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领导决策信息》2010,(18):11-11
昆明发生的一切,不在于仇和,而在于这里演绎着中国城市化疾进道路上的轨迹和困惑的加强版。《南方周末》4月29日报道,个性官员仇和一路把“仇旋风”从宿迁刮到了昆明——治滇、种树、造城,“春城”再不平静。  相似文献   

2.
《领导决策信息》2009,(1):11-11
中国的官员也有自己的“粉丝”了。据12月25日的《南方周末》报道,今年9月.浙江小广告商杨运合创办了“中国官员粉丝网”。“为何其他粉丝都可以大张旗鼓.唯有官员粉丝还要羞羞答答?”然而建网至今.粉丝网站还很粗糙.看上去也有些冷清。最关键的.网站开办至今.尽管粉丝们热情高涨.尚无一个官员出来回应过帖子或留言。  相似文献   

3.
《管理评论》2005,17(3):F004-F004
《中外管理导报》(季刊)创刊于1989年,在中国的管理类期刊中属于先驱者之一。事实上,在1997年之前,《中外管理导报》的定位确实更侧重于宏观的政治经济追踪与报道。1997年第3期“卷首语”这样来描述她的定位:《中外管理导报》是应中国新旧体制转轨、现代化企业建设管理及跨国公司列华投资合作发展所需,为各级政府官员、决策者、社会各界专家、学者提供决策、学术研究的参考型读物。  相似文献   

4.
《领导决策信息》2011,(36):10-10
云年以来.很多地区在-考察干部时.将官德作为重点考察项目.及至今年的新一轮地方官员集中换届.考察官员道德更已成为一种普遍选项。不仅如此,9月3日《工人日报》报道,浙江、河北、湖北、陕西、广东等地甚至开始尝试一项被称为“反向测评”的评价机制.即在干部德考时.  相似文献   

5.
政治     
《领导文萃》2013,(8):134-135
中共决策层树立政治新风最近,内地官方及媒体极力倡导节俭之风.在回应社会诉求的同时,也折射出政治气候的变化。《人民日报》近日称作风改革“开弓没有回头箭”.即有意打消一些官员的幻想。权威消息透露,习近平、李克强等高层对坊间和网民的意见多有了解,尤其注重政治革新的“群众基础”。高层已明示。将适时发起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令党政官员“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树立廉洁、务实、亲民的政治新风。(香港《明报》)  相似文献   

6.
拍马小考     
张锦兴 《领导文萃》2009,(8):110-112
“拍马屁”,简称“拍马”。“拍马”一词之于国人,可谓烂熟于心,因为见得多、听得多、用得多。但是要问此词源于何处,恐怕就没人能够知道的了。洋洋大观的《辞源》无此条目,《辞海》也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毕竟创造“拍马”一词不像发明电视机影像机一样荣耀要去注册专利号码.因而难以考究。  相似文献   

7.
晨星 《决策探索》2006,(1):24-25
正如《一个农业大省的工业化脚步》文中引用河南省政协一位官员的话所说——“从来没有一个省份像河南一样被如此的群体性鄙视”,作为一位河南人,编者深有体会,然而,看到《21世纪经济报道》所刊载的几篇关于河南的专题报道,足以让不曾振奋的河南人也振奋起来。什么“河南人怎么了”,什么“贫穷”,什么“落后”,统统抛弃。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河南,支持河南,特选载该专题中的两篇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决策》2011,(9):14-14
中央宣布多项省部级官员的人事任免,涉及西藏、云南、海南、河北等地党委主要负责人。延续了“交流、互动”的特点。——《新京报》  相似文献   

9.
庞清辉 《领导文萃》2013,(22):108-111
近日,中共中央连续出台大兴学习之风、整饬官员学风的规定。国家行政学院作为官员培训的重要基地,是以上规定的重要实施者。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周文彰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该院将“九项规定”纳入学员管理规范中.并对学员进行“一人一卡”武管理。  相似文献   

10.
2007年5月央视新闻报道,在欧洲酒店业举行的全球游客评选中,日本游客获得第一名、中国游客(其中不少是领导干部)得到的评价位居倒数第三,2007年9月中旬,《国际先驱导报》连续发表《中国人出席国际会议“中国特色”成西方笑柄!》、《官员“丢脸”到海外遭北京官媒严批》等文章,列出中国官员、企业家以及学者出席大型高端国际会议时的各种失礼和不文明陋习,  相似文献   

11.
周小川,人称“人民币先生”。早在2001年7月,在美国《商业周刊》“亚洲之星”评选中,时任中国证监会主席的周小川被评为“决策者之星”。2006年,他被英国《银行家》杂志评选为年度“最佳亚洲央行行长”。原因是他采取多种手段致力于货币政策的改革,促使人民币平稳升值。这位讲一口流利英语的官员,在国际金融界有着良好的口碑,其市场为魂的技术派官员形象日益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12.
“官员能否变成玻璃缸里的金鱼”,这是《南风窗》杂志上一篇文章的标题,文章并非真的希望官员变成鱼,而是运用形象比喻的修辞手法来说明官员行政能否增加一些透明度,像玻璃缸里的金鱼一样,透明直观,好让缸外人看得见、看得清;说的是政务公开问题,应让公众有更多的知情权。  相似文献   

13.
刘日 《领导文萃》2009,(23):40-42
对于官员财产公示,据有关调查,97%的官员持反对意见。而2008年《人民网》做的调查则显示,90.1%的人表示赞成建立这种制度。其实,在这个问题上,真正的民意应该是“非官员”普通群众的意见,他们才是人民中的绝大多数。十几年来,官员财产公示虽经中央有关部门的推动以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和有识之土联名提议,但由于党内认识不一致、阻力较大,至今未能立法施行。  相似文献   

14.
官饭难吃     
汪朗 《领导文萃》2011,(15):123-125
世上什么饭最难吃?官饭——官场之饭。说官饭难吃,并非指其滋味不佳,尽管这是事实。清代负责为官员聚餐提供饮食的光禄寺之厨艺,曾有幸进入京城“十可笑”之列。有一文人陈耕石探望主管光禄寺的朋友时,考察过此处饭菜,并写下了一首《黄莺儿》:“蹄子小多毛。秤梗鳗,着腻烧。海参倔强蹄筋跳,鱼虾寿天,鸡鹅寿高。冬春米饭黄而糙。  相似文献   

15.
张海英 《决策探索》2014,(12):71-72
“循吏”之名,最早见于《史记》中的《循吏列传》,后为《汉书》《后汉书》直至《清史稿》所承袭,成为正史中记述重农宣教、奉公守法的州县地方官之固定体例。《清史稿·循吏传》撰写者夏孙桐(侣57—1941)在《清史(循吏传)编辑大意》中谈到,循吏入传之标准有三:其一,官阶以终于监司(布政使、按察使及道员)为限;其二,主要政绩发生在任内;其三,必须“廉、能”,缺一不可。按此标准,《清史稿》共记载了116名循吏的事迹。这些政绩卓著、勤廉施政的州县官,是清代地方基层官员的代表,也是国家政策在地方的具体实践者。  相似文献   

16.
黄广明 《领导文萃》2009,(16):73-74
普通中国人对彭定康的印象,通常会与“大批判”三个字联系起来。90年代中前期,来自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日报》的批判彭定康的官方檄文充塞着中国人的耳目。其时不少中国官员指斥彭定康是“毒蛇”、“小偷”、“娼妓”、“千古罪人”。以及为民主派跳“最后探戈”。  相似文献   

17.
问题     
《领导文萃》2011,(9):135-137
政绩考核群众缺少发言权 目前的政绩考核体系,除了考核指标的简单划一外,最大缺陷就在于考核和评价主体的单一,忽视群众对官员的感受和评价,政府部门只需满足上级的考核和评价标准就行,群众缺少发言权。这种对上不对下的考核机制,难免不使政府职能、官员角色受到扭曲,搞一些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热衷于做表面文章,漠视群众的需求和苦难。(《中国青年报》)  相似文献   

18.
赫鲁晓夫.在中国一直是“阴谋家”、“修正主义”的代名词.又有“赫秃子”、“不须放屁”等鄙夷的称谓和贬斥。1971年9月赫氏逝世后,《人民日报》报道的是“赫鲁晓夫死了”,快意之情毕现。那么,赫氏是否就是这样一个“狗屎不如”的人物呢?  相似文献   

19.
一场席卷全亚洲的通货膨胀正在终结美国人以为永远不会失去的“低价消费体系”。据美国《纽约时报》4月上旬报道,亚洲发展银行的地区经济一体化负责人表示,“通货膨胀是亚洲国家目前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不只是中国这个承受着能源和劳动力成本增加压力的发展中国家,还包括一些更贫穷的国家。”  相似文献   

20.
《领导决策信息》2013,(50):F0004-F0004
a 今日关注:中国政务信息网(ccgov)的“头版头条”,聚焦最新时政热点,紧扣中央高层动态,深度点评国内外重大新闻事件、热点话题,多角度为读者提供;最新评论与观点。 b 大报头条:汇集《人民日报》、《经济日报》、《新华每日电讯》等十大中央及全国性主流报纸每日的头版头条新闻,第一时间把握权威媒体、权威报道、社会热点、经济难点、改革重点,一切尽在掌握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