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舟车闻见录》是江藩在行旅途中陆续写成的,写作时间晚至道光二年(1822).书稿初成时有十卷,后有增补,今仅存四卷,共收文164篇,另可辑得佚文45篇.《舟车闻见录》的版本有清抄本两种,至1948年才有上海合众图书馆石印本.《舟车闻见录》内容博杂,涉及朝章国故、部族属国、人物传记、庙宇器物、草木鸟兽等;价值丰富,表现在反映国政民情、记录草木名物、印证思想行迹、辑存史料文献等方面,具有突出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2.
1 宋代记载史事的小说笔记十分发达。这些随笔性质的著作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为后人研究宋代的历史提供了非常可贵的资料。《默记》是王铚写的一本笔记,主要记载了北宋时期的朝野遗闻,虽然只有三万余言,一百零三事,但一直受到研究宋史的学者重视。《默记》记事始于后周世宗显德三年(956),讫于宋徽宗政和四年(1114)。所历九朝(后周一朝,宋八朝)每朝均有所记,少则三、四条,多则数十条。其中尤以仁宗朝记事数量为最。由于时间跨度较大,再加上作者在体例上没有作十分严格的限制,所以全书内容十分庞杂。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名人逸事,甚至诗话等均有所载。其成书年代约在绍兴五年(1136)后不久。《默记》一书记事多有他书所未见者。如卷上“先子言”条记钱俶之功迹,卷中“神宗初即位”条,记  相似文献   

3.
透过几百年前碑文上的一撇一捺,我们隐约可见历史的眉眼。据陆游《避暑漫抄》记载,宋太祖称帝的第三年,即建隆三年,于太庙寝殿的夹室中立了一块石碑,用销金黄幔将它遮盖起来,门钥封闭甚严。此后每代新皇帝登基,照例由一个不识字的宦官用钥匙将夹室的门打开,新皇帝进去,焚香,揭开销金黄幔,默读碑上文字,然后离开,关门,——直到下一代皇帝再来履行这番手续。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的方法,对《东京梦华录》《都城纪胜》《繁胜录》《梦粱录》和《武林旧事》等宋代史料进行梳理,我们可以管窥到宋代都市休闲体育文化活动繁荣发展的状况,以及在中国传统文化高峰时期都市休闲体育发展繁盛的主要动因。在当今愈来愈强劲的全民健身浪潮中,如何在传承和弘扬中国古代体育文化精髓的前提下,寻求体育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创新与发展,推动民族文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则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5.
清人选清诗是清代诗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常熟孙雄所著 《道咸同光四朝诗史》 是一部问世于清末的晚清诗歌选本.在此之前,孙雄编纂了规模更为宏大的 《道咸同光四朝诗史一斑录》.《道咸同光四朝诗史一斑录》 所涉名家及诗作颇丰,这既得益于孙雄丰富的家藏及好友的帮助,也与他在报刊登载征诗启示之举有关.孙雄在 《道咸同光四朝诗史一斑录》 中抛弃了雕版、 铅印、 石印等久已成熟的印刷方法,使用了在当时尚未普及的"钢笔版"印制工艺,极大地提高了刊印速度且节约了成本.这种印刷方式,也十分符合孙雄在编纂 《道咸同光四朝诗史一斑录》 中提出的"信手捏取"未为定本"等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6.
宫云维 《浙江学刊》2002,(5):185-189
宋人笔记中的科举史料包括唐、五代和宋代两部分 ,两相比较 ,有关宋代的科举史料要比前者更加丰富、全面。从史料来源看 ,前者主要来源于唐五代人旧籍、金石遗物等。后者则主要来源于作者的履历见闻 ,父兄师友相与谈说等。二者都有重复记载的现象 ,但都对有关史料进行了辨证。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经济界对“高消费”的观点很感兴趣。许多同志以为这种主张是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家首先提出的。其实,《管了·侈靡》就是主张扩大消费的。明代的陆楫,更是一位提倡消费的杰出经济思想家。本文拟就此作一番简要论述。陆楫(1515—1552),字思豫,号小山,上海人。生平事迹在《南吴旧话录》和《上海县志》中有简单介绍。他是明代著名词臣陆深之子,以父荫由廪生入太学。自视甚高,尝谓“兄弟辄有(陆)机、(陆)云”。为文善议论,文名颇著。曾主持纂辑《古今说海》,搜集“古今野史外记,丛说脞话,艺书怪录,虞初稗官之流”,加以“品隙抉择,区别汇分”①,计一百三十五种凡一百四十二卷,是我国古代一部比较著名的丛书著作有《蒹葭堂稿》,其中部分内容汇为一卷以《蒹葭堂杂著  相似文献   

8.
元代王与,浙江温州人,所撰《死冤录》,是继南宋宋慈的《洗冤集录》、赵逸斋的《平冤录》之后,我国历史上又一部光辉的法医学文献,对司法检验和法医学的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对于这样一位卓有成就的大法医学家,理应占有一定的历史地位,然至今很少有人评价,几至湮没无闻。后人读其书而不能知其人,难免掩卷兴叹。清初,在收入《四为全书》时,《四库总目提要》对之曾有介绍: “《无冤录》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不著撰人名氏,亦无序跋。《永乐大典》载此书,题元王与撰。与,不知何许人。卷中自称昔任盐官检二孕妇事,盖尝官海盐县令。《永乐大典》载其《自序》一篇,题至大改元之岁,是武宗戊申年作也。”这可算是重要典籍有关作者的最早介绍。虽然略而不详,但对作者的姓名、官职、成书年代毕竟作了一些考察,迄今仍被人们当作权威性的材料加以引用。不过必须指出,这个介绍是有许多问题的。今天,根据现有史料,加以考辨,澄清事实,也许不为无益。  相似文献   

9.
记录是笔记书写的基本性质,然而具体到实际的材料取录层面,到底何种材料应取,何种材料当舍,前人多言之不详.以明万历笔记为样本,从材料的真实性、材料的稀缺性、材料与作者关注点的相关性这三个角度对笔记材料的取舍标准进行探讨,并由此对笔记记录的主客观问题加以论析.  相似文献   

10.
《红楼梦》数易其名引出的一个疑问 《红楼梦》开卷第一回有一段话。说空空道人把《石头记》从头至尾抄录回来问世传奇,易其名为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至吴玉峰题曰红楼梦,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  相似文献   

11.
李斌 《学术交流》2005,(5):147-150
晚明陈眉公著述颇丰,多有商贾冒其名而欺售之作。其中署名陈眉公的《宝颜堂秘笈》、《真傀儡》、《小窗幽记》、《福寿全书》等作品实为伪目。《宝颜堂秘笈》作者生前已确指其伪。陈眉公并无“绿野堂”之室名,故《真傀儡》非出其手。《小窗幽记》实际上是吴从先《小窗清纪》的仿作,《福寿全书》则是不肖书商窃郑王宣《昨非庵日纂》《初集》原版变乱目次而成书。  相似文献   

12.
北宋经学家邢昺撰《尔雅疏》,大量征引本草文献以助训诂,这一现象值得深入研究。以往对《尔雅疏》的训诂特点颇多研究,而对其征引本草文献的种类、特点及意义则未有涉及。通过对比、考证得出:《尔雅疏》引用的本草文献,均转引自北宋初年的《开宝本草》。《尔雅疏》征引本草文献,忠实于原文,较少辨析,体现了唐代以来"疏不破注"的训诂传统。邢昺之后的宋代本草学又受《尔雅疏》的影响,大量引用《尔雅疏》来帮助本草名物训诂,这体现了宋代训诂学与宋代本草学良性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3.
历时10年,收录764篇丝路文化研究成果的大型资料典籍——《丝绸之路文献叙录》(简称《叙录》),终于在建国40周年之际正式出版了。这部由甘肃省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和甘肃省图书馆共同编辑的学术典籍,在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比较全面系统地向国内外反映和展示了70多年来我国对丝绸之路文化研究的成果及其水平。 丝绸之路以长安为中心,向东西绵延伸展,长达万余公里,跨越欧亚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形成了一条汇集、交流东西文化之路,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见证。 宋代以后,国际航海事业迅速发展,世界贸易的主要途径逐渐由陆路转移到海上。于是,  相似文献   

14.
王志跃 《唐都学刊》2011,27(1):89-92
《宋史·礼志》的史源,前人虽多有论说,然均存在程度不一的不足。在《宋会要辑稿》《续资治通鉴长编》等官私记载与《宋史·礼志》比对分析的基础上,可以看出《宋史·礼志》的史源,很可能是《国史》、宋代官修《会要》《文献通考》等史料价值极高的官私著述。  相似文献   

15.
被尊奉为南曲之祖的《琵琶记》,作者高明,字则诚,温州瑞安人。有关他生平的史料,传世甚少。在高明的家乡温州,有关高明的史料可能比他处稍多一些,但笔者多年来几经奔走,所得亦寥寥,仅获未见引用的有关资料二件,略述于下。嘉靖《瑞安县志》嘉靖《瑞安县志》十卷,明朱绰等辑纂,成于嘉靖乙卯,即1555年。现藏温州图书馆古籍部善本室,为迻录本,分四函。高28公分,宽17.5公分。板高22公分,宽14.5公分。绿格竹纸,半页12行,行25字。此为现存最早的《瑞安县志》,也是瑞安第二本方志。县志的卷八为人物志,在“理学·附文学、书翰、星历”条下,有高明本传,文如下: 高明字则诚,居崇儒里。性聪敏,自少以博学称。一日叹曰:“人不专一经取,第,虽博奚为?”乃自奋读《春秋》,识圣人大义,属文操笔立就,一时名公卿皆慕与交。登至正乙酉第,授处州录事,有能声。时监郡马僧家奴贪暴,明委曲调  相似文献   

16.
乔治忠 《求是学刊》2006,33(5):132-138
清康熙帝亲笔为青浦县孔宅题写匾额、对联,引发孔宅的一时兴盛局面,当时由孙执笔纂成一部官修《孔宅志》。此书今仅存于日本,已为世上孤本。对照《四库全书总目》(存目)关于《孔宅志》的,可以展现清廷在相关历史问题上的态度变化,表明乾隆时期考据学兴盛的背景下,贯彻考据求实的学术精神与如何维护康熙帝形象、维护朝廷尊孔重儒形象之间发生的矛盾冲突,清廷采取暗中封杀康熙官修《孔宅志》的方式,以模糊康熙朝后期关于孔宅问题的历史详情。这种学术上否定孔宅“圣迹”地位,却毁掉一部颇具史料价值史书的做法,反映出清朝政治与学术之间的一种特殊的、扭曲的运行方式。  相似文献   

17.
王筠《说文系传校录》(简称《校录》)对徐锴《说文系传》的字头、释义、音切等内容做了全面校勘和研究,成为清代《说文系传》校勘研究的集成性著作。该书初为校补朱文藻《说文系传考异》而作,后另择善本进行系统校勘。在征引传世文献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新见出土文献材料和已有研究成果,旁征博引,考证详尽,规模庞大,创见精审,取得了重要成就。《校录》一书集中体现了王筠对《说文系传》的研究成果,为其“《说文》四大家”之一的学术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社科纵横》2018,(5):83-86
大慧宗杲是禅宗史上的重要人物,据《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大慧普觉禅师年谱》《嘉泰普灯录》等佛教史料,对宗杲及其嗣法弟子竹原宗元、能仁祖元所主张的"看话头"禅法的独特性进行细致分析,探讨"看话禅"的内在生命力,其蕴含的生活智慧,还原宋代儒、释、道三教融摄的学术潮流,归纳"看话头"禅法对社会转型期文化建设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9.
杨向艳 《探求》2004,(6):64-66
张萱(1558-1641),明后期广东著名的官员和学者。其现存的史著《西园闻见录》是明代后期著名的野史,蕴涵着重要的史学成就。本文旨在对此书的史学成就进行总结,揭示其蕴涵的资料价值。  相似文献   

20.
明万历间,日本侵略朝鲜,明朝派兵援朝抗倭,前后近七年,最终日本败退,朝鲜国土得以光复。此七年间,朝鲜关壁江山,尤其是南部诸道,尽为日军所占领。日军于其占领地区,实行破坏朝鲜本土文化之行为,故光复后,地方耆绅着力于社会风气之改造。文内所举之韩国文献《社约辑录》所录之社约,肇建于明正德间,日本侵略后被迫废止,万历间朝鲜光复,遂有新约之立,其后延至清朝中叶,实为难得珍贵之史料。文章兹就其于明中叶以后所立之社约,以窥当时朝鲜社会之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