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左宗棠狂,一生以诸葛亮自诩,大话连篇,连左夫人都听不下去而取笑他;左宗棠"二",骂一手提携自己的曾国藩,和李鸿章对着干,连亲家郭嵩焘(晚清外交名家)都要和他断交;左宗棠直,严峭刻深,连曾国藩这样有气度的人都受不了;左宗棠脾气大得不得了,甚至盖过了他的名气和才气,人称"左骡子"。李鸿章小左宗棠整整11岁,自谓"生平不解空言高  相似文献   

2.
<正>左宗棠父亲早逝,家境贫寒,37岁还是个一事无成的教书匠。但有不少人慧眼识英才,认为左宗棠绝非"池中之物"。第一个是左宗棠的岳母王太夫人。王太夫人夫家姓周,虽说丈夫已去世,但家境殷实宽裕,找个比左宗棠门第条件更好的女婿绝对不难。但自从见到左宗棠,王太夫人便喜欢上这个小伙子,认为他才气过人,必有前途,主动将左宗棠招为上门女婿。第二个是陶澍。陶澍与左宗棠两人同乡,结识  相似文献   

3.
咸丰十年(1860年),曾国藩让左宗棠在湖南招兵买马,组建一支5000人的队伍。左宗棠凭借自己在湖南幕府打下的基础和建立的威望,仅用两个多月时间,就募练成军,并正式命名为"楚军"。楚军是湘军的一个支系。左宗棠不用湘军之名而用楚军,后人多以为他独树一帜、自立门户的愿望十分强烈。其实这是一种  相似文献   

4.
正左宗棠(1812—1885),字季高,号朴存,湖南湘阴人,以军功跻身于晚清封疆大吏之中,历任浙江巡抚、闽浙总督、陕甘总督、两江总督,先后两次入主军机,成为显赫一时的人物。左宗棠生于书香门第,生性聪颖,少年大志。大理寺少卿潘祖荫给咸丰帝的上书中称"天下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毫无疑问,左宗棠是一介书生,但是他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和文治武功,获得了空前的荣誉和地位,成为晚清政坛举足轻重的人物,他的  相似文献   

5.
棋形     
张炜 《领导文萃》2009,(11):140-143
相传东莱自古就有许多高超的棋手和琴师,还有一些擅长舞剑的异士。传说海边上最有名的一位棋手终日面对一个棋盘、两个棋罐,静待高手前来对弈。远远近近的人听说有这样一个人.就赶去与他下几盘。都说这位老人棋技高超到了极点,几乎没有人能够战胜他。但到了后来人们才发现,有时候老人赢了棋非但不高兴,还要发出长长的叹息。原来他不仅要赢棋,还要摆出一局好看的棋形。结局时棋子摆出的形状不好看、不美观,比输了棋更让他遗憾。  相似文献   

6.
小幽默6则     
《领导文萃》2014,(7):94-94
正演唱会刚才打车,司机问我听歌不?我说听听吧,结果没想到这厮给我唱了一路,唱到兴起还自言自语地喊道:"掌声在哪里?"随后按几下喇叭。这还不是高潮,这奇葩又喊着:"你们的双手在哪里?让我看到你们的双手!"我正纳闷,然后看到他启动了雨刷……  相似文献   

7.
魏羲之 《领导文萃》2012,(1):98-100
曾国藩对左宗棠有知遇之恩,如果没有曾国藩的提携,左宗棠很可能一辈子终老桑梓,默默无闻。左宗棠在曾国藩麾下的幕府生涯为后来他纵横官场积蓄了足够的资源。说两人有师生之谊并不为过,左宗棠一直把曾国藩当作自己的老师看待,执弟子  相似文献   

8.
张宏杰 《领导文萃》2010,(20):45-49
<正>曾国藩的智商不过中等。梁启超说:"文正固非有超群绝伦之天才,在并时诸贤杰中称最钝拙。"左宗棠一向瞧不起曾国藩,屡屡不留情面地批评他"才短"、"欠才略"、"才亦太缺"、"于兵机每苦钝滞"。学生李鸿章也当面说过他太"儒缓"。曾国藩自己也常说"吾生平短于才"、"秉质愚柔"。  相似文献   

9.
李思辉 《决策探索》2011,(21):10-10
近日,一位北大副校长发微博:“你是北大人,看到老人摔倒了你就去扶。他要是讹你,北大法律系给你提供法律援助,要是败诉了,北大替你赔偿!”这一被网友誉为“撑腰体”的表态,火爆网络。  相似文献   

10.
胡雪岩在江湖上最牛的就是深谙人情世故,关于他,至少有两条现在仍然值得我们借鉴。第一条就是靠山即火山。胡雪岩一直靠左宗棠。但左宗棠在政治斗争中把他也给牺牲了。所以,不要老相信靠山,靠山就是火山。第二条是他有一句话:"前半夜想想别人,后半夜想想自己。"就是  相似文献   

11.
<正> 从韶山毛主席故居出来,迎面就可看到对边山坡上一幢考究别致的建筑,一块“毛家饭店”的招牌格外引人注目。随着一声夹杂着湖南口音的“Please”(请),一位西装革履、满头飘雪的老人迎上前来。她就是这家饭店的女老板汤瑞仁。  相似文献   

12.
明熹宗天启二年,内阁首辅叶向高给皇帝上疏,要求辞职。他说阁臣名为宰相,其实是"天下第一困苦无告之人"。这已经是叶向高第二次入阁拜相了。第一次是在万历三十五年到四十二年,七年间他光以"乞休"为名的辞呈就上了62  相似文献   

13.
正他是一位老人。八十耄耋,已然为仙。他是一位经济学家,荣膺"2007品牌中国年度人物",入选关键词是"经济鲁迅人文情怀"。他还是一个靶子,对他的谩骂诅咒铺天盖地,从"老糊涂了"、"一条老狗"直至"送他一口棺材"……在中国这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千年礼仪之邦,身为老人,他所受到的"礼遇"前无古人。他无畏,露出光秃秃的牙床,粲然  相似文献   

14.
盲人打灯笼     
正一个盲人到亲戚家做客,天黑后,他的亲戚好心为他点了个灯笼,说:"天晚了,路黑,你打个灯笼回家吧!"盲人火冒三丈地说:"你明明知道我是瞎子,还给我打个灯笼照路,不是嘲笑我吗?"他的亲戚说:"你在路上走,许多人也在路上走,你打着灯笼,别人可以看到你,就不会把你撞到了。"盲人一想,对呀!——局限思考是从自己的角度思考,整体思考是你把自己放到整个环境中去考虑。系统地思  相似文献   

15.
美国一家企业经理查尔斯有一天中午去他的钢铁厂,看到几个工人正在抽烟,而他们的头顶上就挂着一块醒目的招牌,上面写着“禁止吸烟”字样。可以想象,查尔斯有权怒气冲冲地指着牌子吼叫:“你们不认识字吗?那里写的是什么?”但他没有那样做。他朝那些人走去,递给每人一根雪茄,并说:“各位,如果你们能到外面抽这些雪茄。我真是感激不尽。”  相似文献   

16.
在"晚清四大名臣"中,左宗棠是一个异类. 曾国藩会做人,朋友、弟子满天下;李鸿章会做官,用圆滑的手腕在朝野打太极;张之洞学问大,"中体西用"风靡一时;而左宗棠的外号是"左骡子".从外号就可以看出,此人属于性格刚烈、执拗的一类人.  相似文献   

17.
1832年到1843年,左宗棠21岁到32岁,他从湘阴到湘潭倒插门12年,除了居家过日子,他到底还做了些什么?12年的寄居生活,左宗棠主要做了三件事:一是应湖南巡抚吴荣光的邀请,去醴陵县的渌江书院主持教学;二是埋头潜心研究科学种田方法,作《广区田图说》;三是继续研究舆地学,自己在家里绘制中国地图。今天看这三件事,教书的事情,读书人多会做。但是,科学种田与自绘地图,就让人感到意外。左宗棠研究种田时,不迷信古人,只相信实践。他认真又细  相似文献   

18.
口无遮拦,言语粗俗,动不动就破口大骂,这可能是左宗棠游走官场的致命缺陷,但也可能正是他秘而不宣的护身符。左宗棠是个一根筋,情商低,对同僚的反应缺乏判断力;又是个二愣子,认死理,喜欢跟人抬杠;偏偏还是个刀子嘴,口无遮拦,言语粗俗,动不动就破口大骂,犹如市井泼妇。在他眼里,似  相似文献   

19.
咸丰十一年左宗棠到涤帅大营去面商进剿事宜时,曾经谈到过本来可能改写整个历史的一件大事。那一次,左宗棠尽管在兵事方面存有瞧不起曾国藩的成见,但毕竟看出曾国藩这个人是国之重臣,有功于朝廷,他对  相似文献   

20.
正和朋友一起登山,一路上历尽千辛万苦,终于登上了山顶。到达山顶的时候,我已经筋疲力尽,但是看到眼前的风光,立即精神抖擞,心中涌起一种难以形容的感觉。我问正在最高的山石上做展翅状的朋友:"什么感觉?"我原本以为,他一定会说"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之类的感受,没想到他很慎重地吐出了三个字:"渺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