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 毫秒
1.
咏叹调是歌剧音乐中优美动人、最具有音乐魅力的声乐体裁,它是歌剧唱段的核心,它的存在能使全剧华彩盎然、气韵生动。进入咏叹调的学习标志着演唱者或声乐教学对象在音乐修养方面已经基本符合了大型作品的演唱要求,声乐水平已经达到了一个高度。但是,要想较完善的唱好咏叹调,仅仅从声音上要求是不够的。在普契尼女高音咏叹调的演唱和教学中,应该让歌唱者了解到普契尼女高音咏叹调的歌剧剧情、唱段背景、旋律特征,更好的把握歌曲演唱的风格。  相似文献   

2.
文章选择了莫扎特的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的《哪里去了,美好时光》和普契尼的歌剧《艺术家的生涯》中的《人们叫我咪咪》两部作品进行呼吸应用的分析及对比。针对呼吸过程的四个阶段,探讨两部作品在演唱中呼吸应用的差异,从而更好地理解应用不同的呼吸对塑造不同人物的作用及其所具有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3.
谈普契尼歌剧的创作风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契尼是 19世纪末 2 0世纪初意大利最杰出的作曲家 ,他一家是意大利音乐世家。他的创作适应时代潮流 ,热爱意大利歌剧传统 ,是威尔第忠实的继承人。题材广泛 ,引人入胜 ,风格独特。他的歌剧的演出是强烈的戏剧性与声乐、管弦乐、朗诵、动作、服装、布景及灯光最高效率的综合。  相似文献   

4.
一部艺术歌剧或一段浓缩的精神生活是作曲家和诗人有感而发的创作,而对艺术歌剧时代精神和艺术风格的"把握",对角色性格和歌剧特色的"解读",对演唱处理和演绎技巧的"表现"均是对作品的二度创作。演唱者只有通过对作品全面深刻的认识,才能更好地诠释作品,形成作曲家、诗人、表演者三者的统一,最终求得演唱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5.
歌剧《原野》在中国歌剧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又被称为"国际歌剧史上一部伟大的爱情歌剧"。这部作品完美的结合了东方传统美学和西方现代作曲技法,以大胆的探索创新、精巧的整体构思、鲜明的音乐形象赢得了广泛的赞许。在这部歌剧中,焦大星的情感是贯穿整部歌剧的线索之一,他的咏叹调《哦,女人》是男主人公最具有表现力的,也是演唱技巧较难的一个唱段。表现了焦大星人物"懦弱型"的性格特点以及复杂而又矛盾的心理特征。  相似文献   

6.
歌曲演唱是艺术再创造。一首声乐作品需要演唱者将它变成有声、有情、有字、有形的演唱艺术,也就是声乐作品的“二度创作”。“二度创作”离不开演唱者对作品的分析、风格的把握、情感的处理等等方面。试从风格情感、咬字吐字、速度力度等方面阐述演唱中的艺术处理,旨在追求声乐作品的演唱更加动人,更加贴切,更加扣人心弦,更加完美;达到声以情发,情依声传,声情并茂,字正腔圆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音乐的表现与其他事物一样,是有其自身的规律性的。把一首歌真正唱好,必须对歌曲进行不同方面的艺术处理,把握歌曲的情感和风格,运用音乐的表现手段,理解歌词的表达内涵,解决歌唱中的咬字、吐字,进行正确的换气,培养歌唱的修养,锻炼歌唱的心理,恰当地选择歌曲结束时的终止方式等。  相似文献   

8.
文章基于理论与演唱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对普契尼的歌剧《波希米亚人》的第一幕《冰凉的小手》。心理及技术上进行了细致的分析,阐明了演员如何通过心理调节解决作品中的难点,以使演员将这首咏叹调演绎得更完美。  相似文献   

9.
浅谈普契尼歌剧创作的艺术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契尼 ,意大利著名的歌剧作曲家 ,世界上最杰出的、最受人推崇的作曲家之一。本文从他的歌剧创作角度出发 ,分析了作者在歌剧创作上的特点 :选材严谨 ,旋律富有个性 ,擅长写异国情调题材的作品 ,且具有惊人的和声和配器技巧  相似文献   

10.
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爱情不仅是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艺术永恒的主题。本文以普契尼的著名歌剧作品《艺术家的生涯》等为基点,借助咏叹调的艺术特色,对普契尼歌剧作品中演绎的爱情进行赏析,阐释"爱情是艺术永恒的主题"的艺术理念。  相似文献   

11.
歌唱者不仅要有良好的声音素质,还需要学习正确的歌唱方法,掌握适合自己嗓音条件的歌唱技术和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歌唱训练,这样的歌唱训练是对歌唱乐器的制作、调理和再整顿的过程。只有经过良好的歌唱训练,才能灵活自如地运用歌唱乐器,使之更适合歌唱艺术表现的需要,发挥歌唱的艺术表现力。就歌唱乐器的使用而言,歌唱技巧是获得歌唱艺术表现力的必要手段,歌唱者必须重视技术的磨练,以求得艺术的完美。  相似文献   

12.
歌唱不仅是声音艺术,也是情感艺术。一个健康动听的声音来自于科学的呼吸,机音管道的建立,声音触点精巧的碰撞和歌唱心理的稳定。如要准确贴切表达歌曲的主题和内容,必须把感情融入歌声之中。一个歌者对生活体验的越深刻,对生活越理解,就会对情感的把握越有分寸,就能使歌声与情感相贴切和相融,才能达到以健康的声音抒情。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运用教育心理学的方式方法 ,探讨了歌唱技能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美声歌唱的理论研究,从歌剧的产生、文艺复兴、欧洲声乐教学和歌唱方法等理论研究及几位著名歌唱家和声乐教师的著作,从声乐理论的论述总结出的一些原则,其中很大一部分仍然是我们美声歌唱必须遵循的准则。经过几个世纪,美声歌唱的演唱风格、技巧随着时代作品的发展而发展,至今仍盛不衰。  相似文献   

15.
歌唱的技术发展和表情达意的需要都不能忽略语言的功能。本文探讨了歌唱与讲话使用的是相同的发声机能 ,将讲话声作为歌唱训练的基本元素是合乎逻辑的结果 ;以优美的说话声建立起歌唱发声的规则是正确歌唱唯一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不能想当然地将二者割裂开来。  相似文献   

16.
舒伯特是十九世纪欧洲浪漫主义音乐的奠基人,是艺术歌曲大师。演唱其艺术歌曲时应注意几方面问题:演唱者要根据不同的旋律风格和歌词内容处理歌曲,注意运用不同的音色、力度来刻画形象,准确把握歌曲的速度,注意轻声、半声、渐强、渐弱的运用,保持声音的流畅、语音的连贯及声音位置的准确。  相似文献   

17.
《唱论》被认为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专门论述歌唱方法的理论专著,是我国民族民间歌唱艺术理论的一个里程碑。她的产生以唐、宋、元代声乐艺术的发展变化为背景,分析《唱论》在元代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可以了解我国民族民间歌唱艺术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18.
以歌剧《卡门》中唐.荷塞的咏叹调"花之歌"为中心,通过将其放置在唐.荷塞这个歌剧人物的戏剧性格整体情境发展背景中来探讨其音乐特征和演唱风格,希望通过讨论为声乐演唱者深入理解作品,进而正确演唱这首咏叹调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9.
西南独特的立体自然物候与多元的民族文化语境,造就了绚丽多彩的少数民族歌场。西南少数民族传统歌场与各少数民族传统信仰、节日庆典、婚恋习俗、文化传承、文艺娱乐、集贸交往密切相关,是其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少数民族传统歌场运作规律是其文化承传的重要机制,对其文化认同及其社区和谐具有不可忽视的功能。研究西南少数民族传统歌场文化,创造性发挥其社会文化功能,可以满足社会转型期少数民族自身文化传承的诉求。  相似文献   

20.
在歌唱艺术审美活动中,存在着一种独特的歌唱听觉艺术现象。这就是在接触歌唱声响的听觉刺激时,人们可以根据嗓音所提供的各种听觉信息和嗓音声学物理特征,借助大脑的思维想象、联想对人声嗓音重新进行形象造型设计。尽管人类对自然界各种不同性质的一般声响同样具有类似的听觉思维造型想象、联想能力,但嗓音歌唱声响信号在信息内涵方面所独有的特殊性、多样性和复杂性,使得人们能够对嗓音歌唱音乐声响的听觉刺激形成更为丰富多采的思维想象、联想和幻想,并由此引发大脑的听觉思维造型活动,进而影响和制约人们的歌唱审美艺术创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