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歌剧《伤逝》改编自鲁迅先生的同名小说《伤逝》,《风萧瑟》是这部歌剧中"秋"的一部分,也是一首咏叹调女高音歌曲。本文从作者创作背景、音乐形象、演唱处理等方面对这首咏叹调歌曲进行分析,认为《风萧瑟》这首歌曲唱词优美简洁、富有诗意,旋律哀婉动人、引人入胜。  相似文献   

2.
以歌剧《卡门》中唐.荷塞的咏叹调"花之歌"为中心,通过将其放置在唐.荷塞这个歌剧人物的戏剧性格整体情境发展背景中来探讨其音乐特征和演唱风格,希望通过讨论为声乐演唱者深入理解作品,进而正确演唱这首咏叹调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
著名的女高音咏叹调《人们叫我咪咪》是意大利作曲家贾科莫普契尼的四幕歌剧《波西米亚人》中的著名唱段。作曲家普契尼运用简单朴实的乐句和平稳流畅的旋律,向我们揭示了一个纯真少女初涉爱情时,由羞涩—犹豫—向往—打开心扉的心理变化。论文通过对咏叹调的曲式、主题、和声、配器、演唱等方面的分析,阐述了作曲家对咪咪这一角色的演绎。  相似文献   

4.
普契尼的歌剧《蝴蝶夫人》中的选段《晴朗的一天》是一首非常经典的咏叹调作品,一直活跃在声乐舞台上与声乐教学领域中.这首咏叹调是整首歌剧作品的转折点,也是歌剧中最具戏剧性魅力的精彩段落之一.本文即以此为切入点,针对这一咏叹调进行分析研究,从而管窥普契尼歌剧中的戏剧性因素及其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歌剧主人公拉达梅斯为研究对象,以咏叹调《圣洁的阿依达》作为载体,从人物戏剧形象、曲式结构和音乐形象的塑造等方面入手,解析威尔第在歌剧《阿依达》中利用音乐元素完成人物形象塑造的过程,为演唱者能够更好地把握咏叹调的内涵,举一反三,了解威尔第咏叹调的特点,更好地把握威尔第的其他作品,从中找到作为歌剧艺术在其创作和舞台演绎过程中的艺术通道,为今天的歌剧艺术提供更为有益的艺术借鉴。  相似文献   

6.
大型情景交响歌剧《木兰诗篇》呈现的是一种崭新的艺术形式,它以交响乐为灵魂,以"中国歌剧"这种艺术形式来重新诠释、歌颂花木兰,剧中音乐形式极为丰富,其中的多首咏叹调更是优美动人、抒情浪漫、极富光彩,彭丽媛对作品的演绎张弛有度,中西合璧、雅俗共赏,具有极高的艺术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7.
歌剧《原野》在中国歌剧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又被称为"国际歌剧史上一部伟大的爱情歌剧"。这部作品完美的结合了东方传统美学和西方现代作曲技法,以大胆的探索创新、精巧的整体构思、鲜明的音乐形象赢得了广泛的赞许。在这部歌剧中,焦大星的情感是贯穿整部歌剧的线索之一,他的咏叹调《哦,女人》是男主人公最具有表现力的,也是演唱技巧较难的一个唱段。表现了焦大星人物"懦弱型"的性格特点以及复杂而又矛盾的心理特征。  相似文献   

8.
歌剧《费加罗的婚礼》是根据法国作家博马舍的戏剧《费加罗三部曲》中的第二部改编的,主人公费加罗为了争取到自己的爱情而与伯爵斗智斗勇,最后伯爵得到了他应有的惩罚,而费加罗也得到了自己的爱情。其中咏叹调《你想要跳舞吗?我的小伯爵》鲜明地体现了费加罗的内心情绪,音乐也符合人物的性格和心态,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9.
咏叹调是歌剧音乐中优美动人、最具有音乐魅力的声乐体裁,它是歌剧唱段的核心,它的存在能使全剧华彩盎然、气韵生动。进入咏叹调的学习标志着演唱者或声乐教学对象在音乐修养方面已经基本符合了大型作品的演唱要求,声乐水平已经达到了一个高度。但是,要想较完善的唱好咏叹调,仅仅从声音上要求是不够的。在普契尼女高音咏叹调的演唱和教学中,应该让歌唱者了解到普契尼女高音咏叹调的歌剧剧情、唱段背景、旋律特征,更好的把握歌曲演唱的风格。  相似文献   

10.
文章基于理论与演唱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对普契尼的歌剧《波希米亚人》的第一幕《冰凉的小手》。心理及技术上进行了细致的分析,阐明了演员如何通过心理调节解决作品中的难点,以使演员将这首咏叹调演绎得更完美。  相似文献   

11.
对比英语、汉语、朝鲜语、日语四种语言的宾语,人们会发现它们存在很多异同。而这些异同点会为外语教学、翻译及第二语言习得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OnthePrinciplewithListeningandSpeakingintheLead¥LuDongAbstract:Thisarticledealswithwhattheprinciplewithlisteningandspeakingin...  相似文献   

13.
圣西门的实业思想与法国近代的工业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圣西门的思想以实业理论而著称,这一理论认为近代社会是实业社会,以实业活动为基础,以创造财富、造福人类为目的;为此必须努力发展近代工商业,实现工业化;圣西门还就发展法国新型的金融业和改进农业经营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圣西门的实业思想和工业化主张成了第二帝国时代工业化的主导思想,对法国近代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然的和谐     
科学创造文明 ,也使世界受到损害。当代人的生存被合法地虚无掉了 ,这种合法化的生存危机只有通过艺术的“解合法化”才能克服。艺术是人类感情的全音阶 ,能够使人意识到生命的真实存在。人与世界的和谐 ,是自然而然地拥有的。只是由于人的不断超越 ,这种本然的和谐被遗忘掉了。艺术能够引导人们回归人与自然本原的和谐状态  相似文献   

15.
我国城市建设发展迅速,对城市景观小品需求增大。速生的景观小品设计质量参差不齐,即使是设计质量较高的景观小品也因奢华而与绿色环保的时代要求相去甚远。景观设计将野草文化、就地取材纳入设计理念中,可以实现在绿色城市背景下景观的人本表达。  相似文献   

16.
美国后现代小说家多克特罗的小说《拉格泰姆时代》,以历史事实与虚构故事相互交织,构筑了一个历史人物与虚构人物的共同世界;使文学政治化,政治历史化。它表现了历史人物和虚构人物都被无法控制的经济和政治力量所异化的命运,也讲述了一段作为拉格泰姆音乐撰写的历史,从而构成了一部节奏明快的新历史主义小说文本。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德勒兹对尼采的解读,对差异、问题化、多样性、重复、褶子、组合、欲望等诸多概念的展拓对福柯产生的深刻影响。德勒兹对福柯思想的分析十分深刻,分析福柯思想中的德勒兹因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读懂福柯。  相似文献   

18.
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利用现象学和解释学的方法,对空间现象作了深入的探讨,消解了流俗的空间解释,首次提出了生存论存在论的空间观念,对于变革人们的思维方式,重新确立和把握哲学研究的主题、对象和方法做出了重大的理论贡献.通过集中考察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对空间问题的探讨,凸显了其在空间问题研究上所取得的重要理论成果,深入地揭示和剖析了这一研究所存在的理论缺陷和难题,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了海德格尔生存论存在论的时间观念在解决存在的意义问题时所固有的局限性和不彻底性.  相似文献   

19.
《悲剧的诞生》标志尼采哲学的诞生。尼采以古希腊的酒神精神为基础 ,反对理性 ,提倡解放人的本性 ,并以酒神作为重估一切价值的标准。解读《悲剧的诞生》对于了解尼采哲学的本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连浊"是日语的一种特有的发音现象。从历时角度对"连浊"称呼变化进行研究的结果发现:连浊实质上就是复合词中后部要素的词头无声辅音转变为有声辅音的语言现象,且除ハ行外,该辅音与有声辅音之间依据有无"声音"这一标志而形成"欠如的对立"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