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气候变暖导致北冰洋融化,北极通航成为可能。有关北极航道(西北航道及北方海航道)的法律属性尚存争议,加拿大、俄罗斯的"内水论"与美国、欧盟的"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论"形成鲜明对比。不放弃相应法律主张的前提下,通过与北极航道沿岸国的合作有效利用北极航道成为新的发展趋势。北极航道利用中应充分遵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及国际海事组织为维护海洋环境安全、船员安全及航行安全制定的条约及软法性指南。利用北极航道是我国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及其他相关海事条约所享有的权利,亦是实现我国北极权益的科学路径。  相似文献   

2.
北极及北极航线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北极自然条件及北极航线通航所面临的问题、北极航线通航价值、北极航线政治问题及中国制定北极航线战略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分析,对现有研究进行客观评价,指出目前对北极及北极航线问题的研究呈现出研究领域范围较广、研究方法各具特色、研究内容丰富集中但不够深入、一些领域研究不够具体等特点。提出应在研究的内容、方向、视角及方法上进一步探讨突破。  相似文献   

3.
美国北极政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气候变暖,北极冰层和冰川的融化,北极资源开采成本降低,北极圈的西北航道和北部海航道将连通大西洋与太平洋,成为航运贸易的“黄金”航线。美国作为北极国家之一,一直关注并努力维护其北极利益。自1983年第一部《美国北极政策指令》签发以来,美国在北极国家安全、能源开发、海上贸易、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就。  相似文献   

4.
随着气候变暖和新的技术使得以前无法企及的勘探成为可能,对北极资源的竞争正在升温。国际法中央执行机构的缺位及其典型的自愿性特征而缺乏有效性,加上北极地区特殊的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以及现有法律制度和软法性安排不足以治理北极的事实,因资源开发、航道通航和环境保护引起纷争对北极地区的国际法治理构成不断增长的挑战。北极问题的紧要性意味着联合国在北极治理中扮演重要作用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我们认为,通过联合国安理会、国际法院、大陆架委员会和国际海事组织的共同努力,北极地区出现的大多数法律问题能得以很好的解决。  相似文献   

5.
随着北极地区的冰融与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北极航线开通与商业性运营提上了日程。北极航道的开通以及商业性运营不仅会对世界经济格局、航运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也将对中国的经济布局、能源安全以及航运业等产生重要的影响。在北极航运治理正处在"建章立制"的阶段,中国应积极参与正在形成中的北极航运国际管制机制的构建,并且在参与北极治理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中国在北极航运事务治理中的参与度,进而最大限度地实现和保障中国在北极地区的权益。  相似文献   

6.
由于各国对西北航道的权属争议日趋激烈,加拿大北极群岛水域的法律地位也一再成为北极争端中的国际热点。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之下,美加等国围绕北极群岛水域是否属于加国的历史性内水提出各自的官方主张。根据理论上对历史性水域法律地位和成立标准的界定,综合考虑美加两国立场,通过对历史性水域理论在北极群岛水域的适用分析可知,将北极群岛水域看作是加国的历史性内水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7.
随着全球变暖、冰川融化,北极航道的战略意义越来越受国际社会的关注。东北航线紧连日本海,在日本看来,是日本重要国家利益所在。为了确保实现国家利益,日本制定了相应的航道政策。日本北极航道政策体系由总政策、基本政策以及具体政策3部分构成,但这一政策体系本身存在逻辑矛盾,这种矛盾是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日本北极航道政策展现的新动向表明:日本在参与北极事务中对政治大国地位的诉求愈加显著、对非北极国家竞争与戒备的态度更加明显、控制北极战略通道的意图更加清晰。  相似文献   

8.
由于北极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气候环境,北极地区长期存在分界争端。近年来,气候变暖,北极地区海冰融化以及世界经济对能源和航道需求的增加使得北极地缘政治处于一个活跃期。北极地区环境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和可持续性发展等诸多问题的解决也迫在眉睫,这是北极国家和非北极国家的共同责任。中国是一个近北极国家,气候、环境和农业生产等深受北极环境变化的影响,北极航线的开辟也将对中国的经济贸易产生重大影响。针对北极治理的中国参与问题学者们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研究。目前的研究成果主要呈现以下特点:在研究角度上,多集中于北极治理的法学和政治学研究上;在研究内容上,多集中于理论探讨和策略建议上,缺少实践性分析,多注重宏观层面忽视微观层面研究;从研究方法上看,重视定性研究缺乏定量研究,研究方法比较单一。未来的研究仍具有较大拓展空间,应从多角度展开研究,如人类学、社会学等,加强对已发生事件经验教训的总结以及理论的可行性探讨,加强对北极治理微观层次的研究,在研究方法上,多一些定量研究,结合我国国情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理参与方式探究。  相似文献   

9.
当前加拿大在北极西北航道的管理立法中采取"内水性"的管理措施,其希望通过航行许可制等措施实现对西北航道水域的"内水化"控制,维护其国家安全利益,同时保护北极海域的生态环境和因纽特人传统的生活方式。在应对加拿大的管理措施时,我国需妥善处理加拿大对西北航道的海洋主张,尊重加拿大作为沿海国正当的安全利益,在"一带一路"战略下推进与加拿大在西北航道的合作,以《极地规则》为契机敦促加拿大在西北航道实行更加科学合理的环保规则,维护我国在西北航道的航行自由权。  相似文献   

10.
当前俄罗斯在北极东北航道的管理立法中采取"内水化"管理和"航行许可制度",其希望通过航行许可制等措施维护其国家安全利益,实现其对北极海域"历史性权利"的主张,同时保护北极海域的生态环境。在应对俄罗斯的管理措施时,我国应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框架内,推动与俄罗斯的合作,尊重俄罗斯作为北极海域沿海国正当的安全利益,妥善处理俄罗斯对东北航道的主权要求,在"一带一路"战略下推进与俄罗斯在东北航道的合作,维护我国在东北航道的航行自由权。  相似文献   

11.
从目前北极国际事务的发展趋势来看,北冰洋沿岸国家以及其他北极考察大国越来越重视运用法律途径来确认、保障和拓展自身的北极权益,焦点领域主要集中在北极国际法地位、领土海域及大陆架划分、航道的归属与管辖、资源勘探与开发、环境保护等方面。我国近年来日益重视北极考察工作,但是从总体来看,相关研究及立法供给还无法满足保障我国北极权益的需要。探索我国北极考察及相关权益的法律途径,已经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重要工作。首先应当明确我国在北极法律秩序走向上的基本立场,之后从参与国际立法议程和拟定国内相关立法两个层面来开展有关的工作。  相似文献   

12.
由欧盟委员制定的《欧盟与北极地区》全面反映了欧盟北极政策。通过对该政策的解读,可以发现欧盟北极政策的核心在于环保和资源,欧盟非常看重自身在北极的"特殊存在"。欧盟北极政策将推动北极法律秩序进一步的稳定化,包括确立《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基础地位,在环保等领域专门多边协议的形成,在油气、防灾、高纬度渔业等方面推出新的条约。但是欧盟北极政策也体现出各利益集团在北极法律事务中的相关矛盾将进一步强化。  相似文献   

13.
北极理事会的改革与变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北极理事会的努克会议是北极治理的里程碑,会议通过了有约束力的《北极搜救协定》,并且对如何北极委员会做了一些初步的实践。北极理事会的发展变迁与改革,是在北极地区自然环境、国际政治环境、北极地区在北极国家国内政治地位等方面的变化过程与压力下实现的。未来北极理事会将朝向"硬法"性、以及加强制度建设等方面发展,但采取更为开放的姿态接纳观察员以应对全球问题对北极地区的挑战是北极理事会改革应有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北极国家的国内法不足以充分完成北极环境治理的任务,既存的国际法律、软法和相关机构在北极环境治理中所发挥的作用是有限的,不能实现对北极环境跨部门的、整体性的、生态系统为基础的治理。欧盟和美国将在北极环境治理中发挥与其他北极国家有所不同的作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也很难解决北极环境治理问题。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北极理事会要实现对北极环境的综合治理需要改进其结构,促进环境法原则的实施,并最终形成稳定的,具有约束力的习惯法。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全球能源价格的不断上涨与海上战略通道的构建,国际社会围绕北极展开激烈的争夺。2009年俄罗斯公布了其首部关于开发俄属北极地区的纲领性文件,文件所展示的不仅是北极开发的主要内容,更重要的是反映了俄罗斯对这一地区特殊的利益关注以及在北极争夺中抢占先机的志向。但是,资金不足、经济结构不合理、地区发展不平衡是影响俄罗斯北极战略实施的制约因素。如果这些问题能够得到很好的解决,那么北极的开发将为俄罗斯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后劲,从而进一步提升俄罗斯的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16.
北极国家尤其是北冰洋沿岸国家对于北极考察都有较为完备的管理制度,并且通过立法加以保障。立法主旨主要是通过规范和推动北极考察达到提升对北极利用水平的目的。各国一般都设立了统筹各政府部门与北极考察有关工作的主管机构。管理制度的核心主要是对于考察活动的许可制度以及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我国在制定极地考察法规的过程中,一方面应当汲取这些制度中的先进经验,另一方面对于其中对外国考察活动的规制应当作出反应。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的各种利益优势正在显现。作为北极周边国家,加拿大日益感到主张北极权利的紧迫感,为此从国际和国内两方面综合采取政治、法律、经济、行政、科学、科技和军事等手段,拓展其在北极的利益。我国地处西北太平洋,在北极有着重要利益。当前,对北极严密关注并跟踪北级周边国家政策动态,积极获取第一手资料加以分析,有利于今后及时应对由北极争端引发的对我国安全与发展的挑战。  相似文献   

18.
北极是全球资源的宝藏地带,聚集了人类共同的利益关切与未来走向。但是,随着北极的资源、区位等优势越来越凸显,由此而来的摩擦和冲突也越来越多。通过梳理2012年5月以来CNN、BBC、RT、CBC和CCTV五大国际媒体新闻网站中涉及北极冲突的357篇英文报道,对其中呈现出的冲突新闻事件进行了全样本分析。由此,提出了以下北极冲突的解决路径:媒体应促进北极地区形成多元化安全共同体与多边谈判机制;真实报道当地居民生存状态,以及持续关注环境问题。中国媒体应积极参与有关北极地区冲突的客观报道,帮助政府和公众更好地认知北极地区争端,为中国在北极地区相关议题中的话语权和应对能力提升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北极环境治理中的软法因素:以北极环境保护战略为例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北极环境保护战略(AEPS)是目前在北极环境治理中最具代表性、影响力最大的软法规范。从AEPS的发展过程、具体内容和实施绩效来看,它构建了与北极相关各国及其他利益主体开展北极环境治理的平台与沟通渠道,具有共识性和实效性,但是其功能存在局限性与缺乏保障性。从对AEPS的考察可以发现,软法应当被定性为法律,且其与硬法之间的关系不仅限于过渡性的制度安排,在许多情况下是“实然”与“应然”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