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新疆矿业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 ,新疆明确提出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 :以“一黑一白”为重点的优势资源转换战略、科教兴新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新疆矿业发展战略的制定 ,应以这三个战略为指导 ,提出新疆矿业发展战略的基本框架、战略目标和步骤、战略重点和布局。一、新疆矿业发展战略的基本内涵从新疆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出发 ,并结合新疆矿业的实际 ,新疆矿业发展战略是 :在改革开放方针的指引下 ,实施以矿产资源优势逐步转换为产业优势进而变为经济优势 ,坚持依靠科教兴矿及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概括起来讲 ,就是“以黑 (石油、天然气、煤、铁、铬、蛭石矿 )、…  相似文献   

2.
城镇建设是县域经济增长的新亮点。1998年以来,大余县抓住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难得机遇,果断作出了实施“以城镇建设带动各业发展的龙头工程”的战略决策,按照“规划高起点,建设高标准,管理高水平”的要求,加快了城镇建设的步伐。1998年完成了“十大”重点工程...  相似文献   

3.
西部省区迎接“入世”挑战的重大对策之一是调整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模式 ,由传统的“资源开发推动型战略”转变为“渐进式贸易自由化带动战略” ,实现工业化与知识化混合发展、内向经济与外向经济并重、经济快速增长与社会全面进步相协调、区域经济与全国经济和全球经济相融合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把改善投资环境、实施知识创新工程、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发展外向型经济确定为战略重点 ,地区开发重点适度向大城市倾斜  相似文献   

4.
研究地区经济发展战略,要首先弄清地区的情况,及其在全国大区域中的经济地位。安徽沿江地区在整个长江流域中,居东西交通要道;区域分工以原材料工业和农业为主;对外经济联系以东向为主;经济发展水平在省内居“波峰”,但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居“低谷”状态条件,鉴于上述,根据促进劳动的地域分工、加强区域间的横向联系、着眼综合开发等原则,沿江区在未来经济发展中应当采取东西南北中的全方位战略:(1)东西方位的双环战略——在今后我国建设布局重点将向中部地区转移,沿海地区的资金、技术、人才将向内地“梯度转移”这一大趋势下。我省沿江地区应当紧紧抓住上海经济区和武汉经济区这两“环”。借助两者的经济、技术优势,来一个“引体向上”,以加快发展步伐;(2)南北方位的“合纵”战略——我省沿江区与省内的两淮、皖中、皖南三个区之间在资源组合的配套方面具有相当的完整性,因此应当实行南北“合纵”的战略,互相补充、互相支持、协调发展、共同繁荣:(3)中位的一体化战略——为了实现沿江区内部的协调发展,有必要在经济结构、生产布局和体制、政策方面采取一系列对策。如调整企业的技术、组织结构,重点发展工、农业内部的优势部门,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抓好各类生产基地的布局,加快沿江地区西部的发展,搞好城镇  相似文献   

5.
由广东省委党校陈鸿宇教授主持的“九五”国家重点课题的最终研究成果 ,专著《区域经济梯度推移发展新探索———广东区域经济梯度推移发展和地区差距研究》一书 ,被选入中共中央党校主管的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立项的“创新与发展”丛书 ,于2 0 0 1年 1月由言实出版社出版。改革开放以来 ,在邓小平“共同富裕”构想指导下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由“非均衡发展战略”替代了原已实行 30多年的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最近 ,国内学术界对“非均衡发展战略”进行了反思 ,广东对省内“梯度推移发展战略”的反应也褒贬不一。对此 ,作者认为必…  相似文献   

6.
1999~2000年山东: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卫国 《东岳论丛》2000,21(1):38-44
1999年山东的经济运行态势 :总量平稳增长 ;经济结构渐变蕴蓄着显变 ;市场供求呈“通缩型”失衡。 2 0 0 0年山东面临的市场供求态势 :内需制约依然很大 ;存在着解决“通缩”与防止“滞胀”的两难选择 ;制度创新进程加快 ,将强有力地“助推”着有效供给的改善 ;出口增长有良好的转机。 1 999~ 2 0 0 0年山东一系列主要经济指标将发生良好的变化。实现 2 0 0 0年山东经济可能有的发展目标。应该采取六个方面的政策 :一是启动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群带动经济发展的战略 ;二是启动东西结合“协作型竞争”的区域发展战略 ;三是加大经济国际化战略的实施力度 ;四是重点抓好政府机构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建立现代金融市场体系、实现就业市场化这五大制度创新工程 ;五是进行战略产业和经济结构的重组 ;六是继续同时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  相似文献   

7.
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在于重构区域竞争优势,在我国发达地区发展约束力不断加大的现实条件下,必须以创新为动力,驱动区域经济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化,提高区域经济的竞争优势和发展主动权。创新驱动推动区域竞争优势重构的路径是培育区域发展的核心动力,将创新能力和潜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增强区域创新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活力。政策重点是培育社会对创新价值普遍认同的创新文化;加强制度创新,重构创新政策新优势;推动产业创新,为构建产业竞争新优势提供动力源;实施人才战略,为创新驱动重构区域竞争优势提供智力保障;加强生态建设,增强区域协调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8.
促进“哈大齐”经济带崛起的战略构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黑龙江省的“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明确提出要加快全省国民经济发展步伐.力争与全国同步进入21世纪。这一跨世纪纲领的实现,除了方方面面的努力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不应忽视,这就是“优势区域”战略的研究和实施。促进“哈大齐”经济带的崛起就是这一战略的具体体现。一、黑龙江省实施“优势区域”战略的必要性及其定位1.当今国内外区域经济发展走势一个时期以来,世界经济和国内经济的发展均呈现出区域化倾向。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为促进自己的经济发展,增强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已经和正在建立各种跨国的区域经济联合…  相似文献   

9.
我国稳步推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践经验以及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城市群理论均表明,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有赖于依托区域内重点地区和重点城市,走一体化发展道路。在梳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理论发展脉络基础上,基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框架,深入分析山东、河南、河北尤其是冀中南地区实施一体化发展的协同优势,提出推进一体化发展的具体建议,即构建冀鲁豫大三角,实施“东飞西展”战略,在泛黄河流域下游打通东西经济共同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0.
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经济日益崛起的时代,结合湖北省已有文化资源的现状来看,大力发展湖北文化事业及文化相关产业,应该被确定为新世纪湖北文化发展的主要战略.湖北建设文化强省的战略思路是对湖北文化资源现状作出必要的优势分析与文化价值研究与判定,对"特色文化"优势进行资源整合.湖北建设文化强省的战略对策主要是以特色文化为重点发展对象;以文化名牌为龙头工程;以多元合作为发展途径;以文化集团的组建为契机,打造湖北文化经济的"航空母舰".  相似文献   

11.
海峡西岸所处的区位优势,构成了其发展对台经贸关系的独特条件。在经济区域化趋势中,福建提出了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战略,就是要走区域协作的发展道路,以寻求最佳的资源配置和区域分工,取得相对的竞争优势。拓展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对台经贸关系,应从低层次的“优惠贸易安排”开始,逐步推进到中层次的“自由贸易区”,最后再发展到高层次的“经济一体化”,做到短期的临时安排与长远的战略考虑相结合。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应在不违反“一个中国”原则的前提下,有步骤地让一些带有探索性的对台经济政策与措施在区内试行,取得经验,不断总结,逐步完善合作机制,再向各地推广。海峡西岸经济区作为对台经济政策的试验场所,就是造就对台经贸交流的特殊环境,以作为对台经贸政策创新的重点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后工业社会,服务经济已成为国家和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源泉。从经济学和战略管理学的角度出发,运用文献分析和规范研究方法,在梳理服务经济理论、剖析服务经济本质的基础上,推导出服务经济作用于区域竞争的4条战略路径:专业化分工、科技进步、服务产业升级和城市化;借鉴波特的“钻石模型”,探究了区域获取竞争优势应采取的竞争战略。  相似文献   

13.
丹江口市政研室的刘云峰同志来稿认为,内地区域与沿海区域的经济差距主要在于市场经济运作程度即市场深化的程度差异。为此,作者提出内地区域经济发展应结合其自身的特点和现实,重点采用“三主三转”的策略。所谓“三主”是指:内陆区域发展的“主干道”为内联外引,即首先重视内联,以联促引,引进、嫁接、改组、重塑内陆区域的企业结构和经济结构;内陆区域发展的“主阵地”为土地成片出让开发;内陆区域发展的“主攻目标”为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即使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作为内陆区域城  相似文献   

14.
李程骅 《江海学刊》2022,(2):75-82+255
新时代中国特色城市群快速崛起,已成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与重构国家城镇体系空间形态的重要力量。深化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是我国高质量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支撑与科学选择。在建设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和推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大格局下,由扬子江城市群带动的区域重点功能区发展战略,是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培育造就高水平区域创新高地和核心竞争优势的战略选择,是走好中国特色城市群现代化发展道路的实践担当,将为“中国情景”城市群注入更加丰富的内涵,印证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美好未来。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确定了以东北、西南、西北等资源富集地区为依托,建立若干各具特色的重点产业区的战略布局.全国经济发展战略向西倾斜,新疆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新疆的大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机遇.新疆要坚持不懈地发挥资源优势,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是非常正确的战略选择.矿产资源是新疆独具特色的优势资源.矿产勘查开发,是新疆最重要的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应当坚定不移地列入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6.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决策使中部地区迎来了新的战略机遇。中部地区在新一轮崛起中的战略定位是:打造“三个基地一个枢纽”、培育充满活力的城市群、形成“两纵两横”经济带、繁荣社会公共事业,以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实现区域价值,在全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在传统经济体制下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不同进程,总结了对某一地区实施倾斜政策应以不损害其它地区的利益为前提,不能期望中西部地区与沿海地区经济的均衡发展在短期内实现,应逐步改变各地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产业集中程度低和专业化水平低的现象,这样几条教训,提出了以“优势互补、要素互换”战略、“产业升级、产业转换”战略、“试验区和重点区”战略、“文化西进,提高综合实力”战略、“自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战略为内容的促进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  相似文献   

18.
苏北后发优势及其培育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北的后发优势根源于其经济社会条件及其改善。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影响后发优势的因素聚合累积,使苏北后发优势逐渐形成。苏北的主要后发优势有:接受“上海、苏南经济带”辐射发展的相对区位优势;“△”型城市经济带空间结构优势;产业和人力资源开发优势;农业产业化经营优势;工业技术性后发优势;地方政府推动发展优势。苏北后发优势仍较多以潜在形式存在,应实施培育工程:相对区位优势工程;城市、城镇带建设工程;高校聚集发展工程;农业产业化经营与龙头企业工程;新型工业化与技术创新工程;地方政府经济职能转变和经济行为规范工程。  相似文献   

19.
经济欠发达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应把发展高等教育,提升高等教育能量作为发展战略的重要平台,实行不同经济发展带的区域协调、共同发展,提升高等职业教育的层次;在发展途径上,可采取“水流洼地”式、“借鸡下蛋”式、“杂交优势”式、“空间拓展”式等战略;采取低重心办学,即办学层次以本科为主,无论是普通高校,职业高校还是民办高校,不要追求高学历教育的发展规划,把目标定位于为第一线培养技术人才;同时专业设置以职业为本位,不以学科为本位,培养制造工艺、施工、服务型的专门人才。  相似文献   

20.
《四川社科界》2007,(1):41-44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快速发展,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速度的不断加快,中国与南亚区域在贸易、投资和工程承包等经贸合作领域得到了不断拓宽、层次不断加深。与此同时,具有天时、地利、人和等相对比较优势的四川也自觉不自觉地融入了与南亚区域经贸合作发展的浪潮中。四川大学“985”工程“南亚与中国藏区创新基地”、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研究员杨文武博士主持完成的省社科研究“十五”规划项目《四川与南亚区域经贸合作与对策》,深入全面地分析了四川与南亚区域,经贸合作取得的成就、存在的主要问题、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和发展的潜在空间.提出了促进四川与南亚区域经贸合作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