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9世纪50年代,为数不多的中国移民从加利福尼亚北上来到不列颠哥伦比亚和维多利亚,汇入当地的淘金热潮。19世纪80年代初期,大批中国劳工作为契约劳工,被运到加拿大修筑加拿大太平洋铁路。从此,中国移民加入了加拿大西部经济开发的劳动大军,为加拿大政治经济统一最重要的纽带太平洋铁路的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中国移民并没有因此而得到公正的待遇。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加拿大各地频繁地发生歧视中国移民事件,一些省市先后通过了一系列歧视和排斥中国移民的立法。 1923年3月2日,“加拿大移民与殖民部”代理部长查尔斯·斯图亚特向下议院提交了《中国人移民法》,并获通过。这一法案完全禁止中国移民进入加拿大,标志着加拿大社会  相似文献   

2.
80年代中期,日本首相中曾根坚定明确地提出了日本“国际化”的设想,即日本要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与其经济力量相称的政治和社会作用。与此同时,专家学者和政治家则关注来自亚洲不发达国家的日益增多的非法劳工,并思考他们对日本经济和社会的冲击。移民劳工的命运成为80年代后期讨论得最广泛的一个社会问题。“国际化”的号召和有关外国工人的争论,实际上是一件事情的正反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重新考虑日本在世界上的地位,另一个方面是,作为一个自我界定的同一种族的社会,日本  相似文献   

3.
自70年代以来,随着海湾石油生产国石油收入的急剧增长,海湾国家的工业、农业、建筑和交通运输等重要经济部门都得到了迅猛发展。但是,在经济诸部门迅猛发展的过程中,海湾国家却面临着一个重要问题,即劳动力问题:近十多年来,几百万外籍劳工蜂拥劳动力匮乏的海湾诸国。从某种意义上讲,大量的外籍劳工是海湾国家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的借用力量,是南南合作在劳务领域的一种具体实施。然而,大量外籍劳工的存在同时也给海湾国家及其社会带来无法避免的影响,并成为海湾地区劳务合作的一种不利因素。今天,海湾地区的劳工与劳务合作问题已经引起许多国家的关注。 70年代以来,海湾地区劳工与劳务合作为什么能够发展如此之快,它有哪些特点,今后  相似文献   

4.
二十年代东北移民高峰成因探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九世纪中期,清政府解除“封禁”,在东北大放荒地,招徕移民,移民数量不断增长。清亡以后,这种势头有增无减,到本世纪20年代持续发展,终于形成了一个每年进入东北的移民达百万之巨的高峰时期,这是现代史上少有的人口运动现象。来到东北的移民中,山东籍占绝大多数,其次是河南、河北,再次是山西。为什么如此多的华北人离开故土,在20年代这一国家政治、经济衰败,军阀割据、四分五裂的时代,来到东北并绝大多数得到较好的安置,使之在东北的开发、建设中发挥了作用,这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有清一代 ,四川成为移民社会。大量移民的存在 ,成为潜在的过剩人口。随着自然灾害的毁坏、人均耕地的减少、洋货的冲击、土地恶性兼并以及川省农村超经济的剥削 ,致使农村人口相对过剩 ,形成四川流民。给近代四川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6.
自苏联解体之后,中亚国家由于国内民族矛盾、经济问题、俄罗斯移民政策等一系列因素,长期向俄罗斯输送劳工和移民.到俄罗斯就业、定居成为中亚人致富的选择.俄罗斯方面为解决国内人口短缺问题也积极制定政策,吸纳中亚各国移民,尤其欢迎俄罗斯族人回到故国.出国打工和移民一方面增加了中亚国家的外汇收入,一方面也给人员输出国和输入国双方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经济问题,使中亚和俄罗斯的经济和国内管理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7.
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苏联政府通过推行特殊移民政策将600万人口强制迁往国家边远地区,人为制造了一个特殊社会群体——特殊移民。特殊移民政策历经了两个发展阶段:30年代的流放富农和40年代至50年代初的民族驱逐。1953年斯大林去世后,苏联国家新领导人颁布了一系列解放法令,特殊移民人数迅速减少。1965年,特殊移民基本停止存在。  相似文献   

8.
中国历史上中原的封建王朝曾多次向内蒙古地区大规模移民,渗透农业文明,但一直未改变游牧文化占据主导的格局。直到清朝中期,汉族移民的大量涌入,使内蒙古地区呈现出蒙汉杂居、农牧双兴、文化多元的巨大变化。为什么近代移民进入内蒙古会产生与以往移民活动不同的效果?中南  相似文献   

9.
在生育率比较低的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的主要方式要靠移民来实现。欧盟国家,2004年净移民占人口增长的80%,1980年仅占到27%。美国是个例外,其人口增长靠自然生育实现,但移民引发的人口增长在2004年已经占到37%。各个国家已经承认并且记录了高收入国家人口学的这些典型的特征,对移民潮推动力量的研究仍然是学者和政策制定者的主要论题之一,移民流的不平衡对移入国和移出国的影响是巨大的,许多发达国家面临的问题是低技能人员流入和本国高智力人才流出。本文提供发达国家移民趋势的信息,回顾荷兰移民历史,为现今移民增多展开更广阔视角;描述理论背景、数字、措施及结论、统计方法;公共产品对潜在移民倾向的影响做出实证分析;总结发达国家人才外流及其相应公共政策。  相似文献   

10.
明末清初,由于战乱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四川人口损失严重,引发了清前期著名的"湖广填四川"的运动.客家作为移民骨干大量徙居四川,对四川人口增殖、经济恢复等产生了巨大影响;但同时也带来一些新的社会问题,清廷移民政策也随之发生变化.从清初积极鼓励"客民"入川,至雍正年间开始采取一些限制性措施.再至乾隆中期,向四川大规模移民行动基本停止.清朝中后期,为了缓解由于移民而引发的社会矛盾,更多地是采取防范措施与遣回原籍安置的方法,不再鼓励移民入川了.  相似文献   

11.
Population and labour force projections are made for 27 selected European countries for 2002-052, focussing on the impact of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on population and labour force dynamics. Starting from single scenarios for fertility, mortality and economic activity, three sets of assumptions are explored regarding migration flows, taking into account probable policy developments in Europe following the enlargement of the EU. In addition to age structures, various support ratio indicators are analys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plausible immigration cannot offset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population and labour force ageing.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汉唐以来星村镇移民迁入和迁出的情况,汉末至宋代以"迁入"为主,元、明和清代前期迁入与迁出并存,清末至民国以迁出为主,解放后以迁出为主,改革开放后又大量外迁。移民迁移的特点决定了星村镇社会经历了一个从聚族而居到杂姓聚居转变的过程。移民对武夷山文化变迁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Previous studies on ethnic intermarriage have been done mainly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in other classical immigration countries. This article examines ethnic intermarriage among Surinamese, Dutch Antilleans, Turks, and Moroccans in the Netherlands. From a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perspective, it is important to examine whether patterns observed earlier in traditional immigrant countries equally apply to the Dutch context. To obtain a sufficiently large sample, this study pools five nationally representative surveys, conducted in the period 1988–2002. In line with findings documented before, it observes that ethnic exogamy occurs more frequently among the second generation, and among those who arrived at a younger age, and who are higher educated. Equally corresponding to previous work, the study reports that ethnic intermarriage is more frequent when the group-specific sex ratio is more uneven and when the ethnic group is predominantly second generation. Contrary to findings observed elsewhere, results show that the black Surinamese and Dutch Antilleans have high intermarriage rates and that there is little evidence for status exchange in mixed marriages.  相似文献   

14.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经济全球化是战后世界经济生活中的重要现象之一,80 年代中期以后有加快发展的趋势。它的快速发展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学术界有许多不同的看法。事实上,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因此,发展中国家应在把握机遇的同时,加速调整国内的投资结构、产业结构,建立健全金融监管防范体系,努力回避经济风险,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相似文献   

15.
太平天国战后,苏浙皖交界地区的许多地方出现人口的“真空”、“半真空”状态,从而引发了战后大规模的移民浪潮,湖北、湖南两省是这场移民运动的重要迁出地。两湖移民的迁移活动从战后初期一直持续到清末,大量两湖移民的迁入,对本区的经济、文化和风俗习尚各个层面都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探讨战后西方(主要是美国)安全研究的演变及其特点。在冷战的高峰期,以军事或者国家为主的安全概念占支配地位,安全研究便等同于战略研究,于是安全就被定义在了军事安全这一特别狭窄的范围里。20世纪70-80年代和后冷战时期国际形势发生巨大变化,片面的安全概念和安全研究开始面临着新的挑战;理论背景各异的学者们也开始从各自不同的视角出发,着手研究安全问题。作者认为,以军事安全或国家安全为中心、狭义、片面的安全概念及安全研究已经不再适应当今的国际环境,有必要扩大安全概念及安全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7.
集体安全理论是战后出现的一种安全构思。"9·11"之后俄罗斯为了切实保障中亚地区安全,主导"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组织",参加"上海合作组织",较为有效地在该地区安全上发挥了作用,使这一地区"三股势力"的活动没有大规模蔓延。  相似文献   

18.
“九·一八”事变后,伴随着移民政策从初期的“武装移民”转向“二十年百万户移民”,分村移民逐渐成为日本“满洲移民”的重要形态。山形县庄内地区的两市三郡作为一个区域而实施的移民计划,相对来讲规模极其庞大,被称为庄内型分村移民。从大和村的移民输送情况来看,庄内型分村移民为顺应国策,解决农业危机,制定的移民计划规模大,数量多,但从实施结果来看并未完成。  相似文献   

19.
Due to differences in definitions and measurement methods, cross-country comparisons of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patterns are difficult and confusing. Emigration numbers reported by sending countries tend to differ from the corresponding immigration numbers reported by receiving countries. In this paper, a methodology is presented to achieve harmonised estimates of migration flows benchmarked to a specific definition of duration. This methodology accounts for both differences in definitions and the effects of measurement error due to, for example, under reporting and sampling fluctuations. More specifically,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sets of reported data are overcome by estimating a set of adjustment factors for each country’s immigration and emigration data. The adjusted data take into account any special cases where the origin–destination patterns do not match the overall patterns. The new method for harmonising migration flows that we present is based on earlier efforts by Poulain (European Journal of Population, 9(4): 353–381 1993, Working Paper 12, joint ECE-Eurostat Work Session on Migration Statistics, Geneva, Switzerland 1999) and is illustrated for movements between 19 European countries from 2002 to 2007. The results represent a reliable and consistent set of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flows that can be used for understanding recent changes in migration patterns, as inputs into population projections and for developing evidence-based migration policies.  相似文献   

20.
陕甘宁边区为了克服严重的物质困难,将边区的内部移民和外来难民、边区的老户农民以及“二流子”和妇女都广泛动员起来开荒生产。这不仅为减轻边区人民负担、为边区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还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强大的社会动员能力和一贯的群众路线与群众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