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中国地域文化通览》是中央文史研究馆组织实施的国家重点文化工程,由袁行霈、陈进玉担任主编。全书共36卷,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港、澳、台各有1卷。其中的《河南卷》由郭庚茂担任组委会主任,河南省文史研究馆组织实施,朱绍侯教授任主编。各卷均上起于远古时代,下迄于1911年辛亥革命,分为《绪论》和上、下两编。上编纵向描述当地文化的发展史,下编重点描述当地文化的特点和  相似文献   

2.
<正>由齐洪明为主编,林声为总顾问的《北镇文化通览》,日前由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项引人广泛关注的文化工程。是辽宁学术发展史上最接地气的学术成果,可喜可贺!《北镇文化通览》共15章56节,洋洋洒洒凡42万言。全书按中央文史研究馆主持编撰的《中国地域文化通览》的体例,分上、下两编。上编纵写县域文化发展史,下编横写文化史上的重点和亮点。《北镇文化通览》从主编到作者对编撰体例把  相似文献   

3.
安徽地域文化中的儒佛道交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霞 《江淮论坛》2012,(3):109-113
安徽地域文化有三大板块,即皖北道家文化、皖南儒家文化和皖中佛教文化。儒佛道在安徽地域的这种分布特征为三者之间的交融创造了天然的便利条件。由于儒佛道交融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历史大势,故安徽地域文化中的儒佛道交融实际上折射出了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基本脉络,是中华文化基本特征和历史走势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4.
徽学动态     
《徽州社会科学》2007,(11):64-64
由安徽省委宣传部、安徽省社科、安徽省徽州学会主持编撰(徽州本土张脉贤、邵之惠、洪璩、郭因、俞宏理、翟屯建、方利山等多名徽州学术专家参与策划撰著),2005年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大型微州文化丛书《徽州文化全书》(二十卷),荣获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即国家图书奖。目前各大报刊等公示。这是至目前为止,徽州文化学术研究著作所获得的最高奖。  相似文献   

5.
地域文化散文是作者从地域文化视角进行的散文创作。其地域文化特色一是来自描写对象 ,二是来自作家自身。描写对象是外部因素 ,而作者自身的地域文化心理素质、知识积累及审美观照 ,则是最关键的内部因素。贾平凹的地域文化散文 ,诸如《黄土高原》《秦腔》《走三边》《商州初录》《商州又录》《老西安———历史的记忆》等 ,体现了一种“虽秦而近楚”的地域文化审美观照。  相似文献   

6.
一《2 0 0 1年吉林蓝皮书》丛书是 1 996年以来出版的第五套《吉林蓝皮书》 ,仍包括经济卷、社会卷、农村卷和东北亚卷四卷。2 0 0 0年吉林省社会科学院承担了制定吉林省“十五”计划的任务。按照洪虎省长的指示 ,由省计委、省社科院、省发展研究中心各自独立拿出一个“十五”计划的本子 ,再由省计委合成一个最后的《吉林省“十五”计划纲要 (草案 )》。本丛书的绝大部分作者都参加了这一计划的研究工作 ,《2 0 0 1年吉林蓝皮书》丛书也是在这项研究的基础上编写的。因此 ,丛书的经济卷、社会卷、农村卷都有专门的篇章来论述“十五”计划。…  相似文献   

7.
新世纪以来,域外出版了若干种中国哲学方面的百科全书,其中俄罗斯科学院版的《中国精神文化大典》《哲学卷》是非常有特色的.该书突破了原来苏联哲学研究模式,在内容丰富等方面引人瞩目,其对中国精神文化的逻辑性归纳,某些词条考镜源流式的学术探究,可为国内学人提供参照.《哲学卷》注重儒家而疏略道佛的偏向也无须讳言.  相似文献   

8.
《齐鲁文学演变与地域文化》(李少群、乔力等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以下简称《齐鲁文学演变》)一书,以悠久灿烂的齐鲁文学和深厚雄浑的地域文化为研究对象,从文化视野和大文学观出发,  相似文献   

9.
辛玙 《徽州社会科学》2009,(6):47-47,42
在“徽州”得名(北宋宣和三年五月甲辰:公元1121年5月28日)888周年的吉祥日子,安徽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安大徽学研究中兼职研究员、黄山学院研究员方利山先生专为纪念这一庆典而撰的徽州文化研究新著作《徽州学散论》(续集),作为“新纪元文库”丛书之一种,由中国戏剧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相似文献   

10.
继上海出版了15卷本的《上海通史》、西藏出版了10卷本的《西藏通史》、山东出版了8卷本的《山东通史》、河南出版了4卷本的《河南通史》等多个省市纷纷推出自己的通史著作之际,安徽经过8年的努力,在近日也宣告本省的8卷  相似文献   

11.
中国地域文化的核心部分,是作为地域人群"集体潜意识"的地域"隐性文化".因此,注目"潜意识"问题研究且成果颇丰的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的相关方法,在中国地域文化研究中便大有用武之地.其中,弗洛伊德的高足荣格的"集体潜意识"理论,对中国地域文化研究提供了心理学依据;克鲁克洪的"隐性文化"理论在被接纳入唯物史观框架后,也是研究中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12.
李澍田先生等主编《中国东北通史》(以下简称《通史》)一书.已由吉林文史出版社于1993年9月以精平两装面世了.全书凡7篇.24章,76节,65万字,各编均有前言、结语,书后还附有历史纪年比照表.这是研究中国东北地区的建置、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社会生活诸多方面.特别是从旧石器一直写到1985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自成体系一部学术专著.东北史研究是不乏其人的.早年有傅斯年的《东北史纲》、金毓(?)的《东北通史》(下至元代),开创了东北地区历史研究的先河.其后要算是佟冬主编多卷本系统工程的《中国东北史》(已出版第一卷),仅从出版的卷本就可得知该书之内容宏富.考证精当,锐意创新,嘉惠后学.继之有张博泉的《东北地方史稿》、董万仑的《东北史纲》以及一批东北断代史著作先后面世.均对东北史研究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3.
李志良 《学术界》2003,(4):263-267
胡适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位在诸方面均有着广泛而深远影响的文化巨人。文章认为 ,《胡适大传》一书严格遵循忠于史实的真实性原则 ,以翔实的材料 ,文史结合的笔法 ,从胡适的治学、思想、与中外名人的交往、爱情婚姻及其性格、品德等方面客观公正而又鲜明生动地再现了这位文化巨人的全貌。该书对于我们正确认识胡适 ,对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史和中国现代史研究都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王连升(1939—2012年),山东青州人。山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1964年考取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研究生,师从白寿彝先生。1968年到南开大学历史系任教,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曾任历史系副系主任。王连升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与政治思想、先秦两汉史等学术领域的教学与研究,五次获南开大学教学质量优秀奖。他主编并撰写了《中国宫廷政治》、《简明中国通史》、《中国历史大辞典·先秦卷》、《中国封建王朝兴亡史·秦汉卷》、《中国文化要义》、《史记选注》等学术著作以及  相似文献   

15.
2011年9月3日,浙江大学历史系与《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编辑部在杭州联合主办了史学研究新趋势高层论坛。参加此次论坛的有《历史研究》、《社会科学战线》、《近代史研究》、《世界历史》、《中国史研究》、《学术月刊》、《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文献》、《文史》、《安徽史学》、《民国档案》等国内十余家重要历史学学术期刊的主编和编辑,以及浙江大学历史系的教师代表。各位主编、编辑针对历史学新近划分成中国史、世界史、考古学三个一级学科对历史学研究的影响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祭红》是中国第一部景德镇陶瓷文化题材电影,此后这类题材的影视剧仍寥若晨星。进入新世纪后,却出现一系列相关景德镇陶瓷文化题材的影视剧,如《青花》、《大瓷商》、《雾里看花》、《景德镇》等,出现收视的新趋向。这与中国经济繁荣、政通人和、"盛世藏瓷"不无关系,也从中折射出中国人对陶瓷文化正本清源的觉悟。因而,强化景德镇地域历史特色,彰显无可替代的景德镇陶瓷叙事,方有景德镇陶瓷文化题材影视剧一枝独秀的天地。  相似文献   

17.
地域文化在本质上是一种"集体潜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地域文化的核心部分 ,是作为地域人群“集体潜意识”的地域“隐型文化”。因此 ,注目“潜意识”问题研究且成果颇丰的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的相关方法 ,在中国地域文化研究中便大有用武之地。其中 ,弗洛伊德的高足荣格的“集体潜意识”理论 ,对中国地域文化研究提供了心理学依据 ;克鲁克洪的“隐性文化”理论在被接纳入唯物史观框架后 ,也是研究中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18.
院内学人     
陈复兴 生于1932年,辽宁兴城人。1955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195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俄罗斯文学研究班。曾任吉林省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现任吉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长期从事《昭明文选》研究,并兼涉俄罗斯文学。其所著六卷本《昭明文选译注》(三主编之一),并主要撰著者),为新时期传统文选学的发轫之作,在台湾由建宏出版公司以繁体字版重印发行,在海峡两岸均获良好评价。其所著《院思妥耶夫斯基创作论稿》(合著,为主要撰著者)也为该领域难得一见之作。论文有《江文通〈杂体诗三十首〉与萧统的文学批评》、…  相似文献   

19.
《西方文化与近代中国》评介王守中胡滨教授主编、吉林文史出版社于1995年8月出版的《西方文化与近代中国》一书,是近年来中国近代史研究的一项新成果,有不少新的创意。一、该书清晰地勾画出了西方文化在中国传播主体演化的轨迹。该书除肯定了明末清初和19世纪传...  相似文献   

20.
2002年7月,山东大学出版社推出了《齐鲁思想文化史(先秦秦汉卷)》一书。该书长达56万字,论述了先秦秦汉时期齐鲁思想文化的发展规律,齐鲁思想文化由地域文化成为主流文化的过程和原因,研究了齐鲁思想文化的内涵、演变与基本特点,阐明了齐鲁思想文化在构筑中国主流文化进程中的主要贡献,全面展示了这一时期齐鲁文化的主要成就,科学评价了它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该书的两位作者孟祥才教授和胡新生教授,是思想文化史专家,他们以其厚实的功底、扎实的研究和娴熟的技巧,将这一领域的研究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中国古史上,对特定的地域文化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