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对我们中国共产党民生理论的确立和丰富有一定的启示作用,是中国共产党民生理论的文化土壤和理论来源之一。本文首先从三个方面简单介绍了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主要内容;然后,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对中国共产党民生理论的确立和发展的启示作用;最后,论述了中国共产党民生理论对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超越。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农业社会人口变化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口问题历来是人们关注的焦点,纵观历史,人口变化呈大起大落之势,与历代王朝的兴衰轨迹相吻合。究其原因,这一切变化都与中国封建农业生产的社会性质密不可分。古代中国是以农业为本、自然经济占主导的封建社会,个体小农经济的特点及局限性,决定了人口的内在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人口流动主要有以下原因: (1)政府组织移民。中国历代封建统治者为巩固政权,加强对统治区管理,特别注重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开发。在管理开发边疆过程中,常常采取大规模的移民活动。如战国、秦汉时期,为防匈奴的南下,秦始皇派蒙恬领兵30万出击匈奴,夺取河套地区,修筑绵延万里的长城,并在河套地区建城设县,  相似文献   

4.
我国自秦汉以来的各个朝代几乎都是在大战乱、大灾荒、大瘟疫导致的人口大量减少的情况下建立的,因此,各代之初增殖人口成为发展生产、巩固统治的重要一环。促进人口再生产的因素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利用减免赋税尤其是人头税去奖励人口增殖,推动人口发展。  相似文献   

5.
从战国到清末,中国古代国家的最高统治集团内曾发生过一系列自上而下的变法运动。“变法”,即古人对变更法制的简称,现在一般都将这种运动称为改革。当代学术界极其重视古代的变法或改革。然而在大量的研究中,多是对各次改革作单独的和分别的分析和介绍。我们在这项研究中,把古代的改革作为一个整体的文化现象进行考察,并对各次改革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比较,发现历次改革的产生,既有其当时的具体原因,又有着共同的社会政治、经济基础;既有不同的具体内容,又有着相同的原则。各次改革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道德教育思想的历史演变及其思想精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春秋战国以后,儒家的"仁爱"思想占据了中国道德教育思想的主导地位,在沿袭儒家道德教育思想的基础上,以后相继演变出了汉代的"三纲五常"伦理学说,以及"存天理,灭人欲"为根本目标的宋明理学.宋明理学禁欲主义的出现,标志着封建伦理道德思想及其道德教育思想的成熟,同时预示着封建道德及道德教育思想开始走向没落.自明代中叶以后,随着资本主义的萌芽,新旧道德思想激烈交锋,封建道德及其教育思想开始走向崩溃.中国封建道德教育思想和观念,尽管有消极、落后的一面,但是也蕴藏着丰富的思想精华.  相似文献   

7.
慎刑矜恤思想发轫于西周的“明德慎罚”思想,发展于春秋战国,其在汉代又受儒家思想与阴阳学的影响开始系统化为“德主刑辅”,延至盛唐开始成熟发展为“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此后宋元明清各代皆于秉承并在前人基础上各有建树。本文通过对中国古代慎刑矜恤思想的总结探析其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的尚志思想及其现实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尚志思想是我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中国古代崇尚的志包括志向、志气、意志等含义。尚志,就是对人的志向、志气、意志的崇尚和提倡,要求人要有志向、有志气、有意志。这也是中国古代尚志思想的基本意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古代的尚志思想对于教育和引导人们特别是青少年树立远大理想,激发恢弘志气,磨砺坚强意志,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实现人生志向和社会理想,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有丰富的劳动正义思想:保障"制民之产",落实土地"均"、"正",践行"薄其税敛",重视按"劳"各得其分,尝试"与民分货",倡导"取于民有制".保障"制民之产"是抓住了保障劳动正义的根本;落实土地"均"、"正"是践行劳动正义的基础;践行"薄其税敛"是落实劳动正义的重要举措;重视按"劳"各得其分是实践劳动正义的中心环节;尝试"与民分货"是推进劳动正义的必要补充;倡导"取于民有制"是改善劳动正义的重要措施.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要确保劳动者对劳动资料的所有权、促进劳动者起点的公平、落实劳动者对劳动成果的正当占有权、尊重劳动者对公共产品的平等享受权、推进劳动者履行义务的程序正义.  相似文献   

10.
张岂之教授在该文中,首次从“人学”、“自然”之学、“有对”之学、“会通”之学4个方面,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精华,作了理论概括,指出古代思想文化中关于做人的道理、关于积极探求自然的精神、关于全面分析问题的方法、关于广泛研究各种学问的气度都值得我们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1.
12.
中国传统文化包含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天人合一“观是中国古代环境伦理思想的哲学基础;“道法自然”作为生态文明的伦理文化范式,强调自然的生态秩序与人类社会秩序是有机的统一;“生生不息”作为生态文明的动力基础,则申明了生命大化流衍的功用和繁衍不已的生机;“天地人参”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充分显示了儒、道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存智慧;“敬畏自然”作为生态文明的预警机制,则在文化上为引导现代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提供了一种合理的价值论导向。虽然上述观点中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只要我们对其进行合理扬弃,传统生态观就能在解决当代全球生态危机和环境问题中大放异彩。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财务思想源远流长,蕴含着十分丰富的内涵,对于中国今天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正处在一个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在推行一系列财务改革措施时,应该从历史中汲取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治河思想是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应用于实践的典范。中国古代治河思想主张“其尽人事,不诿天数”,在顺其水性的基础上重视主体的作用;提出从动态上把握河流,黄淮运统筹治理,全面规划;重视钻研治河理论,注重实践,这在中国思想史、科技史上都是独树一帜的。中国古代治河思想中关于水的哲学思考,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都是对其他自然现象研究所不能比拟的。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术讨论会最近在武汉大学举行。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全国各地大专院校、科研、刊物、出版等一百个单位共一百六十多名代表。这次会议的主题是,树立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的明确目标,继承中国古代文学理论遗产,建立具有民族特点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会议根据周扬同志的提议,着重讨论了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中的现实主义问题和其他艺术规律问题。与会者认识到建立具有民族特点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认为:长期以来,我们的文艺理论研究工作所受干扰极为严重,有的把理论研究搞成了文艺政策的说明,有的则利用古代文艺理论遗产作牵强的比附,特别是对自己民族的文艺理论体系缺乏科学的、系统的研究。我们需要建立具有民族形式和社会主义内容的新文艺,而我们的文艺理论研究工作远远不能适应新文艺的发展。因此,当前提出建立具有民族特点的马克思主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术讨论会最近在武汉大学举行。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全国各地大专院校、科研、刊物、出版等一百个单位共一百六十多名代表。这次会议的主题是,树立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的明确目标,继承中国古代文学理论遗产,建立具有民族特点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会议根据周扬同志的提议,着重讨论了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中的现实主义问题和其他艺术规律问题。与会者认识到建立具有民族特点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认为:长期以来,我  相似文献   

17.
人口规律     
人口发展过程中各主要因素之间的本质联系及其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由于人口是一个具有许多规定和关系的丰富的总体,所以客观上存在着多种人口规律。它们构成人口规律体系,完整地反映人口发展过程中各个主要方面的联系和发展变化的趋势,从不同侧面反映人口现象之间的本质联系。人口规律可分为诸如人口经济规律、人口再生产规律、人口的社会变动规律、人口的地区变动规律、人口自然变动规律等等。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人口规律如同一切社会规律一样,也可概括为两大类:一是适用于一切社会形态或几个社会形态的为数不多的共有人口…  相似文献   

18.
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深入考察研究了中国古代哲学中的辨证法思想。通过对《老子》、《易经》、《孙子兵法》等的辩证法思想的论述,研究了我国古代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对加强战略思维、提高现代管理水平,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和谐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纵观中国传统文化,就会发现古人对和谐的理解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是一种大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身的和谐,世界的和谐。关于和谐的本质、和谐的价值、以及如何能够达到和谐等方面,在中国传统和谐文化中有比较完善的思想论述。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促使我们认真地研究了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管理理论,但与此同时战后日本的巨大成功,引起了欧美管理学界的震动,1981年,日裔美国管理学家威廉·大内在其著名的《Z理论》中提出:“向日本学习”。正当我们对欧美管理理论趋之若鹜时,美国人却惊呼向日本学习,而日本企业家又说他们在管理思想方面向中国学了不少东西。日本学者伊滕肇说:“日本企业家只要稍有水准的,无不熟读《论语》和《道德经》的”,他们希望从中国古代文化典籍中找到人生哲理和经营之道。所谓日本企业家“六十年代学‘孙子’,七十年代学‘三国’,八十年代学‘老庄’”就是生动的反映。“知已知彼,百战不殆”、“穷则变,变则通”、“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和为贵”、“治大国,若烹小鲜”等格言、警句成了许多企业家的座右铭。被誉为“中国智慧之海”和“东方兵学鼻祖”的《孙子兵法》不仅成为日本企业家的“必读之书”,而且在英、法、俄、美等国也均有译本。英国蒙哥马利元帅曾号召当今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