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着重分析了太原多福寺明代壁画贵妇服饰多元性、民族性、艺术性等特色,明确其体现出中国传统服饰艺术的文化美和传承了中国传统审美意境中含蓄美的审美意蕴,从而对现代服饰设计创新所产生了重要影响,以期提升现代服装设计中的文化附加值。  相似文献   

2.
从史学的角度 ,探讨中西不同社会文化背景对服饰的影响。西方传统文化以科学为依据 ,易接纳新生事物 ,中国传统文化倡导“天人合一”思想 ,相对而言较保守、重伦理 ;西方服饰演变的节奏快 ,而中国的服饰演变节奏慢 ;西方服饰以展现“人体美”为特点 ,而中国服饰则以其含蓄、象征意喻历经五千年。近代中西服饰并非各有千秋 ,10多年来 ,中国服装的起飞 ,从总体上来说是模仿西方的结果 ,当代世界服饰以西化为总体走向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服饰的文化内涵及审美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服饰的文化内涵极其丰富,具有明快的风格与和谐统一的心理追求,其独特的五色体系和风格表现形式成为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基调.中国传统服饰具有适中、和谐的"情理美"和追求意境的"含蓄美".现代中国服装设计要继承中国传统服饰"谐调"、"统一"的审美原则,把传统服饰文化中的实用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融入现代服装设计,结合时尚理念和设计原则,在创新中实现传统与时尚的完美融通.设计师只有在立足传统的基础上来把握时尚,才能真正拓展中国服饰文化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4.
从服饰色彩的直观感受,围绕着人体包装所产生的视觉反应,认真分析了人在着装情况下对服饰色彩的心理、生理及审美反应,提出在服饰色彩与人体包装问题上,不能简单理解成是"穿衣戴帽、各有所好"的事情,或把"好看"作为唯一的审美原则.并对服饰色彩在人的心理反应、生理反应及审美的反应作了相关阐述.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传统文化其实与西方舶来的纪录片理念在本质上是有一定出入的。中国的传统文化讲究的是写意和含蓄。让含蓄婉约的中国人接受纪录片这种"赤裸裸的真实",从传统意义上来讲,其实并没有那么容易。这是纪录片在中国,又或是中国纪录片在创作方式和受众群体上与西方的不同点之一。这是一种在文化上、在审  相似文献   

6.
服饰源于图腾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腾崇拜是人类在原始社会时期普遍存在的一种宗教信仰,原始人认为自己的氏族都来源于某一种动物、植物或自然物,并以之为图腾。为图腾崇拜所激发,远古人类的生活、艺术中留下了许多图腾的遗迹。在远古时候,图腾艺术往往以固定和非固定的人体装饰进入服饰境界。固定的图腾人体装饰主要有文身,非固定的图腾人体装饰有画身画脸和衣装饰物等。倘若划分阶段,第一步为画身,进一步文身,最后演化为衣饰覆盖装身。无论是画身画脸,文身,还是向服饰本身过渡,都是一种或浓或淡的图腾同体行为,都具有神圣的意味。因而,图腾人体装饰具有服饰发生学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含蓄美与朦胧美是艺术美中两种十分相似而又有所区别的表现形态和表现方式,找出它们各自的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对于提高欣赏艺术美和创作艺术美的水平是非常有益的。一含蓄者,谓含而不露、耐人寻味也。含蓄美可说是艺术美的极致。中国古代美学家对此有过许多...  相似文献   

8.
明清西南地区彝族服饰文化地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彝族服饰文化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不同的地理环境有不同的彝族服饰与之相适应。明代中国西南地区彝族先民罗罗服饰的共同特征:男子椎髻,摘髯,带竹笠,着短衣,披毡,跣足或着履。女子发式和头饰复杂,披毡,衣黑,着短衣,着长裙或齐膝裙,带耳饰。清代中国西南地区彝族服饰的总特征:男子椎髻,剃须缠头,披毡戴笠,短衣。女子短衣配百褶长裙或短裙(根据社会等级),服色尚青。山区或交通闭塞之处彝族多继承传统服饰特征,坝区或交通方便之处因民族间的互相影响和渗透而产生变异。  相似文献   

9.
唐代最善于博采外来文化 ,是中华文化发展的高峰时期 ,其最大的特点是开放性和世界性。唐代既善于归纳和发展前期中国文化的成果 ,又主动加强中外文化交流 ,进而创造了自己的灿烂文化。服饰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服饰的共赏性、直观性 ,有完全呈外共睹的特点 ,便于更直接 ,形象地交流学习。唐装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华服饰中最具特色 ,丰富多彩的服饰 ,是因其融入了少数民族独具特色的民族服饰胡服。胡服的流行极大地丰富了唐代服饰的内容 ,进而使唐装成为中国古代服饰史上最有特色的服饰之一 ,以至于从总体来看 ,历代服饰都难以逾越这座高峰  相似文献   

10.
赫哲族是现今世界上惟一拥有鱼皮服饰及鱼皮革制作工艺的民族。鱼皮服饰拓展了中华服饰的选材范围 ,其造型独存于东北少数民族服饰之中。该服饰图案的色彩和肌理依顺物性 ,充分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材美”观念 ,以及渔猎文化的特色。  相似文献   

11.
试论朝鲜民族传统服饰美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的朝鲜民族服饰之美,不仅表现在整体设计的简洁明快和色彩的和谐统一上,还有着区别于其他民族服装的独有的审美特征和样式。在朝鲜民族传统服装样式中体现出来的基本特征,源于朝鲜民族固有的传统文化、民族气质以及宗教信仰,特别是源于其崇尚自然与和谐统一的质朴的审美意识。  相似文献   

12.
楚辞中的服饰描述有着丰富复杂的象征意义和极为重要的表达作用,这主要表现为:楚辞所写到的服饰常常是对人格之美的象征,并且楚辞中服饰所象征的美好人格有着多方面的内涵;楚辞中人物的服饰之美及有关描述象征和表现着一种强烈、执着的用世之志及此用世之志所遭受的重重打击;楚辞中有关服饰的某些描述还是人物在人格之美不获赏识、用世之志屡遭打击的情况下产生的忧结之情的表现或象征。楚辞中服饰的纷盛华美和香草服饰的频繁出现有其深厚的社会文化基础,楚辞服饰描述对人格和情志的象征和表达也有多方面的社会文化根源。  相似文献   

13.
略论中国古代传统服饰图案的艺术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传统服饰中的图案装饰艺术是构成古代灿烂的服饰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共具有四个艺术特征:一、服饰图案题材丰富多样;二、服饰图案造型具有“写意”性;三、服饰图案纹样具有“标识”性;四、服饰图案构成具有“寓意”化特征。  相似文献   

14.
报装工艺的美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服装工艺是服装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 ,是服装设计的基本要素之一。服装工艺的形式特征既有技术理性的美 ,又有艺术感性的美  相似文献   

15.
《玉台新咏》是南朝徐陵编纂的一部以女性为主题选诗结集的诗歌总集,其中表现的女性美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和欣赏。这种美包括容貌、姿态、服饰的外在美和人情、人格的内在美,具有体现古代女性的创造力和纯洁人们道德、美化人们心灵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内涵十分丰富,其思想精粹主要包括:中和之美、协调之美、和善之美、和合之美等和谐思维。“中和之美”是中华民族最高审美标准;“协调之美”是贯穿于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始终的审美价值取向;“和善之美”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思维方式;“和合之美”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观。研究和弘扬中国传统美学的思想精粹,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解读穿越时空的艺术——凉山彝族服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凉山彝族服饰是彝族民间艺术中最精彩、最耀眼的组成部分,它的完美均达到了“色彩组合之美、造型风格之美、材质图案之美、工艺制作之美、缺陷掩饰之美”。它的形成是彝族人民经历了千百年在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民俗生活等传统观念完整的和深层积淀的一种文化符号,并是凉山历史变迁的缩影。  相似文献   

18.
宫廷服用文化是宫廷诗歌创作中的一个重要视阈及独特载体。作为中国古典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宫廷服饰以其承载的丰富文化含义与古诗词曲融为一体。文章将从穿衣者阶级色彩、服饰外形以及服饰材质三个方面来探讨此类诗歌的翻译方法及技巧,向译语读者传达宫廷服饰的别样文化体验。  相似文献   

19.
民国时期是现代意义上的旗袍发展的黄金时期。传统旗袍受到西方文化思潮的影响,并通过自身的改造与转换,从传统服饰文化观念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获得了新的生命力,成为中华服饰文化的典范。通过对旗袍改良各个方面的分析,总结出了这一特定历史时期旗袍改良与发展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