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市场经济条件下 ,政府代表国家通过对行政权的行使对市场进行干预。 2 0世纪中后期以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为指导而进行建立以“小政府、大社会”为模式的有限政府的行政改革 ,逐步实现有限政府与有效政府的统一。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发展 ,原有的绝对、高度统一的政府机构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市场体制的要求。我国政府机构改革应以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 ,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 ,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有限政府  相似文献   

2.
“职责同构”的中央和地方关系是基于两个方面的基础:一是我国是单一制国家,二是计划经济体制的需要.现在我们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就意味着实行“职责同构”的部分基础发生了变化.为了适应这个变化,地方政府需要进行“职责异构”的改革.现在改革中的主要困难是“人治”意识和相关法律不健全;各级政府职责权限划分困难;机构优化与人员安置困难;改革需要顶层设计等.推进地方政府机构改革职能转变,需要提高对“职责异构”改革趋势的认识;深化审批制度改革;加强地方政府管理服务职能;进一步理顺部门间的职能关系;协调党政机构改革力度.  相似文献   

3.
2001年,中国加入WTO已经成为定局。“入世”进一步把中国推到开放的前缘,使中国面临一个全新的经济社会环境,必将对中国的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政府机构改革,也必将由于“入世”带来的社会环境的变化而深受影响。因此,研究中国“入世”对政府机构改革的积极作用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课题。 第一、优化环境。是指通过“入世”把中国进一步推进到国际大家庭里面,使中国能够更加开放,更加理智地面对以综合国力为基础的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和挑战。现在还有许多国人在相对闭塞的环  相似文献   

4.
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依法治国”方略,如何完善金融立法建设和推进政府金融规制改革,以此引领和推动中国金融改革,已成为理论界和金融监管部门高度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借鉴演化经济理论分析政府金融规制的生成、演化、“基因”影响和体系形成过程,在统计分析基础上对目前中国政府金融规制体系和特征进行归纳;针对政府金融规制改革的顶层设计问题,本文提出统一政府金融规制机构设置的观点,在构建“双参与”和“双评估”流程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规制目标”和激励机制的正向作用机理,说明了评估流程设计对于政府金融规制效果起到修正和改进之作用.  相似文献   

5.
职责同构是当代中国纵向政府间的主要关系模式。纵向的、不同层级的政府在职能、职责和机构设置上形成了高度统一和雷同。相对于政府的经济、社会职能转变的不到位而言,纵向政府间的“职责同构”关系模式已成为中国政府机构改革陷入“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困境的另一主要症结所在。因此,打破职责同构成为当前中国政府机构改革的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政府主导”作为我国绝对贫困治理的一项核心制度安排,在政策制定、责任压实、监督考核、组织动员、资源调配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形成我国贫困治理的重要经验。但是,由于政府自身存在不完善性以及政治逻辑、行政逻辑对贫困治理的不当干预,政府主导的贫困治理带来一系列负外部效应,导致扶贫产业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脱贫群体内生“动”“能”不足和主体地位缺失等。新发展阶段,要加快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协调好效率与公平关系以及发挥城乡制度联动效应,逐步推动“政府主导”向“政府有为”转变,更好发挥“有为政府”在常态化兜底扶贫保障、建立相对贫困治理机制、提供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以及调节收入再分配等方面的作用与优势,从而有效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7.
中国医疗卫生改革:加强政府责任与引入市场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朝银 《兰州学刊》2006,(3):162-165
官方调查表明,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从总体上讲是不成功的”,其“不成功”的原因主要是医疗卫生的商业化、市场化。对此,政府及相关研究机构应保持清醒的头脑。笔者认为“不成功”是事实,但“不成功”的原因不能简单归于“市场化”,而恰恰是政府责任的缺失与市场的扭曲,而市场的扭曲并不等于“市场化”。市场的扭曲源于政府职能不到位。对于未来的医疗改革并不是回到计划经济时期完全由政府主导,也不是“一卖了之”,而是在加强政府责任的同时,促进政府与市场的有效结合。改革不是强化政府弱化市场,而是通过完善政府职能来加强市场机制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职能导向论: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逻辑导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机构改革一直是中国政府改革的主题与核心.对于地方政府而言,政府机构改革存在明显的“职能导向”,即机构改革以明确政府职能的基本定位为逻辑导向,这一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职能导向论”.中西方国家在地方政府中的机构改革实践可以作为“职能导向论”的经验证据.在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历史背景下,中国的政府职能定位正由“经济建设”转向“公共服务”.与此同时,地方政府的机构改革也正以“大部门体制”为目标,以有效履行政府公共服务职责.但是,在目前,两者之间的协调还存在许多误区,阻碍了政府改革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9.
条块关系:政府间关系的一种分析视角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周振超 《齐鲁学刊》2006,5(3):144-147
如何协调好政府间关系,既是一个历史难题,又是改革中所面临的现实挑战。条块关系是中国政府间关系模式的基础,也是地方政府体制中基本的结构性关系。“条块分割”的政府管理体制造成了行政效率低下、政府机构庞大和中央决策的“中间梗阻”等诸多问题。为了给当前政府间关系重构的实践提供有益的经验,很有必要对条块关系作一个深入、系统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0.
全球化时代的政府角色与服务型政府建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世界典型国家政府角色的演进,与其说是观念和价值规范的产物,不如说是政治、经济、文化与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全球化时代,“发展是一种社会转型的过程”的观点正得到认同,“更好的治理,更好的服务”已成为各国政府改革所追求的共同目标。本文基于公共服务内涵的三重性,将中国定位于现代化进程中的“发展型国家”。当前,“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转变,以及政府发展的双重历史任务要求树立“以公共服务为导向,以规制治理为手段”的理念,建设综合了民族和时代特色的“规制—服务型”政府,提升国家能力和政府能力,完成从“发展型国家”向“服务型国家”的嬗变。  相似文献   

11.
在西方学者看来,政府失效的基本内涵包括三层意思:政府作用的结果带来了新的市场失灵和社会不公;政府机构的高成本和低效率;政府实施的政策和行为不能实现预期的社会公共目标。对于政府失效的原因,西方学者大多将其归结为政府机构低效、寻租活动的广泛存在、政府再分配的不公平等因素。为此,他们主张通过进行经济政策立宪、提高政府机构效率、加强对政府机构的监督等措施进行补救。实际上,政府失效既有政府自身体制性的原因,也有政府行为缺陷的因素。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成立以来 ,党和政府为建立和完善结构合理、人员精干、灵活高效的政府机构 ,开展过多次精兵简政。 1998年以前 ,较大规模的政府机构改革已经进行了八次。虽然八次改革均未跳出“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历史怪圈 ,但每次都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或多或少发生过一定的积极作用 ,都有许多宝贵的东西值得我们去思考。认真搞好这方面的思考和研究 ,对于推进我国正在进行的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政府机构改革必须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政府机构改革是一项巨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对政府机构改革内在规律的探索和把…  相似文献   

13.
地方政府创新作为改革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政治现象,其本身是中国政治发展的结果和体现。作为中国渐进式改革的逻辑要求,政府创新也是地方政府自主权扩大的结果。地方政府创新作为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推动力量,创新的过程同时也是政治发展的过程。通过对地方政府创新的“问题驱动”和“体制约束”双重特点的分析发现,中国政治发展将会在“改革过程中结构性变化所带来的外部压力”和“现有体制自身的约束”这种双重逻辑的共同作用下,按照自己的轨迹向前发展。这是一种渐进演化的政治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4.
我国政府机构改革与第三部门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静  冯兰 《兰州学刊》2004,(2):28-29
世纪之末 ,一场大规模的政府机构改革揭开了中国行政改革的重要一页。然而 ,中国政府机构改革始终面临着一大难题 ,那就是如何跳出“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众所周知 ,政府行政机构的低效和腐败现象的滋生是因为它承担了过多的社会职能和经济职能。然而 ,离开了政府的行政机构 ,社会本身又缺乏相应的自治能力。要解决这一难题 ,我们就必须把目光转向第三部门 ,通过大力培育和发展第三部门 ,增强社会自治能力 ,重新调整国家与社会的关系 ,以此克服行政权在行政机构体内循环的弊端 ,并促使政府机构改革最终走出“四循环”的怪圈。本文将试从社会的视野、第三部门的角度对我国的政府机构改革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地方政府“大部制”改革的困境及其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威 《南方论刊》2010,(4):39-40,64
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政府进行了多次行政机构改革,但是地方政府的行政机构改革还处于试点探索阶段。行政改革是当今世界的一种潮流,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政府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全球化行政改革运动,我国政府的行政改革也在不断推进中,特别是地方政府的“大部制”改革势在必行。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发展的原因,我国地方政府“大部制”改革不可避免地面临机构重组、人员分流、利益平衡和改革配套等方面的困境,因而有必要进行一定的分析和探讨,并相应地提出一些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政府创新与政府自觉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政府创新是政府改革、政府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或是政府改革、政府发展的合历史逻辑的引申。中国国情是政府创新的历史性前提与基础。政府创新是中国国情发展规律使然 ,具有“应然”和“实然”两个层面。政府创新应该是一种“综合创新”。要使这种综合创新成为现实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或有赖于“政府自觉”及其向度  相似文献   

17.
“有效市场”“有能集体”“有为政府”在中国农村减贫中的功能区别在于各自促进资源配置的动力不同,中国农村减贫取得的辉煌成就是“有效市场”引导的资源流动“主动性”,“有为政府”引导下资源流动“强制性”以及“有能集体”引导的资源汇聚“整合性”带来的必然结果。“有为政府”为市场作用发挥提供了保障,“有效市场”的介入对“有能集体”的资源协调能力提出新的要求,“有效市场”引导下的资源配置效率提升以及“有能集体”对资源的协调整合,又积极响应“有为政府”农村减贫支持性政策的号召,最终共同推动脱贫地区的资源获取与资源利用。吸取中国农村减贫经验,推动乡村振兴应以“有效市场”“有能集体”为主,“有为政府”为辅。应该发挥“有为政府”畅通要素流动渠道的作用,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原则,实现城乡资源平等交换。进一步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发挥“有效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充分调动农村产业发展积极性,激活农村发展所需的现代生产要素。通过“有能集体”整合协调农村内部自有资源与外部投入资源,强化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在乡村发展中“统”的功能。在“有效市场”“有能集体”“有为政府”共同作用下,实现农村资源全面激活、更易获取、...  相似文献   

18.
建立廉价而高效的政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廉洁政府,不应只限于官员个人的廉洁,必须同时建立廉价而高效的政府。为此,要使权力与机构同时减肥,人员与职能精干,政府“瘦”而“精”,全能政府必须转变为有限政府,官僚政府必须转变为效率政府,为全民提供价廉物美的优质服务。  相似文献   

19.
刘儒  郭荔 《东南学术》2021,(1):61-70
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激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活力、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经过70多年的社会主义实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我国形成了“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相结合的新型“政市”互补关系,呈现出有效市场以有为政府为先导、有为政府以有效市场为基础的“双螺旋”结构特征.新型“政市”组合模式既能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又能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超越了政府和市场“二元对立”传统思维定式,实现了政府和市场关系的优化和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仵希亮  常春芹 《东岳论丛》2005,26(5):202-203
电子政府是随网络技术发展而发展成的一个新的事物,电子政府突出“人本”、“法治”、“廉洁”等行政理念。对电子政府时代的行政理念有必要作进一步深入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