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技术的发展为人类社会的进步提供了丰富技术支撑,同时也对人类社会传统的伦理道德提出了新的挑战,网络伦理道德就是社会伦理道德的延伸,面对网络这把双刃剑,在追求人的和谐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促进其自我发展,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由于互联网固有的开放性和虚拟性等特征.网络在给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便捷和丰富的发展空间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道德认识模糊、道德情感危机和网络道德行为失范的负面影响。本文在阐述高校学生网络道德的现状的同时.对大学生网络道德的建设途径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3.
现今,由于信息技术不断地创新与发展,越来越多人的生活离不开网络,尤其以大学生最为常见。但频繁地被报道的大学生的不良网络道德现象,使得网络道德教育受到极大重视。而众多专家学者指出,儒家慎独思想一方面强调自律,另一方面强调诚实,是否能借助这一传承千载的儒家思想来指导网络道德建设呢?  相似文献   

4.
道德与法律自始至终都是我们大学生在成长期间不可回避的话题。调查显示,许多大学生对道德持有缺失,对法律持有冷漠的态度。在宝贵的大学学习期间,道德教育和法律学习应该深入课堂深入每一位学生内心,我们培养的心智健全的人才才是我们教育的最终归宿。  相似文献   

5.
网络道德暴力在"道德、正义"的名义下,通过网络平台向特定对象发起大规模舆论攻击,甚至由网络平台发展到现实社会的围攻,以使对方受到道德惩罚或迫使对方改变自己的行为。网络道德暴力具有"暴力"的性质,扰乱了网络生活甚至是现实生活秩序,客观上妨害了良好社会道德风气的形成。大学生实施网络道德暴力既有内因也有外因。内因是言论自由的异化和群体动力,外因是社会情绪郁积和"匿名制服"效应。基于"共享共治"的基本精神,通过大学生网民、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携手行动是解决大学生网络道德暴力问题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6.
当代大学生伴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而成长,他们在享受网络带来的信息便利的同时,也出现了道德认识偏差、社会责任淡化、道德行为失范等现象。网络道德问题不能被无视,本文就网络道德评价标准的构建原则、标准构建过程中,应把握的几个关系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7.
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科学技术的全面迅速发展,在不同环境中的诚信研究也越来越细致和系统。网络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大学生是网络的主要使用者,研究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诚信道德培养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分析了大学生网络诚信缺失的原因,并提出道德培养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袁绍成 《职业》2013,(12):33-34
大学生“道德银行”是网络时代催生的产物,构建大学生“道德银行”离不开网络。具体来讲,网络运行是构建大学生“道德银行”载体的技术路径,网络环境是大学生“道德银行”构建目标的实现平台,大学生应在网络社会里实践“道德银行”。  相似文献   

9.
本文剖析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现象和原因,并提出解决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现象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当前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势如破竹,导致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发生了重大的变革。然而,网络化时代的到来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以大学生群体为例,网络道德失范的现象比比皆是,对于大学生的身心发展都产生了消极的作用。这同时也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面临的一大难题。在这样的基础之上,网络领域的秩序也同样混乱不堪,网络道德成为了当前社会亟待正视的问题。本文从当前大学生网络道德的失范及引导机制方面作了细致阐述。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日益加深,现代科学技术的日益普及,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也无疑影响着高校大学生,因此培养大学生道德能力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道德能力的内涵、基本特征进行分析,提出应创新德育内容、更新德育观念的对策,以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能力。  相似文献   

12.
李丽 《职业时空》2012,(2):180-182
当代大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人的确存在道德问题,但我们并不能因此否定整个大学生群体的思想道德状况;与身处社会转型期的其他人一样,当代大学生的确存在着一些道德上的问题,但他们渴望得到社会各界的关爱和帮助,使之成为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敬业奉献的新一代大学生。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飞速发展深刻影响当代大学生的道德人格,使之出现分化重组。大学生道德人格形象失落、行为失范、个体化的价值选择等现象丛生。因此,理清当代我国大学生道德人格的热点,分析其问题与成因,在此基础上找出培养对策,对于当代我国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如今我们所处的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社会,尤其是计算机的飞速发展,信息多元、多样、多变、丰富、便捷是网络社会的突出特征。网络促进德育发展的同时,也使大学生的价值取向、道德发展也面临着诸多选择困境。然而,现在高校偏重对大学生道德知识的教育,从而导致大学生在面临道德选择时不能独立做出准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大学生道德选择能力的薄弱阻碍了大学生道德能力的提高以及德行的完善。  相似文献   

15.
采用大学生道德推脱问卷、大学生移情问卷和网络欺负量表对江西省3所高校的563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结果:大学生道德推脱与网络欺负呈正相关关系(r=0.54,P<0.01),移情与道德推脱和网络欺负分别呈负相关关系(r=-0.34,r=-0.29,P<0.01);移情在大学生道德推脱与网络欺负间存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6.
道德应该是植根于我们每个人心中的法律,但是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纷繁复杂的网络环境,很容易产生各种网络道德问题。当前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还不够完善,很多大学生在网络道德方面缺乏认知,本文对当前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并针对问题寻找对策,对加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十分有益。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对网络的认识,普遍偏重于技术的掌握和运用,他们为网上所传递的丰富多彩的信息和自由交往的形式所吸引,充分地享受网络带来的各种便利。对于网络对自身素质发展的影响、网络道德规范的真空、网络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等深层次问题缺乏思考,对在网络社会生活中应持有的道德观念、道德规范和道德行为难以把握。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网民已突破5.38亿,网络几乎已覆盖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然而随着网络的开放和便捷,虚假信息泛滥,黄色信息侵蚀,黑客横行等网络道德问题也暴露出来,加强网络道德建设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又一新课题。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是党和国家珍贵的人才资源,是我国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注重培养当代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的公民素质,促使他们承担起振兴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繁荣的历史重任,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实践意义.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切实将当代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摆在突出位置.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藏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大学生是思维灵活的青年群体,是党和国家珍贵的后备人才资源。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状况,可以最直接地反映出社会的道德水平。而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内涵丰富、意义深远,对于解决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方面的困惑,发挥其在大学生道德建设中的作用,提高大学生的道德品行有不同寻常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