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李渔养生学说与杨朱学派养生思想在一些基本原则上具有相似性。李渔对古代养生思想作了大幅度的扬弃与整合,形成了一个以道家化的杨朱学派的养生思想为主、杂取儒道养生合理成分和后世养生精华的驳杂的养生学说。  相似文献   

2.
申杰 《家庭科技》2009,(1):29-29
李渔,清代戏曲理论家、剧作家,对养生保健很有研究. 李渔特别注重心理养生,在他的<闲情偶寄>中提出"心和则百体皆和".  相似文献   

3.
《家庭科技》2009,(10):29-29
古人的养生观,强调一个“和”字。清代戏曲理论家李渔曾在《闲情偶记》中说:“心和则百体皆和。”和,概括了心理与生理相交相融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4.
从整体上看,李渔研究包括李渔生平思想和李渔作品,已经非常全面深入。但是李渔美学研究,尤其是李渔生活审美研究还需深入。李渔美学研究突出了戏剧美学,而忽略了生活审美。在李渔生活审美研究中还存在概念把握不准、重复性高、较零散肤浅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要真正了解李渔戏曲,全面了解李渔其人,就必须“知人论世,”通过李渔生活来把握其戏曲。深知李渔创作之旨的胡山评李渔的喜剧是“其旷漆园也”。也就是说李渔的喜剧创作就是要传达他的“漆园之旷,”像庄子一样旷达、超脱的思想。实际上,“漆园之旷,”既是李渔生活中享乐主义的根源,又是他喜剧创作的灵魂。当然,作为一部人间喜剧,《奈何天》所传达的“漆园之旷”与《庄子》所表达的旷达超脱毕竟还有明显的不同。  相似文献   

6.
李渔所谓"实则实到底",是基于剧本写什么而提出的所谓"虚则虚到底",强调的是剧本选材如果是无所依凭即可发挥作家的创造性,大胆虚构.吴梅深得李渔作剧法之精义,沿用李渔"实则实到底,虚则虚到底"之说本身已说明他的见解与李渔此句之含义并无出入,所谓"揆情度理"之补充其实已在李渔精义包涵之中了.  相似文献   

7.
《文史哲》2010,(6)
20世纪80年代以来,数位从事李渔与蒲松龄研究的学者一再倡言并深信李渔与蒲松龄在清康熙十年(1671)曾经会面、结识之说。从李渔的行踪和蒲松龄及其幕主孙蕙当时的生活情状考察,李渔与蒲松龄交往之说都是缺乏事实依据的,难以令人信从。蒲松龄因此而抄录李渔的《南乡子·寄书》等词"以为纪念"或"赠"还李渔的说法更是以讹传讹的道听途说。李渔与蒲松龄交往之说虽流传甚广但无任何史料依据,它只是一个当代人编撰、推衍出来的美丽的传说。  相似文献   

8.
李渔所谓"实则实到底",是基于剧本写什么而提出的所谓"虚则虚到底",强调的是剧本选材如果是无所依凭即可发挥作家的创造性,大胆虚构。吴梅深得李渔作剧法之精义,沿用李渔"实则实到底,虚则虚到底"之说本身已说明他的见解与李渔此句之含义并无出入,所谓"揆情度理"之补充其实已在李渔精义包涵之中了。  相似文献   

9.
清初的李渔不仅是著名的文学家和戏曲理论家,而且是携家带口遨游天下足迹遍布大江南北的活跃的大旅行家。李渔之所以取得文学创作的显著业绩,与他丰富的旅游经历是分不开的。研究李渔的文学创作与旅游经历的关系,对我们全面认识李渔及其文学创作业绩、开发旅游资源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海内外学术界翘首以望的二十卷本《李渔全集》将于今年年底由浙江古籍出版社全部出齐。《李渔全集》的编纂、整理与出版,凝注着学术界、出版界许多同志的血汗,是一项引人瞩目的文化建设工程。现就二十卷本《李渔全集》的内容、特点与学术价值作一概要的述评。 李渔是活跃于清初文坛上的一位著名作家,他涉足戏曲、小说创作和戏剧理论研讨,撰述甚富,影响极广。但李渔的一生,是落魄、潦倒的一生,是遭受社会歧视、冷落的一生。是一个生于悲哀年代的悲哀文士。李渔的真正悲哀还在于,生前饱尝辛酸、屡遭冷眼,死后两三百年,也一直没有得到过人们的真正理解,所以李渔著述散佚较多,搜集不易。历史上对李渔生平事迹的记载也很少。因此,系统而全面地整理出版《李渔全集》,是一项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工作。  相似文献   

11.
李渔一生的政治态度凡三变:崇祯后期,年轻的李渔充满了为忠为孝的儒生情怀和慷慨轻财的豪侠之气;顺治初年,李渔政治态度和情感极为复杂。既有痛恨战乱、同情百姓、祈望和平的心愿,也曾有过舍生取义的想法。对于清王朝,有过激愤,也有过无奈;顺治八年之后,李渔已成为清朝顺民。三藩之乱时,他反对叛乱、褒扬忠臣、维护清王朝"王土"统一的政治倾向十分明确。总的来看,李渔没有恒定的政治情结与道义追求,李渔政治取向具有实用多变的特征。他常将个人需要置于家国利益之上,根据自己的需要调整自己的政治态度。因此,李渔这种实用的政治态度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传统的儒家观念,有着明显的市民色彩。  相似文献   

12.
把小说当作“无声戏”来看,是李渔对自己小说观的理论概括,体现了他对中国古典小说与戏曲之间有机联系的深刻体认。李渔“无声戏”小说观,是晚明清初文化哲学发展的必然产物,也与李渔独特的个人经历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戏曲发展史上,李渔的戏曲活动总体上是以商业经营与赢利为旨归的.论文以此为切入点,从一个新的视角,通过李渔出身和经历形成的商人品格、以出版为依托的商业戏曲活动、戏曲创作中鲜明的商品化色彩、李渔家班演出活动的营业性等方面来论述商业化的"治生"方式对李渔戏曲活动的影响,说明李渔的商品意识在戏曲活动中的谋利性特征.  相似文献   

14.
屈啸宇 《理论界》2009,(8):152-154
作为首先将传统戏剧中的作剧与作曲两分的戏剧理论家之一,戏剧叙事是李渔戏剧理论讨论的核心对象,而其中对"人情物理"原则的推崇又是其戏剧叙事理论的基础,但是在其戏剧作品中却普遍存在着超出这一原则的"神引"情节模式.本文将从李渔《闲情偶寄》中起创的"便面窗"所蕴含的空间理念出发,循索李渔对于戏剧叙事的深层理路,阐释李渔这一理论与实践的矛盾中所蕴含的戏剧思想,另辟蹊径解读李渔所传达的传统戏剧"戏之为戏"的内在特质.  相似文献   

15.
传奇《奈何天》是根据李渔的话本小说《丑郎君怕娇偏得艳》改编而成。当我们用李渔的“立主脑“、“减头绪“、“戒荒唐“等戏曲理论原则来审视、对照改编前的小说与改编后的传奇,会发现这些原则并不适合改编成的《奈何天》,却适合改编前的《丑郎君怕娇偏得艳》。由此可知,李渔的戏曲创作实践与理论并不能够完全契合无间。《奈何天》偏移李渔相关戏曲理论原则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既关涉到李渔对小说、戏曲两种不同文体的认识,又离不开他以劝惩和娱乐为目的的创作旨趣。  相似文献   

16.
“无声戏”是李渔的小说观 ,其内涵包括“通俗”、“传奇”、“创新”三个方面。“创新”是李渔小说创作的基本准则 ,也是其作品“自成一家”的重要原因。李渔小说的创新思想体现在“文无定格”、“结构第一”和“团圆之趣”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尚奇之风在中国古代的文学传统中由来已久,从上古的寓言到明清小说,可以找到不少这方面的例证。明清时期尚奇的内涵有了新变,关注点有所下移,日常生活进入了创作者的视野,李贽、公安三袁、冯梦龙、凌濛初和李渔等人都是践行者。李渔在小说创作和实践过程当中,借鉴戏曲创作中的某些质素(特别是奇),形成了独特的审美风格。李渔对新奇的追求有着社会和家庭的因素,也与他作为一个文化领域多面手的身份有关。李渔肯定四大奇书,评点《三国演义》,体现了他对奇的认同和尊崇。但是李渔在小说创作中,并不是毫无原则地一味求奇,而是有一定的分寸。这凸现出李渔独特的审美意识,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身为一个受过儒家教育的文人,对自己群体的坚守。  相似文献   

18.
在李渔创作的三十篇话本小说中有四篇情节新奇,于是将之改编为传奇.按照传奇生旦排场的要求,李渔对部分话本的主要人物作了调整和改写,重新确立了男女主人公.基于传奇篇幅和容量的增加,李渔采用双线结构,补写了部分情节,又从舞台艺术效果出发,设置了新的戏剧冲突,增写了武戏.根据戏曲集中性的特点,李渔将话本中人物进行了删减与合并,减少出场人数,压缩故事时间,形成了其戏曲改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传奇<奈何天>是根据李渔的话本小说<丑郎君怕娇偏得艳>改编而成.当我们用李渔的"立主脑"、"减头绪"、"戒荒唐"等戏曲理论原则来审视、对照改编前的小说与改编后的传奇,会发现这些原则并不适合改编成的<奈何天>,却适合改编前的<丑郎君怕娇偏得艳>.由此可知,李渔的戏曲创作实践与理论并不能够完全契合无间.<奈何天>偏移李渔相关戏曲理论原则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既关涉到李渔对小说、戏曲两种不同文体的认识,又离不开他以劝惩和娱乐为目的的创作旨趣.  相似文献   

20.
我在《尘世之旅──谈李渔的“游荡江湖”、“打秋风》①一文中论述共分析了李渔从一个知识分子向一个文化商人转变过程中的心路历程,指出了他的这一追求的历史意义以及由此带来的人格上、生活上的变化。但是毫无疑问,如果我们不把李渔在“打秋风”活动中的全部遭遇及其所产生的一系列意义深刻的社会反响和价值冲突考虑过去,那么这无论对于李渔个人还是历史都是极不公正的,一则意义不大但却发人深思的材料来8徐河的《清稗类钞》“盗贼类”。把李渔的名字和盗贼联系在~起似乎就使人感到意外而又触目惊心。根据这则材料的描绘,李渔是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