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师区分性绩效考核是一种针对不同教师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通过区分评价来保证教师素质和工作绩效提高的区分监督过程。在构建高校教师区分性绩效考核体系时,首先要区分考核对象、考核主体和考核周期,其次根据考核对象的特点设计区分性的考核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2.
高校教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体力量和直接实践者。教师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素质的高低。该文主要从更新教育观念、塑造高尚师德、提高教学质量、营造学术氛围四个方面论述了高校教师应该如何提高自身水平  相似文献   

3.
基于粗糙集的高校教师能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效评价高校教师能力,能够激发教师工作热情,提高工作效能。本文将粗糙集方法引入高校教师能力评价研究中,建立了多目标的高校教师能力评价模型。高校教师能力评价模型的构建不仅可以帮助学校管理人员对教师进行评价,而且有利于教师以此为基准,不断学习和探索,提高自身综合能力,成为素质高,教学、科研能力强的优秀教师。  相似文献   

4.
高校教师素质与能力结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教师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根本保证。高校教师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与能力结构,已成为高校普遍关心的问题。文章针对高校教师素质与能力结构研究现状,分析了有关影响因素,尝试探讨了高校教师素质与能力的应然结构。  相似文献   

5.
高校教师人文素质的培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校教师人文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高校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和效果。通过分析人文素质的涵义及高校教师人文素质的现状,高校可以通过改善教师人文素质培养策略来提高大学整体的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6.
企业政工干部是企业政治工作的实施主体,其素质的高低、能力的大小,直接影响和制约政治工作的成效,尤其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各种新问题、新矛盾接踵而来,这就要求我们的企业政工干部具备比任何一个时期都要过硬的素质,尤其要注重三种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环境因素对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教师是高等院校培养大批优秀毕业生,创造优良的科研成果重要人才资源。教师工作满意度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师工作绩效的高低和教师队伍是否稳定的问题。本文以某高校教师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个人访谈等研究方法,就环境因素对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以期提高高校教师在环境方面的满意程度,从而提高教师的工作绩效,稳定教师队伍,提升高校教育水平。  相似文献   

8.
从历史发展来看,学术职业的流动是其固有属性.合理的学术职业流动无论对于高校教师,还是对高校或是国家都是有益的.学术职业的流动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型教育系统内部的流动与教育系统外部的流动.教育系统内部流动可分为组织内流动和组织外流动、学科内流动和学科外流动;教育系统外部流动则导致了高校教师的流失.学术职业流动既与市场经济体制、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学校发展状况和职业竞争力等外部因素相关,也与职业地位、工作环境、教师价值观和教师自身素质等内在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9.
制约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效的原因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教师思想政治状况的好差与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效的强弱密切相关。本文针对高校教师思想政治状况不够理想的情形,分别从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两个层面,就教师的价值取向、管理机制、工作队伍、工作内容、工作方式、心态、认知、认同和工作环境等方面,剖析了制约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效的主要原因。进而认为,采取弘扬主旋律教育,凝聚教师共识;针对教师特点,拓展教育渠道;强化制度管理,规范学术行为;健全工作机构,确保工作到位;建立长效机制,提升工作效能;构建评估体系,考核工作实效等举措,有利于增强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  相似文献   

10.
心理契约是联系员工与组织的心理纽带,也是影响员工工作态度和行为的重要因素。关注民办高校教师的心理契约是提高民办高校教师工作积极性的重要因素。民办高校可以通过履行承诺、招聘制度、沟通、考核机制等策略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相似文献   

11.
高校教师考核评价机制的创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高校教师的考核评价是实施岗位聘任制度的重要内容,分析了高校现行教师考核评价机制的基本现状,指出了现行高校教师考核评价机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校要进行教师考核评价机制的创新,必须要确立适应高校的发展理念,要注重定性与定量、内部与外部、过程与结果的结合;尊重教育教学规律,科学设置考核项目;建立健全考核体系,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12.
如何提升科研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以增强高校科学研究和知识创新能力,一直是高校步入研究型高校需要努力的方向之一。本文依据能力素质相关理论,从文献、教师角色定位和教师从业资格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并初步构建了包含个性素质、必备知识、工作技能与综合能力三个维度的研究型高校教师能力素质模型。通过对北航优势学科的教师能力素质进行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借助统计分析工具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将该模型应用到教师队伍的管理中可以对研究型高校教师队伍的发展起到方向性的指引作用。  相似文献   

13.
教师作为学校办学的主体,其自身素质的高低,是影响人才培养、国家近期或远期的经济发展、学校存亡的关键因素。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社会管理体制变革和产业结构的调整,高校教师队伍素质面临严重挑战。首先是高科技与教师低素质的矛盾。面向周世纪,我国高等教育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教师作为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必须以优良的职业道德素质、业务素质、心理素质等影响学生。其次是高校多功能和教师“单能力”的矛盾。我们的教师多是从专业学校毕业,知识面相对较窄,需要拓宽知识面。需要加强包括学识能力、教学能力、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14.
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是其职业心理和职业素质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一种最主要的工作满足与否的主观反应。根据双因素理论可知,影响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因素都是与工作相关的,为了提高教师工作满意度,就要在工作内外两个因素上达到"满足"。教师工作满意度是其工作效能的基础,影响工作行为方式、行为取向和行为结果。开展教师工作满意度的研究是了解高校教师工作态度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有利于高校管理层制定科学的人力资源政策,吸引和稳定高质量的师资队伍。  相似文献   

15.
影响高校教师非权力影响力大小的因素主要来自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提高教师的非权力影响力要从善用教师的社会地位、社会对教师的态度、校园文化等客观条件以及教师自身的素质即树立现代教育观念、拥有精深广博的科学知识、具备高超的教学艺术和为人师表的良好形象等主观条件着手。它们分别是教师非权力影响得到提高的支持性因素和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16.
高校青年教师专业素质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校教师的专业素质主要包括教师职业道德、教师专业知识和教师专业能力。培养和提高高校青年教师的专业素质,事关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事关高校的可持续性发展,也是各国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普遍趋势。校外和校内相结合的岗前培训是提高青年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形式;构建多样化的校本培训模式,有利于长期提高青年教师专业素质;不断完善教师管理制度,有利于调动教师参与专业素质培养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7.
随着高校的快速发展和改革的日渐深化 ,高校教师精神上所承受的压力也日渐加大 ,心理健康受到一定的影响。文章分析了影响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的职业因素、管理因素、社会因素及教师个体因素 ,提出应发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 ,从加强对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教师人文素质、搞好宣传教育与说服沟通、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开展心理咨询等几方面着手 ,缓解教师精神压力 ,促进教师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8.
高校教师考核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践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关键在于教师,构建科学的高校教师考核指标体系,充分发挥考核的导向作用和激励作用,以便于合理的评价高校教师的工作业绩,达到正确使用高校教师,促进教师出成果、出效益,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推动高等教育事业持速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9.
高校教师评价体系的建立、健全是高校制度建设中最重要的环节,是高等院校提高教师队伍整体职业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面对高校教师评价体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通过科学知识图谱对高校教师评价体系研究文献进行系统的分析,可以全面了解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教师评价体系的变化过程。根据时代的不同,国家政策方针的变化及高校发展目标的差异性,高校教师评价体系还需要不断的完善。要加强和改进师德考核,突出教育教学业绩和教学质量考核,引领教师专业发展,进行发展性评价与奖惩性评价相结合,把教师评价看作是一项系统的评价过程,还应重视教师的社会服务考核。  相似文献   

20.
高校教师作为高校中最基本的教育群体,在教学和科研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是教研活动的主角,是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创新人才的主力军,教师的激励程度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进而关系到高校综合素质和办学效益的高低。因此,在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高校教师的激励一直是一个关键的环节,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