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超经济强制是封建剥削的本质特征。在中世纪西欧的领主庄园内,农奴的“人身作为土地的附属物”(《资本论》第3卷第891页),和土地同属于主人的财产。领主对土地的等级占有为封建等级制度提供了条件,而农奴对领主的人身依附、土地依附和司法依附关系则成为封建领主对农奴实行超经济强制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在唐代历史中,北军之重、宦官专权是两大政治问题,学者们多有精辟的论述。但它和唐代马政都有联系,尚无人披露。本文仅就这一点略陈管见,以求教于史学诸贤。 一 要明瞭唐代北军之重,宦官专权与马政间的关系,首先应该研究唐代北军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即其主力是由骑兵部队构成的。 唐前期北军起源于“太原元从禁军”,为左右屯营驻守于玄武门,归左右屯卫所辖。贞观十二年太宗始置左右屯营“飞骑”,以充实加强北军。据《太平御览》卷300引《逸唐书》说,左右屯营飞骑,“拣才力骁健,善骑射者为之”,“乘六闲骏马”。可证是一支骑兵劲旅。  相似文献   

3.
中晚唐监察体制与宦官专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监察体制已日趋成熟和完备 ,形成了一张密布全国的监控百官之网。但安史之乱后监察权力就逐渐被宦官所侵夺、削弱 ,监察官丧失独立奏弹的权力 ,监察体制遭到严重破坏 ,致使中晚唐呈现出宦官专权的危局 ;而宦官专权又加速了监察体制的破坏  相似文献   

4.
唐代后期宦官掌握军权主要是通过宦官担任军职、专典禁军和宦官监军制度而实现的.唐代后期枢密使的设置则为宦官控制政权提供了机会.唐代后期的政治腐败,统治集团内部的争权夺利又进一步加剧了宦官专权.宦官的专权使唐后期政治更加腐败;加深了唐后期的社会矛盾,导致了唐朝的灭亡.  相似文献   

5.
宝玺成为国家和皇权象征之重器有着极为悠久的历史。历代皇帝对宝玺的掌管和使用都十分重视,并建立起一套严格的制度。在皇权高度集中的明代初期,为防止御宝使用过程中的舞弊现象,曾于外朝政府机构中设尚宝司,掌管御宝使用中的一切事务并参与许多重大活动。其品秩虽低,但至关重要。而在内廷宦官机构中则设尚宝监,作为勾通尚宝司与皇帝、尚宝司与尚宝女官的桥梁,并监视尚宝司的用宝。同时,专设尚宝女官掌管宝玺。这种内外相互监督的御宝保管和使用制度,曾经有效地保证了御宝使用的权威性。但随着宦官势力不断增强,最终使宦官控制了尚宝司,使其成为专权的工具。本文试对明代尚宝司、尚宝监的官职沿革、职掌、作用进行探讨,并初步分析明代皇权旁落、宦官得以专权在御宝制度上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正> 唐代宦官专权始于玄宗时期。此后,随着宦官专权,宦官内争也相应激化,而且愈演愈烈,形成中晚唐中枢政治之一大特色。究其原因,除一些个人因素而外,与宦官官制有很大关系。宦官官制如何激化宦官内争,迄今尚无专文探讨,本文对此略陈管见。一、宦官官制之确立自德、宪两朝枢密使和神策中尉相继出现后,宦官专权之官制便基本确立下来。 1、枢密使之出现初唐以中书省之舍人、侍郎以至宰相等掌管国家机要,如颜师古、岑文本、苏瑰、苏廷页、卢怀慎、姚崇等人均以其职参与中枢政务,决策国家大事。中唐以后随着宦官  相似文献   

7.
开元二十六(公元738)年翰林学士院的设置是唐代政治史上的一件大事,翰林学士自此作为一股新的政治力量活跃在政治舞台,翰林学士与宦官集团的斗争对唐后期中枢政治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历史上,宦官专权以唐代为烈。宦官之权甚至凌驾皇权之上,立君、弑君、废君有同儿戏。宦官的肆虐蠹朽了唐王朝的生命力,成为唐王朝由盛转衰终至灭亡的重要因素,因此探讨宦官与皇权的关系,不仅为解剖唐代社会所必需,也有助于对中国封建社会内其它朝代宦官专权原因的分析。正因如此,本文论述主要以唐朝为主,同时也兼及其它朝代的一些有关材料。  相似文献   

9.
在大和五年(831)宋申锡事件前后的大和年间的翰林学士有着不同的群体特点,而在大和九年(835)"甘露之变"前后的大和年间和开成年间的翰林学士的群体特点也不尽相同.在宦官专权背景下,唐文宗朝翰林学士进行了不同的政治抉择,同时,产生了复杂的心境.唐文宗朝掌握政治权力的还是宰相和宦官,翰林学士虽为唐文宗的近侍之臣,却还是要以朝臣尤其是宰相的身份才能发挥更大的政治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国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在十六世纪以前,中国的科学技术居于世界前列,指南针、造纸、印刷术、火药等发明为世界科学文化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十六世纪,欧洲一些主要国家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资本主义手工工场的蓬勃兴起,“揭开了资本的近代生活史”。(《马克思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文化程度的因素对明代宦官专权进行分析,指出明代宦官的文化程度高对宦官专权的形成起了推动作用,是明代宦官专权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科举制度使官员的思想受到禁锢,死板化,而宦官通过一些途径知识化,思想灵活,且奸诈,使宦官与内阁争权时,有了知识储备,可以相抗衡,甚至压过内阁。  相似文献   

12.
为了肃清封建主义的流毒和影响,有必要进一步加深对封建主义的认识。这里我从中外对比的角度就封建专制主义的基础问题作些剖析。(一)专制主义作为一种政体,一种国家的政治统治形式,在奴隶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都存在过。但总观中外历史,在资本主义国家,虽有过拿破仑的帝制,希特勒和墨索里尼的法西斯专政,但个人专制独裁并不是常规。在奴隶制社会,专制主义比。  相似文献   

13.
中国近代落后的根源在哪里?国民劣根性的根源在哪里?十九世纪末以来,中国政治界、思想界和学术界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反复的探讨,力图从中寻求答案。旧话重提,在人们终于悟出社会主义的中国还存在着封建传统影响的今天,人们谈论得最多的仍然是我们的文化。由“中体西用”到“全盘西化”,由“批判继承”到“创造性转化”,出于对民族命运和国家前途的思索,几代人上下求索,提出了许多发人深思的问题。但与此同时,传统  相似文献   

14.
明末清初一些思想家提出的“复封建”论,冲破了传统王朝窠臼,超越传统“封建”与“郡县”的讨论,寓反君主集权专制思想于其中,而具有突破性的进步意义。同时代的英国即是以封建诸侯起而平衡君主权力,制定国会宪章,从而实现了制度创新转型。在政治“大一统”的传统中国,以“复封建”来分权制衡专制君权不具可操作性,制度创新历史转型的出口在哪里则仍需探讨。意识形态政治泛化的“封建说”,脱离中国历史实际解释不了历史而没有学术价值,蕴藏于“封建”制下的明清分权反专制思想,则具有深远的政治意义。  相似文献   

15.
16.
古典文学研究工作要繁荣,必须荡涤封建专制主义的污毒.封建专制主义害死人.在我国皇帝统治的漫漫长夜里,多少知识分子皓首穷经,只会在钦定的几部"经典"中翻觔斗,翻来翻去,犹如在如来佛的手掌里,吸不着人民群众中的新鲜空气,看不到九州禹域之外的广阔天地,僵化的头脑只记着"原道"、"宗经"、"征圣",干瘪的咀巴只背着"伏惟皇上"、"子曰诗云",一评价起作家作品来,就是以皇帝的圣旨为标准,以孔子的是非为是非,颠来倒去就是几句干巴巴的空话、大话.出现一些民主性的精华,就是"异端邪说",为真理而斗争,就是"非圣无法",多少优秀  相似文献   

17.
口技,作为一种艺术样式,其历史渊源是可以追溯到远古的年代的,如果把春秋时代楚国的优孟作为戏剧的起源或萌芽,那末当然也可以把齐国孟尝君田文门客的“鸡鸣”作为口技的起源或萌芽。可是从《西京赋》、《乐府杂录》、《东京梦华录》一直到《西湖游览志余》诸书中关于口技的记载却如凤毛麟角。《武林旧事》所记载的诸色伎艺人中有一种伎艺,称为“吟叫”,由姜阿得、钟胜、吴百四、苏阿黑、余庆等表演,但没有介绍“吟叫”的形式或内容,是否属于口技,也没有确切的说法。  相似文献   

18.
1914年5月,章士钊在日本东京创办了《甲寅》(月刊)杂志。在该杂志上,围绕着对袁世凯帝制的批判,章士钊发展了一套系统的批判封建专制的理论。他以调和论为哲学依据,认为封建专制政治好同恶异,消灭了自己的异体,违背了事物的调和律,必然导致自我毁灭。由此,章士钊具体分析了封建专制毁灭的机理。本文认为,研究章士钊批判封建专制的理论,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其本人的政治思想,而且也使人们清醒地认识到,重视民主与法制建设,对于一个国家的长治久安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赵匡胤承唐末五代的旧习,以军士拥立的手段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建立了北宋王朝。北宋王朝统治者总结了五代时期易君如易棋的历史教训,汇集了历代封建地主阶级积累下来的专政经验,在继承过去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权力更加集中、措施更加完备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和一套与之相适应的、具有显明特点的官僚政治制度。  相似文献   

20.
大钊同志是“五四”前后革命文化运动的积极组织者和指导者。在我国史无前例的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的伟大斗争中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即以反对封建专制主义而论,大钊同志遗下的丰富著作,对于我们今天肃清封建主义的余毒,仍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国经历封建社会最长,自秦始皇并六国建立中国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的国家,直到辛亥革命清王朝的覆灭,前后共二千多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