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模式”的核心与政府干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日本模式"是战后作为资本主义后进国的日本,以引进外国先进技术主导下的技术革新为核心,凭借以"市场失败论"为理论根据的政府干预,实行一系列超常规政策,推动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最终实现高速追赶欧美的经济发展模式.实施强有力的政府干预是"日本模式"的重要特征之一,为确保这一模式的顺利运行,特别是推动以技术引进为主导的技术革新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天,"日本模式"依然值得那些还处于追赶型现代化进程的发展中国家借鉴.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日本在赶超欧美发达国家的过程中,依靠国家政权的保护和强力推动,对外摆脱了国家垄断资本的支配,对内避免了听凭市场的自发作用,从而有力地保证了本国现代化的进展。美国现代化问题专家布莱克在《现代化的动力》—书中指出:“在现代社会中,政府拥有远比以前更大的责任和权限。”日本政府在日本的现代化过程中则显示出比其他国家更有效的作用。美国社会学家沃格尔在《独占鳌头的日本》—书中也指出:“日本人的成功并不在于日本传统的民族性,以及由来已久的美德,而是由于日本具有独特的组织能力、政策及计划等才能达到预期的成功。”在追赶欧美经济发达国家的战略目标指导下,  相似文献   

3.
孔凡静 《日本学刊》2003,(1):139-152
战后高速增长时期的日本经济应该定位为“追赶型现代化” ,而不是“赶超型现代化”。“赶”与“超”是先后相继的两个不同的历史阶段。日本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是在西方各国中最强有力的 ,但还不是“政府主导型”经济 ,而是政府强有力干预下的民间投资主导型经济。“贸易立国”长期作为日本基本国策 ,其初衷确与日本是“资源小国”有密切联系 ,但就总体而言 ,“贸易立国”主要不是为了换取外国资源 ,而是为了换取昂贵的外国先进技术和设备。“贸易立国”的实质是“以引进为主导的技术立国”。  相似文献   

4.
对于战后日本产业技术现代化所走过的道路,许多人都强调日本是如何引进技术的,并得出了如下模式:引进——改良——创新。就是说,日本在战后没有什么技术发明,而是采取购买外国的技术专利,再加以“日本式”的改良和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技术体系。因此它至多使技术更接近于生产而发挥更大的作用。的确,40——70年代的世界主要技术发明大部分与日本人无缘(日本仅发明了高速列车——新干线),而在此期间却输入甲种技术18153件,乙种技术9,532件,为此支付了66.12亿美元。日本人也被贯以“模仿国”的称号。但是,“模仿”也是一种技术发展水平的体现。它表明日本人能够掌握先进技术,而且至关重要的是,日本人更比欧美等技术发明国懂得如何使先进技术更好地应用于生产过程。因此,本文认为对技术现代化起根本作用的是它的内部因素。它包括宏观的、微观的、政治的、经济等诸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5.
(注:标题后圆圈内为期号,括号内为页码)综合关于日本研究的思考 —部分学者座谈纪要中华日本学会会长刘德有同志的讲话中华日本学会顾问张香山同志讲话要点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慎之同志讲话要点①(47)②(122)②(124)②(12石)专论·谈中国的日本研究建立“中国的日本学”当议日本学与日本文化研究论世界经济中心的转移日本“追赶型”现代化初探人权问题与日本的立场及其对华态度试论战后国际环境与日本经济飞跃发展 —兼谈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日本发展经济经验的总概括骆为龙①(3)何倩①(l8)高增杰①(30)程极明②(3)金明善③(1)刘江永④(…  相似文献   

6.
日本经济衰退的原因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浩 《日本研究》2003,(2):16-20
一、日本经济衰退的原因  日本自从以欧、美等国为目标的追赶型经济过渡到稳定型经济发展阶段之后 ,由于种种原因 ,日本经济陷入了长达十年的经济衰退之中 ,在众多的研究之中 ,本文认为造成日本经济衰退的原因 ,主要有三个方面 :经济体制调整滞后、主导产业发展滞后和利用外资缺乏。   (一 )经济体制调整滞后  在战后初期开始形成的日本经济体制 ,带有浓厚的追赶主义的色彩 ,由于战后初期特殊的历史原因 ,追求经济的快速增长很自然成为日本政府各项制度安排和经济政策制定所围绕的中心 ,长期以来形成了与其发达国家不同的具有日本特色…  相似文献   

7.
第一次明确提出“技术立国”方针的日本官方文件,是1980年3月日本通产省产业结构审议会制定的“80年代通商产业构想”。但是,“技术立国”作为一种思想、理论、方针、国策,则有着一个很长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早在70年代初,当日本实现了持续十几年的经济高速增长,成长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位的“经济大国”,基本完成了明治维新百年来追赶欧美先进国家的战略目标,在日本就展开了有关今后日本向何处去的大讨论,“技术立国”论就是在这场大讨论中产生的。进入80年代,尽管“技术立国”方针已被明确载入官方文件,但从日本科学技术的实际发展和一系列有关科学技术的官方文件可以看出,“技术立国”论仍处在不断丰富和发展之中。  相似文献   

8.
国家创新系统中的日本成人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彻 《日本研究》2004,(4):83-88
自 19世纪的明治维新到现在 ,日本主要是一个追赶型的国家。无论是“贸易立国”、“技术立国”,还是“知识创新立国”、“技术创新立国”等战略目标的实施 ,都离不开教育这一最根本的推动力。而日本的成人教育既是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又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一种有力手段  相似文献   

9.
一、日本科技立国战略的形成及其新发展  日本科技立国战略制定于 80年代初期。它是战后日本科技战略的第二次战略选择 ,是考察战后日本科技发展史的一个重要的分水岭。战后以来 ,日本一直注重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战后初期 ,日本在科技发展上远远落后于欧美 ,为了缩短与欧美之间的差距 ,日本利用“后进国”优势 ,积极推行独具特色的“吸收型”科技发展战略 ,大力引进欧美国家的先进技术 ,从而大大缩短了与欧美国家间的科技差距 ,极大地推动了日本经济的发展 ,使日本在短短的几十年间一跃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进入 80年代后 ,日…  相似文献   

10.
日本进口贸易的 30 %、出口贸易的 5 0 %在亚洲 ,但由于日本“重欧轻亚”的传统 ,其亚洲研究一直未受到应有的重视。近年来 ,随着亚洲国家 (地区 )经济的发展 ,尤其是中国的和平崛起 ,一向偏重欧美研究的日本开始高度重视亚洲的研究 ,出现了“新亚洲学”或“现代亚洲学”的说法。所谓新亚洲学或现代亚洲学 ,实际上是有别于过去日本“亚洲研究”的一种说法。日本过去的亚洲研究 ,着重研究亚洲各国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社会传统等 ,而且是在“欧美文化先进”、“日本文化先进”的理念下开展研究的。“新亚洲学”是以东亚为中心 ,在经济、国…  相似文献   

11.
一日本和中国,自十九世纪中叶以来,具有这样的历史共同性:都被欧美列强强迫要求开国,并在政治和经济的半独立、半从属状态中,以“富国强兵”(日本)或“自强求富”(中国)为号召,力求近代化。然而,这一走向近代化和对外自立的过程,在日本进展很快,但中国却过于缓慢,并加深了对外从属的程度。两国的这种方向性的相对差异,也是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的历史事实。  相似文献   

12.
李绍昆先生为著名美籍华裔学者,1987年12月22日应邀来浙江省社会科学院讲学。在《痛论人的价值与尊严》的总题目下,李先生共讲了六个问题:(一)从题外的两篇文章说起;(二)墨子的人生观;(三)新马克思主义者的人生观;(四)傅伟(勋灬)的“中西互为体用论”;(五)欧美人士的人生观;(六)个人的一得之愚。因篇幅所限,本刊选取其中第(二)、(五)、(六)三部分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3.
五四文学革命的历史功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良骏 《求是学刊》2004,31(4):98-105
五四文学革命已经有 85年的历史 ,功过是非 ,理应给予理性的学术评价。对于五四文学革命 ,既有“新儒学派”的根本否定 ,受“新儒学派”影响的传统文化维护派的指责与否定 ,也有“国学派”、“鸳鸯蝴蝶派”、“新鸳蝴派”等的挑战 ,他们的一些批评指出了五四文学革命的缺点与失误 ,往往不无道理 ,但相对于五四文学革命的伟大功绩而言不过是九牛一毛。五四文学革命的主要功绩有 :( 1 )以白话取代文言 ,完成了文学语言由古典向现代的转型 ;( 2 )揭开了中国“人的文学”的新篇章 ;( 3 )彻底扫荡了“鸳鸯蝴蝶派” ;( 4 )取法欧美文学的经验 ,实现了中国文学与世界的首次接轨。  相似文献   

14.
我们在《日本的传统与现代化》’一文中曾强调,日本现代化的历程表明,日本在坚持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广泛吸收西方文化成果,对民族文化传统进行创造性的转化,逐步实现传统自身的完善,建立与西方文化交流的“冲突·井存融合”的模式,以推进现代化。本文则试图从文化模式的抉择,来探讨“日本的传统与现代化”这个总课题。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鲁迅与日本文学的关系为例,结合欧洲浪漫主义文学在东方的传播和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实际,论述了文学在不同国度与民族发展与传播中时空统一性的理论问题。其要点是:(1)论述了鲁迅在中国近代比较文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和他对中外文学比较研究的理论主张;(2)对文学研究思维方法由古代到近代演化的宏观考察和鲁迅以日本文学为桥梁横向移植西方文学有益经验的一些观点;(3)探讨了文学流播中时空统一性的“外在”形态与“内在”层次的区别。只有科学地揭示和阐发其“内在”依据,文学“外在”关系中的时空统一性才能建立在完全真实、令人信服的理论基础上。  相似文献   

16.
一、制约日本未来的十种因素展望21世纪初以前的世界形势,有以下十个重要因素:(1)美苏逐步由“对立”趋向谈判;(2)爆发包括使用核武器在内的大规模战争的可能性不大;(3)美苏两国对其他国家的影响相对减弱;(4)美国在西方的领导力量下降,但也不会出现取代美国的领导力量;(5)经济和技术问题在国际关系中的重要性增强;(6)世界进一步走向信息化;(7)西欧在经济上的统一取得进展,东西欧的关系加强;(8)西  相似文献   

17.
1990年代以来的中日贸易扩张 ,以两国极不对称的经济表现为背景 ,日本经济的持续低迷与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 ,显然并未妨碍两国贸易规模的扩张。本文以非对称经济增长下两国贸易规模扩张为出发点 ,就 1 990年代以来中日贸易扩张的特征、基础、贸易模式及其变化趋向等问题 ,进行了广泛的探讨 ,提出如下看法 :( 1 )产业结构差异与产业竞争力差异是中日贸易扩张的基础 ;( 2 )目前的中日贸易模式带有强烈的“李嘉图模式”特征 ,属于发展层次不同经济之间的贸易 ,但以规模经济为基础的贸易模式正在抬头 ;( 3)促使中日贸易模式变化的基本因素是要素禀赋变化 ,而在两国相对要素禀赋的变化中 ,要素流动尤其是直接投资流动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作者是俄罗斯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社会认识方法论中心的负责人、哲学博士、教授。文章中指出,今天,俄罗斯改革失败了已毋庸置疑,而造成失败的原因则众说纷纭。作者认为,改革失败的原因很多,其主要的是选择了资本主义的右派激进主义方案,该方案的危险程度不比社会主义的左派激进主义的方案小。失败的另一个原因是,改革中选择了传统的现代化战略模式——现代化的“追赶模式”。现代化的模式不是面向西方的技术和民主的成就,而是面向原始积累、财产有利于私人利益的再分配和面向西方的消费文化。因此,在现代化的幌子下发生了非现代化,回到资本…  相似文献   

19.
浅析日本新闻媒体中的厌华情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赢 《日本学刊》2005,(2):32-36
一 充溢于日本新闻媒体中的厌华情绪近年来 ,新闻媒体日益成为影响中日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留意审视一下日本的新闻媒体 ,便可以发现那里充溢着一股浓厚的厌华情绪 ,对中日关系的发展产生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仅从 2 0 0 4年来看 ,可以说日本新闻媒体中反映出的厌华情绪集中表现在四个方面 :( 1 )唱垮对华经援 (ODA) ;( 2 )唱“酸”“中国特需” ;( 3)唱高中国反日情感 ;( 4 )唱恶东海油气开发。其特征也可概括为两点 :一是参与的新闻媒体多 ,除了长期反华的右派媒体外 ,连一些原来持中间立场或以往对华态度友好的新闻媒体也加入…  相似文献   

20.
日本的茶道     
茶道的礼仪 茶道,是日本人喜爱的一种传统文化习俗,也有人称它为“传统的综合性艺术”,在日本流传甚广。茶道由宾主、茶室、茶具和茶四个要素组成。正统的茶会分为三个部分:(1)“怀石料理席”,吃简单而讲究的饭食;(2)“下火”,即捅火放炭准备烧水;(3)“本席”,通常分为淡茶席和浓茶席。主办茶会的人一般用请柬邀请客人,应邀者要在茶会的前一天答复主人,向主人致谢并说明能否应邀,这叫做“前礼”;茶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