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这是一段不应该忘记的历史。我们曾经把股票、证券以及证券交易所归入吸毒、娼妓之类有害于社会的“瘤”而痛快利索地割舍。这是历史的需要。历史以它存在过的合理性走来走去。经历过的老人们历历在目,不肯忘却。然而,年轻的人们却并没有兴趣去嚼这块发硬的冷馍。他们更钟爱眼下正热热闹闹、蓬蓬勃勃的中国股市。这里有人生的刺激和金钱的诱惑。我们有过毁灭,我们又进行再造。再造绝对不是毁灭的简单复制。改革开放的大潮涌来,哗啦啦好气派。1991年底和1992年初,江泽民和李鹏接连在上海考察了证券交易所,对  相似文献   

2.
刘继同 《社会工作》2019,(1):3-27,109
1840年鸦片战争揭开近代中国百年屈辱悲惨与民族独立历史序幕,标志中国半殖民地时代来临,反映基督教与西方列强对华侵略进入政治、军事、法制和制度化的层面。本文首次从福利社会史角度,运用历史档案资料、文献回顾、内容分析与历史比较等方法,从社会福利、社会需要、社会现代化、国际关系与文明交流互鉴、文明冲突理论等理论视角,首次全面、系统、客观和历史地探讨近代中国社会政策、社会立法百年历史经验与发展规律。本文将1840年鸦片战争至1949年百多年近代中国历史发展过程,大体划分为1840-1894年,1895-1911年,1912-1927年,1928-1937年,1938-1949年五个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总结每个历史发展阶段结构特点与时代特征,为深入历史分析搭建宏大和长期历史舞台背景。在此背景下,全面系统梳理西方文化对法律学科、法制精神、社会政策和社会立法传播扩散,尤其是简要总结、历史概括基督教在百多年间对近代中国社会政策、社会立法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全面、系统和历史地总结近代中国社会政策、社会立法的历史经验教训与发展规律,尤其是探讨、总结近代中国百多年社会政策、社会立法与社会服务互动中蕴含普遍客观规律。最后对近代中国百多年社会政策、社会立法历史影响的历史评价和理论反思。  相似文献   

3.
《探求》2015,(5)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中国不断深化改革开放,"走出去"战略鼓励了越来越多的中国公民和企业走出国门,海外华商的数量与日俱增。但华商由于当地及自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原因,面临着许多人身及财产风险,尤其是华商聚集的东南亚地区,多年来袭击华商的事件不断见诸媒体。本文以历史上东南亚地区排华反华尤为严重的国家印度尼西亚为例,通过对华商与其关联群体的梳理分析,从中分析印尼华商群体所需承担的主要风险及其产生的主要原因,并针对每一关联群体的风险特点给出相应的风险防范及应急管理的对策建议,以期减少东南亚地区尤其是印尼华商和华侨华人的人身及财产风险,更好地实施"一路一带"重大战略。  相似文献   

4.
本文认为,工部局的早期路政经历了初创、完善、丕变三个阶段。它既有近代路政的性质,又带有半殖民地的特征。工部局在路政管理中与华人社会发生的冲突,或源于工部局路政的殖民性质,或是因华人社会不适应近代化的赂政管理方法而引起的,后者实质上是近代中西文化冲突的表现。但这两种冲突往往糅和在一起,都以反抗殖民统治的形式出现,反映了近代中西冲突的基本特征。工部局的早期路政,促进了上海城市的畸形近代化,并对上海华界路政的近代化起了推动作用,在当时的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执行了历史赋予的“双重使命”。  相似文献   

5.
近代日本占领我国领土台湾后 ,曾以高关税政策阻碍海峡两岸直接贸易。由于台湾与大陆隔不断的关系 ,两岸商业交往仍绕道长崎或门司进行 ,形成了上海—长崎—台湾间的三角形贸易途径。这一时期的商业资料没有在中日两国的史籍中留下记载而形成空白。 80年代前期以来 ,在日本长崎华商泰益号旧址发现的上海东洋庄资料群 ,其规模庞大 ,构成多样化 ,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其内容虽以商业贸易中的中药材等买卖为中心 ,但广泛涉及社会、教育、宗教乃至政治等领域。本文作为该资料群研究的先期成果 ,对近代海峡两岸中药材贸易的品种、规模、运输手段和费用、保险、税收以及出口商与中介商的关系、各地社会经济动向及至当时我国政治、军事情势等记述的剖析 ,为国内学术界开展沪台两地通商史、华侨史和地方志研究迈出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海峡两岸隔不断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6.
上海的近代商业不但在近代上海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是我国近代商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的近代商业有着它自身的特点,这就是对外贸易和与对外贸易有关的行业在商业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商业门类齐全,分工较细;市场交易量大,商品品种繁多,商业经营技术强,服务质量高。上海商业发展的原因除了有利的地理条件外,近代上海的对外开放、交通运输和金融电讯的发展、轻工业的发达、万商云集、形成了一支善于经营的商业队伍是上海商业发展十分重要的条件。重温这些历史经验,对我们今天振兴上海的经济应该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7.
近代上海对中国社会的意义,不仅仅是建立了一套与中国古代城市完全不同的城市市政建设和管理制度,更重要的是,它在构筑近代城市物质形态的同时,也造就和培养了近代的市民意识。这种市民意识,就是为了适应近代城市生活而发展出来的一套关于公共领域、公共事务的权力与义务。上海市民意识的萌发是上海社会走向近代化的巨大推动力量。  相似文献   

8.
胡瑞华 《唐都学刊》2000,16(4):27-29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近代政治思想逐渐传入中国,并对地处中国西北内陆、有深厚传统文化底蕴的陕西产生了巨大的冲击。随着西方近代政治学说在陕西传播的深入,西方近代政治思想对陕西近代社会历史发展的影响也愈以明显。  相似文献   

9.
鸦片战争前的上海,存在着近代报刊的需要和条件,但没能萌生出报刊的嫩芽。上海近代史上第一批报刊是外来殖民者引进的。近代上海都市的形成推动了新闻事业的发展。1860至1895年,上海逐渐成为全国的新闻中心。使近代报刊在上海扎根的决定性事件,是商业性报纸的出现。中文报刊的崛起,意味着近代报刊开始进入中国社会。  相似文献   

10.
广州在近代中国金融业的发展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1845年,英国丽如银行在广州和香港分别设立的分支行为世界列强在华银行之滥觞;中国第一家华商银行——中国通商银行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在上海开业后,即在广州、汕头及香港等地设立分行.民国24年(1935),孙中山先生在广州设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家中央银行;民国26年(1937),广州地方官办银行的资本总额约为3400万元,占国内地方官办银行资本总额的40%以上.广州近代银行制度在清末逐渐萌芽并在民国前期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形成了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华南财团",广州官办银行在国内同业中处于执牛耳之显著地位.近代广州政治紊乱,经济动荡,商民的心理素质脆弱,一有风吹草动便会引发大规模的金融风潮.一方面是新型银行等近代金融业的蓬勃发展;另一方面因银行挤兑等引起的金融风潮又此起彼伏;再有就是历届地方政府都在绞尽脑汁,通过强行调节毫银和纸币的流通比例来化解金融风潮,三者相叠加构成了一幅既千奇百态又万般无奈的金融画卷,由此可窥中国近代金融业形成、发展状况之一斑.文章通过大量鲜活的一手史料,以清末民国时期广州所发生的七次较有代表性的金融风潮入手,对政府、公安、商民和银业等四个阶层在金融风潮中所表现出来的态度以及所采取的措施进行剖析,以点带面再现了近代广州社会的金融百态,得出有规律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11.
上海的租界是近代中国建立的第一个租界。在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中,这个资本帝国主义在华最为重要的活动基地和其远东最主要的利薮所在,自小而大,由兴而盛,又由盛转衰,由衰而亡,经历了一个漫长而起伏的历程。考察上海租界这一近代中国的特殊产物的盛衰发展,既可弄清这一庞然大物自身变化的曲折轨迹,另外可以看到西方资本帝国主义在旧中国的势力由强变弱和中国人民的民族爱国运动逐浪高涨的总趋势,同时还可以看到国际和近代中国社会错综复杂、风云变幻的政治局势的侧面及其加于上海的重大影响。这些对于更深刻地了解近代中国、了解我国第一大都市上海在百年中的发展变迁,都是深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2.
移民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移民是决定人口地理分布及各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从社会史的意义上说,移民以其特有的方式对人类历史的发展起着发酵和催化的作用,本文首先以中国的移民发展历史充分地论证了这个作用。文章还着重论述了移民与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关系:它不仅促使中国近代的社会结构从血缘社会向地域社会发展,从而导致了近代市民的形成、家族组织的分解和宗族关系的疏远;而且由于移民社会组织的不断发展,逐步成为我国近代社会组织向资本主义方向发展的先兆。同时,移民社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又影响着近代中国社会传统观念及习俗的变化和发展,并为形成“海派”文化奠定了基础。本文还论及了当代移民的特点及“内移外补”的移民观点。  相似文献   

13.
上海银行公会与近代中国银行信用制度的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成林 《浙江学刊》2007,3(4):59-65
抗战前,上海银行公会十分重视银行信用制度的建设,不仅采取各种措施促进会员银行稳健经营,增强会员银行的信用意识,而且创建了一系列信用机构和信用工具,并在同业之间构建了一个信任与合作的平台,有力地提升了华商银行业的竞争力,对促进近代中国社会信用发展也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秦文 《社科纵横》2012,(9):108-111
何炳松是中国近代史上著明的历史学理论家。他的历史哲学包括历史发展动力和历史发展模式两个方面,前者论述了地理影响历史与物质、文化、风俗等影响历史以及需要、动机决定社会演化;后者阐述了他的社会演化史观和因果论。他为新史学的传播与构建做出了相当的贡献,理应在中国近代史学史上占一突出席位。  相似文献   

15.
由全国14个学术单位联合发起,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上海市历史学会共同主办,“租界与近代中国社会”学术讨论会于1988年7月4日至7日在上海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百余人,就租界史研究的意义,租界作用、评价,租界与城市近代化,租界与市民社会生活,租界的类型与特点,租界史研究的史料建设,租界史研究的历史与现状,租界史研究方法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现将有关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近代上海的中国新派学者与西方传教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西儒”之称的传教士与中国学者构成的近代上海知识分子群落,在近代上海社会变迁的历史舞台上,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他们致力于开埠后的上海城市各项文化事业建设,直接推动了近代中国学术走向繁荣,也在促进社会变革、宣传新思想方面作出了贡献。作为处于社会过渡转型时期的中国文人学士,在和来华的洋教士学者密切合作交往中,共同译书、办报,开办医院和学校,使上海成为中外文化交汇相融之地,从而相应地衍生出反映上海特征的近代城市文化。  相似文献   

17.
《学问》2013,(2)
近代以来东北疆界的变化,直接关系到19世纪末以来东北亚地区国际关系与大国势力博奕,进而成为直接影响东北地区社会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国际环境因素。影响东北地区社会变迁与历史发展的主要外部影响,大都来自于俄、日、朝等东亚国家,而东北地区也正是在19世纪末才开始逐渐成为在整个东北亚地区列强势力最为集中因而最具国际性或东亚性的一个热点区域。到20世纪上半叶,东北地区历史与当时的东亚史才呈现出了全面的密切关联与互动的趋势,东亚因素实际上成为影响东北地区社会历史变化的最直接外因。中国东北是从19世纪末的近代历史时期以来,才成为东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才开始逐步具有东亚性并成为近代东亚地区最具有"东亚性"的一个区域。从克服一国中心主义的全球史乃至东亚史视角而言,中国东北近代史既是东亚近代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东亚地区国际关系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正>这些年来,中国近代历史线索的讨论十分热闹。许多同行各抒所见,似乎说得都有道理。不过,尽管这些看法各有千秋,而就总的倾向来看,仍然不外三种类型:一类坚持以阶级斗争或社会主要矛盾的表现作为历史发展基本线索;另一类注重社会经济演变,主张以资本主义酝酿、发生、发展(或资本主义近代化)作为近代历史主线;还有一类认为应把阶级斗争和社会经济发展结合起来,主张把能够反映近代中国发展前途的国内阶级斗争作为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鄙意以为,持续30多年的中国近代历史基本线索的讨论,实质是中国近代史应以什么为主干,建设中国近代史的体系或架构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近代上海与日本文化关系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城市,无论在近代和当前,她都在中日关系中处于重要的地位。现在,中日两国在和平与发展的基础上增进经济文化联系。在这种历史氛围下,进行近代上海与日本文化关系的研究,既可拓展近代中日关系史研究的视野,又可对促进中日友好关系的发展产生积极意义。一、对日交往的中心口岸  近代上海与日本文化关系比较密切是与它作为中国对日交往的中心口岸的地位分不开的。上海地处中国海岸线的中部,是中国最大河流——长江的入海口。她具有悠久的发展史。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上海设镇,元朝至元十四年(1277年)设…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对晚清同治、光绪之际(1872~1882)上海地区认知空间的扩展进行详尽的内外考察和计量比较的基础上,探讨其对当时上海人社会心态发展的历史作用。作者认为,上海从一个滨海县城一跃而为中国对外贸易中心和公众信息中心,主要是由于非官方商业力量的推动、以租界为代表的文化移入社区的形成以及上海先一步进入近代信息社会的时代条件和作用。这一特定的社会环境使上海人的认知空间的扩展成为可能和必然。认知空间扩展的先导作用使得上海人的社会心态趋于外向型和开放型。它改变了人们原有的知识结构,更新了人们的思维模式,为社会进一步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心态条件。而中国传统的封建制度及其思想对认知空间扩展的制约所形成的局限亦对上海人社会心态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