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人类从制造出第一把劳动工具起,就使自己和自然界统一起来。人类利用劳动工具作用于自然界的劳动,就是人类的物质资料的生产(包括生产资料的生产和生活资料的生产),即物质生产实践。人类就生存和活动于以物质生产实践为基础的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统一之中。人类的物质生产实践,是维系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在物质生产实践过程中,人类在劳动对象身上打上人的生产实践的印记,使之原有自然形态和属性得到改造,从而成为“人化的自然”或“自然的人化”,这就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过程。因此,人类的物质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2.
名词解释     
未来学(出自拉丁语futurum[未来]和希腊语logos[学说]) 就是以社会过程的前景为内容的知识领域。1943年德国社会学家O.费莱希泰姆提出用未来学一词作为一种超阶级的“未来哲学”的名称,当时他把“未来哲学”与“意识形态”(为现实辩护的学说)和“乌托邦”(否  相似文献   

3.
论联系     
“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一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60页)唯物辩证法要理论地再现这幅画面,就自然要把事物、现象和过程的普遍联系看作是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第一个特征。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恩格斯一再把辩证法规定为“是关于普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美学的核心问题——审美本体入手,分析了儒道的审美本体——“道”,认为“道”在儒道两家有着根本对立的解说,即儒家是伦理之道,而道家则是自然之道。从这一点出发,作者认为儒家的审美过程和方式是一种把审美视为情感中介的感情活动;道家的审美过程和方式是一种超感性的纯主观的心灵活动即内省体验,由此决定了儒家审美的社会功利性和道家审美的超功利,即道家把审美看作人生的最高境界。最后,作者从美学史的角度论述了儒道审美思想的互补和融合。  相似文献   

5.
世俗对宗教进行批判所起的作用跟创造和捍卫宗教理论有许多雷同之处,这似乎是奇怪的。然而马克思主义对宗教所进行的批判就是如此。马克思自己对宗教所作的批判可以被视作类似于对包括宗教现状在内的现存状况的富有灵感的预言般的判断。但是,当马克思主义在共产主义国家“确立”(按牧师们所理解的这个词的意思)的时候,共产党,特别是它的统治中心,类似于过去的教会权威们,发展并保护了那些见解,于是就创造了一种官方正统性。这种正统性在本文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种社会现象,“青年宗教”是在西方世界(首先是美国和西欧)出现的。在“嬉皮土”运动以及“耶稣—人民—运动”风靡一时而失去其魅力之后,这一代青年人的社会结合还未得到稳定,“青年宗教”的新宗教运动的浪潮就对他们产生了全面影响。这一新宗教运动出现于70年代后的社会舞台上,直到今天仍有很大影响。在有关文献中,“青年宗教”运动被一致地诊断为人们尤其是青年人对社会感到失望时的一种宗教补偿。宗教问题和世界观问题的内行的批评家F.W.哈克曾把“青年宗教”描绘成一种“反社会”运动,认为对青年人来说,通过这一运动,社会中不断增长着的“关于未来、安全和生活感受的失望”才变得可以忍受。一种与此相近的看法来自福音派研究会,该会在一次会议上认为,对“无意义”、“无家园”、“无方向”的日益强烈的感受,把西欧和北美的一些青年人引向这样一  相似文献   

7.
不可知论是一种悲观的认识论,它“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或者至少是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科学和不可知论是根本对立的,如同它和宗教根本对立一样。承认物质世界运动、变化、发展的客观规律性以及这些规律的可知性,是科学的前提。宗教和不可知论从不同的角度破坏这个前提。科学,根据它对自然界的认识,通过实验和工业,能够把自然界的现象合乎规律地制造出来,这是对不可知论的最有力驳斥。正如恩格斯所说的:“既  相似文献   

8.
于斌 《唐都学刊》2006,22(2):5-9
道家思想主导了汉初“过秦”的思想论争。陆贾、贾谊和司马迁等人提出用道家“无为而治”的政治理念来统领治国思想的主张。道家也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取代了法家思想成为西汉初年主导的治国理念。汉初提倡把道家思想作为治国指导思想的代表人物对于道家思想如何运用到解决汉初的政治和经济问题这一理论创新进行了一系列的论述和解释,也体现了汉初道家所提倡的无为而治的政治理念与传统道家的一致性。在道家无为而治政治理念的指导下,与民休息政策的得以实践。但是,随着汉政权君主专制集权的发展,道家“无为而治”的政治理念与君主专制集权的发展表现出诸多不适应性,表现出与君主专制集权的目的和方向、君主集天下权力于一身的个人特征相矛盾。最终,道家没有完成君权神化的历史使命,走下了政治舞台的中心。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环境思想与"生态环境再生产"理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本兴 《学术交流》2006,42(6):64-67
马克思“再生产自然界”思想是建立在科学认识人与自然关系以及人与人关系基础上的,他们认为人与自然本质上是双向依赖、双重建构的物质变换关系,“人化自然”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确正和表现,“再生产整个自然界”是“人和自然的统一性”历史发展的必然。生态环境既是消费的对象又是生产的对象。生态环境再生产是人类全面生产活动中一种重要的生产形式。研究并建构生态环境社会再生产理论对于社会再生产理论和生态环境理论的完备,对规范生态环境的治理、开发、改造等工程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从世界的观点透视中国的宗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一种跨文化比较的观点探讨本次会议的主题,提出中国宗教的特征向来是以社会为其重心。与此形成对照的是:以面向内心为显著特征的印度宗教(印度教和本土佛教),以及与自然界关系极密切的西方宗教(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中国荒瘠严酷的地理环境和相对同一的种族可能提供了消极和积极的诱因,促其开始走上重视社会的发展方向。无论如何,我们在以下事实中发现了中国注重社会的证据:(1) 儒家学说既是宗教也是一种伦理学。(2) 在中国,家庭具有一种附带的宗教意义,如在祖先崇拜和子女孝顺中表现的那样。(3) 典型的中国人往往把儒教、道教和佛教看作是同伴而不是对手,当他为境况所迫时往往(依次)求助于所有这三教。(4) 中国人的真理概念与其说是针对客观事实,倒不如说是针对人及其情感。建构中国的社会哲学的基本原则似乎是:群体高于个体。按照这一原则,中国进而确认出人际关系中五个最重要的交汇点:五伦,并制定了人们在五伦中应当遵守的行为规范。教育则被用来把这些模式内在化于所有中国人的内心之中。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的认识论和维特根斯坦的认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马克思马克思摈弃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认为自己的世界观是唯物主义的。但是他的唯物主义的概念与这个词的传统涵义相差甚远。马克思并不认为只有物质才是实在的,他也不认为意识是一种“无所不包的幻觉”。更重要的是,马克思的认识论决不是古典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英国的唯物主义和法国启蒙运动的唯物主义把头脑看成一张蜡片,世界在上面打上了自己的烙印。然而,马克思认为,主体并不是被动地接受印象,简单地反  相似文献   

12.
说到“社区”,人们首先会提到“区域”,从而会发生一个疑问:社会学把“社区”来代替人们已用熟了的“区域”概念,是否故弄玄虚?或者认为这是生搬硬套美国的“Community”那个词,似乎有点食洋不化。其实,“社区”是个很好的翻译词,顾名思义,“社区”由“社”和“区”组成。“社”意即经济共同体、宗教共同体、家族共同体乃至政治共同体之类,“社”之古义即为以祭祀为中心的乡民共同体,“区”才仅是“区域”之意。所以,“社”与“区”合起来,构成地域共同体的概念,显然它大大不同于单纯的“地区”或“区  相似文献   

13.
自从劳动把人从动物界提升出来之后,产生了人与自然界的矛盾关系。那么这种矛盾关系对于其他动物与自然界的关系有什么本质区别呢?恩格斯曾把人类同其他动物作了一个全面的对比,得出这样的结论,“动物仅仅利用外面的自然界,单纯地以自己的存在来使自然界改变;而人则以他所引起的改变来迫使自然界服务于他自己的目的,来支配自然界”。这一本质特征就是人类的自然观,特别是打上人类印记的人工自然和人工自然观;而动物却淹没于自然界的“海洋”中。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是我们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的一个特色,就是说我们不但注意研究天然的自然、研究自然界的客观过程,而且注意研究人类如何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本文拟就对人工自然的产生、特点及其辩证发展过程,提出些粗浅看法以期引起讨论。  相似文献   

14.
“后环境主义”一词指的是一种结构松散的意识形态,它认为当前的环境危机是一种更大的危机的一部分,社会状况恶化、经济不稳定和第三世界危机也都是它的一部分。这种更大的危机是经济高度增长的结果,这种增长建立在破坏性的起异化作用的技术和道德虚空(它容许严重的社会不平等和与自然界的某种剥削性关系得以维持)之上。扬格认为,一旦在我们面对的多种问题或危机之间建立起联系,一旦从科学、政治和伦理学的融合中形成某种认识自然界的方法,随之而来的将是向可持续的后工业社会过渡。  相似文献   

15.
人类从自然界发展而来,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即没有自然界便没有人类本身及其发展。人与动物不同的地方,在于人对自然界表现了一种能动性,——人在劳动实践中,能够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利用自然,使自然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动物只是被动地适应于自然界。还有一点,人类在同自然界的长期斗争中,不但通过生产劳动摄取自然界的无尽财富,为自身提供生存的物质材料,而且还把自然界作为精神活动的背景,作为艺术的描写对象,作为审美的对象。懂得美、追求美,是人性的重要内容之一。日月星辰,  相似文献   

16.
儒家用伦理的眼光看待自然 ,形成了赋予自然山水以人格的自然观。在儒家看来 ,最高的美就是理想人格。道家以天地自然的和谐相生为一种“大美”的境界 ,导致道家自然山水审美中“以人合天”的自然观。  相似文献   

17.
论灵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灵感”一词,可以就一般意义上使用,也可以就特殊意义上使用,后者主要涉及艺术作品的创造,并且也通过这个词被引伸了的意义来泛指那种在科学、哲学等领域中的创造性成就。在这个术语的一般用法上,我们常常指的是一个人(在他自己或者别人看来)仿佛从他自身之外的一个源泉中感受到一种助力和引导,尤其是明显地提高了效能或增进了成就,这时候我们势必会说这个人获得灵感了。对于那样的灵感的源泉可以被认为是由自然所赐或由  相似文献   

18.
(一) 胜论派(Vaisesika)是古代印度著名的学派之一,它和正理派(Nyāya)共有的原子学说是古代印度自然哲学发展的高峰。这种原子学说是奴隶制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生产力普遍提高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同时,它的产生也是在当时强大的唯物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冲破宗教唯心主义的藩篱,对自然界作认真考察的结果。它否认神的创世主的作用,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由异质的极微(原子)所组成,这些极微是包涵在空(ākāsa,以太)、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是在斗争中发展的”,这是一个正确的命题,但是,以往对这个命题内容的阐述却有许多错误。本文则试图对此命题的内容作一个新的诠释。把阶级斗争、政治斗争等同于学术论争,这是以往在阐述“马克思主义是在斗争中发展的”命题时所出现的最大失误。“主义”一词,人们常常用来指谓一种思想作风或指一种社会制度。但是,最大量的、最基本的涵义是指一种系统的理论学说,如达尔文主义。“马克思主义是在斗争中发展的”论断中的“主义”,正是指作为一种完整的世界观、系统的理论学说的马克思主义。因此,诠释马克思主义在斗争中发展的前提就是: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学术流派。  相似文献   

20.
道家自然主义的现代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然是道家哲学的最高价值。在老子和庄子的著作中,自然还不是一个名词,更不是我们今天所谓的自然界、大自然,而是一种观念、态度,即自然而然、顺其自然、不勉强从事、让事物自成其功。对自然的祟尚可称为自然主义。在道家看来,自然的就是最好的、最合理的、最有价值的。根据这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