成为论争焦点之一。中外外交礼仪与觐见地点之争,关系中外国家地位甚重,由此可见近代中外关系的变化轨迹。  相似文献   

16.
<中东战纪本末>是一部以报道和评论甲午中日战争为主要内容的书籍.它通过大量选录、选译中外报刊,对甲午中日战争的过程进行了极为详细的报道.它从军事、政治、宗教等方面对中国战败的原因进行了深刻分析,刺激着中国人深刻自省、因耻思变.它提出的改革建议涉及到政治、经济、教育、风俗、外交等诸多方面,也多有可取之处.<中东战纪本末>对当时的中国人全面认识这场战争,深刻反省战败的原因,提供了有益的素材,对变法思潮的兴起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春秋末期,出于社会治乱的需要,孔子提出了“正名”学说,对“名不正”的谬误进行了批评;其后,墨家也提出了“取实予名”、“以名举实”的主张,并从不同的角度对谬误进行了分析。在孔墨正名辩谬,并以此来辨正同异贵贱,辩明是非治乱的过程中,他们在思维认识上有其同和异,在路径上有其同和异,在方法论上有其同和异,并以此熔铸了他们各自的求真精神和求治精神。  相似文献   

18.
试析严复的近代化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午之战中国败于日本,对中国知识分子震动很大,他们对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的近代化进行了反思,感到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的洋务派的近代化不足以救中国,遂进行了新的探索,提出了以“变政”为核心的改革主张。在戊戌时期的先进思想家中,严复既有较好的中国传统文化功底,又受过比较系统的西方文化教育,因而他的改革思想能够博采中西,从多方面对中国落后的原因进行独具特色的分析。(一)洋务运动近代化与专制制度的制约中国的近代化,从洋务运动至甲午战争已历时30年,在抗御外侮、收回利权、培养人才方面虽不无成绩,但却未能从根…  相似文献   

19.
陈炽是中国近代著名的维新思想家。戊戌维新运动期间,他往来于军机大臣、户部尚书翁同和与维新运动领袖康有为之间,颇为活跃,并担任了强学会会长,著有《庸书》、《续富国策》等。近读张登德博士《寻求近代富国之道的思想先驱——陈炽研究》(齐鲁书社2005年版),感到该书有几个特色。首先,该书对陈炽的研究较为系统和全面。从20世纪30年代始,我国学术界开展了对陈炽的研究,唐庆增先生的《清季陈炽之劳工学说》(《经济学季刊》1930年第1卷第1期)一文,开陈炽研究之先河。改革开放以来,对陈炽的研究达到一个新的阶段,不仅发表了30余篇…  相似文献   

20.
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的大约四十年间,欧洲知识界爆发了一场“古今之战”.这一事件通常有两个名称:在巴黎爆发的论争称为“古今之争”,在伦敦爆发的论争称为“书籍之战”.这一事件不仅是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之间的连接点,而且标示出现代西方文明史的基本格局.分析这场“古今之战”的开端,维持而非打破“古今之战”的历史僵局,对于文明史的未来发展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