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主题为"亚洲新未来:迈向命运共同体",其中,一带一路、东盟共同体、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与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东亚经济共同体等亚洲区域合作议题格外引人关注。"一带一路"对中国自身而言,它是新时期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是中国经济外交的新平台。对于在这一新机制建设中需要优先处理哪些重大关系,本刊特约记者采访了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院长李向阳研究员。  相似文献   

2.
罗援 《领导文萃》2012,(21):47-48
我们都说南海处于"多事之秋",那么"南中国海之冬"这股寒流从何而来呢?我认为还是美国重返亚太带来的。目前对于美国重返亚太有两种看法:一是认为美国是为了凸显自己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并非针对中国。二是认为美国就是为了包围中国、制衡中国。我个人认为,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不论美国是否有能力包围中国,其意图肯定是存在的。  相似文献   

3.
<正>历史是一面镜子,过往中的正义与邪恶在其记录的映射中判若云泥。而历史上形成的国际性法律文书则是一种规范,不仅体现出当时国际社会的协调意志的成果,也奠定其后国际格局、秩序,乃至各国权力范围、行为准则。《开罗宣言》就是这样一份奠定了二战结束后整个亚太地区的领土安排和国际秩序的基石,对于处理今天的亚太事务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一、《开罗宣言》的国际法效力不容置疑1945年9月2日,日本签署承诺接  相似文献   

4.
<正>近来,听到一些"权威人士"惊呼,中国周边安全局势正在"急剧动荡",质疑中国"过度自信"与"强势",以致陷入"亚太困局"和"孤独大国的地位",外交上"处处被动"与"无所作为"。事实果真如此吗?我们不妨沿着中国周边走一走,看一看到底是宽广的"阳关道",还是风雨交加的"独木桥"。东北亚,除了需要高度警惕日本重走军国主义老路外,并不存在什么"急剧动荡"。日本右翼也许想放把火,但他们既没有能耐,又没有胆量敢把火  相似文献   

5.
<正>结构性矛盾不消除,美俄关系再亲密也只是貌合神离近两年来,奥巴马政府对美国亚太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引起国内外学界的广泛关注。一般认为,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主要目标,是应对实力不断增长的中国,亚太地区也被视为中美之间的博弈平台。然而,作为中国的"战略协作伙伴"和美国在战略武器领域的对手,普京多采取中立立场,避免加入中美冲突。  相似文献   

6.
"和谐",本质上是对一种秩序的描述;法律,本质上是对一种秩序的规定。和谐与法律有着天然的联系。所谓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  相似文献   

7.
2007年9月4日,印度、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和新加坡五国在孟加拉湾举行了以印美两国为主角、代号为"马拉巴尔07"的军事演习.由于这是印、美、日、澳四个亚太大国首次举行的大规模军演,而作为亚太大国的中国却唯独缺席,这立即引起了国际舆论的广泛关注和亚太各国的猜测.  相似文献   

8.
“重返亚太”是美国政府在奥巴马第一任期时就高调宣布的一项重大外交战略。为赢得亚太各国民众对美国战略东移的支持,平衡中国等其他亚太大国在该地区日益增长的影响力,奥巴马政府通过开展魅力外交、网络外交和文化外交等方式,在亚太地区频繁进行公共外交活动。由于美国“重返亚太”与中国国家利益密切相关,因此,研究美国在亚太国家的公共外交实践,对我们深刻把握当今亚太地区的政治格局和发展态势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9.
章迪禹 《领导文萃》2012,(16):122-125
制衡不仅仅是大国逐鹿天下的工具,也经常成为弱小国家谋生的手段。不知从何时开始,"制衡"成了时政新闻的流行词汇。"美国重返亚太就是为了制衡中国"、"菲律宾在黄岩岛的所作所为是  相似文献   

10.
<正>利用"依附型"美日同盟维护霸权的安排成为美国亚太战略的软肋中日关系近来日趋紧张。表面看,这一紧张局势源于钓鱼岛之争。但其根本原因,是中日双方在亚太战略格局变迁中的利益冲突和博弈。美国在这一博弈过程中面临的战略两难困境,则为中日关系的发展增添了更加不稳定的变数。最终的结果,不仅关系到三个大国力量的此消彼长,而且将对整个亚太以至世界格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社会是乡土的,"乡土社会秩序的维持和现代社会有很大的不同,它是礼治的社会,一种自动的秩序,是个‘无为而治’的社会"。现代乡村社会"礼治"的秩序具有"嵌入"特征,法治作为现代化的治理方式逐渐"嵌入"乡村社会治理方式中,从而完成现代化的转型。传统的"礼治"模式,逐渐"嵌入"法  相似文献   

12.
<正>2015年3月23日,"新加坡国父"李光耀与世长辞,享年91岁。作为当代最伟大的政治家之一,李光耀自1976年首次访问中国至2015年的39年间,共访华33次,从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到习近平,李光耀是罕有的与几代中国领导人都有过会面的国际政治家。李光耀与他们的会谈和交流,不仅推动新中关系的发展,也对亚太乃至世界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李光耀与毛泽东:获毛泽东接见在当时是殊荣  相似文献   

13.
<正>无论是业已成为中国对外大战略的"一带一路"战略,还是为人们津津乐道的"中国版马歇尔计划",都寄希望于通过扩大对外投资,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等手段,来有效化解国内诸多产业的过剩产能,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增强我国国际和区域影响力,以及化解美国针对中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的不利影响。在政府政策的有力支持下,乃至政府资金的直接带动下,可以预期未来中国海外投资并购将会更加  相似文献   

14.
罗援 《领导文萃》2012,(17):25-27
我们都说南海处于"多事之秋",那么"南中国海之冬"这股寒流从何而来呢?我认为还是美国重返亚太带来的。我对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部署做了一个归纳,简称为"五三二一战略布局"。"五"是指五大军事同盟。即美日、美韩、美菲、美泰、美澳。同时美国还有五大军事基地,首先是东北亚基地群,主要控制宗谷、津轻、对马三个海峡,封住中国北部门户;二是东南亚基地群,它主要控制马六甲海峡,封住中国南部门户;三是关岛基地群,它好比美国回缩的两个拳头,随时准备出击;四是澳新基地群,这一基地群尽管驻军有限,但作为美国信息战的中枢基地和  相似文献   

15.
论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方彬 《决策探索》2008,(10):103-110
说在前面的话 ▲世界每一大国崛起之时,由于打破了既有的国际格局和运行秩序,导致政治生态发生巨变,因而必然产生多方面的不适,甚至是心理上的抗拒和排斥,这也是每一大国崛起之时,往往引发战争的重要原因.在中华民族崛起过程中,要避免"中国威胁论"成为阻抑中国前进的力量,一方面是需要西方国家放弃冷战思维,另一方面是我们的核心价值观要与世界接轨,要找到共有的交集.  相似文献   

16.
雷墨 《领导文萃》2014,(24):109-112
正奥巴马的外交滑铁卢奥巴马2009年上台之初,雄心勃勃地提出要"重启"美俄关系,但乌克兰危机让美俄关系跌入后冷战时代的谷底。从目前情况看,真正能"重启"美俄关系的只会是奥巴马的继任者,如果后者愿意的话。重返亚太是奥巴马政府的主打"外交产品",但各种主客观原因正在使其变成烂尾工程。5月28日在西点军校有关美国外交的演讲中,奥巴马甚至没有提及重返亚太或亚太再平衡。奥巴马亚太战略的核心是对华战略,但在皮尤研究中心的调查中,给予美国对华外交正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中国逐渐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国际社会也纷纷将目光投向中国。作为世界上正在崛起中的最大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发展不可避免地将对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带来深刻的影响。因此,在中国与世界深度互动、中国全方位参与全球治理的时期,中国如何看待当前的全球治理格局,以及如何明确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身份定位、理念认知以及战略互动等问题,不仅是国际社会关注的问题,也是中国自身发展进程中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传统文学的独特风貌早为世界所公认、所惊叹!中国文化两大思想--儒家和道家,对传统文学独特风貌的形成,起了决定性的影响。但儒家比较注重社会的礼法秩序,而道家更强调一种超越礼法秩序的形而上风范,从而在文学的根本性质的把握上,道家有其超脱世俗、与众不同的特色。 道教作为中国的本土教派,其思想在中国源远流长。道家的许多寓言典故为中国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题材。例如,除了创作中最具飘逸灵气的李白与李商隐外,宋词所使用的词牌,至少也有四十种与神仙故事或道教活动有关;元曲种的许多作品,如《邯郸道省悟黄粱  相似文献   

19.
张华 《领导文萃》2014,(21):48-51
<正>稳定可控的两岸关系的维护者在美国的亚太战略中,台湾问题和朝鲜问题一直被视为两个战火的"易燃点"。不管如何解读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动机和意图,有一点是有共识的,就是美国不希望亚太地区爆发冲突。因此台湾的首要角色就是要处理好两岸关系发展问题,不要重演李登辉和陈水扁执政期间两岸的紧张关系。学界对于美国在台海地区的利益虽有不同的认知和解读,但一般认为台海地  相似文献   

20.
亚太总裁论坛 “亚太总裁论坛”由“亚太总裁协会”主办。“亚太总裁协会”是在中国香港注册的一个会员制组织,它的成员遍及亚太地区,以香港企业为多。“亚太总裁协会”采取会员制,香港地区的成员以上市公司为主,美加地区则以有跨国业务的企业居多。迄今为止,“亚太总裁协会”已拥有1200多家会员企业。目前,中国内地尚没有它的成员企业。由“亚太总裁协会”主办的“亚太总裁论坛” 已在香港、新加坡和吉隆坡举办过三届。参加“亚太总裁论坛”的成员主要是跨国公司总裁、全球500强企业总裁及其亚太区总裁。论坛旨在给这些企业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