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转型期文化困境对信仰的影响及其克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荆学民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9,(2)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中,一些人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信仰危机已是不争的事实。本文认为,理论工作者应对此做出积极的探索以引导人们克服信仰危机。信仰危机有其经济、政治及文化等多方面的原因,但因信仰隶属于文化,信仰的生存仰赖于文化,所以,信仰危机的文化方面的原因便具有独特的意义。本文从文化和信仰的关系上,论述目前社会转型期之文化困境所造成的信仰危机,并在此基础上探求走出文化困境、克服信仰危机的出路 相似文献
2.
埃里克森提出,自我同一性的形成是青少年发展的核心任务。而社会转型条件下,工具理性的高扬、青少年探索和批判精神的缺失以及对网络世界的沉溺等,给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因此,有必要对社会转型期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发展状况给予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有什么样的社会现实就有什么样的社会心理状态。社会转型期的社会心理相对于常态时期具有更复杂、更躁动、更迷茫、更活跃的特点。本文主要阐述了转型期社会心理困境表现,特别指出社会工作在缓解转型期社会心理困境方面的价值与功能。 相似文献
4.
信仰缺失:世纪之交无法挥去的一种迷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个新世纪的来临,会给人类带来一段新的历史和一种新的生存境遇,但在某种程度上,它又只不过是传统的延伸与扩展,且无法随意挥去以往许多人们并不欢迎的东西──例如,诸多的困惑与迷茫。我们在这里试图阐释的便是,现代人的信仰缺失感将伴随我们进入新的世纪,人们无法将这种迷茫连同旧世纪一起潇洒地挥去。 东方人与西方人的同感 西方人的信仰缺失感是从“上帝的死亡”开始的。在他们那里,“上帝的死亡”不仅招致了传统道德的崩溃,而且还带来了生活根基和人生支柱的摧毁。尼采之前,克尔凯戈尔就看到了他所处时代的宗教信仰正受到科学理性的威… 相似文献
5.
继承性和变异性是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二者之间相互依存,共同作用,构成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没有继承性就没有变异性产生的基础,没有变异性,继承性也就失去了生存的活力。二者构成的矛盾统一体,普遍存在于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同时,在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发展时期中,这一矛盾统一体又有其个体差异性,充分体现出文化的民族性和时代性。因此,任何民族在文化发展的任何时期都必须重视文化的继承与变异的统一,重视继承与变异的普遍性与个体差异性的统一。我国社会转型为文化的继承与变异提供了机遇,一方面为文化的转型提供了内在的要求和依据,另一方面又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我们必须以此为契机,建构一个合理的文化继承性与变异性的矛盾统一体,使我们的文化走向现代化,为人类的发展发挥应有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面对当代中国雕塑 ,我们不能不对中国现、当代文化予以相应而必须的关注 ,而这种关注也不可能只是一种纯粹的对象化的认识活动。身处其中的情境 ,使言说者不可避免地在叙述行为中带着自我省思的性质 ,也正因这种自我省思 ,所以把长期以来挥之不去的问题描述出来 ,作为对雕塑和艺术当代问题进行思考的阶段性总结。 相似文献
7.
8.
当前社会转型期,中国面临着道德评价多元、道德行为失范、道德教育失语和道德监督机制弱化等诸多道德困境,因此,当前道德文化的建构应注重挖掘中国传统优秀道德文化,以公民道德建设为基础,合理构筑道德文化的层次体系,同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将道德建设与法制建设相结合,从而化解当前社会道德困境,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道德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9.
生成与转换:社会转型期的政党权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党权威的生成是在利益表达、利益综合、政治录用和政治社会化等功能发挥的过程中实现的,因而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社会的转型对党与国家机关的关系、党的组织模式和党的领导方式等产生极大的冲击和影响,因而引发了政党的权威转换,它主要包含从人治权威向法治权威、权力性权威向权力性和非权力性权威并重的转换过程。 相似文献
10.
高亭乡位于湘南地区南端,该乡观音信仰具有四个特点:即以崇拜观音为主和以祈福消灾为目的;传统性与普遍性;淳朴性与独立性以及松散性的特点。展示出观音信仰在该乡独特的社会功能——对主流社会的非功能性、实现人际交往功能以及提供心理慰藉功能。观音信仰如同当地社会这个大机器上的润滑油,使社会运转得更顺畅,让社会更和谐。 相似文献
11.
当代大学生信仰与价值取向总体情况是好的,但是有部分大学生信仰迷茫,由此导致政治价值观扭曲、直接影响人生价值选择、造成道德认识模糊。其矫正对策: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为帮助大学生树立理想和坚定信念提供理论基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和道德价值观的扭曲进行矫正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大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建设,加大社会实践力度,促进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做到知和行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社会转型期妇女社会地位的边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直接或间接导致我国社会转型期妇女社会地位边缘化的原因主要有客观建构与主观认同两个方面,即劳动的性别分工、社会性别分层与科层制社会结构、性别权力关系市场化、法律政策规定的性别视角缺乏以及女性对社会性别文化的认同、女性价值观形成与自我期待等等。扭转妇女社会地位边缘化的对策是:完善市场经济,调整家庭分工,提高妇女科学文化素质,构建社会性别文化的新形态和新话语。 相似文献
13.
预防和减少刑释人员重新犯罪是一个 世界性的社会难题,也一直是我国社会治 安综合治理的重点之一。随着我国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社会环境和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犯罪包括重新犯罪的构成、特点、原因等亦出现了许多新变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如何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4.
社会转型期的人民内部矛盾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冶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5,(1)
社会转型期的人民内部矛盾辨析陶冶如何正确认识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国内各类人民内部矛盾,这已经成为学术界讨论的热点。本文在对现实和历史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强调要从利益格局的转换中来认识当前的人民内部矛盾,并对此进行了概括分类。作者陶冶,1948年生,上海... 相似文献
15.
当调解在中国各地已经成为一种运动和潮流之时,人民调解又一次被推向新的历史高度。农村人民调解是人民调解的主要组成部分,然而,通过深入考察和研究可以发现,农村人民调解的实际情况与人们的期许有着很大的差距,其解决纠纷的作用已非常有限,正面临日渐衰微的境遇。这种情况的产生,一方面是转型期农村社会的巨大变化深刻地影响了农村人民调解机制结构要素的基本属性,进而影响到其解纷功能的发挥;另一方面是地方政府在稳控政治体制下对农村人民调解赋予了难以承载的政治使命,扭曲了农村人民调解的基本功能。因此,只有通过调适农村人民调解机制结构要素和改善农村人民调解机制的运行环境,才能让农村人民调解继续充满内在活力并获得发展。 相似文献
16.
我国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社会转型,中年知识分子承受着严重的心理压力,道家文化对缓解这种压力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文章就中年知识分子利用道家文化化解心理压力的机制做一点探讨. 相似文献
17.
社会控制功能发挥得如何,取决于其系统模式的选择取向和优化的评价标准。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控制系统模式的选择取向和优化评价标准应着眼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进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其内容应包括控制目标系统化、控制主体多元化、控制手段多样化和控制方式现代化;其控制途径可分为政治控制、经济控制和文化控制。如此,使社会控制体系更加完备,社会秩序更加良好。 相似文献
18.
19.
我国社会转型引发出的劳动就业问题 ,成为举国上下关注的热点。困扰我国劳动就业的基本因素和转型期的社会结构变化相交织 ,使不同劳动就业群体的就业前景各不相同。因此 ,社会转型期的劳动就业对策 ,只能从如何综合社会各种因素 ,全面构建一个劳动就业的运行系统来思考。 相似文献
20.
在社会转型期,人们普遍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心理问题。特别是处于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面对种种冲突,人们的心理健康更应受到重视,心理咨询是解决人们心理问题的有效途径。通过心理咨询,让人们正确认知社会、认识自己,释放压力,缓解心理矛盾,从而趋向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