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7 毫秒
1.
在中东局势发展中,阿拉伯国家之间的关系如何,是个重大问题。有时,阿拉伯国家关系协调和团结比较显著;有时,阿拉伯国家之间出现矛盾以至分裂又突出起来。阿拉伯国家之间的关系经历起伏曲折的发展过程,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中东局势的发展。 阿拉伯国家关系所以会有分分合合的矛盾现象和发展过程,是因为阿拉伯民族既有凝聚的因素,又有分离的因素。本文就这两方面的因素,进行分析。 一、阿拉伯民族的分离因素 (一)从最初阿拉伯半岛上的阿拉伯人发展到遍及西亚和北非的阿拉伯民族的历史渊源来看,公元六七世纪半岛上的阿拉伯人大多数是以民族部落为基本单位的游牧民。由血缘关系家庭结成的氏族和部落之间的斗  相似文献   

2.
在阿拉伯近代历史上,有一个传奇式的英国人.由于他与阿拉伯人的特殊关系,以及他在阿拉伯民族独立运动中的独特作用,人们对他褒贬不一,毁誉参半,有人称赞他是“战争英雄”,也有人咒骂他为“殖民骗子”.这个人就是托马斯·爱德华·劳伦斯,也被称为“阿拉伯的劳伦斯”. 劳伦斯于1888年8月出生在英国威尔士多塞特郡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他是这个家庭的五个儿子中的老三.8岁时,全家从多  相似文献   

3.
所谓家庭结构类型,是指由姻缘关系和血缘关系确定的家庭的具体形态。它是家庭结构的整体模式。五城市婚姻家庭调查将我国城市家庭结构分为以下五种具体类型:1.单身家庭:指现在一个人生活和结婚时娘家、婆家只有自己或丈夫一人者的家庭;2.核心家庭;指由一对夫妻或其中的一方(另一方去世或离婚)及其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3.主干家庭;指一个家庭里有两代以上的人,而且每代只有一对夫妻(包括一方去世或离婚者)组成的家庭;4.联  相似文献   

4.
科威特科学进步委员会成立于1976年,创始人即今埃米尔任理事会主席.理事会由七人组成,阿里·阿卜杜拉·谢姆莱博士任主任委员. 科威特科学进步委员会是科威特政府为鼓励科威特人和非科威特的阿拉伯人发展科学,促进科威特、阿拉伯国家和伊斯兰国家文化繁荣而成立的,它除了以奖金等形式奖励为发展科威特和其他阿拉伯国  相似文献   

5.
中阿关系有史以来从未中断,一直很融洽,未曾发生过任何矛盾和分歧。公元7世纪,阿拉伯人来到中国,以宽容的宗教和公平的贸易体现了友善和互利的精神,与中国人融为一家,并丰富了汉语的词汇。而一句“求知不怕远在中国”的阿拉伯格言则表明了中国是文明的国度,知识的宝库。 1955年4月万隆会议期间埃及总统纳赛尔与中国总理周恩来之间的会晤又揭开了中阿关系的新篇章,从此中国与阿拉伯各国相继建立了外交关系。中阿建交的联合声明强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的合法代表,双方关系均建立在和平共处和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原则基础之上。此后中国历届政府也一贯坚持周恩来总理于1964年访问开罗期间所宣布的处理中阿关系的五项原则,即:1.中国支持阿拉伯各国为民族独立而进行的斗争;2.中国支持阿拉伯各国奉行的中立不结盟政策;3.中国支持阿拉伯人民为赢得统一而选择的道路;4.中国支持阿拉伯各国以和平方式消除分歧,不干涉阿拉伯内部的争端;5.中国尊重阿拉伯各国的独立和主权,不干涉其内政。 对于阿拉伯各国的解放事业,中国政府从一开始就采取了积极的立场,并竭尽全力地支持阿拉伯的民族独立,树立了世界各国人民精诚合作的光辉典范。1956年10月三国入侵埃及时,中国宣布,数千名志愿者随时准备奔赴埃及抗  相似文献   

6.
论城市独生子女家庭的社会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依据作者在湖北省五个市镇对1293个小学生家庭的调查结果,初步探讨了城市独生子女家庭在规模、结构、内部关系及外部关系等方面的基本特征。本文认为:我国城市的独生子女家庭,80%左右都是仅由父母子两代人组成的三口之家。这种结构完整、规模最小的核心家庭,是目前我国城市中独生子女家庭的典型模式;在家庭成员间的关系上,这种模式具有“点”“线”相等的特征,即成员间的关系既具有最基本、最简单、无重复的性质,又具有对象集中、互动频繁、关系强度大的特点;在子代家庭与祖辈家庭的关系上,独生子女家庭既比多子女家庭具有更为有利的客观条件,又比多子女家庭表现得更为积极,小家与大家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7.
阿拉伯国家支持巴勒斯坦事业的双重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阿拉伯民族主义共同利益,阿拉伯国家均支持巴勒斯坦人事业,这为巴勒斯坦人的长期斗争提供了可能.然而,在支持巴勒斯坦人的同时,阿拉伯各国又有着不同的利益考量,这对巴勒斯坦问题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阿拉伯国家对巴勒斯坦问题的政策,在深层次上反映了阿拉伯民族主义和地方阿拉伯民族主义之间的关系,即阿拉伯民族主义往往是实现地方阿拉伯民族主义利益的一种工具或手段.  相似文献   

8.
一、阿拉伯人的传统经济观念伊斯兰教从7世纪在阿拉伯半岛上诞生后,阿拉伯帝国就以政教合一的形式出现.《古兰经》和圣训对穆斯林的今世生活,包括他们的经济生活,按照阿拉伯当时的社会条件,有许多带法律性质的规定,作为穆斯林的社会准则.例如,教育人要自食其力,不能坐享其成.先知穆罕默德说过:“你要为今世工作,仿佛你会长生不老;你要为后  相似文献   

9.
“1、2、3……”这些阿拉伯数字是谁创造的?据说公元5世纪,首先使用阿拉伯数字的是印度人,阿拉伯人从印度学到了这个数字.公元1100年左右,阿拉伯数字由阿拉伯传入欧洲,所以阿拉伯数字是印度人创造的. 奇怪的是,目前阿拉伯国家(除摩洛哥外)大都不使用阿拉伯数字,而用另一种数字(见图). 与世界上多数人的观点相反,阿拉伯人认为,阿拉伯国家目前广为应用的是印度数字,“1、2、3……”则是阿拉伯数字,它不是印度人首先发明的.  相似文献   

10.
科威特前财政大臣阿卜杜尔·拉蒂夫·哈马达1月13日在阿布扎比的一次经济座谈会上说,美国冻结利比亚资产的决定,是违反国际经济公约和准则的,这对美国与阿拉伯国家之间的关系产生了很深的影响.哈马达说,现在对阿拉伯国家来说,更重要的  相似文献   

11.
论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和谐理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和谐理念特色独具,内涵丰富,底蕴深厚,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人与造物主之间的和谐,强调人的自知之明,以彰显超验精神和终极关怀;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强调人类同根同源,理应爱人如己,以彰显普善和博爱精神;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强调人与自然相依为命,和谐相处,共生共荣.  相似文献   

12.
一、近代阿尔及利亚文学概况阿尔及利亚文学在整个阿拉伯文坛并不占优势,但公认为是非洲大陆最发达的文学之一。近代阿尔及利亚文学不同于其他阿拉伯国家的纯阿拉伯文学。阿尔及利亚文学由两部分组成——阿语文学和法语文学。这与阿尔及利亚所处的历史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670年,欧格白·纳菲尔征服了北非柏柏尔人,该地区出现了伊斯兰哈里发王国,开始有了阿拉伯文学。公元10世纪伊斯兰帝国出  相似文献   

13.
居住在美国的阿拉伯人后裔比一般的美国人要更加成功些。这个令人吃惊的结论是从美国人口普查局于2000年收集的数据中得出的,该结论在今年3月公布。这次调查显示阿拉伯裔美国人与一般的美国人相比,受过更好的教育,也更加富有。24%的美国人拥有大学学位,而相比之下,41%的阿拉伯裔美国人是大学毕业生.在美国,阿拉伯人家庭的中等收入是52,300美元,比其他美国家庭高出4.6个百分点。42%的阿拉伯裔美国人是管理者或专业人士,而普通美国人中管理阶层或专业人士的比  相似文献   

14.
阿拉伯社会长期存在着适用于外来人(马瓦拉)的庇护制度。该制度不仅决定着外来人的地位及其生存状况,也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阿拉伯群体的生存发展以及阿拉伯人与外来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公元7世纪以后,庇护制度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上都逐渐由部落习俗转变为正式的法律规范。一种涉及宗教、社会、国际关系的伊斯兰秩序也在这一背景下逐步建立。阿拉伯人曾希望借助庇护制度把自己在蒙昧时期的优势地位始终保持下去。然而,中东的民族融合以及阿拉伯统治者对外来人的倚重,使阿拉伯人与外来人的地位发生变化,外来人的地位日益上升。随着阿拉伯社会的历史变迁,庇护制度的重要性已大大下降,但庇护观念依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当今阿拉伯国家的政治发展和社会思潮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作为国际政治热点的巴勒斯坦问题,不仅仅是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和以色列人之间的民族和宗教矛盾,更是世界大国和整个阿拉伯国家深深卷入的国际政治问题.本文主要从中东和巴勒斯坦的战略和经济地位探讨世界大国关系的调整和发展变化对巴以冲突的深刻影响,揭示和论证:"巴以冲突和中东局势是国际政治的晴雨表"  相似文献   

16.
中世纪时期阿拉伯人以光辉灿烂的阿拉伯文化闻名于世,阿拉伯的自然科学曾达到一个相当高的水平.花拉子密的代数学、白塔尼的《恒星表》、札比尔·伊本·赫扬的化学专著……所有这些在世界自然科学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成为人类文化的一份珍贵遗产.同样在中世纪时期,阿拉伯人对光学和机械学也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本文谨对此略作介绍. 中世纪阿拉伯人在光学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的成果.肯迪(约公元801-873年)以研究亚里士多德著作而出名,被人称为“阿拉伯哲学家”,同时也是一位光学家.他以欧  相似文献   

17.
“入学”一语,是近几十年来才流行起来的。它源自拉丁文的“authropologia”,埃里希·弗罗姆把入学用“science of mail”来表示。在中国,人学一词最先出现于近代学者廖平的著作中,其含义为研究人类社会问题。治国平天下道理的学问,有时也用“六合以内之学”来称人学。 在阿拉伯世界,人学相当于于或者,也可用或来表示。阿拉伯人学是极为丰富多彩的,其主要内容包括蒙昧时期阿拉伯人学和中世纪阿拉伯人学两大部分。 蒙昧时期的阿拉伯人学指伊斯兰教产生前阿拉伯半岛上的人学思想。那时的阿拉伯人只有哲学的感念而没有成熟的哲学系统思维,只在诗歌、谚语中对人与神之间的关系、人的灵魂和命运、人的才能和美德等问题有零星的论述。 蒙昧时期的阿拉伯人学非常重视人和神的关系,这也是整个东方入学的特色之一。那时阿拉伯人崇奉多神,安拉是众神之一,后来渐成为主神。他是造物主,是最高的养育者。但是阿拉伯人强烈的现实主义意识又使他们在生活中为保卫自己而有时不能完全顺从安拉的安排,因此他们认为被安拉创造之后就和安拉没有什么联系了,人只有在危险的时候,才需要借助偶像呼吁安拉的帮助。这种现实的功利主义思想,形成了它区别于其他东方人学思想的鲜明特色。  相似文献   

18.
评委会的组成和活动方式这次征文比赛是由全国阿拉伯语教学研究会、阿拉伯文学研究会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共同发起,委托上海外语学院《阿拉伯世界》编辑部举办的.评奖委员会的成员也基本由上述团体和单位推荐产生.评委会兼顾了教学、翻译、研究和出版几个方面,共由七人组成.阿拉伯文学研究会会长、阿拉伯语言教学和翻译权威、北大教授刘麟瑞先  相似文献   

19.
阿拉伯世界的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拉伯世界的合作有它的历史渊源。阿拉伯帝国解体后,阿拉伯人长期处于分裂状态。进入19世纪后,西方殖民主义的分而治之的政策使阿拉伯各地区出现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为了重新实现统一,阿拉伯人作出了巨人的努力,但无论是近代的阿拉伯复兴运动还是现代的阿拉伯民族主义运动均未能实现这一目标。然而,令人欣慰的是,它推动了阿拉伯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并取得了伟大的胜利,最终出现了一个个独立的观代民族国家。本文所谈的阿拉伯世界合作,是指阿拉伯各国之间国家关系的演变及发展。 一、合作组织概览 一战结束后,现代阿拉伯民族国家相继出现在国际政治舞台上。从第一个阿拉伯现代民族国家(也门,1918年摆脱奥斯曼帝国的统治宣布独立)的出现到最后一个阿拉伯民族国家(阿联酋,1971年摆脱英国殖民主义统治)实现独立,经历了约半个世纪。为增强阿拉伯民族的凝聚力,加强团结,推动阿拉伯各国的现代化进程,使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人作用,阿拉伯国家间进行了一系列广泛的合作,创建了一些双边、多边或区域性的合作组织。其中主要有以下几个: 阿拉伯国家联盟:1945成立,这是战后阿拉伯世界的第一个泛阿拉伯组织。最初山埃及、沙特、外约旦、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和也门等7国组成。阿拉伯国家联盟的宗旨是:加  相似文献   

20.
《罪人》是叙利亚当代著名小说家法里斯·扎尔祖尔发表于70年代的作品。扎尔祖尔1930生于大马士革,中学毕业后当过教师,1949年考入叙利亚军事学院,毕业后在叙武装部队任下级军官。出于对文学的热爱,1958年脱离军职专门从事文学创作。他是叙利亚公认的高产作家,几乎每年都有一部新作问世,作品以无情揭社会现实而著称。他同情下层劳动人民,被阿拉伯文学评论界称为“严酷的现实主义者”。他的很多小说被译成英、法文,介绍到西方国家,在阿拉伯和西方文坛有一定的影响。扎尔祖尔现为阿拉伯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曾三次获叙利亚最高文学创作奖,其中两部长篇获国家最高文学艺术委员会小说创作一等奖。 《罪人》是一部描写叙利亚农民生活题材的长篇小说,描述的是一个几乎没受到现代文明影响的,非常贫瘠落后的叙利亚农村情景。他深入到最纯粹的农民家庭中,讲述他们的痛苦和不幸;他们在天灾人祸重压下的挣扎,在物质利益掩盖下的亲属邻里关系,与代表国家权力人物间的关系,以及一夫多妻制的真相和他们的愚昧迷信。同时也讲述了他们的勤劳、质朴、豪爽,为保卫自己的土地而做出的种种牺牲和要求改变悲惨生活处境的强烈愿望。这一切都是通过一个使人落泪的故事展开的。 在叙利亚边远地区一个叫做“羊圈”的村子里,小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