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型城镇化是重塑城乡关系的动力引擎,对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意义重大。文章选取2011—2020年我国205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从空间融合、经济融合、社会融合、生态融合四个维度度量了城乡融合发展水平,分析了新型城镇化试点政策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和内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新型城镇化试点政策显著促进了城乡融合发展,且政策效应逐年增大;(2)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新型城镇化试点政策对中西部地区、经济基础较差和低海拔地区城市的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提升作用更大;(3)新型城镇化试点政策可以通过促进数字经济发展、改善社会就业水平来促进城乡融合。  相似文献   

2.
新型城镇化,旨在强调人本管理,城镇化的核心突出以“人”为上.为了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文章着重从人口城镇化进程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据此提出三个方向的发展问题:农村剩余劳动力结构不均衡,城乡二元制阻碍人口城镇化;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基本固定,难以从根本上进行转变;在人口城镇化进程中向农村地区推广城市文明的进程难以完成.通过完善政策机制保障农民利益;提高人口城镇化质量和农村环境,创造吸引新生一代回乡发展的大环境;采取积极的心理干预,提高农村人口对城市文明的接受度.  相似文献   

3.
基于对中西部地区15个省份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意愿的问卷调查数据,以社会认同度为研究视角,构建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了中西部地区人口就近城镇化意愿的代际差异、性别差异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中西部地区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意愿整体偏低,农业转移人口的个人特征对其就近城镇化意愿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不同代际及性别的农业转移人口的社会认同度与其就近城镇化意愿显著正相关,且第一代女性农业转移人口受到的影响作用更明显。从各项指标来看,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的就近城镇化意愿受职业技能水平、子女教育状况、职业升迁机会、户籍状况、与市民的关系、工作环境、工作时长、居住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均大于第一代农业转移人口。女性农业转移人口更关注子女教育水平、工作环境、工作时长、居住条件和物价水平。  相似文献   

4.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逐步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城镇化是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趋势,也是一项重要的历史任务,要科学合理地推进城镇化就必须对城镇化有正确的认识。过去,我们更多是从户籍的角度来看城镇化,忽略了农民实际融入城市的程度。全国不同地区农民工市民化的过程颇多共性,国家统计局综合司和湖南调查总队近日对湖南农民工市民化程度的调查研究值得参考。  相似文献   

5.
基于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内涵,突出“新型”和“互动”,构建了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综合评价模型,并对四川省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四川省18个地市新型“两化”协调发展水平很不平衡,地区差异显著;各地市在表征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传统”指标上得分相近,在“新型”要素上相差悬殊;四川各市应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新型”上下功夫,并寻求差异化的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6.
2013年,全区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自治区党委"8337"发展思路,在保增长、促改革、惠民生等各项工作的带动下,致力于加快全区的城镇化建设,全面提升城市的核心竞争力、文化软实力,扩大城市的影响力,使全区城镇化建设迈上了新的台阶。本文根据全区城市基本情况统计报表及其他有关数据,对全区9个地级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一、地级城市人口劳动力等要素进一步集聚2013年,全区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使城镇化成  相似文献   

7.
安徽作为我国中部欠发达地区,同时也是一个城镇化 发展严重滞后的农业大省,其工业化水平同改革开放前相 比尽管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但仍处于较低层次,工业化任 务远未完成。因此,准确评价安徽新型工业化水平,对于推 动安徽新型工业化进程无疑是有一定意义的。 一、新型工  相似文献   

8.
李文 《统计与决策》2017,(8):166-168
当前,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已成为甘肃省经济转型跨越的当务之急.而推动甘肃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驱动力就是金融支持.文章以2009-2015年甘肃14个地州市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构建了新型城镇化综合测度体系并进行了测度;然后建立了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了金融支持甘肃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9.
中央政府从2000年开始在安徽全省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并于2002年在安徽改革试点的基础上,向全国16个省区提供专项转移支付以开展农村税费改革.另外,浙江、上海、江苏等经济相对发达、政府财力比较雄厚的省市,自费进行农村税费改革工作.可是,新近推出的税费改革制度从一开始就出现了一些问题,使得人们对税费改革的有效性产生了质疑.因此,我们就税费负担对农民收入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为科学、合理地评价县域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文章根据新型城镇化的内涵,构建县域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相对熵法对评价指标进行组合赋权;运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得出县域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值.以贵州省68个县为例,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相对熵法实现了对主、客观因素进行优化决策的组合赋权,有效降低了信息损失;将相对熵法应用于县域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利用2003-2013年相关统计数据,通过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各省物流业发展水平与新型城镇化水平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二者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代表供给的物流业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对各省新型城镇化水平的提高都具有正向作用,且对经济较发达地区新型城镇化水平的推动作用比经济欠发达地区大,而代表需求的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对经济较发达地区新型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没有作用,对经济欠发达地区新型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具有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12.
现代田园城市评价指标是衡量和评价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状况和趋势的一种工具。在对国内外城镇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现代田园城市的内涵及特征,从产业高效、城乡协调、资源集约、环境友好和城市宜居五个方面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期推动中国新型城镇化下现代田园城市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新型城镇化的战略任务。为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切实体现出新型城镇化的本质和特点,避免重蹈传统城镇化的覆辙,有必要建立一套反映新型城镇化的统计监测体系,以更好地揭示和指导新型城镇化建设。本文在理清新型城镇化时代特征的基础上,构建了一套由9个方面,共37个指标的新型城镇化统计监测体系,并确定了目标值的确立原则及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4.
文章依据2011—2020年我国西部地区77个地级市新型城镇化相关数据,建立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改进的熵值法对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进行评价并分析其空间自相关性,进而采用空间面板回归模型对其影响因素及空间溢出效应进行分析。研究表明:2011—2020年,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显著提升,且存在空间相关性。本地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对邻近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具有正向作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受到邻近地区第三产业产值占比、人均财政支出以及每万人拥有医疗床位数的显著影响;本地每万人高等学校在校生人数、人均GDP、第三产业产值占比、人均财政支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每万人拥有医疗床位数和生态绿色水平的提高将促进本地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的提高;本地人均GDP、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每万人拥有医疗床位数的提高还将促进邻近地区新型城镇化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珠三角地区新型工业化水平的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珠三角地区城市新型工业化水平为主线,采用多元统计理论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全面系统地分析了珠江三角洲地区新型工业化水平的现状和问题,应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中的因子分析法,对珠江三角洲9个城市的新型工业化水平进行了全面、客观的综合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6.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对于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基于2016—2020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地区新型城镇化水平与社会保障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实证检验了地区新型城镇化水平对社会保障水平的影响。研究表明:第一,地区新型城镇化进程虽然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影响较大,但仍需要生态环境、公共服务设施等多方面协调发展。第二,新型城镇化水平对社会保障水平存在正向影响,同时经济水平、地区老年抚养比和人均消费水平也会影响地区社会保障水平。  相似文献   

17.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是为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的重要路径。本文采用多种统计分析方法测算并探究2010—2021年我国30个省级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综合水平的阶段性演化特征。研究表明,考察期内,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水平整体上提升速度较快,但多数省份的发展质量水平不高,智慧和创新正在成为引领我国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而人文和宜居方面建设薄弱则可能会形成短板。分布动态演进方面,东部地区展现出显著的主力驱动型趋势,中部和西部地区呈现出明显的均衡提升型趋势,而东北地区表现出鲜明的双峰并行型趋势。空间形态方面,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水平形成了俱乐部收敛的空间形态特征,其主要原因是各地区新型城镇化在短期发展过程中具有路径依赖,而本地与邻域地区间的“邻高提升,邻低抑制”效应则强化了该种空间形态。本研究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成效的阶段性统计监测和持续性发展研究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8.
熊毅  粟勤 《统计与决策》2022,(23):112-116
文章以我国149个城市为样本,采用多维指标测度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水平,并结合面板门限回归模型分析了金融发展水平调控下地方政府债务与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对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水平具有正向促进作用,随着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其促进作用表现出门限加剧效应;非省直组样本表现出门限加剧效应,而省直组样本表现出门限收敛效应;东、中、西三大地区的促进效应分别表现出门限收敛效应、门限加剧效应和门限突变效应。为有效提升地方政府债务对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应有效防范地方债务危机,合理高效利用地方政府债务,缩小区域金融发展差异,出台多维政策与地方政府债务形成合力支撑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9.
李帆  王振伟 《统计与决策》2016,(19):103-105
城市化是推动我国发展与建设的重要动力,是衡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基本标志,“十八大”中明确提出要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文章以湖北省为例,通过计算2004-2013年间湖北省各市州的新型城镇化综合得分,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全省新型城镇化水平和区域差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湖北省各市州的新型城镇化得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长,但是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且差距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变大.全省的新型城镇化水平可以分为4大类:城镇化水平高的武汉市;城镇化水平较高的鄂州市、随州市、黄石市、襄阳市、宜昌市;城镇化水平中等的十堰市、潜江市、孝感市、咸宁市、荆州市、荆门市;以及城镇化水平低的随州市、仙桃市、恩施州、神农架林区、黄冈市、天门市.  相似文献   

20.
我国人口城市化水平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引言 城市化是世界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共同现象,城市化是社会生产力变革所引起的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改变的过程.它表现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内的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农业人口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区逐步演变为城市地区、城镇数量不断增加,等等.为分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发展水平,近20年来,人们先后建立了多个城市化人口动态模型.在众多的模型中,比较著名的有Keyfitz模型、Rogers模型和联合国人口局提出的扩充的Keyfitz模型以及Logistic模型;其中,Logistic模型的应用最为广泛,该模型的具体形式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