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方人》2006,(5)
前两天,我和同事吃饭时讨论起工作午餐问题。一位年轻同事说:有没有免费午餐,是中西公司文化的一大区别。我提出异议:”我也在中国工作过多年,换过几个单位,但我怎么从来没有吃过免费午餐啊?”不料,我却遭到另外几位来自中国大陆年轻同事的围攻:“你那都是什么年代的老黄历了?时下的中国,只要是白领工作,公司不提供免费午餐的恐怕不多了?”那位从午餐辨析出中西差异的年轻同事甚至说,如今不提供免费午餐的中国公司,大概都很难招到或留住人才。我由此回忆起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各类单位时常出现的“分鸡分鸭”的  相似文献   

2.
胡晓 《社区》2010,(15):16-16
一位自称“年轻居委会大妈”的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某80后社区工作者在网上发帖,记录了自己入户登记出租屋住户身份证的经历。以下是她和一位“美女”居民的对话:——(面带微笑地)你好,我是××居委会的,需要登记一下您的身份证。——(口气很不友好)你凭什么登记我的身份证?——(解释地)我有证件,我是居委会的工作人员,按上级要求来登记住户的身份证。  相似文献   

3.
《可乐》2006,(10)
上个月,办公室新来了一位女同事。她年轻又有气质,长长的秀发赢得了很高的回头率。由于办公室空间不大,她和我背对背坐着,每次回头,秀发总会从我背上轻扫而过。时间一长,我身上也免不了沾上几根青丝。为此同事们都羡慕得不得了。有天下班后,我一进家门,妻  相似文献   

4.
1999年新春以来在外交部新闻发布会上崭露头角的章启月女士,是80年代初钱其琛倡议率先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后第18位外交部发言人,也是外交部近16年来第3位女发言人。相对朱邦造、孙玉玺而言,这位迄今为止最年轻的外交部发言人完完全全是位“小妹妹”。章启月40载人生旅程有四分之一在纽约度过。四分之一世纪以来,她和父亲都曾是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的参赞,堪称新中国外交史上一桩佳话。 少小负笈纽约城 1998年那个难忘的秋日,当银色的飞机在纽约肯尼迪国际机  相似文献   

5.
1998年1月21日星期三一清早,比尔就唤醒了我。他坐到床边对我说:“报纸上刊登了一些东西,想来应该让你知道。”报上说的是他与白宫一位前实习生有暧昧关系,并说他要求这位年轻女士在被问及此事时不要说真话。 比尔向我解释说,他在两年前结识了一位名叫莫尼卡·莱文斯基的白宫志愿者。他与她闲聊过几次,她在工作上也帮过他几次忙。这种情形我业已经历过十多回了,因为这完全符合比尔的天性。我对这种情况并不陌生,所以我不难断  相似文献   

6.
耳朵     
巫凉 《社区》2013,(23):23-23
早上在站台上,遇到一位老人,拉着我絮絮地说话:她80岁了,是北京人,年轻的时候在北京上大学,后来参加文工团,被部队的领导看上了。儿子和她一起住,儿媳每周三来看她。老人的逻辑不是很清晰,反复地讲,有时候自己意识到,会抱歉地说一声:“年纪大了,脑子不好用。”有时候,她把我当成一个熟人,看着我的眼睛说:“这样的话,我也只能和你说说啊。”  相似文献   

7.
俞荣 《老友》2009,(3):37-37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九江市委老干部局成立不久,一位从市委党校调来的年轻姑娘,用自己的热情倾心服务于老干部,老同志亲切地叫她"小夏"。如今,岁月的车轮驶入了21世纪,小夏的青春容颜已逐渐消  相似文献   

8.
刘春侠 《社区》2005,(13):28-28
2005年4月,我进入河北省唐山市河北路办事处南二社区工作。作为来社区工作的第一个大学本科毕业生,我听到很多议论。有人说“:这些婆婆妈妈的工作,都是老头老太太干的,年轻的大学生干这个,真是浪费。”但也有人赞成说“:社区干部年轻化、知识化是个趋势,老一代的那种街道工作方式确实应该被淘汰了。”听着人们的议论,我心里对这项工作不免有些轻视,觉得自己干起来应该是不费吹灰之力,可没想到刚上班,我就闹了个笑话。刚到社区上班,一位阿姨要去公证,来社区开证明信。她先从律师处抄了一个样本,还认真地告诉我,只需把里面的人名换上她的家人…  相似文献   

9.
大四那年,我去一家报社实习。第一天报到时,部门主任安排一位同事带我熟悉环境,这是一位穿着一身宽松西装外套的年轻女孩儿,我微笑地打招呼:“老师好!”她笑了笑,然后耐心地带我熟悉工作环境、内容,我一口一个“谢谢老师”,还自以为特别礼貌、尊重前辈。结果,下班后她悄悄对我说:“你不用一直叫我老师啦!这样我很尴尬,我和你一样都是实习记者,也是大四。”  相似文献   

10.
邻家住着一位港客,是个六十多岁的老太太,整天学国画、学写生、学素描,忙得不亦乐乎。笑问为时不晚?她指着身边的老母亲说:“与母亲比,我还年轻呢。” 这话很幽默在理:年轻是相对的。与青年人比,她年老了;与年长的比,她却年轻。  相似文献   

11.
重庆有一位天姿国色的年轻女子,拥有两个大学文凭,而且当过部门经理,却因为工作中一些并非不可逆转的挫折而一蹶不振,自闭家中,一睡三年,成了“睡美人”。 为了扶助渴望重新工作的“睡美人”站起来,成千上万市民的如潮爱心涌向她:街道办事处的同志为了让她重树参与竞争的自信心而对她视如己出;重庆市巴南区的一把手为“睡美人”的再就业而作了特别批示;重庆市市长更是在日理万机的情况下对“睡美人”的“苏醒”过程予以了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2.
一天,我和友人在一间咖啡室聊天,隔座来了两位20多岁的丽人。她们都穿着60年代的服装,这是今年最流行的打扮。 穿白色直筒裙的那位,一边落座,一边带着艳羡的语气说:“没想到你的男友这么酷,这么有型!” 另外那位穿着Twin-set粉红针织上衣及窄脚裤的,则面露得意之色说:“不知道为什么,他对谁都不理不睬,却只对我一个人好。” “那是因为你的魅力无法挡嘛!”穿白衣的女子说。 我听了几乎为她捏了一把冷汗,忍不住想马上告诉她:“这样的男人绝不是  相似文献   

13.
为什么哭     
有一个地方,住着母子二人,儿子出外打工挣钱多年。老婆婆好不客易盼来了儿子的一封信,可自己不识字,她决定到村里的老师家去请教。她走到一座小桥上,碰见一位年轻的小伙子。老婆婆急于想知道儿子的消息,便把信交给小伙子,请他念念。谁知小伙子只念了“妈妈”二字,就掉起眼泪来。老婆婆忙问:“小伙子,是不是我儿子出事了?”可那小伙子眼泪还是一个劲地掉下来。老  相似文献   

14.
2012年12月4日,成都伊顿国际学校校长Carol Hutchinson在学校中接受笔者专访。 “我有两个硕士学位,我大女儿也有两个,除此外她还即将拿到一个博士学位。”来自英国的“天才妈妈”Carol Hutchl RSOD,2012年8月刚到成都工作,担任成都伊顿国际学校校长。说她是“天才妈妈”,是因为她的大女儿Simone在9岁的时候,智商就达到了145。在教育自己女儿的同时,Carol还从事了教育工作数十年,现在她来到中国,希望把她的经验带给成都的年轻父母们。  相似文献   

15.
在旧金山熙熙攘攘的唐人街上,少年导游格洛丽亚·陈站在街角,讲述着他们这代人称为“C街”的这个社区的原始历史。她指着附近的一所小学,略显退缩地解释说,学校是19世纪80年代建立的,当时叫“东方学校”。在那个年代,许多旧金山人不愿让子女与“亚洲人和蒙古人”来往,因为他们认为这些人身上有脏病。她说:“我很不安,这让我感到沮丧。我是亚裔。我很干净。我很讲卫生。他们怎么会忽略了这一点呢?”17岁的陈每周三次带领游客在唐人街做90分钟的观光游。她和其他华裔美国少年并肩工作,让游客们了解唐人街的另一段历史——讲述她的祖先150年前…  相似文献   

16.
说起虹影,就不能不提到她的代表作《饥饿的女儿》。该书讲述了一位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平民少女寻找自我的感人故事。小说的主人公“六六”生于1962年的重庆,那是一个饥荒的年代。她是双重饥饿(食饥饿和性饥饿)的产物,是靠“一根扁担两根绳子”挑着家庭重担又饥又饿的母亲和另一个拥有一副贫穷肩膀的年轻男人的私生女。  相似文献   

17.
前几年,《老人天地》老社长、现名誉社长姚明同志将珍藏的个人照片印了《我的人生写真》,她战争年代的两位老战友陈冰、于冠西欣然题词:一位称赞她“口若悬河无所惧,心如皎月不须藏”;另一位则说:“其为人也,旷野之劲草,山向之清泉。”都只有两三句话,却极其贴切传神。姚明本人也很满意老友对她的评价。  相似文献   

18.
荒诞姻缘     
《社区》2003,(20):58-59
求婚两位已婚男士闲聊,一位提议谈谈各自求婚的动机。“我是在夏天见她穿了一身薄衣服,美腿隐隐若现,于是就向她求婚了。”“我正好相反,”另一位接着道:“我老婆总是穿长裙,我想知道她的腿究竟长得怎么样,于是就向她求婚了!”  相似文献   

19.
刘杰 《社区》2003,(18):23-23
罗林,是位才26岁的年轻女民警,共产党员,调进派出所不到两年,可就在她负责的社区,有不少居民会滔滔不绝地向你叙说她与居民打成一片的为民、爱民故事—— 2001年10月,罗林调到贵州省贵阳城郊结合部甘荫塘派出所工作。在工作中她积极向老同志请教,对辖区的“情况”进行摸底了解,主动向所领导请求“下段”。恰好在这个时候,所里  相似文献   

20.
豫剧大师马金凤在80年的演艺生涯中,每次演唱完后,为保护嗓子,都要喝上一碗面汤,这是当年她唱戏把嗓子唱哑后,一位老中医告诉她的保养方法。这习惯马金风一天都没有中断过。为了保护嗓子,她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80年没有喝过一滴酒,以至于有一年在她的寿宴上,她笑着说:“我很想知道葡萄酒是什么味,可是我还是不能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